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4800U - 减脂仪 - Google Patents

减脂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4800U
CN211024800U CN201921690913.5U CN201921690913U CN211024800U CN 211024800 U CN211024800 U CN 211024800U CN 201921690913 U CN201921690913 U CN 201921690913U CN 211024800 U CN211024800 U CN 211024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mutual
switching tube
switch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09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909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4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4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4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脂仪,包括波形发生装置和与人身体接触的治疗头,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和温控器,所述的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一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所述的温控器设置在治疗头上,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该减脂仪不仅安全性好,而且人体舒适性、减脂效果好。

Description

减脂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电热理疗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以减少人体体脂的减脂仪。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脂肪作为人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一方面为人体提供了必要的功能,另一方面过量的脂肪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氧运动是一种得到公认有效的减脂方式,但肥胖者由于运动能力本来就不及一般人,所以一般都很难坚持。而作为快速有效减掉多余脂肪的方式之一,减脂仪的产生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的减脂仪一般为低频电流减脂仪,其包括波形发生器和低频电流控制电路,波形发生器与低频电流控制电路电连接。由于低频电流在人触电后的致死、热致伤率较高,因此不仅安全性低,而且人体舒适性、减脂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脂仪,该减脂仪不仅安全性好,而且人体舒适性、减脂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脂仪,包括波形发生装置和与人身体接触的治疗头,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和温控器,所述的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一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所述的温控器设置在治疗头上,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的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二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的第二互感线圈电路与所述的第一互感线圈电路均为具有双输入侧的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串联,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串联,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场效应管高速动作的第一驱动块、第一开关管模块、第二开关管模块;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所述的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防止感应干扰电流引起误动作的第一保护电路和第二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
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场效应管高速动作的第二驱动块、第三开关管模块、第四开关管模块;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所述的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防止感应干扰电流引起误动作的第三保护电路和第四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减脂仪为高频电流减脂仪。由于高频电流在人触电后的致死、热致伤率低,因此不仅安全性高,而且由于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使得人体的舒适性、减脂效果也得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减脂仪还设有温控器,用以监测治疗头的温度,在治疗头的温度超过安全温度后,会及时断电,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作为改进, 本实用新型减脂仪为双管双推结构进行减脂,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人体的舒适性及减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脂仪的电路框图。
图2是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和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脂仪,包括波形发生装置和与人身体接触的治疗头,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和温控器,所述的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一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通过治疗头输出高频电流;所述的温控器设置在治疗头上,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温控器的探头机械连接在治疗头上,如焊接或螺栓连接或内置均可(图中未示出),其作用是用来检测治疗头的温度,温控器的控制端控制着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如果治疗头的温度过高,则输出信号,切断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和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否则,则保证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和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正常输出。温控器的型号为KSD9700,利用方型双金属片作为感温体,当温度升至某值时,方片突跳,传动触头迅速动作,断开电路,当温度降至某值时,双金属片复位,触头亦随之恢复至原来的状态,达到通断电路的目的。其体积轻巧,紧凑的设计保持了整套装置的轻便型、密封的外壳,耐烘烧,在整个寿命期内保持断开和复位的准确性,保证了高度的可靠性。
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的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二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的第二互感线圈电路与所述的第一互感线圈电路均为具有双输入侧的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串联,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互感线圈电路包括第一互感线圈T1和第二互感线圈T2,第二互感线圈电路包括第三互感线圈T3和第四互感线圈T4,第一互感线圈T1、第二互感线圈T2、第三互感线圈T3、第四互感线圈T4均具有第一输入侧和第二输入侧,第一输入侧即互感线圈的5脚和6脚,第二输入侧即互感线圈的3脚和4脚,图2中第一互感线圈T1的6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互感线圈T1的5脚与第二互感线圈T2的6脚连接,第二互感线圈T2的5脚与第三互感线圈T3的6脚连接,第三互感线圈T3的5脚与第四互感线圈T4的6脚连接,第四互感线圈T4的5脚与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同样的,第一互感线圈T1的4脚与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互感线圈T1的3脚与第二互感线圈T2的4脚连接,第二互感线圈T2的3脚与第三互感线圈T3的4脚连接,第三互感线圈T3的3脚与第四互感线圈T4的4脚连接,第四互感线圈T4的3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串联,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串联,形成减脂仪的输出端,即第一互感线圈T1的1脚与第二互感线圈T2的2脚连接,第二互感线圈T2的1脚与第三互感线圈T3的3脚连接,第三互感线圈T3的1脚与第四互感线圈T4的2脚连接,第四互感线圈T4的1脚与第一互感线圈T1的2脚位减脂仪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场效应管高速动作的第一驱动块U1、第一开关管模块、第二开关管模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块U1包括驱动块TC4452及相应的外围电路C1和C2组成,驱动块TC4452的VDD脚接电源12v、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负极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驱动块TC4452的GND脚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驱动块TC4452的IN脚为信号输入端,out端为信号输出端;第一驱动块U1与第二驱动块U2的结构相同,标号不同,其具体连接见附图2所示。
第一开关管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二极管D2以及电阻R2组成,场效应管Q1的1脚与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驱动块U1的OUT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2脚与第一互感线圈T1的4脚连接,场效应管Q1的3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公共接地端连接;第一开关管模块与第二开关管模块、第三开关管模块、第四开关管模块结构相同,标号不同,其具体连接见附图2所示。
所述第一驱动块U1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所述的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防止感应干扰电流引起误动作的第一保护电路和第二保护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二保护电路、第三保护电路和第四保护电路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其中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和二极管D1,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驱动块U1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1的1脚连接;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
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场效应管高速动作的第二驱动块、第三开关管模块、第四开关管模块;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具体的连接见附图及上述描述。
所述的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防止感应干扰电流引起误动作的第三保护电路和第四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具体的连接见附图及上述描述。
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具体的连接见附图及上述描述。场效应管,也称IGBT,在本实施例中,场效应管的型号为IPFP460。
根据国际电工协会IEC581标准,和我国的GB/T14277-93国家标准,是这样划分频段的:低频段为30-150Hz;中低频段为150-500Hz;中高频段为500-5KHz;高频段为5K-16KHz,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1MHz的高频电流。互感线圈用锰锌铁氧体外径25mm内径18m'm高度15mm的磁芯绕制。
工作原理:将波形发生装置、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第二互感线圈电路、温控器上提供工作电源。通过波形发生装置(本实施例中未波形发生器)发出正弦波,并经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和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高速开关,使得第一互感线圈电路和第二互感线圈电路产生高频振荡,最终通过输出高频电流至人体发热以减脂。
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减脂仪,包括波形发生装置和与人身体接触的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和温控器,所述的第一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一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所述的温控器设置在治疗头上,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脂仪还包括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的第二高频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以及第二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的第二互感线圈电路与所述的第一互感线圈电路均为具有双输入侧的互感线圈电路,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串联,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源的一极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输出侧串联,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的输出侧与治疗头连接;所述的温控器还与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场效应管高速动作的第一驱动块、第一开关管模块、第二开关管模块;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一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管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防止感应干扰电流引起误动作的第一保护电路和第二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二保护电路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场效应管高速动作的第二驱动块、第三开关管模块、第四开关管模块;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波形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电路的第二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开关管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防止感应干扰电流引起误动作的第三保护电路和第四保护电路,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输入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与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三保护电路、所述的第四保护电路均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二极管和电阻并联。
CN201921690913.5U 2019-10-10 2019-10-10 减脂仪 Active CN211024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0913.5U CN211024800U (zh) 2019-10-10 2019-10-10 减脂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0913.5U CN211024800U (zh) 2019-10-10 2019-10-10 减脂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4800U true CN211024800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0913.5U Active CN211024800U (zh) 2019-10-10 2019-10-10 减脂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4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3071B2 (en) Medical successive magnetic pulse generation device
CN103585715B (zh) 一种集成中频电流电场刺激设备
CN208481456U (zh) 一种具有极间放电功能的射频消融设备
CN211024800U (zh) 减脂仪
TWI643646B (zh) 皮神經刺激器組
CN20865535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报警功能的高压变压器
CN107320842B (zh) 低频超声导药仪
CN210908447U (zh) 一种感应式防烫伤节能的电烙铁手柄
CN103566468A (zh) 电磁刺激装置
CN210750902U (zh) 一种脉冲电刺激输出及反馈监测装置
CN103566473B (zh) 智能微波脉动型理疗仪
WO2020034377A1 (zh) 一种短波治疗仪感式电极头功率输出指示机构
CN203264055U (zh) 智能微波脉动型理疗仪
CN204182021U (zh) 一种应用于射频美容仪的防电击电路
CN208851949U (zh) 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理疗仪装置
CN209713991U (zh) 一种输出自识别的高电位治疗仪
CN202409852U (zh) 一种智能脉冲神经电刺激发射源
CN208938743U (zh) 一种抗辐射干式变压器
CN218247374U (zh) 一种抗干扰型高频电灼治疗仪
CN202816232U (zh) 一种交流触电发生装置
CN114999813B (zh) 一种用于改善无线充电系统中电感的设计方法
CN209221355U (zh) 一种利用led指示输出场强的超短波理疗设备输出电极
CN217430670U (zh) 射频治疗仪
CN100396346C (zh) 物理治疗仪
CN106964074A (zh) 一种物理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