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0231U -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 Google Patents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0231U
CN211020231U CN201921416084.1U CN201921416084U CN211020231U CN 211020231 U CN211020231 U CN 211020231U CN 201921416084 U CN201921416084 U CN 201921416084U CN 211020231 U CN211020231 U CN 211020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eenhouse
drip irrigation
pipe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60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春明
秦晓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0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023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2Watering arrangements located above the soil which make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or pipe-lines with dispensing fittings, e.g. for drip irrig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Nozzle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灌管及温室大棚。滴灌管,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还设置有滴灌连接头;所述滴灌连接头包括连接管道、弹性挡板和滴水头,所述连接管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弹性挡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并遮盖住所述安装孔,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部位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滴水头插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弹性挡板连接,所述滴水头中形成有用于进水的进水腔体,所述滴水头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进水腔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弹性挡板用于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水压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安装孔中变形以推动所述滴水头从所述安装孔中伸出。实现通过滴灌连接头提高滴灌连接头的防堵性能和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农业种植配合滴灌技术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趋势,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中,滴灌管的使用更为普遍。滴灌管通常包括水管和滴头,滴头设置在水管的内管壁上,滴头和水管之间形成紊流通道,水管中的水经过紊流通道从水管的出水口排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滴灌管贴靠地面或埋在地面以下使用。在滴灌管不供水的情况下,由于滴灌管的出水口容易进入泥沙或植物的根而被堵塞,导致该滴头失效,相对应处的农作物无法获得充足的供水而影响生长,导致滴灌管的防堵性能较差且使用可靠性较低,也使得大棚内的植物生长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滴灌管及温室大棚,实现提高滴灌管的防堵性能和使用可靠性,以确保大棚内植物良好生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灌管,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还设置有滴灌连接头;所述滴灌连接头包括连接管道、弹性挡板和滴水头,所述连接管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弹性挡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并遮盖住所述安装孔,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部位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滴水头插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弹性挡板连接,所述滴水头中形成有用于进水的进水腔体,所述滴水头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进水腔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弹性挡板用于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水压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安装孔中变形以推动所述滴水头从所述安装孔中伸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结构,所述棚体结构包括保温墙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墙一侧的大棚骨架,所述大棚骨架上设置有棚膜,还包括上述滴灌管;所述滴灌管设置在所述棚体结构所在地面区域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滴灌管及温室大棚,通过在输水管上配置连接滴灌连接头形成滴灌管,滴灌连接头中的弹性挡板利用水压来产生形变,在水压作用下,弹性挡板朝向安装孔中变形以推动滴水头从连接管道的安装孔中伸出,这样,便可以使得出水口从安装孔中露出,水将经过出水口输出实现滴灌,而在供水结束后,连接管道中的水压降低,弹性挡板依靠自身弹性复位以带动滴水头回缩到安装孔中,此时,出水口被安装孔的孔壁遮挡住,可以有效的避免不供水情况下泥沙和植物根堵在出水口处而造成淤堵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滴灌管的防堵性能和使用可靠性,以满足大棚建设中,滴灌管埋于地下长时间可靠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滴灌连接头的剖视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滴灌连接头的剖视图之二;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滴灌连接头的剖视图之三;
图6为图5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进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滴灌连接头的剖视图之四;
图9为滴灌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滴灌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大棚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图11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区域化雨水自动调配系统的总原理图;
图14为单一区域中蓄水池与主管网的连接原理图;
图15为蓄水池的结构原理图;
图16为大棚与蓄水池的布局图;
图17为施肥组件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棚,其中,大棚包括大棚骨架和棚膜,而为了精确的对大棚中栽种的植物进行供水,则采用埋在地面下方的滴灌管来实现,滴灌管需要满足长时间供水过程中可靠的防堵能力,这样,在大棚在搭建完成后,埋在地下的滴灌管能够保证大棚内种植物的供水要求。
针对滴灌管的改进设计,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图9所示,滴灌管1包括输水管101和多个滴灌连接头102,而滴灌连接头102包括:连接管道11、弹性挡板12和滴水头13,连接管道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11;弹性挡板12设置在连接管道11的内部并密封遮盖住安装孔111,弹性挡板12上与安装孔111相对的部位还开设有通孔(未标记);滴水头13插在安装孔111中并与弹性挡板12连接,滴水头13中形成有连通通孔的进水腔体131,滴水头13的侧壁开设有与进水腔体131连通的出水口132;其中,弹性挡板12在连接管道11中水压的作用下朝向安装孔111中变形并推动滴水头13从安装孔111中伸出,以使得出水口132从安装孔111中露出,而连接管道11连接在输水管101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滴灌连接头中的连接管道11用于输送水,水流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处于不供水的状态下,参考图1和图2,弹性挡板12处于原始姿态,此时,滴水头13位于安装孔111中,安装孔111的孔壁将对出水口132进行遮挡,这样,便可以避免泥沙和植物根堵在出水口132而造成出水口132淤堵。而在供水状态下,连接管道11中进入水,并且,连接管道11中的水压逐渐增大,参考图3和图4,随着连接管道11中水压的增大,在水压作用下使得弹性挡板12向安装孔111中发生形变,而由于滴水头13位于安装孔111中并连接在弹性挡板12上,弹性挡板12向安装孔111中凸出后,会带动滴水头13朝向安装孔111的外侧移动,随着连接管道11中供水水压的持续增大最终使得出水口132从安装孔111中部分露出或全部露出,此时,水便可以经过出水口132输出实现滴灌作业。在滴灌作业完成后,连接管道11中的水压逐渐下降,在此过程中,弹性挡板12依靠自身弹性复位,并同时将带动滴水头13回缩到安装孔111中,而在滴水头13回缩的过程中,出水口132始终保持出水状态,确保回水过程中泥沙不会粘附在出水口132中,而当出水口进入到安装孔111中后,出水口132又会进一步的被安装孔111的孔壁进行遮挡和保护。其中,滴水头13与安装孔1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则根据需要设置,在保证滴水头13能够顺畅伸缩的前提下,还需要确保安装孔111的孔壁对出水口132进行有效的防堵保护,具体距离范围值,则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适应性的设置,例如:在泥土环境中使用,则距离要小一些,而在沙石环境中使用,则距离可以大一些,在此不对具体的距离范围进行限定。另外,为了增大弹性挡板12的变形量,安装孔111为阶梯型孔或喇叭形孔,安装孔111的内孔径大于安装孔111的外孔径,具体的,以采用阶梯型孔为例,安装孔111靠近连接管道11外管壁的孔体尺寸小于安装孔111靠近连接管道11内管壁的孔体尺寸,而滴水头13具有出水口132的部位则位于外侧的孔体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管道11内水压增大后,弹性挡板12能够在安装孔111靠近连接管道11内管壁的孔体中变形,而由于内侧的孔体所形成的空间较大,使得弹性挡板12具有足够的空间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增大弹性挡板12的变形量以带动滴水头13有效的伸出到安装孔111的外部以外露出出水口132。
另外,连接管道11的管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11,则相对应的,连接管道11可以采用材质较硬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PVC管等,以确保安装孔11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不会发生形变,同时,连接管道11的管壁厚度要满足在滴水头13回缩状态下,利用安装孔111的孔壁对出水口132进行遮挡,具体管壁厚度以及安装孔111的开孔尺寸,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选择,以满足实际现场应用环境的要求。如图8所示,针对安装孔111的设置方式,还可以在连接管道11的一管口设置密封盖112,密封盖112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111,相对应的,弹性挡板12则安装在密封盖112的内表面,而具体的安装方式,不做赘述。而对于连接管道11连接到输水管101的方式,如图9所示,可以采用多根输水管101,然后,在相邻的两根输水管101之间配置连接管道11;或者,如图10所示,采用整根连续的输水管101,输水管101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口(未图示),连接管道11的对应管口则密封连接在安装口中。
而弹性挡板12可以采用弹性橡胶或硅胶等具有弹性形变功能的材料制成,弹性挡板12的边缘可以采用胶粘或热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管道11的管壁上,例如:可以采用热熔焊接或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弹性挡板12连接到连接管道11的管壁上,在此不做限制;针对滴水头13可以与弹性挡板12为一整体结构,或者,滴水头13也采用胶粘或热焊接的方式连接到弹性挡板12。而针对滴水头13上出水口132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圆形、条形或椭圆形开口,而开口的方式可以采用沿出水方向口径逐渐增大的方式,这样,即便出水口132被泥沙遮挡,在下次供水时,利用水压配合滴水头13的形变使得出水口132中的泥沙快速排出,以提高防堵能力。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防堵性能,滴水头13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33,绕滴水头13的外周分布并位于出水口132的外侧。具体的,在滴水头13回缩到安装孔111中后,第一密封圈133将对出水口132的外侧进行密封封堵,这样,更加有效的阻挡外部的泥沙进入到出水口中,而针对第一密封圈133的封堵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密封圈133设置在滴水头13的侧壁上,在滴水头13回缩到安装孔111中后,第一密封圈133也位于安装孔111中,并且,第一密封圈133的边缘贴靠在安装孔111的孔壁上;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圈133设置在滴水头13的外端部,在滴水头13回缩到安装孔111中,第一密封圈133位于连接管道11的外部并第一密封圈133的边缘贴靠在连接管道11的外管壁上,并且,第一密封圈133将在外侧遮盖住滴水头13与安装孔111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滴水头13绕其外周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4,第二密封圈134位于出水口132的内侧,从而使得出水口132位于第一密封圈133和第二密封圈134之间,而第二密封圈134的边缘将始终贴靠在安装孔111的孔壁上,这样,在进行供水滴灌的过程中,随着滴水头13逐渐伸出安装孔111,第二密封圈134也随之在安装孔111中移动,这样,即便有泥沙进入到安装孔111和滴水头13之间,再次供水滴灌时,移动的第二密封圈134也能够将泥沙向外推出并跟随出水口132输出的水排出,进一步的提高防堵性能。
更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因连接管道11中流动的水中含有杂质而造成滴水头13从内侧堵塞,还包括进水部件14,进水部件14中形成多条进水通道1400,进水通道1400的进水方向与连接管道11中的水流方向倾斜且反向设置;其中,进水部件14设置在通孔中,进水通道1400连通进水腔体131,连接管道11中的水经由进水通道1400进入到进水腔体131。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管道11中的水流方向为实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而进水通道1400的进水方向为虚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进水方向相对于水流方向倾斜且反向设置,在供水过程中,水流流经进水通道1400的进水口处将形成降压区,使得流入到进水通道1400中的水的流速变慢,进水通道1400的中水流所夹杂的杂质跟随水流流动过程中,在受惯性作用下,杂质不容易进入到进水通道1400中,从而有效的减少因供水水流中杂质造成滴水头13堵塞的情况发生。其中,如图2和图7所示,进水部件14包括底盘141和插头142,底盘141中形成多条第一进水流道1401,第一进水流道1401的进水方向与连接管道11中的水流方向倾斜且反向设置;插头142中形成多条第二进水流道1402,插头142设置在底盘141上,第二进水流道1402与对应的第一进水流道1401连接并形成进水通道1400;其中,插头142插在通孔中,底盘141的边缘贴靠在弹性挡板12上。具体的,进水部件14由底盘141和插头142组装,底盘141和插头142可以为一整体结构,也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组装而成,插头142则插入到通孔中,而底盘141作为固定部件则连接在弹性挡板12上,而底盘141与弹性挡板1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胶粘或热焊接的方式,同时,对于进水部件14而言,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硬质塑料制成,而为了增大弹性挡板12的形变量,则进水部件14也采用弹性材料,例如弹性橡胶或硅胶等。另外,为了避免凸出于连接管道11内壁进水部件14对水流造成较大的阻流,底盘141面向连接管道11中的水流方向的边缘设置有倾斜导流面1411,倾斜导流面1411能够顺着水流方向倾斜,以有效的导向水流经由倾斜导流面1411顺畅的流动,同样的,弹性挡板12向连接管道11中的水流方向的边缘也可采用上述设置。
通过控制供水水压的不同,便可以控制滴水头伸出的量,进而调节出水口的出水量,以达到调节滴灌的速度。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增大水压,还可以利用水压来对滴水头的出水口进行冲洗操作,在较大水压作用下,一方面出水口的出水量增大,另一方面出水口的形变量也增大,从而对于淤堵的出水口实现清理的目的。
针对大棚的棚体结构的改进设计,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1-图12所示,棚体结构2要满足对大棚内的植物进行遮挡雨水的作用,确保植物的供水仅通过种植地面下的滴灌管来精确控制。为此,棚体结构2包括:大棚骨架21、卷膜组件22、卷网组件23和保温组件24。
其中,卷膜组件22包括第一导轨221、第一滑动座222、第一电机223和卷膜杆224,第一导轨221固定在大棚骨架21上,第一滑动座222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导轨221上,第一电机223固定在第一滑动座222上,卷膜杆224与第一电机223的转轴连接,卷膜杆224上缠绕有棚膜(未图示),所述棚膜的自由端部连接在大棚骨架21的上部。
卷膜组件22包括第二导轨231、第二滑动座232、第二电机233和卷网杆234,第二导轨231固定在大棚骨架21的顶部并沿大棚骨架21的顶部外形延伸,第二滑动座232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导轨231上,第二电机233固定在第二滑动座232上,卷网杆234与第二电机233的转轴连接,卷网杆234上缠绕有防虫网(未图示),所述防虫网的自由端部连接在大棚骨架21的顶部。
保温组件24包括第三导轨241、安装座242、第三电机243和卷杆244,所述第三导轨241固定在所述大棚骨架21上,所述第三导轨241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滑动座(未图示),所述安装座242通过吊杆245悬挂在所述第三滑动座上,所述第三电机243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动座上,所述卷杆244与所述第三电机243的转轴连接,所述卷杆244上缠绕有保温被(未图示),所述保温被的自由端部连接在所述大棚骨架21的顶部,所述保温被位于所述棚膜的上方。
具体而言,大棚骨架21在顶部分别配置有可以收卷的防虫网、棚膜和保温被,根据需要对棚膜进行收卷或展开。在雨天环境下,大棚骨架21在顶部和侧部的棚膜均处于展开状态,这样,通过棚膜将大棚骨架21内部罩起来,防止雨水淋到大棚骨架21的内部。一方面能够精确的控制内部植物的供水量,以满足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定期定量的供水,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大棚骨架21内部地表层保持干燥,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相对干燥的环境也减少虫病灾害,以减少药剂的使用量。而在非雨天环境下,则大棚骨架21在顶部棚膜均处于收卷状态,这样,可以保证大棚骨架21内部的植物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以达到露天种植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植物的生长品质。而保温被则根据外界环境温度来控制收卷或展开,保温被展开的状态下,防虫网和棚膜也均处于展开状态。
更进一步的,大棚骨架21的下部边缘设置有集水槽213,集水槽213用于收集降在所述棚膜上的雨水,集水槽213连接有排水管214;大棚骨架21的下方还设置有蓄水池,排水管214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用于将收集的雨水输出并供给所述滴灌管。具体的,在雨天环境下,顶部棚膜上落下的雨水汇入到集水槽213中,以通过排水管214输送到蓄水池中进行存储。而在平时灌溉作用时,则可以利用蓄水池中的水输送到滴灌管对植物进行灌溉。
优选地,为了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等药剂的使用量,达到绿色环保养殖,在种植过程中,则需要保持棚体结构2内部的土层上表面保持干燥的状态,这样,一方面减少杂草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棚体结构2内部较为干燥也减少病虫灾害。为此,棚体结构2的外周分布有挡水围板(未图示),所述挡水围板的下部掩埋在所述大棚的种植地面以下,所述挡水围板的上部位于所述大棚的种植地面以上,滴灌管1掩埋在所述大棚的种植地面以下并低于所述挡水围板的下部布置。具体的,通过在棚体结构2的外侧配置挡水围板,能够避免在雨天环境下,棚体结构2外侧的雨水渗入到棚体结构2内的土表层,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棚体结构2内的土表层保持干燥的状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如图13-图17所示,大棚通常搭建在不同的区域1000,不同区域1000之间则存在降雨量分配不均的情况。而为了实现各个区域1000之间人工调配水量,则同一区域1000中配置有主管网3,同一区域1000中的分布在不同大棚周围的蓄水池31分别与主管网3连接,而不同区域1000之间的主管网3相互连接。这样,各个区域1000中的主管网3和蓄水池31共同形成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系统。蓄水池31中设置有潜水泵311和液位检测器312,各个所述潜水泵311分别与主管网3连接,主管网3和蓄水池31之间还设置有回水管313,所述回水管313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未标记),相邻两个区域1000中的所述主管网3连接在一起;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未图示)和多个区域控制器(未图示),所述区域控制器用于与所述潜水泵311、所述液位检测器312和所述第一电控阀信号连接,所述区域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具体而言,在不同区域1000内,年降雨量各不相同,以单个区域为乡镇或城区为例进行说明,同一个区域范围内存在农作物种植区和城市绿化区域,日常均需要供水进行灌溉,则对应的在地下配置有蓄水池31,在降雨环境下,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降雨并输送到蓄水池31中进行存储,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收集雨水,以避免雨天过多的雨水流淌至江河而无法再利用,而当需要用水时,则可以利用蓄水池31中的雨水进行灌溉。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区域降雨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则可以根据液位检测器312检测蓄水池31的水位,在水位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潜水泵311将高水位的蓄水池31中的水输送到主管网3以用于供给其他低水位的蓄水池31;同时,针对跨区域雨水分布不均的情况下,不同区域之间通过主管网3进行雨水的调配。
配合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实现在单个区域下,针对雨天降雨进行有效的收集利用,收集的雨水一方面用于该区域的植物灌溉,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多余的雨水统一调配到降雨量小的区域,实现了不同区域间雨水的自动调节,利用收集的雨水作为一种新的水资源来实现农业和城市植物灌溉使用。大范围推广使用后,可以消除旱灾和洪灾,防汛变得十分简单,节约地下水资源,沙漠更容易治理。其中,调配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补水口和溢水口,当某一区域集中降雨量过大而导致蓄水池31蓄满时,主管网3则通过溢水口将蓄水池31中的水向地下、河、湖排水,而当蓄水池31中的水不足时且其他区域中的蓄水池31中的水无法及时调配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补水口从地下、河、湖中取水补给,而具体的排水和补水的方式可以采用水泵来完成,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在大棚搭建时,事先在大棚搭建区域挖掘出一定深度的地坑,并在地坑中建设蓄水池31,蓄水池31由于位于地层以下则采用封闭式结构,蓄水池31的上方重新填充种植土以形成种植地面200,其中,蓄水池31的占地面积可以完全位于棚体结构2所在区域内也可以超出棚体结构2所在的区域,在此不做限制。棚体结构2搭建好后,在降雨天气,雨水通过集水槽213收集起来并输送到所述蓄水池31中进行存储。具体的,在各个区域1000中,棚体结构2将占用绝大多数的用地面积,而通过有效的收集降在棚膜上的雨水,一方面雨水落在棚膜上受地面的泥沙污染少,集水槽213收集的雨水含泥沙量少,从而避免蓄水池31中聚积过多的泥沙,另一方面棚膜上的雨水直接汇流到集水槽213中,雨水的收集效率更高。其中,蓄水池31顶部的地面为种植地面200,所述种植地面200的厚度为40 cm -100cm,蓄水池31上的种植地面的厚度以满足大棚内种植物的生长要求为准,而由于蓄水池31上方覆盖有种植地面,在冬季环境下,蓄水池31中的水也不会结冰,以保证冬季大棚农作物的灌溉要求。另外,每个区域1000配置有独立的区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能够根据各个蓄水池31中液位检测器312检测到的水位信号来控制统计该区域1000内的蓄水量,同时,还可以对应的调控该区域1000中各个蓄水池31中的水,即对于水位高的蓄水池31,则区域控制器启动对应的潜水泵311将该蓄水池31中的水输送到主管网3中;而对于水位低的蓄水池31,区域控制器打开对应的第一电控阀,主管网3中的水通过回水管对低水位的蓄水池31补水。而对于主控制器则根据各个区域控制器反馈的蓄水情况实现跨区域调度水,相邻两个区域1000中的所述主管网3则通过主控阀301连接,根据水的调度方向开启对应的主控阀301以实现在不同的区域1000之间调度用水。优选地,为了实现绿色环保,充分利用绿色能源来驱动系统运行,所述区域1000中还设置有用于发电的风力发电模组和/或太阳能发电模组。具体的,由于区域1000的占地面积较大,则可以充分的利用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来供给相关用电设备供电,相对应的,区域1000中配置有蓄电池来存储风力发电模组或太阳能发电模组产生的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31中设置有隔断314,所述隔断314将所述蓄水池31分割为沉淀区3101和蓄水区3102,所述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输送到所述沉淀区3101中,沉淀区3101的蓄水容积远小于蓄水区3102的蓄水容积,沉淀区3101中的水满后便从隔断314溢出流到蓄水区3102中,而进入到蓄水池31中的雨水可以在沉淀区3101中进行沉淀以减少蓄水区3102中水的泥沙含量。其中,所述主管网3和所述蓄水池31之间还设置有反冲洗管317,所述反冲洗管317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所述回水管313用于向所述蓄水区3102注水,所述反冲洗管317用于向所述沉淀区3101注水,所述沉淀区3101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泵315,所述排污泵315的出水口还连接有延伸至所述蓄水池31外部的排污管316,通过反冲洗管317对沉淀区3101进行反冲洗后,沉淀区3101中的泥污便可以通过排污泵315经由排污管316排出至蓄水池31外。
更进一步的,针对区域中的农作物或绿化植物,为了方便使用蓄水池31中的雨水,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系统还包括引水管35,引水管35上对应的与各个大棚下方的滴灌管1连接,引水管35通过第二电控阀与主管网3连接。具体的,在灌溉过程中,对应区域中的区域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控阀打开,主管网3中的水输送至引水管35,并通过滴灌管1对农作物或绿化植物进行灌溉。优选的,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系统还包括施肥组件36,所述施肥组件36包括肥料罐361和循环水泵362,所述肥料罐361中设置有搅拌器363,所述肥料罐361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电控阀与所述引水管35连接,所述肥料罐361的出水口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循环水泵362,所述循环水泵362通过第五电控阀与所述引水管35连接。具体的,为了便于进行施肥,在引水管35上连接施肥组件36,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施肥作业时,则对应区域中的区域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控阀打开,引水管35内的水进入到肥料罐361中以混匀肥料,然后,再打开循环水泵362和第五电控阀,在循环水泵362的作用下将肥料罐361中的肥料输送到引水管35中,最终通过滴灌管1进行施肥。其中,搅拌器363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搅拌叶片在肥料罐361中转动以实现搅拌混匀的功能,本实施例对搅拌器363的具体表现实体不做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滴灌管,包括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上还设置有滴灌连接头;所述滴灌连接头包括连接管道、弹性挡板和滴水头,所述连接管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弹性挡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并遮盖住所述安装孔,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部位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滴水头插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弹性挡板连接,所述滴水头中形成有用于进水的进水腔体,所述滴水头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进水腔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弹性挡板用于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水压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安装孔中变形以推动所述滴水头从所述安装孔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安装孔;或者,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包括多根所述输水管,所述连接管道密封连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输水管之间;或者,所述输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连接管道密封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头的外周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绕所述滴水头的外周分布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头的外周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绕所述滴水头的外周分布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圈的边缘贴靠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还设置有进水部件,所述进水部件设置有多条用于连通所述进水腔体的进水通。
7.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结构,所述棚体结构包括保温墙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墙一侧的大棚骨架,所述大棚骨架上设置有棚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滴灌管;所述滴灌管设置在所述棚体结构所在地面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结构的外周分布有挡水围板,所述挡水围板的下部掩埋在所述大棚的种植地面以下,所述挡水围板的上部位于所述大棚的种植地面以上,所述滴灌管掩埋在所述大棚的种植地面以下并低于所述挡水围板的下部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结构还包括:卷膜组件,所述卷膜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动座、第一电机和卷膜杆,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大棚骨架上,所述第一滑动座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所述卷膜杆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卷膜杆上缠绕有所述棚膜,所述棚膜的自由端部连接在所述大棚骨架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结构还包括:卷网组件,所述卷膜组件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动座、第二电机和卷网杆,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大棚骨架上,所述第二滑动座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所述卷网杆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卷网杆上缠绕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的自由端部连接在所述大棚骨架的顶部,所述防虫网位于所述棚膜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结构还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第三导轨、安装座、第三电机和卷杆,所述第三导轨固定在所述大棚骨架上,所述第三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滑动座,所述安装座通过吊杆悬挂在所述第三滑动座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动座上,所述卷杆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卷杆上缠绕有保温被,所述保温被的自由端部连接在所述大棚骨架的顶部,所述保温被位于所述棚膜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底部的下边缘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用于收集降在所述棚膜上的雨水,所述集水槽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大棚骨架的下方还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用于将收集的雨水输出并供给所述滴灌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不同区域搭建有若干所述大棚,每个区域中配置有主管网,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潜水泵和液位检测器;同一区域中的各个所述潜水泵分别与所述主管网连接,所述主管网与对应区域中的各个所述蓄水池之间还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相邻两个区域中的所述主管网连接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网上设置有多根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与所述主管网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控阀;所述引水管与对应所述大棚种植地面以下所述滴灌管连接。
CN201921416084.1U 2019-03-29 2019-08-29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2023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2759 2019-03-29
CN201910253275 2019-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0231U true CN211020231U (zh) 2020-07-17

Family

ID=6701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7524.6U Active CN210247805U (zh) 2019-03-29 2019-04-11 滴灌连接头及滴灌管
CN201910291244.2A Active CN109937851B (zh) 2019-03-29 2019-04-11 滴灌连接头及滴灌管
CN20192141608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20231U (zh) 2019-03-29 2019-08-29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7524.6U Active CN210247805U (zh) 2019-03-29 2019-04-11 滴灌连接头及滴灌管
CN201910291244.2A Active CN109937851B (zh) 2019-03-29 2019-04-11 滴灌连接头及滴灌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210247805U (zh)
WO (1) WO20202067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669A (zh) * 2019-01-10 2019-11-22 秦春明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47805U (zh) * 2019-03-29 2020-04-07 秦春明 滴灌连接头及滴灌管
CN111264349A (zh) * 2020-04-01 2020-06-12 秦春明 农业用防堵滴灌供水管及其加工方法
CN113615542A (zh) * 2021-08-03 2021-11-09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管道连接装置
CN113940256B (zh) * 2021-10-14 2022-04-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变量高抗堵灌水器及灌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3820A (en) * 1977-03-08 1979-03-13 Bright Sr Elvin M Emitter for drip irrigation systems
CN1123283C (zh) * 1998-11-05 2003-10-08 卢锦峰 利用波动防止滴头堵塞的方法及波动防堵滴头
GR20000100065A (el) * 2000-02-28 2001-10-31 Σταλακτης με φιλτρο εισοδου του νερου και μεθοδος συναρμολογησης
US6464152B1 (en) * 2000-04-06 2002-10-15 Eurodrip, S.A. Self-cleaning pressure compensating irrigation drip emitter
CN2643646Y (zh) * 2003-08-04 2004-09-29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自冲洗抗堵塞滴灌灌水器
US8220838B2 (en) * 2008-02-25 2012-07-17 Netafim, Ltd. Irrigation pipe connector
CN101474603B (zh) * 2009-01-22 2012-11-2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防止地下滴灌系统负压及根系堵塞的装置
CN203044192U (zh) * 2012-09-26 2013-07-10 李连保 抗堵塞可调式滴头
CN104303957B (zh) * 2014-10-21 2017-01-11 河北雨燕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
CN204069999U (zh) * 2014-10-23 2015-01-07 民勤县绿野节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防堵塞自溢流式地下滴水灌溉装置
CN204443441U (zh) * 2015-01-19 2015-07-08 蚌埠学院 一种滴灌系统用滴头
CN204564381U (zh) * 2015-04-30 2015-08-19 临沂大学 一种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具有内镶贴片的滴灌带
CN204707636U (zh) * 2015-05-25 2015-10-21 北京东方润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滴灌带
CN106171843B (zh) * 2016-07-07 2019-05-2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出口流量均匀自调的防堵塞压力补偿灌水器
CN107535316B (zh) * 2017-09-30 2020-04-21 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滴灌装置
CN108617470B (zh) * 2018-04-19 2020-04-1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弹性覆盖自疏通防堵滴灌管及其自疏通方法
CN109362414A (zh) * 2018-10-31 2019-02-22 青岛农业大学 外镶圆柱式渗滴管、农业大棚及农业大棚供水方法
CN110476669B (zh) * 2019-01-10 2024-01-30 秦春明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CN210247805U (zh) * 2019-03-29 2020-04-07 秦春明 滴灌连接头及滴灌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669A (zh) * 2019-01-10 2019-11-22 秦春明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CN110476669B (zh) * 2019-01-10 2024-01-30 秦春明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7805U (zh) 2020-04-07
WO2020206717A1 (zh) 2020-10-15
CN109937851A (zh) 2019-06-28
CN109937851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20231U (zh)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CN110476669B (zh) 滴灌管及温室大棚
CN107223484B (zh) 倾斜式大棚系统及大棚种植方法
JP6536689B2 (ja) 開孔浸透灌漑排水管及び密封式全自動浸透灌漑雨水回収全方位型プランタ
CN107182632B (zh) 滴灌管地埋式农业大棚系统及大棚种植方法
CN109736410A (zh) 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方法及系统
CN206491110U (zh) 一种立体沙培种植系统
CN208300549U (zh) 一种用于园林中的水循环系统
CN112106631A (zh) 一种地下智能节水渗灌及排水系统
CN113585297B (zh) 一种边坡土壤侵蚀防护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15030099A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护坡装置
CN111955216B (zh) 一种景观绿化雨水美观化收集缓存装置
CN211898893U (zh) 一种节能建筑结构
CN210808425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绿化屋顶
CN209914646U (zh) 一种岩质边坡植物种养结构
CN113854129A (zh) 荒漠化地区苗木环保节水灌溉系统
CN213508837U (zh) 一种多功能储水型雨水花园
CN219961592U (zh) 治沙装置及光伏治沙系统
CN214545929U (zh) 一种用于景观园林设计的节水苗圃
CN218813786U (zh) 一种园林绿化防护坡
CN215530005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反渗透式自动补充灌溉智能微型水库
CN209568520U (zh) 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系统
CN220503806U (zh) 一种循环喷淋护坡结构
CN218277944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循环节水式灌溉装置
CN211297944U (zh) 一种农田区块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