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4568U -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4568U
CN211024568U CN201921349186.6U CN201921349186U CN211024568U CN 211024568 U CN211024568 U CN 211024568U CN 201921349186 U CN201921349186 U CN 201921349186U CN 211024568 U CN211024568 U CN 211024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needle
fine
tube body
needle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491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丰
刘丽文
李苏雷
刘峻松
陶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3491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4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4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4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在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进行心肌内注射,包括: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延长软管;细穿刺针插入粗穿刺针中;细穿刺针针芯插入细穿刺针中;注射时,细穿刺针针芯被从细穿刺针撤出;延长软管的端座结合在细穿刺针的底座上,使得细穿刺针与延长软管连通。通过本装置,只需每次在受试者胸壁上穿刺2‑3个孔,即可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通过穿刺针经胸经心外膜注入到心肌内,具有局部给药浓度高、注射位置精确可控、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不同时间点多次给药等优点。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穿刺针本身对心肌组织的直接损伤以及损伤心外膜血管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心脏持续跳动的问题,精确给药,避免心肌二次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心肌内注射药物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约占人类全部死因的25%,多种心血管疾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如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高血压病等。成年人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欧美国家是1-2%,在我国是0.9-1.3%,呈上升趋势。对于心衰患者,即使纠正原发病因,由于绝大多数的心肌细胞都处于终末分化状态,细胞缺乏自我再生能力,一旦坏死就很难再生,所以心功能恶化很难逆转,死亡率居高不下,且大量消耗医疗资源。目前除药物治疗改善左室重构外,心衰的治疗方法还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等,但均具有各自局限性。当前,心衰患者远期预后不容乐观,心衰首次发病后5年生存率小于50%,与恶性肿瘤相当。
近年来,以干细胞和细胞因子等为代表的生物治疗为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该治疗方法有直接修复受损心肌的潜力,具有巨大的社会应用价值。在科研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目前主要有经外周静脉、经冠状动脉,通过导管经心内膜和开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给药等途径。其中经外周静脉和冠状动脉途径,药物经过血液循环进入局部心肌,使得受损心肌局部血药浓度低,效果差。通过导管经心内膜给药需要特殊手术器械,花费大,且导管穿刺针在立体的心腔内很难精确定位,通过电生理系统标测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和费用,影响实际应用。而开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途径,虽然受损心肌局部血药浓度高,但开胸创伤大、麻醉风险高,直接破坏心包结构,术后瘢痕黏连进一步降低干预效果,临床应用困难,更多用于原本就计划开胸手术的患者。因此,探索一种创伤小、针对需要干预的局部心肌组织能准确定位,给药效率高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超声目前的空间分辨率已接近磁共振成像,高质量的图像让超声导引下穿刺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在肝脏肿瘤、甲状腺结节等多种疾病中广泛开展。由于心脏是一个持续跳动的器官,而超声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特点,因此在心脏影像领域超声具有独到优势。我们在前期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开胸直视情况下经心外膜使用穿刺针(18G,外径1.2mm)穿刺心肌组织,只要不直接损伤血管和穿透室壁,局部心肌仅少量渗血,术中及术后动物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亦有小样本临床研究证明,针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心尖穿刺室间隔行射频消融,术后心包填塞发生率很低,且必要时可以便捷的置管引流,保障患者安全,提示经心外膜心肌穿刺的临床可行性。
心外膜分布有冠状动脉和静脉,穿刺过程中一旦损伤,有可能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生命。且心脏持续跳动,对穿刺注射给药位置的精确控制存在很大影响。常规使用的穿刺针为内带配套针芯的斜面式穿刺针,针体在超声下呈强回声,在超声指引下可完成多种脏器组织的穿刺。粗穿刺针,如18G穿刺针外径1.2mm,更利于穿透浅表质硬组织,以及在周围多骨性结构的组织中建立一条稳定的通道,如胸壁,在超声下回声也更强,但损伤深部组织,尤其是重要组织的风险更高,如经胸经心外膜穿刺心肌时,损伤心外膜血管的风险更高,对局部心肌组织的直接损伤也更大。细穿刺针,如22G或25G穿刺针,外径分别是0.7mm和0.5mm,针体偏软,不易穿透胸壁,超声下回声相对弱,但大幅降低损伤冠脉血管和局部心肌的风险,尤其是多次穿刺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进行心肌内注射的穿刺针装置,其可以直接对心肌进行给药注射。本申请还旨在提出一种在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对心肌进行注射的方法。
本申请的三联穿刺针装置,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进行心肌内注射,其包括: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延长软管;
粗穿刺针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为包括斜面的尖端,第二端为底座;粗穿刺针用于穿刺胸壁;
细穿刺针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为包括斜面的尖端,第二端为底座;细穿刺针的长度大于粗穿刺针的长度;细穿刺针用于刺入心肌,向心肌提供药物;
细穿刺针针芯为实心的,第一端为包括斜面的尖端,第二端为底座;
延长软管的第一端包括端座,延长软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装置;
细穿刺针的第二管体可撤出地插入于粗穿刺针的第一管体中;
在穿刺过程中,细穿刺针针芯插入于第二管体中;
在注射过程中,细穿刺针针芯被从第二管体中撤出;延长软管的端座结合在第二管体的底座上,使得第二管体与延长软管连通。
优选地,穿刺过程中,穿刺胸壁时,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第二管体的第一端、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对齐,形成一个平整的斜面;穿刺心肌时,第二管体的第一端和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对齐且自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延伸出。
优选地,细穿刺针的第二管体插入于粗穿刺针的第一管体中时,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为气密的;
细穿刺针针芯插入于第二管体中时,细穿刺针针芯与第二管体之间为气密的。
优选地,在第一管体外侧设置有刻度,以便确认粗穿刺针的进针深度;
在第二管体外侧设置有刻度,以便确认细穿刺针的进针深度。
优选地,在第二管体外侧设置有环形标记,当环形标记与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对齐时,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对齐;
在第二管体的底座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凹口;在细穿刺针针芯的底座的第一端上形成有凸起;凸起可卡入于凹口内,实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与细穿刺针针芯的的第一端的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的尖端用于刺入左心室短轴前壁和前侧壁,或者刺入左心室下后壁。
优选地,细穿刺针的第一端进入心肌内的深度为1-5cm;
当细穿刺针的第一端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中的心肌层,且在心脏舒张期与心内膜层的距离D1、与心外膜层的距离D2均大于2mm时进行药物注射。
优选地,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线的连线与细穿刺针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本申请的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方法,其利用上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进行注射;
在细穿刺针插入粗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插入细穿刺针,其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对齐的情况下,进行胸壁穿刺;
在胸壁穿刺完成后,将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延伸超出粗穿刺针的第一端,选择适当的心外膜穿刺点,以预定角度刺入左心室的心肌的预定深度,完成心肌穿刺;
撤去细穿刺针针芯,将延长软管连接到细穿刺针的第二端,使得药物经由延长软管、细穿刺针而进入心肌;
重新将细穿刺针针芯插入细穿刺针,将残留在细穿刺针中的药物推送到心肌中;
给药完成后细穿刺针先回撤入粗穿刺针,超声观察无心包积液且血液循环稳定,再连同粗穿刺针一起共同撤出胸壁,封闭皮口。
优选地,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线的连线与细穿刺针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细穿刺针的第一端进入心肌内的深度为1-5cm;
当细穿刺针的第一端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中的心肌层,且在心脏舒张期与心内膜层的距离D1、与心外膜层的距离D2均大于2mm时进行药物注射。
本申请的超声引导下穿刺针装置和方法,可用于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只需每次在受试者胸壁上穿刺2-3个孔(每孔直径约1mm),即可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通过穿刺针经胸经心外膜注入到心肌内,具有局部给药浓度高、注射位置精确可控、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不同时间点多次给药等优点。在有效完成注射给药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穿刺针本身对心肌组织的直接损伤以及损伤心外膜血管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心脏持续跳动的问题,精确给药,避免心肌二次损伤。该装置和方法提供了一种便捷、安全、高效的心肌内给药方式,亦可用于其他深部组织注射给药,减少深部重要组织损伤,且具有很强的临床转化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三联穿刺针装置的各组成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三联穿刺针进行胸壁穿刺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三联穿刺针进行心肌穿刺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三联穿刺针进行药物注射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三联穿刺针装置,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进行心肌内注射,其包括: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延长软管;
粗穿刺针包括第一管体10,第一管体的第一端12为尖端,第二端为底座 11;粗穿刺针用于穿刺胸壁。
细穿刺针包括第二管体20,第二管体的第一端22为尖端,第二端为底座 21;细穿刺针的长度大于粗穿刺针的长度;细穿刺针用于刺入心肌,向心肌提供药物。
细穿刺针针芯30为实心的,第一端32为尖端,第二端31为底座。
延长软管40的第一端包括端座41,延长软管4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装置,例如注射器。与注射器连接时,可以在延长软管40第二端设置于注射器的乳头相连接的接头42。
细穿刺针的第二管体20可撤出地插入于粗穿刺针的第一管体10中。
在穿刺过程中,细穿刺针针芯30插入于第二管体20中。
在注射过程中,细穿刺针针芯30被从第二管体20中撤出;延长软管40 的端座41结合在第二管体的底座21上,使得第二管体20与延长软管40连通。具体地,端座41紧密地耦合在底座21第二端的凹穴23中,使得延长软管40 与第二管体20连通。
穿刺过程中,穿刺胸壁时,第一管体10的第一端12、第二管体20的第一端22、细穿刺针针芯30的第一端21对齐,形成一个平整的斜面,如图2所示;穿刺心肌时,第二管体20的第一端22和细穿刺针针芯30的第一端32对齐且自第一管体10的第一端12延伸出,如图3所示。
细穿刺针的第二管体20插入于粗穿刺针的第一管体10中时,第二管体20 与第一管体10之间为气密的;气密可以通过第二管体20与第一管体10之间紧密接触而实现,也可以通过在第二管体20与第一管体10之间设置密封圈来实现。
同理,细穿刺针针芯30插入于第二管体20中时,细穿刺针针芯30与第二管体20之间为气密的;气密可以通过第二管体20与细穿刺针针芯30之间紧密接触而实现,也可以通过在第二管体20与细穿刺针针芯30之间设置密封圈来实现。
在第一管体10外侧设置有刻度,以便确认粗穿刺针的进针深度。
在第二管体20外侧设置有刻度,以便确认细穿刺针的进针深度。
在第二管体20外侧设置有环形标记,当环形标记与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对齐时,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对齐。
在第二管体20的底座21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凹口;在细穿刺针针芯30的底座31的第一端上形成有凸起;凸起可卡入于凹口内,实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与细穿刺针针芯的的第一端的对齐。
第二管体20的第一端22的尖端用于刺入左心室短轴前壁和前侧壁,或者刺入左心室下后壁。
细穿刺针的第一端进入心肌内的深度为1-5cm;当细穿刺针的第一端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中的心肌层,且在心脏舒张期与心内膜层的距离D1、与心外膜层的距离D2均大于2mm时进行药物注射。
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线的连线与细穿刺针之间的夹角为120° -150°。
本申请的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方法,其利用上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进行注射;
在细穿刺针插入粗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插入细穿刺针,其中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对齐的情况下,进行胸壁穿刺;
在胸壁穿刺完成后,将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延伸超出粗穿刺针的第一端,选择适当的穿刺点,以预定角度刺入左心室的心肌的预定深度,完成心肌穿刺;
撤去细穿刺针针芯,将延长软管连接到细穿刺针的第二端,使得药物经由延长软管、细穿刺针而进入心肌;
重新将细穿刺针针芯插入细穿刺针,将残留在细穿刺针中的药物推送到心肌中;
给药完成后细穿刺针先回撤入粗穿刺针,超声观察无心包积液且血液循环稳定,再连同粗穿刺针一起共同撤出胸壁,封闭皮口。
粗穿刺针,为管式针,表面有刻度,针尖或尖端呈斜面式,内径与细穿刺针外径相同,即在常规穿刺针的基础上增加管壁厚度,也可以根据其他穿刺部位需要设计等多种规格。粗穿刺针的长度以能穿透浅部质硬组织即可,如胸壁。
细穿刺针以及细穿刺针针芯的针尖或尖端均呈斜面式,在尖端与粗穿刺针针尖形成一个共同的斜面,便于穿刺;长度一致,针芯外径大致等于细穿刺针内径;通过针芯尾端的突起与细穿刺针尾端接口的凹槽相扣保持细穿刺针和针芯方向一致。保持粗、细穿刺针的针尖平齐,在细穿刺针体部与粗穿刺针长度一致的位置设置环形标记,长出粗穿刺针的部分,在细穿刺针尾端凹槽对应的针体中线位置设置直线标记,并标记刻度,便于把握粗/细穿刺针在穿刺操作时的相对位置和实际进针深度。细穿刺针较粗穿刺针更长,能满足心肌内注射的要求,也可根据应用需求设计成不同长度规格。细穿刺针到位后,退出针芯。细穿刺针尾端设计有接口,便于连接延长软管。
延长软管一端连接细穿刺针,另一端连接注射器给药。注射时手仅固定延长软管连接注射器的一端,使细穿刺针有一定随深部组织活动的幅度,减少二次损伤。
虽然图1-4中所给出的是对齐时,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芯为一个斜面的情况,但本申请不限于该种针尖形式,只要三者组装后是利于穿刺,任何形式的尖端均可。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胸壁穿刺进针在常规超声指引下完成,在下一肋骨上缘进针,避开肋间血管和神经。先应用超声探头配套的穿刺架锁定穿刺针,切面选择左室短轴心尖水平或室中水平,位置主要位于左心室短轴前壁和前侧壁,也可选择下后壁,穿刺路径避开室间隔正对的前室间沟,以避免直接损伤前降支。通过超声诊断仪显示心脏左心室短轴切面,调整探头,通过仪器自带的穿刺引导线确定心外膜穿刺点,根据治疗需要决定进针深度,在针尖于超声下完全可视情况下选择注射给药部位。
(2)三联穿刺针在穿刺前形成一个整体,保持尖端平齐(如图2),穿刺胸壁,有突破感,在穿刺心包及心肌前固定。利用超声自带的引导线确定进一步穿刺心肌的针道位置。进一步推送细穿刺针和针芯,以刻度标记判断进针深度。细穿刺针刚刚穿刺入心肌时心电监护会有室性早搏发生,可作为辅助判断。选定注射位置后(如图3),撤出细穿刺针针芯,连接延长软管(如图4),注射时手仅固定延长软管连接注射器的一端,使细穿刺针有一定随心脏等深部组织活动的幅度,减少二次损伤。逐渐回撤细穿刺针,回撤过程中间断注射给药,可完成单针道的多点给药。给药完成后细穿刺针先回撤入粗穿刺针,超声观察无心包积液且血液循环稳定,再连同粗穿刺针一起共同撤出胸壁,封闭皮口。
(3)通过超声诊断仪显示心脏左心室短轴切面,控制穿刺针避免平行于心肌在短轴上的收缩方向进针,降低穿透室壁的风险。穿刺针进入心外膜的位置为心外膜穿刺点,进入心肌内并给药的位置为心肌内注射点。具体角度,可以通过仪器自带的穿刺引导线计算穿刺针和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连线的夹角α,通过改变超声探头位置和选择不同角度的穿刺引导线调整α大小,考虑室壁厚度因素,当120°≤α≤150°时可以穿刺进针。此时穿刺能够保证穿刺针在心肌内走行距离长,最大程度降低穿透心室壁的风险。
(4)进一步推送细穿刺针和针芯,以刻度标记判断进针深度。推送细穿刺针进入心肌内1-5cm。细针刚刚穿刺入心肌时心电监护会有室性早搏发生,可作为辅助判断。选择注射位置,超声引导下保证针尖与心室的内膜和外膜距离均超过2mm,以室壁相对薄的舒张期为准,增加安全性,避免穿透室壁。此时能够保证注射的药物会存留在心室肌内,而不会流入到心室腔或心包腔内,减少药物丢失和心包积液的发生。当心脏收缩时,室壁进一步增厚,最大限度保障动物安全。
(5)撤出细穿刺针针芯,连接延长软管,注射时手仅固定延长软管连接注射器的一端,使细穿刺针有一定随深部组织活动的幅度,减少二次损伤。逐渐回撤细穿刺针,回撤过程中间断注射给药,可完成单针道的多点给药。
(6)给药完成后细穿刺针先回撤入粗穿刺针,超声观察无心包积液且血液循环稳定,再连同粗穿刺针一起共同撤出胸壁,封闭皮口。
(7)在超声引导下重新选择胸壁进针位置和针道。同一患者可以选择两个或更多穿刺针道进行给药。
(8)穿刺心肌给药结束后常规观察心电及心包1小时,必要时置管引流,提高安全保障,穿刺过程及术后如有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必要时暂中断操作,及时电除颤,稳定后可以继续操作。在整个穿刺操作过程中及术后1小时对实验动物或受试者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支持、心电血压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当心电图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时即暂停穿刺,动态观察心律情况,减少发生室颤可能。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停止穿刺,迅速明确病因。如为室颤,立即行非同步电除颤,不成功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及肾上腺素并再次电除颤,直至恢复窦性心律。如出现心包积液,则通过超声监测积液动态变化。若积液较少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则继续观察;若积液迅速增加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则通过超声明确积液最多的部位,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置管术,术后持续引流,直至积液减少为少量且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实施例
1.仪器和器械准备,主要包括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心脏超声探头、探头穿刺架、三联穿刺针、2ml注射器。其中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在超声下均呈强回声,以便于超声引导下定位。
2.动物麻醉、脱毛后取仰卧位,调整超声探头位置,选择左心室短轴中间段或心尖段切面,根据科研或临床需求确定拟干预给药心肌节段和位置,于下一肋骨上缘将安装在一起的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异同刺入(,进行胸壁穿刺;完成胸壁穿刺后,推出细穿刺针和细穿刺针针芯。
3.改变超声探头位置和选择不同角度的穿刺引导线,考虑室壁厚度且需确保心肌内注射点位于左心室短轴前壁或前侧壁心肌内,当细穿刺针和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连线的夹角α满足120°≤α≤150°时可以进行心肌穿刺。
4.细穿刺进针后,监测心电图变化,当出现室性早搏时提示针尖到达心外膜层,此时密切观察超声图像,根据治疗需要决定进针深度,在针尖于超声下完全可视情况下选择注射给药部位。对于心梗小型猪,选择心梗节段以上的缺血区域进行精确注射给药。
5.当细穿刺针尖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中的心肌层,且在心脏舒张期时与心内膜层的距离D1、心外膜层的距离D2均大于2mm,确定为注射点。
6.退出细穿刺针芯并在细穿刺针底座上连接延长软管,细穿刺针固定不动,于延长软管尾端连上2ml注射器,利用三通和另一注射器抽负压排气,缓慢注射药物,在细穿刺针回撤过程中间断注射给药,可完成单针道的多点给药的目的。
7.给药完成后取下注射器,将细穿刺针针芯重新插入细穿刺针,推送残留在细穿刺针的药物进入拟干预心肌局部,然后共同撤出胸腔,局部封闭,避免气胸。采用同样的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可以重新选择穿刺注射区域,同一实验动物或受试者可以选择2-3个穿刺点进行穿刺,从而实现心肌内不同节段、不同深度进行多点注射的目标。注射给药结束后,穿刺局部仅遗留少量针眼。
8.在整个穿刺操作过程中及术后1小时对受试者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当心电图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时即暂停穿刺,动态观察心律情况,减少发生室颤可能。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停止穿刺,迅速明确病因。如为室颤,立即行非同步电除颤,不成功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并再次电除颤,直至恢复窦性心律。如出现心包积液,则通过超声监测积液动态变化。若积液较少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则继续观察;若积液迅速增加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则通过超声明确积液最多的部位,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置管术,术后持续引流,直至积液减少为少量且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1)以粗穿刺针引导穿透胸壁,克服常规细针针体偏软的缺陷,再以一体化的细针和针芯穿刺心肌,直接减少局部心肌损伤和心外膜血管损伤风险。细穿刺针在粗穿刺针内腔中摩擦小,进出容易,同时粗穿刺针与细穿刺针之间气密,可避免气胸发生。细穿刺针进入深部组织,取掉针芯,通过延长软管连接注射器,细穿刺针可随心肌组织有一定活动幅度,克服了心脏跳动对给药系统的影响,减少心肌二次损伤。
(2)能够做到单针道不同深度给药,不同角度多针道多个部位给药,微创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多次注射,从而实现心肌内不同节段、不同深度多点注射的目标,提高给药效率。
(3)不开胸,高分辨率超声指引下微创穿刺技术,操作完全可视,定位准确,给药明确。
(4)可实时动态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发症,置管引流便捷,提高安全保障。
(5)可直接应用于科研实践,如大动物心梗/心衰模型干预研究,操作安全可行。临床转化方面,更适合常规手术风险高的心衰患者的治疗,大幅度降低手术风险,使心梗后心衰的早期干预成为可能,从而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科研应用价值和临床转化价值。

Claims (8)

1.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进行心肌内注射,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穿刺针、细穿刺针、细穿刺针针芯、延长软管;
粗穿刺针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为包括斜面的尖端,第二端为底座;粗穿刺针用于穿刺胸壁;
细穿刺针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为包括斜面的尖端,第二端为底座;细穿刺针的长度大于粗穿刺针的长度;细穿刺针用于刺入心肌,向心肌提供药物;
细穿刺针针芯为实心的,第一端为包括斜面的尖端,第二端为底座;
延长软管的第一端包括端座,延长软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装置;
细穿刺针的第二管体可撤出地插入于粗穿刺针的第一管体中;
在穿刺过程中,细穿刺针针芯插入于第二管体中;
在注射过程中,细穿刺针针芯被从第二管体中撤出;延长软管的端座结合在第二管体的底座上,使得第二管体与延长软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穿刺过程中,穿刺胸壁时,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第二管体的第一端、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对齐,形成一个平整的斜面;穿刺心肌时,第二管体的第一端和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对齐且自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延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细穿刺针的第二管体插入于粗穿刺针的第一管体中时,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为气密的;
细穿刺针针芯插入于第二管体中时,细穿刺针针芯与第二管体之间为气密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管体外侧设置有刻度,以便确认粗穿刺针的进针深度;
在第二管体外侧设置有刻度,以便确认细穿刺针的进针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管体外侧设置有环形标记,当环形标记与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对齐时,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对齐;
在第二管体的底座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凹口;在细穿刺针针芯的底座的第一端上形成有凸起;凸起可卡入于凹口内,实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与细穿刺针针芯的第一端的对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的尖端用于刺入左心室短轴前壁和前侧壁,或者刺入左心室下后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细穿刺针的第一端进入心肌内的深度为1-5cm;
当细穿刺针的第一端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中的心肌层,且在心脏舒张期与心内膜层的距离D1、与心外膜层的距离D2均大于2mm时进行药物注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线的连线与细穿刺针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CN201921349186.6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Active CN211024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9186.6U CN21102456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9186.6U CN21102456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4568U true CN211024568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49186.6U Active CN21102456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45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9433A (zh) * 2019-08-20 2019-10-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9433A (zh) * 2019-08-20 2019-10-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和方法
CN110339433B (zh) * 2019-08-20 2024-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2552B1 (en) Direct pericardial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WO2021031617A1 (zh)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穿刺针装置和方法
US5972013A (en) Direct pericardial access device with deflec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774062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terstitial injection of biologic agents into tissue
WO2021031616A1 (zh)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和方法
US8038595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issue transplant and regeneration
JP4005632B2 (ja) 心膜空隙に接近するための装置
JP5698731B2 (ja) 基質に治療薬剤を送達する注入カテーテル
US2007004201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Injured Cardiac Tissue
US83463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lead to a heart
US2007009374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injured cardiac tissue
CA2447190A1 (en) Homing of donor cells to a target zone in tissue using active therapeutics or substances
WO2021031615A1 (zh) 一种用于深部组织穿刺的三联套管针装置和方法
CN211024568U (zh) 一种三联穿刺针装置
CN210933184U (zh) 三联微导管装置
US2008018874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uiding catheters
US11998232B2 (en) Therapeutic device, therapeutic system and therapeutic method for myocardium repair
US20240023982A1 (en) Bendable cutting apparatus for myocardium and system with the same
US9517102B2 (en) Cautery needle for separating and/or penetrating the pericardium
CN115252078B (zh) 一种心包穿刺针
CN217988169U (zh) 一种关联导向的电极导丝穿刺针
CN216652417U (zh) 一种接受腔镜手术进行局部注射的腔镜注射针
CN106139371A (zh) 一种用于经心腔心肌内注射干细胞的导管系统及其应用
Murakami et al. A sewing needle completely buried in the myocardium removed und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d'Avila et al. Percutaneous Epicardial Interventions:: A Guide for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s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100853 Fuxing Road 28,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100853 Fuxing Road 28,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atentee before: Cao 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