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4765U - 监护仪 - Google Patents

监护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4765U
CN211034765U CN201921507712.7U CN201921507712U CN211034765U CN 211034765 U CN211034765 U CN 211034765U CN 201921507712 U CN201921507712 U CN 201921507712U CN 211034765 U CN211034765 U CN 211034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
groove
power
power cord
accommoda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77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瑞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Yi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Yi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Yi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Yi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77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4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4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4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方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线孔;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并与所述监护仪本体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线孔可抽拉地伸出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以及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电源线绕置于所述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源线背离所述收纳槽底壁的一端向所述收纳槽内缩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监护仪的电源线收纳较为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监护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护仪。
背景技术
监护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的医用仪器,其将测量得出的参数与预设的参数范围进行比对,并在测量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因此,监护仪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监护仪的电源线随地放置,由于监护仪上还连接有各种导联线,电源线容易与导联线缠绕于一起,难以收纳,因此使用电源线时由于耗时理线而拖延了监护仪启用的时间,进而导致耽误了病人的救助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护仪,旨在解决监护仪的电源线收纳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监护仪,包括:
监护仪本体,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方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线孔;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并与所述监护仪本体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线孔可抽拉地伸出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以及
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电源线绕置于所述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源线背离所述收纳槽底壁的一端向所述收纳槽内缩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卷机构包括:
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线圈盘;和
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线圈盘的偏离轴心之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包括:
盘体;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凸设于所述盘体的轴部,并端部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复位扭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以及
收线槽体,所述收线槽体沿所述盘体的侧壁逐圈绕设,且槽口朝外,所述电源线收纳于所述收线槽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槽体呈螺旋状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槽体的侧壁背离槽底的一端内表面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电源线设于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底壁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的外壁面环绕所述线孔还设有弹性夹持圈,所述弹性夹持圈的内圈与所述电源线的外表面相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护仪还包括电源座,所述监护仪本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电源座上方,所述电源座的下表面开设槽口朝下的所述收纳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座的上方凸设有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的插头,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方凹设有与监护仪本体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并与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的槽口封盖有盖板,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凸设有卡位凸台,所述盖板的周缘凹设有凹槽,所述卡位凸台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座的上表面凸设有插件,所述插件沿所述电源座的周缘布置,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表面凹设有插槽,所述插件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监护仪,通过收纳槽的设置,以便于收纳电源线的收纳。具体地,电源线通过在收纳槽的侧壁上开有连通内外壁面的线孔,以伸出收纳槽便于与外界供电源连接,为监护仪本体供电。使用时,将电源线伸出于收纳槽的一端抽出与外界供电源连接;使用完毕后,通过收卷机构拉扯所述电源线,以使得电源线伸出于收纳槽的外壁面的一端收回,从而将电源线较大部分收纳于收纳槽内,避免电源线过多的暴露于收纳槽外而带来难以理线的麻烦。该监护仪便于电源线的收纳与使用,减少监护仪使用时电源线理线的耗时,进而有利于减少监护仪启用的耗时,以提升监护仪的启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护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97920130000031
Figure BDA000219792013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监护仪1000,旨在解决监护仪1000的电源线200收纳较为麻烦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该监护仪1000包括监护仪本体100,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下方设有收纳槽410,所述收纳槽410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线孔411;电源线200,所述电源线200一端设于所述收纳槽410的底壁,并与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线孔411可抽拉地伸出于所述收纳槽410的侧壁;以及收卷机构420,所述收卷机构420设于所述收纳槽410内,所述电源线200绕置于所述收卷机构420,所述收卷机构420用于驱动所述电源线200背离所述收纳槽410底壁的一端向所述收纳槽410内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护仪本体100大致呈矩形体状,所述监护仪本体100下表面的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监护仪本体100电连接,所述插座位于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下表面的中部。所述收纳槽410的底壁设有插头,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插头与所述电源线200电连接,所述电源线200伸出于所述收纳槽410的一端连接有插头。通过所述插头电连接于外界电源,由所述电源线200依次经过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以供于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电能。
所述线孔411是大致呈圆形的通孔,其直径大于所述电源线200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头的宽度,以使得所述插头卡于所述收纳槽410的外壁面上,便于所述电源线200朝外的抽取使用。
所述收卷机构420位于所述收纳槽410的底壁,所述收卷机构420拉扯所述电源线200,以使得所述电源线200伸出于所述收纳槽410的外壁面的一端朝所述线孔411收回。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监护仪1000,通过收纳槽410的设置,以便于收纳电源线200的收纳。具体地,电源线200通过在收纳槽410的侧壁上开有连通内外壁面的线孔411,以伸出收纳槽410便于与外界供电源连接,为监护仪本体100供电。使用时,将电源线200伸出于收纳槽410的一端抽出与外界供电源连接;使用完毕后,通过收卷机构420拉扯所述电源线200,以使得电源线200伸出于收纳槽410的外壁面的一端收回,从而将电源线200较大部分收纳于收纳槽410内,避免电源线200过多的暴露于收纳槽410外而带来难以理线的麻烦。该监护仪1000便于电源线200的收纳与使用,减少监护仪1000使用时电源线200理线的耗时,进而有利于减少监护仪1000启用的耗时,以提升监护仪1000的启用效率。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卷机构420包括线圈盘421,所述线圈盘421的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410的底壁,所述电源线200绕设于所述线圈盘421;和复位扭簧422,所述复位扭簧422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槽410的侧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线圈盘421的偏离轴心之处。
详细地,所述线圈盘421是大致呈圆盘状的盘体4211,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外缘均朝外延伸并与所述线圈盘421的侧壁形成朝内凹陷的线槽,所述电源线200绕设于所述线圈盘421的侧壁外侧,以有效地将所述电源线200限制于所述线槽中,所述电源线200由所述线圈盘421脱落而导致难以收纳。
所述线圈盘421的上表面上设有复位扭簧422,所述复位扭簧422位于线圈盘421的轴部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盘421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盘421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线圈盘421的弧边。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复位扭簧422具有较大的扭转性能和驱动所述线圈盘421较大的扭转限度,保证了所述电源线200的抽出长度。
通过所述线圈盘421的设置,便于所述电源线200沿所述线圈盘421的侧壁逐圈收纳,有利于所述电源线200放置,以使得所述电源线200的收纳较为有序与稳定,不易杂乱的缠绕一起,抽出使用较为方便;而通过所述复位扭簧422的设置,其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初始状态下,所述插头卡于所述线孔411处,所述电源线200收纳于所述收纳槽410内;使用所述电源线200时,抽拉出所述电源线200,此时,带动所述线圈盘421转动,所述复位扭簧422驱动所述线圈盘421转动的扭转力逐渐增强,当电源线200使用过后,通过复位扭簧422提供所述线圈盘421的复位扭转的驱动力,以使得线圈盘421复位,从而以带动所述电源线200收纳于所述收纳槽410内,恢复初始状态。而目前对所述电源线200的收纳方式一般是通过手动绕圈收纳,较为繁琐和耗时,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复位扭簧422的设置,以使得所述电源线200收纳通过复位扭簧422与所述线圈盘421配合完成,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和耗时较短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421包括盘体4211;连接轴4212,所述连接轴4212凸设于所述盘体4211的轴部,并端部与所述收纳槽410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复位扭簧422套设于所述连接轴4212;以及收线槽体4213,所述收线槽体4213沿所述盘体4211的侧壁逐圈绕设,且槽口朝外,所述电源线200收纳于所述收线槽体421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盘体4211的上表面凸设有所述连接轴4212,所述连接轴4212大致呈圆柱状,其伸出于所述盘体4211的上表面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410的槽底,以避开所述盘体4211的上表面与所述收纳槽410的底壁之间的干涉,以使得所述线圈盘421获得较大的转动空间。所述线圈盘421的侧壁绕设有所述收线槽体4213,所述收线槽体4213沿所述线圈盘421的侧壁逐圈布置,所述收线槽体4213设有三圈。所述收线槽体4213的槽口朝向所述收纳槽410的侧壁,所述电源线200抵持于所述收线槽体4213的槽底。
通过所述收线槽体4213的设置,以使得电源线200收纳于所述收纳槽410中,所述收纳槽410有效地对所述电源线200限位,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源线200绕设在所述线圈盘421上的稳定性,不易相互杂乱的缠绕一起,便于所述电源线200有序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槽体4213还可以设置两圈、四圈或者五圈,根据所述电源线200的长度设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槽体4213呈螺旋状布置。
如此设置,当所述线圈盘421在所述复位扭簧422带动下旋转,所述线圈盘421带动所述电源线200旋转,通过所述收线槽体4213呈螺旋状的设置,有利于对所述电源线200收纳时提供引导的作用,便于所述电源线200的收纳。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槽体4213的侧壁背离槽底的一端内表面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电源线200设于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底壁的之间处。
详细地,所述收线槽体4213的两侧壁背离槽底的一端均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之间的间距比所述电源线200宽度小0.03mm,便于使用所述电源线200时,脱离所述收线槽体4213,另外,回收所述电源线200至所述收线槽体4213内时,电源线200挤压所述弹性凸起并进入至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收线槽体4213槽底形成的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凸起为橡胶条。
通过所述弹性凸起的设置,有利于对所述电源线200限位,使用所述电源线200时,抽出所述电源线200,电源线200挤压所述弹性凸起并脱离所述收线槽体4213,若使用硬度较强的凸起,容易对所述电源线200压制而导致挂损的情况;使用所述电源线200后,电源线200在所述线圈盘421的带动下,所述电源线200挤压所述弹性凸起并进入至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收线槽体4213槽底形成的空间内,通过所述弹性凸起的设置,配合所述收线槽体4213以限制所述电源线200的活动,有利于保证所述电源线200收纳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410的外壁面环绕所述线孔411还设有弹性夹持圈412,所述弹性夹持圈412的内圈与所述电源线200的外表面相抵持
具体地,所述弹性夹持圈412为橡胶圈。抽取所述电源线200时,将所述弹性夹持圈412张开,以使得所述弹性夹持圈412的内圈隔开所述电源线200,以便于抽出所述电源线200使用。
通过所述弹性夹持圈412的设置,以夹持所述电源线200。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护仪1000还包括电源座300,所述监护仪本体100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电源座300上方,所述电源座300的下表面开设槽口朝下的所述收纳槽4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座300是大致呈矩形状的座体,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置于所述电源座300的上表面。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电源座300的设置,以隔开所述监护仪本体100与所述收纳槽410,进一步地,隔开所述电源线200的收纳放置处与所述监护仪本体100。
如此设置,以便于监护仪本体100的更换,在监护仪1000的日常使用中,当所述监护仪本体100报错时,为了保证及时衔接上对病人的持续监护,需要较快的更换新的监护仪本体100,但是更换时需要拆下所述电源线200较为繁琐,而且所述监护仪本体100出现故障一般与所述电源线200相关性较低,因此,如此设置,当所述监护仪本体100更换时,由所述电源座300拆卸下更换即可,也减少移动监护仪1000时电源线200拖于底面容置绊脚的情况发生,较为简便。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座300的上方凸设有与所述电源线200电连接的插头,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下方凹设有与监护仪本体100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并与其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监护仪本体100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120,所述控制电路板120电连接有电源连接弹片,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下表面凹陷设置有电源槽,所述电源槽的槽底上开有电源通孔460,所述电源连接弹片与所述电源通孔460正对,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电源槽、所述电源通孔460以及所述电源通孔460形成所述插座,位于所述监护仪本体100下表面的中部。所述电源槽与所述电源座300相对处设有所述插头,所述电源座300的上方凸设有限位部450,所述限位部450大致呈圆柱状,所述限位部450的上表面伸出有电源弹针451,所述电源弹针451和所述限位部450形成所述插头,所述电源弹针451穿过所述电源通孔460与所述电源连接弹片连接,所述电源弹针451的下端与所述电源线200电连接。
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电源线200与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简易完成电连接,将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源座300的上表面贴合即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实用性较高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410的槽口封盖有盖板430,所述收纳槽410的侧壁凸设有卡位凸台,所述盖板430的周缘凹设有凹槽,所述卡位凸台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30大致呈矩形状,所述盖板430的侧面上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盖板430的周缘布置。所述凹槽与所述卡位凸台相抵持,所述卡位凸台沿所述收纳槽410周缘布置,靠近所述收纳槽410的槽口设置,所述盖板430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源座300的下表面相平齐,以保证所述电源座300的放置稳定性。
通过所述盖板430的设置,以封盖所述收纳槽410的槽口,与所述收纳槽410的侧壁、槽底围合成较为封闭的空腔,有利于保证所述收卷机构420与所述电源线200,提升所述电源线200在收纳槽410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监护仪1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座300的上表面凸设有插件440,所述插件440沿所述电源座300的周缘布置,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下表面凹设有插槽110,所述插件440插设于所述插槽1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件440与所述电源座30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插件440是大致呈围框状的板件。所述插件440的朝外的板面上凸设有弹性卡条,所述插槽110的侧槽壁上凹陷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条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弹性卡条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进而限制所述监护仪本体100与所述电源座300沿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保证了所述监护仪本体100设于所述电源座300的稳定性,以保证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的稳定连接,从而保证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正常运作。
另外,弹性卡条具体是橡胶条,如此设置,便于弹性卡条脱离于所述卡槽中,以使得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由所述电源座300拆卸下。
通过所述插件440插设于所述插槽110内的设置,有利于限制所述监护仪本体100与所述电源座300沿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保证了所述监护仪本体100设于所述电源座300的稳定性,以保证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的稳定连接,从而保证所述监护仪本体100的正常运作,而所述插件440沿所述电源座300的周缘布置,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监护仪本体100在所述电源座300上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护仪本体,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方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线孔;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并与所述监护仪本体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线孔可抽拉地伸出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以及
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源线背离所述收纳槽底壁的一端向所述收纳槽内缩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
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线圈盘;和
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线圈盘的偏离轴心之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包括:
盘体;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凸设于所述盘体的轴部,并端部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复位扭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以及
收线槽体,所述收线槽体沿所述盘体的侧壁逐圈绕设,且槽口朝外,所述电源线收纳于所述收线槽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槽体呈螺旋状布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槽体的侧壁背离槽底的一端内表面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电源线设于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底壁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外壁面环绕所述线孔还设有弹性夹持圈,所述弹性夹持圈的内圈与所述电源线的外表面相抵持。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包括电源座,所述监护仪本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电源座上方,所述电源座的下表面开设槽口朝下的所述收纳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座的上方凸设有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的插头,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方凹设有与监护仪本体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头插设于所述插座,并与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口封盖有盖板,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凸设有卡位凸台,所述盖板的周缘凹设有凹槽,所述卡位凸台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座的上表面凸设有插件,所述插件沿所述电源座的周缘布置,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下表面凹设有插槽,所述插件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CN201921507712.7U 2019-09-10 2019-09-10 监护仪 Active CN211034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7712.7U CN211034765U (zh) 2019-09-10 2019-09-10 监护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7712.7U CN211034765U (zh) 2019-09-10 2019-09-10 监护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4765U true CN21103476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7712.7U Active CN211034765U (zh) 2019-09-10 2019-09-10 监护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4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4765U (zh) 监护仪
CN210872067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盒
CN208336702U (zh) 一种便捷式插线板
CN204280908U (zh) 一种电线收纳盒
CN211393421U (zh) 一种监护仪用收线装置
CN211859664U (zh) 自带插头的可收线移动电源
CN205847511U (zh) 一种收线耳机
CN104638733A (zh) 自动绕线电源充电器和笔记本电脑
CN209815409U (zh) 一种电器设备用电源线收纳装置
CN212323358U (zh) 一种电源数据线收纳器
CN219147618U (zh) 心电监护仪导线收纳装置
CN214259333U (zh) 一种心电监测仪线材收纳装置
CN211909438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固定结构
CN212155220U (zh) 塔扇
CN214934980U (zh) 一种医用理线盒
CN203699573U (zh) 自动卷线器
CN215448215U (zh) 一种烤箱温度计
CN208522205U (zh) 一种多功能插排
CN210007074U (zh) 一种电源线自动收纳线盘
CN211687783U (zh) 一种插座线束的收纳盒
CN220546299U (zh) 一种手术针临时收纳装置
CN219567177U (zh) 一种医疗仪器导线收纳盒及束线器
CN218045222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手术针线收纳装置
CN212626375U (zh) 一种可伸缩便携式插排
CN218918542U (zh) 一种纽扣电池绝缘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