CN211041061U - 壳体与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壳体与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1061U
CN211041061U CN201920461509.4U CN201920461509U CN211041061U CN 211041061 U CN211041061 U CN 211041061U CN 201920461509 U CN201920461509 U CN 201920461509U CN 211041061 U CN211041061 U CN 211041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ir
air inlet
household applianc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15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jie Electric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He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He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He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15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1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1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1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和家用电器。壳体包括底板、连接底板的侧板和连接侧板且与底板相对的面板。面板用于承载烹饪器具,面板形成有进气口,侧板形成有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有风道,风道用于安装抽油烟装置。家用电器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电磁加热装置和抽油烟装置,抽油烟装置用于建立进气口至出气口的气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与家用电器中,在面板上形成进气口,烹饪器具可放置于面板上被加热以烹饪食物,进气口更加靠近烹饪器具,使得家用电器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地抽取所形成的油烟、水汽与杂物等,抽油烟装置的工作功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使得风机转速较小,达到节能减排、降低噪声的目的。

Description

壳体与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壳体与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烟机成为家庭中必备的家用电器。可以理解,抽油烟机可以抽取厨房的油烟以减少用户吸入油烟的量,减免油烟对用户的身体的影响。一般地,抽油烟机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或者灶台一侧的墙壁。如此,抽油烟机与灶台的距离较远,为了抽取干净油烟,抽油烟机的风机需要以较大的功率和转速运行,噪声较大,并且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与家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壳体,用于收容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电磁加热装置和抽油烟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的侧板、和连接所述侧板且与所述底板相对的面板,所述面板用于承载烹饪器具,所述面板形成有进气口,所述侧板形成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安装所述抽油烟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包括中间部位和边缘部位,所述中间部位用于承载所述烹饪器具,所述边缘部位形成有所述进气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面板相背的两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缘部位形成有用于控制所述家用电器工作的按键标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的材质包括微晶玻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呈矩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面板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所述面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电磁加热装置,所述隔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于所述抽油烟装置,所述风道贯穿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通孔,所述风道包括所述通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包括朝向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形成有环绕所述通孔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磁加热装置和抽油烟装置,所述抽油烟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抽油烟装置用于建立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与家用电器中,在面板上形成进气口,烹饪器具可放置于面板上被加热以烹饪食物,进气口更加靠近烹饪器具,使得家用电器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地抽取所形成的油烟、水汽与杂物等,抽油烟装置的工作功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使得风机转速较小,达到节能减排、降低噪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抽油烟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臭氧净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活性炭净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家用电器100,壳体10,外框架11,底板111,侧板112,第一板1121,第一上长边缘1123,第一下长边缘1124,第一承接部1125,第一安装部1126,第二板1122,第二上长边缘1127,第二下长边缘1128,第二承接部1129,第二安装部 112a,短边缘112b,第三安装部112c,第一螺孔112d,第二螺孔112e,出气口112f,第四螺孔112g,面板113,第一进气口1131,按钮孔1132,按键标识1133,中间部位 1134,边缘部位1135,隔板12,凹槽121,第四安装部122,第三螺孔123,第一通孔 124,凸台125,环状部1251,第二通孔1252,上表面126,第一收容空间13,第二收容空间14,抽油烟装置20,蜗壳21,进风口211,出风口212,风机22,隔离网23,隔离孔232,吸油结构24,安装环241,吸油纸242,净化模块25,臭氧净化组件251,外壳2511,臭氧发生架2512,连接板251a,连接柱251b,线圈2513,格栅2514,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容置框架2521,第三通孔252a,第五安装部252b,容置件2522,封盖252c,电磁加热装置30,承载架31,补强框311,第四通孔3111,第二进气口3112,凸件3113,容置槽3114,第六安装部311a,底壳312,第三收容空间3121,第二散热孔3122,承载件313,散热结构3131,第一散热孔3132,承载座3133,电磁加热单元 32,控制部件33,控制芯片331,按钮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100包括壳体10、抽油烟机装置20和电磁加热装置30。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均设置在壳体10内,抽油烟装置20位于电磁加热装置30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100中,将抽油烟装置20和电磁加热装置30可拆卸地集成在同一个壳体10内,抽油烟装置20设置于电加热装置的下方指的是,家用电器100在正常使用与正常放置时(如图1所示),抽油烟装置20与电磁加热装置30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上下关系,如此,家用电器100更加小型化与集成化、占用空间小,提高了空间相对拥挤的厨房的空间利用率,抽油烟装置20与电磁加热装置30可上下分离,家用电器100的整体结构便于组装拆卸。
电磁加热装置30设置于家用电器100上半部分,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便于用户通过电磁加热装置30烹饪食物;抽油烟装置20位于家用电器100的下半部分,即抽油烟装置20位于电磁加热装置30的下方,抽油烟装置20可产生吸力以抽取、净化空气,当用户通过电磁加热装置30烹饪食物时,所产生的油烟与水汽等漂浮在电磁加热装置 30附近的空气或厨房的空间内或向下沉积时,可被抽油烟装置20抽取、净化,保证了家用电器100以及厨房的清洁干净,可减少用户清洁厨房时的劳动。
用户在使用家用电器100时,若仅需电磁加热装置30烹饪食物,或烹饪食物产生的油烟与水汽等较少或不产生油烟与水汽等而无需开启抽油烟装置20,则可单独开启电磁加热装置30,以节省电量的使用;若烹饪完毕或室内有油烟、水汽等残留,仅需抽油烟装置20抽取室内的油烟、水汽等而无需开启电磁加热装置30,则可单独开启抽油烟装置20,以节约电量的使用;或,在烹饪食物时,同时开启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以及时的清除烹饪所产生的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等,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
请结合图1,在一个例子中,家用电器100的外形大致呈矩形体,较为规则美观,便于装配。当然,家用电器100的外形大致呈矩形体仅为示例性地,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家用电器100也可呈正方形体、圆柱体等各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体设置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家用电器100可设置于厨房自带的灶台(图未示)上,在灶台上开设与家用电器100适配的容置空间(图未示),将家用电器100嵌设于容置空间内,具备较好的稳定性,拆卸也较为方便。家用电器100的表面可与灶台的台面平齐或略高于、略低于灶台的台面,即家用电器100的高度与容置空间的高度相等或相近,如此便于用户烹饪食物以及清理灶台的台面。
家用电器100的长度可与容置空间的长度相近或相等,家用电器100的宽度也可与容置空间宽度相等或相近。当家用电器100的高度、宽度以及长度与容置空间的高度、宽度以及长度对应相等时,可以防止厨房内的杂物(如食物等)落入灶台的容置空间内,保证灶台以及厨房的清洁。
在一个实施例中,家用电器100与灶台可以为一体结构,家用电器100与灶台可拆卸地集成在一起,如此,家用电器100与灶台的配合度高、一体化程度高,无需对厨房进行额外的改装(如在厨房内建造灶台、在灶台上开设容置空间等),将一体化设置的家用电器100与灶台设置于厨房的空间内,便可通过灶台以及集成在灶台上的家用电器 100对食物进行日常的烹饪;若用户需要对厨房进行改造装修,移动灶台即可空出厨房的空间,便于施工。更多地,灶台上还可设置有橱柜、碗柜、洗碗槽、洗碗机、储物柜等厨房用具、电器等,进一步提高厨房内的电器以及烹饪用具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地提升厨房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例子中,壳体10可采用金属制成,金属易于获取,具备较高的强度以及防护性,可较好地承载以及保护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
可以理解,电磁加热装置30可以为电磁炉、燃气灶等用户烹饪食物的烹饪用具,抽油烟机装置可以为油烟机、排风扇、排气扇等具备抽气功能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装置30以电磁炉为例,抽油烟装置20以油烟机为例。更多地,家用电器100的抽油烟装置20还可以作为空气净化器,以将厨房的空气吸入并净化,净化后的空气可排向厨房内部循环利用,促进厨房的空气流动。
请参阅图2与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外框架11和设置在外框架11 内的隔板12,隔板12与外框架11形成有第一收容空间13和第二收容空间1414,电磁加热装置30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3,抽油烟装置20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4。
第一收容空间13与第二收容空间14可较好地保护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减少或避免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受到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的影响,防止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被污染而导致的受脏、受潮等情况,甚至是影响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的正常使用,也可避免用户误操作而将手伸入家用电器 100内,具备较高的安全防护性。
隔板12将家用电器100间隔为两个部分,使第一收容空间13与第二收容空间14 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电磁加热装置30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3内、抽油烟装置20 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4内,可避免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之间互相影响(如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发热导致温度更高等),保证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的正常运行,并且也易于将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设置在家用电器100中,便于装配拆卸,降低方案的实施难度。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框架11包括底板111、侧板112与面板113。侧板112连接底板111,面板113连接侧板112且与底板111相对。侧板112、面板113 和隔板12围成有第一收容空间13。底板111、侧板112和隔板12围成有第二收容空间 14。
可以理解,底板111设置于家用电器100的底部,面板113设置于家用电器100的顶部,用户可将烹饪器具放置于面板113上对食物进行烹饪,侧板112设置于家用电器 100的四周以保护家用电器100内的电器元件等。底板111、侧板112与面板113均大致呈矩形,便于装配固定在一起,底板111、侧板112与面板113固定连接形成大致呈矩形体的家用电器100。
请继续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侧板112包括设置于家用电器100长度方向的第一板1121与设置于家用电器100宽度方向的第二板1122。第一板1121与第二板 1122均大致呈矩形。第一板1121包括第一上长边缘1123与第一下长边缘1124,第一上长边缘1123靠近面板113,第一下长边缘1124靠近底板111。
第一上长边缘1123向家用电器100外延伸形成有第一承接部1125,第一下长边缘1124向家用电器100内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装部1126;第二板1122包括第二上长边缘 1127与第二下长边缘1128,第二上长边缘1127向家用电器100外延伸形成有第二承接部1129,第二下长边缘1128向家用电器100内延伸形成有第二安装部112a。
第一承接部1125与第二承接部1129用于承接面板113,第一安装部1126与第二安装部112a用于与底板111固定连接;第二板1122还包括短边缘112b,短边缘112b向家用电器100内延伸形成有第三安装部112c,第三安装部112c用于与封闭第一板1121 与第二板1122的连接部分。
第一承接部1125、第二承接部1129、第一安装部1126、第二安装部112a与第三安装部112c均呈片状。第一承接部1125与第二承接部1129呈片状可更稳定地承接承载于第一承接部1125与第二承接部1129上的面板113。第一安装部1126与第二安装部 112a呈片状可更紧密、稳固地固定连接侧板112与底板111。第三安装部112c呈片状可更紧密、稳固地固定连接第一板1121与第二板1122。
第一安装部1126、第二安装部112a上形成有第一螺孔112d,底板111的边缘处形成个第二螺孔112e,第一螺孔112d与第二螺孔112e对应,可通过螺钉穿设第一螺孔 112d与第二螺孔112e,以固定连接底板111与侧板112。即,侧板112与底板111之间可通过螺钉螺固的方式固定设置,螺钉螺固的方式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拆卸方便,螺钉与螺孔便于设置于侧板112与底板111上,有利于家用电器100的组装拆卸。更多地,侧板112与底板111之间还可通过铆钉锚固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并不限于上述提到的螺钉螺固方式。
第三安装部112c、第一板1121靠近第三安装部112c的边缘处也可设置螺孔,并通过螺钉穿设螺孔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板1121与第二板11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面板113 可固定地、非固定地承载于侧板112(第一承接部1125与第二承接部1129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面板113非固定地承载于侧板112,即面板113可自第一承接部1125与第二承接部1129分离。
隔板12朝向底板111的一侧向底板111凸出并形成有容置槽121,容置槽121可收集传输至第一收容空间13内的油烟、冷凝水以及杂物等,避免影响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3内的电磁加热装置30,以及防止油烟进入第二收容空间14内影响抽油烟装置20,用户可将面板113从家用电器100分离以直接清理容置槽121内的杂物。
隔板12的四周边缘向底板111延伸形成有第四安装部122,第四安装部122上形成有第三螺孔123,侧板112上对应第三螺孔123形成有第四螺孔112g,通过螺钉穿设第三螺孔123与第四螺孔112g以将隔板12固定设置于侧板112之间。在一个例子中,容置槽121内还可设有引流槽(图未示)或引流管(图未示),以自将冷凝于容置槽121 内的冷凝水及杂物导流至家用电器100外,用户无需手动清理冷凝水,进一步保证家用电器100的清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个例子中,底板111与侧板112采用金属制成,面板113采用微晶玻璃制成。微晶玻璃的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优良、介电损耗少、介电常数稳定、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热膨胀系数,并且耐化学腐蚀、耐磨、热稳定性好、使用温度高,便于清洁,可较好的适应烹饪环境以及保护位于其下的电磁加热装置30,提高家用电器100的强度。
请参阅图3与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面板113形成有连通第一收容空间13的第一进气口1131,面板113包括中间部位1134与边缘部位1135,中间部位1134可用于承载烹饪器具,第一进气口1131形成于边缘部位1135,侧板112形成有连通第二收容空间14的出气口112f,第一进气口1131和出气口112f之间形成有贯穿第一收容空间 13和第二收容空间14的风道,抽油烟装置20用于建立从第一进气口1131至出气口112f 的气流。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1131的形状大致呈圆角矩形,第一进气口1131沿面板113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面板113的两侧,第一进气口1131与面板 113之间更好的适配,进风面积较大,可通过的风量较大,保证了抽油烟装置20对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等的抽取净化能力,同时,第一进气口1131的形状与处在面板113的边缘部位1135的位置便于设置,降低实施难度。
在面板113的边缘部位1135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口1131,烹饪器具可放置于面板113上被加热以烹饪食物,第一进气口1131更加靠近烹饪器具,使得家用电器100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地抽取烹饪过程中形成的油烟等,另外,抽油烟装置20的工作功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噪声的目的。
当用户需要清理家用电器100时,还可通过第一进气口1131将面板113以及电磁加热装置30提起(如将双手分别穿入两侧的第一进气口1131以抓紧面板113并向上提起),以方便省力地将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分离,从而露出第一收容空间 13,以及拆卸隔板12以露出第二收容空间14,便于清理家用电器100的内部。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进气口1131的宽度范围可以为20mm-40mm,长度范围可以为250mm-400mm。
当开启家用电器100时,抽油烟装置20运转并产生从第一进气口1131至出气口112f的气流,通过设置于面板113的两侧的进风口211抽取家用电器100周围的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等,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等由进风口211进入第一收容空间13内,通过第二收容空间14内的风道传输至出气口112f,从而将净化后的空气从家用电器100的侧面排出,不仅起到净化油烟的效果,还有利于厨房的空气循环、环保和节能。
更多地,出气口112f的出气方向可以朝向家用电器100的面板113方向;或,出气口112f的出风方向朝向家用电器100的底板111方向;或,出气口112f的出风方向朝向家用电器100的侧板112方向;或,将出气口112f连通灶台的橱柜,净化后的气体经出气口112f排向橱柜中,净化后的气体可以促进橱柜内的空气流通,以干燥橱柜中的碗筷等厨房用具。另外,出气口112f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上对出气口112f 的出气方向的叙述仅为示例性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体设置出气口112f的排风方向即可。
更多地,在保证第一进气口1131的进风量、家用电器100的拆卸便利性以及面板113的强度的前提下,第一进气口1131也可设置于面板113的其他位置,如面板113 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板113的中间部位1134等;第一进气口1131还可呈其他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体设置即可。
请结合图4与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抽油烟装置20包括蜗壳21和设置在蜗壳 21内的风机22,蜗壳21形成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隔板12形成有连通第一收容空间13和第二收容空间14的第一通孔124,第一通孔124与进风口211连通,风机22 用于建立从进风口211至出风口212的气流,隔板12还包括朝向面板113的上表面126,上表面126形成有环绕第一通孔124的凹槽121。
风机22可以将被抽入油烟颗粒分割得更小,使得油烟颗粒在抽油烟装置20内更容易被处理。隔板12朝向底板111的一侧向底板111凸出,形成上表面126,上表面126 形成环绕第一通孔124的凹槽121,凹槽121可收集传输至第一收容空间13内的油烟、冷凝水以及杂物等,避免影响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3内的电磁加热装置30,以及防止油烟进入第二收容空间14内影响抽油烟装置20,用户可将面板113从家用电器100分离以直接清理凹槽121内的杂物。隔板12的四周边缘向底板111延伸形成有第四安装部122,第四安装部122上形成有第三螺孔123,侧板112上对应第三螺孔123形成有第四螺孔112g,通过螺钉穿设第三螺孔123与第四螺孔112g以将隔板12固定设置于侧板112之间。
在一个例子中,凹槽121内还可设有引流槽(图未示)或引流管(图未示),以自将冷凝于凹槽121内的冷凝水及杂物导流至家用电器100外,用户无需手动清理冷凝水,进一步保证家用电器100的清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隔板12朝向面板113的一侧向底板111凸出形成有呈圆台状的凸台125,上表面126环绕凸台125,第一通孔124形成于凸台125上,凸台125位于隔板12的中间位置,如此,第一通孔124与面板113两侧的第一进气口1131的距离相近或相等,从两侧的第一进气口1131进入第一收容空间13的气流均向中部的第一通孔124流动,可以提高气体的流动速率。进风口211朝向隔板12以连通设置于隔板12上的第一通孔124,进风口211与第一通孔124均大致呈圆形,如此具备较大的进风面积,可以确保进风量,进一步保证抽油烟装置20的净化能力。出风口212大致呈矩形,出风口212位于第二收容空间14内,也可较好地将气流从第二收容空间14排出。
请结合图2、图4与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211和第一通孔124对齐,抽油烟装置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通孔124和进风口211之间,且覆盖进风口211的隔离网23。
进风口211与第一通孔124对齐,以保证被抽入的油烟、水汽与杂物等从进风口211准确地进入第一通孔124,减少油烟、水汽与杂物等飘散至家用电器100内部,而影响家用电器100内部的清洁,甚至是影响家用电器100的正常使用。隔离网23间隔风机 22与抽油烟装置20的其他元器件,可起到一定的过滤隔离作用,并可以通过风机22 所抽取的气体,维持风机22的正常抽气进程。隔离网23上可形成多个隔离孔232,隔离孔232可以呈圆形或多边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以隔离孔232呈圆形为例。
凸台125包括自凸台125顶部向底板111凸出、并向凸台125的轴向延伸的环状部1251,环状部1251包括第二通孔1252,第二通孔1252的尺寸小于第一通孔124。抽油烟装置20还包括过滤结构24,过滤结构24承接于环状部1251并嵌设于第一通孔124 内,过滤结构24用于过滤颗粒较大的油烟以及杂物,以减免或防止颗粒较大的油烟与杂物等直接进入风机22内,而影响风机22的正常工作,延长风机22与抽油烟装置20 的使用寿命。过滤结构24大致呈圆形以适配第一通孔124。进风口211与第一通孔124、第二通孔1252间隔,即过滤结构24与隔离网23间隔,气流从第一通孔124传递至第二通孔1252再到达进风口211,可避免因过滤结构24与隔离网23距离过近遮挡隔离网 23,而影响过滤结构24与隔离网23之间的通风过滤。
在一个例子中,过滤结构24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环241与设置于安装环241中的过滤网242,过滤网242上可形成有多个过滤孔(图未示),过滤孔的孔径小于隔离孔232 的孔径,以较好的吸收以及过滤油烟、杂物等,减免油烟、杂物对隔离网23与风机22 的影响,过滤网242设置于安装环241中便于更换,保证了抽油烟装置20以及家用电器100的清洁。
请参阅图3与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抽油烟装置20包括连接蜗壳21且与出风口212对接的净化模块25,净化模块25包括臭氧净化组件251和活性炭净化组件252,臭氧净化组件251和活性炭净化组件252沿出风口212至出气口112f的方向依次排布。
具体地,出风口212通过净化模块25连接出气口112f,臭氧净化组件251和活性炭净化组件252沿出风口212向出气口112f的方向依次排布设置在风道中,臭氧净化组件251对接出风口212,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对接出气口112f。臭氧净化组件251用于产生臭氧,活性炭净化组件252用于吸附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等,风机22用于在工作时从出风口212吸入气体,气体将油烟、水汽与杂物等带入,在油烟、水汽与杂物等经过臭氧净化组件251和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净化吸附后,从出气口112f排出至家用电器100外,达到清除油烟与净化空气的目的。抽油烟装置20在进风口211向出气口 112f的方向上为连续结构,出风口212与臭氧净化组件251相嵌,臭氧净化组件251 与活性炭净化组件252相嵌,抽油烟装置20一体化设置,外观较为美观,结构紧凑、连接紧密稳固,可避免气流在风道中泄露至家用电器100内,保证了家用电器100的清洁,同时也容易组装拆卸。出气口112f形成于靠近净化模块25的第二板1122上。
请参阅图6,臭氧净化组件251包括外壳2511、嵌设于外壳2511内的臭氧发生架2512、绕设在臭氧发生架2512上的多匝线圈2513与嵌设于外壳2511两端的格栅2514。外壳2511大致呈矩形体。臭氧净化组件251通过线圈2513电离空气形成臭氧,臭氧净化组件251的结构简单,并且可以产生足量的臭氧以去除异味。
在一个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架2512包括两个连接板251a和多个连接柱251b,两个连接板251a相对且间隔设置,多个连接柱251b连接两个连接板251a且间隔设置。多匝线圈2513绕设在多个连接柱251b上并沿连接柱251b的轴向间隔排布,其中,至少两匝线圈2513之间施加工作电压以电离空气形成臭氧。如图6所示,在一个例子中,连接柱251b共四个;在另一个例子中,连接柱251b共六个;在又一个例子中,连接柱 251b共八个。以上对连接柱251b数量的举例仅为示例性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体设置即可。
两个连接板251a均为绝缘体,可以屏蔽线圈2513产生的电场,防止电场泄漏以提高臭氧净化组件251的安全性。在一个例子中,连接板251a可以由亚克力等绝缘材料制成。每个连接板251a的截面呈矩形,多个连接柱251b围成长方体空间,多匝线圈2513 沿连接柱251b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由于外壳2511大致呈方筒状且连接板251a的截面呈矩形,连接柱251b围成长方体空间可以与和连接板251a相适应,从而使抽油烟装置20更加紧凑,有利于家用电器100的小型化。
在一个例子中,格栅25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格栅2514分别与出风口212以及活性炭净化组件252相嵌。格栅2514可用于间隔蜗壳21与臭氧净化组件251以及臭氧净化组件251与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同时也可进一步过滤过大的油烟颗粒,避免过大的油烟颗粒进入臭氧净化组件251而影响臭氧净化组件251的使用寿命。另外,格栅2514 可以与风机22配合,将部分油烟颗粒分割得更小,保证抽油烟装置20的净化效率。
请参阅3与图7,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包括容置框架2521与容置件2522,容置框架2521远离臭氧净化组件251的一端形成有第三通孔252a,容置件2522假设有活性炭 (图未示),容置件2522穿设第三通孔252a以插设于容置框架2521上,容置件2522 的横截面积与容置框架2521的横截面积相近或相等,以完全封闭风道,使容置于容置件2522内的活性炭与通过风道的气体充分接触,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去除异味和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
容置框架2521远离臭氧净化组件251的一端的两侧,还形成有向容置框架2521外延伸的第五安装部252b,第五安装部252b可紧密的封闭出气口112f与容置框架2521,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可通过螺钉穿设容置框架2521与底板111以固定设置于底板111 上,第五安装部252b还可通过螺钉与侧板112固定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净化组件252的稳定性。容置件2522包括封盖252c,封盖252c可开启或封闭容置件2522,打开封盖252c可更换活性炭。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活性炭直接插设于第三通孔252a,活性炭上可形成有连通的多个净化孔,多个净化孔呈阵列排布,净化孔可以呈圆形或多边形,以使气体从活性炭净化组件252内穿过,具备较好的净化效果。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装置30包括承载架31、电磁加热单元 32和控制部件33。电磁加热单元32设置在承载架31中,控制部件33设置在承载架31 上并用于控制电磁加热单元32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承载架31包括补强框311、底壳312与承载件313,补强框311设置于面板113下,补强框311承载于底壳312边缘,承载件313设置于底壳312内,电磁加热单元32设置于承载件313上并收容于底壳312内,承载件313间隔电磁加热单元32与底壳312,控制部件33连接电磁加热单元32并位于电磁加热单元32与补强框311之间。
请参阅图9,补强框311对应面板113设置以增强面板113的强度,补强框311形成有第四通孔3111,电磁加热单元32可从第四通孔3111露出以直接加热面板113。第四通孔3111的边缘朝向底壳312形成有第六安装部311a,第六安装部311a可嵌设于底壳312内,以提高面板113、补强框311与底壳312之间的稳定性。
补强框311的两端设有对应第一进气口1131的第二进气口3112,用户的手可穿过第一进气口1131与第二进气口3112以将面板113与补强框311提起。第一进气口1131 的尺寸与第二进气口3112的尺寸相等或相近,第二进气口3112的边缘自补强框311向面板113延伸形成有凸件3113,凸件3113可嵌设于第一进气口1131内,以紧密地连接补强框311与面板113,减少或避免从第一进气口1131进入的气流在传输至第二进气口 3112的过程中泄露。补强框311靠近底壳312的一侧向底壳312突出,与凸件3113形成凹槽3114,凹槽3114可收集在第一进气口1131与第二进气口3112通过的油烟、水汽与杂物等,保证家用电器100的清洁。在一个实施例中,补强框311可采用金属制成,具备较高的强度,较好地提高面板113的强度。
底壳312形成有第三收容空间3121,补强框311、电磁加热单元32、控制部件33 与承载件313均收容于第三收容空间3121内,面板113可覆盖第三收容空间3121以保护电磁加热单元32等部件。承载件313对应每个加热单元形成有散热结构3131,以对应每个加热单元散热,散热结构3131包括多个第一散热孔3132,提高散热效果。承载件313朝向底壳312的一侧形成有多个承载座3133,承载座3133间隔承载件313与底壳312,以进一步的促进电磁加热单元32与底壳312之间的通风散热效果,减免电磁加热单元32发热对底壳312的影响。在一个例子中,承载件313呈板状,以平稳地承载电磁加热单元32。
控制部件33包括控制芯片331与多个按钮332(或开关),控制部件33与电磁加热单元32以及抽油烟装置20电性连接。面板113上形成有对应多个按钮332的按钮孔 1132,按钮孔1132附近形成有按键标识1133,按钮332对应按钮孔1132并可从按钮孔 1132露出,用户根据按键标识1133点击或操作按钮332以控制家用电器100,可通过控制芯片331控制电磁加热装置30、抽油烟装置20以及家用电器100的开启与关闭、调大或调小电磁加热装置30和/或抽油烟装置20的功率等,提高用户体验。当然,控制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均可由控制部件33控制,以便于用户通过控制部件33统一控制抽油烟装置20与电磁加热装置30;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 的控制也可是分开、相对独立的,以避免电磁加热装置30与抽油烟装置20的控制操作互相影响。
请继续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单元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磁加热单元32呈阵列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单元32的数量为4个,电磁加热单元32的上方可放置多个烹饪器具,用户可通过多个电磁加热单元32加热烹饪器具以同时对食物进行烹饪,提高烹饪效率。若无需所有的电磁加热单元32开启,则通过控制部件33控制其中1个或多个电磁加热单元32关闭即可。多个电磁加热单元32呈阵列排布较为规则美观,当将烹饪器具放置于电磁加热单元32上方时也较为规则美观,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并且也便于设置,降低实施难度。当然,上述对电磁加热单元32数量的举例仅为示例性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单元32 可以为1个,以简化电磁加热装置30与家用电器100的结构;电磁加热单元32也可以为2个、3个、5个等数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体选择即可。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架31形成有第二散热孔3122。
具体地,第二散热孔3122形成于底壳312靠近第二板1122的侧壁上,第二散热孔3122通过第一通孔124与第二收容空间14连通,抽油烟装置20在抽取空气的同时,可提升电磁加热装置30的空气流通,通过空气流通带走电磁加热装置30运行所产生的热量,提升了电磁加热装置30以及家用电器100的运行效率,减免因电磁加热装置30过热而引起的非正常运行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保证了电磁加热装置3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3132与第二散热孔3122均呈长孔状,空气可较好地通过第一散热孔3132与第二散热孔3122流动,保证散热效果。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孔3132的形状可与第二散热孔3122不同,第一散热孔3132与第二散热孔3122 还可呈圆孔状、方孔状等更多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体设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风道(即油烟净化路线)如下:气流由位于面板113两侧的第一进气口1131进入,由与第一进气口1131连通的第二进气口3112进入第一收容空间13,再从第一收容空间13传输至第一通孔124,由嵌设于第一通孔124上的过滤结构24净化吸收,再由第一通孔124流动至连通第一通孔124的第二通孔1252,由第二通孔1252进入第二收容空间14,即由第二通孔1252进入进风口211,由覆盖进风口211 的隔离网23进行过滤净化,再在蜗壳21内部传输至出风口212,出风口212与臭氧净化组件251的外壳2511对接,由格栅2514进行过滤净化,再在外壳2511的臭氧发生架2512内进行臭氧反应的杀菌消毒,在第二个格栅2514过滤净化,由外壳2511至活性炭净化组件252的容置框架2521内活性炭过滤吸收后,再到达出气口112f,最后排出至家用电器100外,以完成整个油烟、水汽以及杂物的净化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家用电器的壳体,用于收容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电磁加热装置和抽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
连接所述底板的侧板;和
连接所述侧板且与所述底板相对的面板,所述面板用于承载烹饪器具,所述面板形成有进气口,所述侧板形成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安装所述抽油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中间部位和边缘部位,所述中间部位用于承载所述烹饪器具,所述边缘部位形成有所述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面板相背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位形成有用于控制所述家用电器工作的按键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材质包括微晶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面板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所述面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电磁加热装置;
所述隔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于所述抽油烟装置,所述风道贯穿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通孔,所述风道包括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朝向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形成有环绕所述通孔的凹槽。
10.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和
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磁加热装置和抽油烟装置,所述抽油烟装置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抽油烟装置用于建立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气流。
CN201920461509.4U 2019-04-04 2019-04-04 壳体与家用电器 Active CN211041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1509.4U CN211041061U (zh) 2019-04-04 2019-04-04 壳体与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1509.4U CN211041061U (zh) 2019-04-04 2019-04-04 壳体与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1061U true CN211041061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1509.4U Active CN211041061U (zh) 2019-04-04 2019-04-04 壳体与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1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2088B2 (ja) 一体化フードを持つ調理用レンジ
US20030051725A1 (en) Extractor hood
CN211260941U (zh) 空气净化模块和厨房电器
CN210107484U (zh) 家用电器与烹饪系统
CN209944432U (zh) 家用电器
CN111780175A (zh) 壳体与家用电器
CN111780173A (zh) 家用电器
CN211041061U (zh) 壳体与家用电器
CN111810994A (zh) 家用电器与烹饪系统
CN111810993A (zh) 家用电器
CN209944431U (zh) 家用电器
CN209944433U (zh) 家用电器
CN209944435U (zh) 家用电器
CN215489887U (zh) 烹饪电器
CN209944434U (zh) 厨房电器
CN111811002A (zh) 家用电器
CN112954840B (zh) 烹饪装置
CN213931075U (zh) 集成灶
CN211502935U (zh) 厨房电器
CN202653578U (zh) 一种厨房一体机
CN113048524A (zh) 厨房电器
CN210568941U (zh) 多功能家用电器
CN220771196U (zh) 一种气体过滤排放式集成灶
WO2021128961A1 (zh) 空气净化模块和厨房电器
CN113048525A (zh) 空气净化模块和厨房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00 No. 37 Daliang Shunxiang Roa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eji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No. 37 Daliang Shunxiang Roa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HE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