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8646U -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 Google Patents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8646U
CN211018646U CN201921924269.3U CN201921924269U CN211018646U CN 211018646 U CN211018646 U CN 211018646U CN 201921924269 U CN201921924269 U CN 201921924269U CN 211018646 U CN211018646 U CN 211018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output
pin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42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刚
朱长建
郭正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242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8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8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8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外部电源输入端与电感L1串联,电感L1与第一降压模块连接,第一降压模块与第二降压模块连接,第二降压模块与电源管理单元连接,电源管理单元与系统级芯片连接,TVS管与外部电源输入端和电感L1之间连接,TVS管与接地公共端连接,电容C1与电感L1和第一降压模块之间连接,电容C1与接地公共端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端与低压静态稳流器连接,低压静态稳流器与微处理单元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端同时与AD接口连接,ACC检测模块与IO1接口连接,IO2接口与第一降压模块连接,多个功能模块与第一降压模块或第二降压模块连接,更加稳定和节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中控终端。

Description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和用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安全系数正逐渐成为评价一个汽车质量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而车载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汽车安全,因此保证车载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就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
而在车载电子产品的稳定性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需要具备一个可靠的电源系统,但是现有的车载电子产品,尤其是车载中控终端的电源系统普遍存在着电子元器件不兼容,工作稳定性差以及不能够满足各种车型或用户的需求的问题,既影响汽车的安全系数,同时通用适配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性能稳定同时能耗低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包括外部电源输入端、ACC检测模块、第一降压模块、第二降压模块、微处理单元、系统级芯片、电感L1、TVS管、电容C1和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1串联,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多个输出与所述系统级芯片的输入电连接,所述TVS管的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感L1之间电连接,所述TVS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极与所述电感L1和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与所述低压静态稳流器的输入电连接,所述低压静态稳流器的输出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AD接口电连接,所述ACC检测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IO1接口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的IO2接口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降压模块的开断,多个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或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第一降压芯片,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VIN引脚与所述电感L1电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VIN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COMP引脚通过电阻R1和电容C2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RT引脚与电阻R2和所述接地公共端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SW引脚与所述电感L2串联,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Boot引脚通过电容C3与所述电感L2和所述SW引脚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感L2和所述电容C3之间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FB引脚通过电阻R3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FB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4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2和所述电阻R3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将外部电源通过第一降压芯片VIN引脚输入到第一降压芯片内部,通过第一降压芯片的处理,将外部电源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然后通过SW引脚进行输出,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减少谐振与脉冲,将COMP引脚、RT引脚、Boot引脚、FB引脚进行电连接,最后将GND于接地公共端进行连接,构成完整回路,使得第一降压芯片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VIN引脚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VIN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PH引脚与电感L3串联,所述Boot引脚通过电容C4与所述电感L3和所述PH引脚之间电连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与第四电解电容同向并联设置,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3与所述电容C4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3和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之间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FB引脚通过电阻R5与所述电感L3和所述第四电解电容之间电连接,所述FB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6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EN引脚通过电阻R7与所述VIN引脚和所述第三电解电容之间电连接,所述EN引脚同时通过电容C5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采用第二降压芯片对第一降压芯片输出的电压进行再次下降,将第一降压芯片的输出通过第二降压芯片的VIN引脚引入到第二降压芯片中进行降压处理,然后通过PH引脚进行输出,由于第二降压芯片直接对电源管理单元进行输出,因此需要对第二降压芯片输出进行更加严格的滤波已经去躁,并且保持第二降压芯片输出较高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电源管理单元的正常工作,挺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低压静态稳流器包括稳流芯片,所述稳流芯片的in1引脚和in2引脚与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6与所述稳流芯片的in1引脚和in2引脚并联,所述稳流芯片的OUT引脚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电容C7与所述OUT引脚并联,所述稳流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另外由于将稳流芯片的FB引脚断开,其作为反馈引脚,不再对稳流芯片进行反馈,因此,低压静态稳流器输出的为固定的电压和电流。采用低压静态稳流器能够对外部电源输入端进行降压稳流的作用,经过低压静态稳流器处理的电压和电流,对于微处理单元更加安全,保证了微处理器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ACC检测模块包括ACC信号输入端、三极管Q1、电容C8、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ACC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串联,所述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放电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ACC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阻R8之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一极与所述电阻R8和所述三极管Q1之间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微处理单元之间,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采用ACC检测模块能够对ACC电路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ACC电路处于on的状态时,微处理单元不动作,本实用新型正常运作,而当ACC检测模块检测出ACC电路处于off状态时,信号通过IO1接口传入微处理单元中,微处理单元通过IO2接口向第一降压模块发出断开指令,切断第一降压模块的工作,这样会使得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不再输出电能,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当ACC电路处于off时,功能模块处于断电状态而不是待机状态,从而能够降低功能模块的能源消耗,更加节能。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ACC检测模块结构简单,使用电子元器件更少,性能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子降压模块,多个功能模块通过至少一个子降压模块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多个子降压模块对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进行多次再降压处理,由于处理模块功能不同,因此不同的功能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也不同,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功能模块的供电需求,因此需要多个子降压模块对第一降压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相对应的降压,以使电压达到不同功能模块的使用标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天线模块、摄像头模块、音频模块、屏驱动模块、CAN通信模块、放大器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将多种不同的功能模块预制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多的功能模块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子降压模块包括第一子降压模块、第二子降压模块和第三子降压模块,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入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第三子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因为将不同的功能模块预制进了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保证不同的功能模块正常使用,需要将标准工作电压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然后使其与不同的子降压模块相连接来保证其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划分了三个子降压模块,分别将三个子降压模块进行串联,使得三个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不同,并且依次降低,从而满足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屏驱动模块和所述CAN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音频模块与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放大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收音机模块与所述第三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
将工作电压最高的功能模块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然后将不同,但是较低工作电压的屏驱动模块和CAN通信模块与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另外再分别将所述音频模块与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放大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电连接,所述收音机模块与所述第三子降压模块电连接,使得音频模块、放大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均在其工作电压下正常工作和使用。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和不同的降压模块和子降压模块对应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性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和通用性,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单独工作电压设置便可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中控终端,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采用本实用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的车载中控终端,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同时电路更加稳定,工作时的能耗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TVS管、电容C1和电感L1对外部电源进行防浪涌和滤波处理,保证后续电子器件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将外部电源直接引入到微处理单元的AD接口,能够通过微处理单元对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监控,当外部电源超过微处理单元设定值时,微处理单元及时控制断开,避免器件受损,另外通过ACC检测模块实时检测ACC电路状态,当ACC电路处于关闭状态时,切断第一降压模块输出,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标:
外部电源输入端101,微处理单元102,系统级芯片103,TVS管104,ACC信号输入端105,第一降压芯片106,第二降压芯片107,稳流芯片108,
第一电解电容201,第二电解电容202,第三电解电容203,第四电解电容204,
第一肖特基二极管301,第二肖特基二极管302,
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第三子降压模块1113。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稳定性差,能耗高且通用性差。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合12V或24V外部电源输入的通用性强,工作稳定且节约能耗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
发明人同时设计了一种包含该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的车载中控终端。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包括外部电源输入端101、ACC检测模块、第一降压模块、第二降压模块、微处理单元102、系统级芯片103、电感L1、TVS管104、电容C1和多个功能模块,外部电源输入端101与电感L1串联,电感L1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与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与电源管理单元(PMU)的输入电连接,电源管理单元的多个输出与系统级芯片103的输入电连接,TVS管104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输入端101和电感L1之间电连接,TVS管104的另一端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电容C1的一极与电感L1和第一降压模块之间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端101与低压静态稳流器的输入电连接,低压静态稳流器的输出与微处理单元102电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端101同时与微处理单元102的AD接口电连接,ACC检测模块与微处理器的IO1接口电连接,微处理单元102的IO2接口与第一降压模块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降压模块的开断,多个功能模块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或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TVS管104、电容C1和电感L1对外部电源进行防浪涌和滤波处理,保证后续电子器件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将外部电源直接引入到微处理单元102的AD接口,能够通过微处理单元102对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监控,当外部电源超过微处理单元102设定值时,微处理单元102及时控制断开,避免器件受损,另外通过ACC检测模块与ACC信号输入端105连接,实时检测ACC电路状态,当ACC电路处于关闭状态时,切断第一降压模块输出,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第一降压芯片106,第一降压芯片106的VIN引脚与电感L1电连接,第一电解电容201的正极与VIN引脚电连接,第一电解电容201的负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一降压芯片106的COMP引脚通过电阻R1和电容C2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一降压芯片106的RT引脚与电阻R2和接地公共端之间电连接,第一降压芯片106的SW引脚与电感L2串联,第一降压芯片106的Boot引脚通过电容C3与电感L2和SW引脚之间电连接,电感L2和电容C3之间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30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301的另一端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一降压芯片106的FB引脚通过电阻R3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FB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4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202的正极与电感L2和电阻R3之间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202的负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一降压芯片106的GND引脚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将外部电源通过第一降压芯片106VIN引脚输入到第一降压芯片106内部,通过第一降压芯片106的处理,将外部电源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然后通过SW引脚进行输出,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减少谐振与脉冲,将COMP引脚、RT引脚、Boot引脚、FB引脚进行电连接,最后将GND于接地公共端进行连接,构成完整回路,使得第一降压芯片106正常工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107,第二降压芯片107的VIN引脚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第三电解电容203的正极与VIN引脚电连接,第三电解电容203的负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降压芯片107的PH引脚与电感L3串联,Boot引脚通过电容C4与电感L3和PH引脚之间电连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302与第四电解电容204同向并联设置,第二肖特基二极管302的一端与电感L3与电容C4之间电连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302的另一端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四电解电容204的正极与电感L3和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之间电连接,第四电解电容204的负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降压芯片107的FB引脚通过电阻R5与电感L3和第四电解电容204之间电连接,FB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6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降压芯片107的EN引脚通过电阻R7与VIN引脚和第三电解电容203之间电连接,EN引脚同时通过电容C5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降压芯片107的GND引脚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采用第二降压芯片107对第一降压芯片106输出的电压进行再次下降,将第一降压芯片106的输出通过第二降压芯片107的VIN引脚引入到第二降压芯片107中进行降压处理,然后通过PH引脚进行输出,由于第二降压芯片107直接对电源管理单元进行输出,因此需要对第二降压芯片107输出进行更加严格的滤波已经去躁,并且保持第二降压芯片107输出较高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电源管理单元的正常工作,挺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低压静态稳流器包括稳流芯片108,稳流芯片108的in1引脚和in2引脚与外部电源输入端101电连接,电容C6与稳流芯片108的in1引脚和in2引脚并联,稳流芯片108的OUT引脚与微处理单元102电连接,电容C7与OUT引脚并联,稳流芯片108的GND引脚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另外由于将稳流芯片108的FB引脚断开,其作为反馈引脚,不再对稳流芯片108进行反馈,因此,低压静态稳流器输出的为固定的电压和电流。采用低压静态稳流器能够对外部电源输入端101进行降压稳流的作用,经过低压静态稳流器处理的电压和电流,对于微处理单元102更加安全,保证了微处理器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降压芯片106可以采用TPS54560,支持输入范围4.5V~60V, 能够满足汽车电源一般12V或24V的输入使用要求,同时兼容12V或24V的输入提高了通用性,输出为0.8V~58.8V, 为了满足大部分功能模块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计其输出为12V。
优选地第二降压芯片107可以采用TPS5450,稳流芯片108优选地采用MPQ2013A。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能耗,对ACC电路进行信号检测,采用ACC检测模块,包括ACC信号输入端105、三极管Q1、电容C8、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ACC信号输入端105与电阻R8串联,电阻R8与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微处理单元102电连接,三极管Q1的放电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ACC信号输入端105和电阻R8之间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电容C8的一极与电阻R8和三极管Q1之间电连接,电容C8的另一极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1和微处理单元102之间,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采用ACC检测模块能够对ACC电路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ACC电路处于on的状态时,微处理单元102不动作,本实用新型正常运作,而当ACC检测模块检测出ACC电路处于off状态时,信号通过IO1接口传入微处理单元102中,微处理单元102通过IO2接口向第一降压模块发出断开指令,切断第一降压模块的工作,这样会使得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不再输出电能,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当ACC电路处于off时,功能模块处于断电状态而不是待机状态,从而能够降低功能模块的能源消耗,更加节能。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ACC检测模块结构简单,使用电子元器件更少,性能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一个子降压模块,多个功能模块通过至少一个子降压模块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优选地采用3个子降压模块。多个子降压模块对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进行多次再降压处理,由于处理模块功能不同,因此不同的功能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也不同,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功能模块的供电需求,因此需要多个子降压模块对第一降压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相对应的降压,以使电压达到不同功能模块的使用标准。
功能模块包括天线模块、摄像头模块、音频模块、屏驱动模块、CAN通信模块、放大器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将多种不同的功能模块预制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多的功能模块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子降压模块包括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和第三子降压模块1113,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的输入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的输出与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的输入电连接,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的输出与第三子降压模块1113的输入电连接。因为将不同的功能模块预制进了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保证不同的功能模块正常使用,需要将标准工作电压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然后使其与不同的子降压模块相连接来保证其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划分了三个子降压模块,分别将三个子降压模块进行串联,使得三个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不同,并且依次降低,从而满足使用。
具体的功能模块的连接方式如下:天线模块和摄像头模块使用12V电压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屏驱动模块和CAN通信模块使用5V电压与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音频模块使用9V电压与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的输出电连接,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优选地采用78M09,放大器模块使用5V电压与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电连接,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优选地采用78M05,收音机模块使用3.3V电压与第三子降压模块1113电连接,第三子降压模块1113优选地采用AMS1117。
将工作电压最高的功能模块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然后将不同,但是较低工作电压的屏驱动模块和CAN通信模块与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另外再分别将音频模块与第一子降压模块1111的输出电连接,放大器模块与第二子降压模块1112电连接,收音机模块与第三子降压模块1113电连接,使得音频模块、放大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均在其工作电压下正常工作和使用。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和不同的降压模块和子降压模块对应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性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和通用性,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单独工作电压设置便可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中控终端,包括以上实施例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采用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的车载中控终端,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同时电路更加稳定,工作时的能耗更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电源输入端、ACC检测模块、第一降压模块、第二降压模块、微处理单元、系统级芯片、电感L1、TVS管、电容C1和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1串联,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多个输出与所述系统级芯片的输入电连接,所述TVS管的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感L1之间电连接,所述TVS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极与所述电感L1和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与低压静态稳流器的输入电连接,所述低压静态稳流器的输出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AD接口电连接,所述ACC检测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IO1接口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的IO2接口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降压模块的开断,多个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或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第一降压芯片,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VIN引脚与所述电感L1电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VIN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COMP引脚通过电阻R1和电容C2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RT引脚与电阻R2和所述接地公共端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SW引脚与所述电感L2串联,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Boot引脚通过电容C3与所述电感L2和所述SW引脚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感L2和所述电容C3之间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FB引脚通过电阻R3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FB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4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2和所述电阻R3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第二降压芯片,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VIN引脚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VIN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PH引脚与电感L3串联,所述Boot引脚通过电容C4与所述电感L3和所述PH引脚之间电连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与第四电解电容同向并联设置,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3与所述电容C4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3和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之间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FB引脚通过电阻R5与所述电感L3和所述第四电解电容之间电连接,所述FB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6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EN引脚通过电阻R7与所述VIN引脚和所述第三电解电容之间电连接,所述EN引脚同时通过电容C5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静态稳流器包括稳流芯片,所述稳流芯片的in1引脚和in2引脚与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6与所述稳流芯片的in1引脚和in2引脚并联,所述稳流芯片的OUT引脚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电容C7与所述OUT引脚并联,所述稳流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C检测模块包括ACC信号输入端、三极管Q1、电容C8、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ACC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串联,所述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放电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ACC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阻R8之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一极与所述电阻R8和所述三极管Q1之间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极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微处理单元之间,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公共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子降压模块,多个功能模块通过至少一个子降压模块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天线模块、摄像头模块、音频模块、屏驱动模块、CAN通信模块、放大器模块和收音机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降压模块包括第一子降压模块、第二子降压模块和第三子降压模块,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入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的输出与所述第三子降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屏驱动模块和所述CAN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音频模块与所述第一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放大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所述收音机模块与所述第三子降压模块的输出电连接。
10.一种车载中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
CN201921924269.3U 2019-11-05 2019-11-05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Active CN211018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4269.3U CN211018646U (zh) 2019-11-05 2019-11-05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4269.3U CN211018646U (zh) 2019-11-05 2019-11-05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8646U true CN21101864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4269.3U Active CN211018646U (zh) 2019-11-05 2019-11-05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86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721A (zh) * 2021-10-28 2022-03-04 南京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Vr控制器电源处理装置、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721A (zh) * 2021-10-28 2022-03-04 南京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Vr控制器电源处理装置、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4448B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
CN110676951A (zh) 基于环境射频能量采集的自供电系统
CN211018646U (zh) 车载中控终端电源系统及车载中控终端
CN113054754A (zh) 一种双线圈内外环型感应取能系统
CN217563361U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14255866U (zh) 一种输电线上双线圈内外环型取能装置
CN201860261U (zh) 一种升压电路
CN110231846A (zh) 一种具有恒流和恒压双功能的电源模块反馈控制电路
CN201477462U (zh) 扩流稳压电路及具有该扩流稳压电路的电视机
CN101308392A (zh) 用于通信电源的恒定功率输出控制电路
CN203135728U (zh) 电压切换电路及开关电路
CN209344829U (zh) 一种电源供电电路及燃气表
CN112684385B (zh) 一种防反接电路及其应用装置
CN209767169U (zh) 充电结构及吸尘器
CN217335434U (zh) 一种汽车电源降压供电自动切换电路
CN218976361U (zh) 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06992680U (zh)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CN107546815B (zh) 一种通用充电器
CN214626449U (zh) 一种基于储能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
CN218003999U (zh) 稳压电路及装置
CN214707531U (zh) 一种升压自举供电电路
CN212258806U (zh) 谐振开关电源补偿电路及装置
CN213240934U (zh) 一种延长电子价签电池使用寿命的控制电路
CN220307120U (zh) 适用宽范围输出电压的两级辅助供电电路
CN216530539U (zh) 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及dc-dc开关电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On-board central control terminal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on-board central control termina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Pledgee: Societe Generale Bank Co.,Ltd. Qingpu Branch of Shanghai

Pledgor: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227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Pledgee: Societe Generale Bank Co.,Ltd. Qingpu Branch of Shanghai

Pledgor: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22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ehicle central control terminal power system and vehicle central control termina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Pledgee: Societe Generale Bank Co.,Ltd. Qingpu Branch of Shanghai

Pledgor: SHANGHAI SHI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