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4837U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14837U CN211014837U CN201921723487.0U CN201921723487U CN211014837U CN 211014837 U CN211014837 U CN 211014837U CN 201921723487 U CN201921723487 U CN 201921723487U CN 211014837 U CN211014837 U CN 211014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light guide
- guide pipe
- light
- observ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观测装置以及照明装置,所述观测装置的两端具有相互连通的物视口与目视口,所述物视口用于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一观察孔上,所述目视口用于通过物视口对观察孔进行观察;所述照明装置用于向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提供照明。本实用新型中,照明装置对GIS刀闸或地刀的一个观察孔提供照明,观测装置的一端的物视口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上,观察人员在低处通过目视口、观测装置、物视口对观察孔进行观察,从而实现从低处观察高处的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动作状态,避免了传统观察过程中出现观察人员人身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工器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GIS刀闸、地刀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由一名操作人员爬上设备后,一手拿电筒从一个观察孔进行照明,另外一手扶住设备,从另外一个观察孔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孔观察GIS刀闸、地刀是否正确动作,操作是否到位。这种操作方法在操作人员攀爬设备,观察的过程中存在观察员跌落的风险,同时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操作人员站在地面即可对GIS刀闸、地刀位置进行观察的工具,解决操作人员检查GIS刀闸、地刀位置困难的问题,满足操作人员操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变电站GIS刀闸、地刀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人员操作困难、人身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观测装置以及照明装置,所述观测装置的两端具有相互连通的物视口与目视口,所述物视口用于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一观察孔上,所述目视口用于通过物视口对观察孔进行观察;所述照明装置用于向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提供照明。
在本技术方案中,照明装置对GIS刀闸或地刀的一个观察孔提供照明,观测装置的一端的物视口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上,观察人员在低处通过目视口、观测装置、物视口对观察孔进行观察,从而实现从低处观察高处的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动作状态,避免了传统观察过程中出现观察人员人身风险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观测装置包括第一导光管,所述第一导光管的一端设置有具有目视口的目视管,所述第一导光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具有物视口的物视管;所述第一导光管分别与所述目视管、物视管之间呈直角;所述第一导光管与目视管、物视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将物视管中的光线反射至目视管中的第一反光镜。所述照明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导光管相连接的第二导光管,所述第二导光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另一观察孔的第三导光管,所述第二导光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第二导光管与所述第三导光管之间呈直角,所述第二导光管与所述第三导光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发光体发出的光反射至第三导光管中的第二反光镜。
本技术方案利用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观察者站在低处,首先将物视管的物视口抵接在GIS刀闸或者地刀的一个观察孔上,将第三导光管的开口抵接在GIS 刀闸或者地刀的另一个观察孔上,打开发光体,观察者的人眼从目视管的目视口处进行观察;打开发光体,发光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反光镜进入至第三导光管中,并从第三导光管的开口进入至GIS刀闸或者地刀的观察孔中,进入至 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光线从另一观察孔中沿着物视管、第一反光镜、第一导光管、第一反光镜、目视管进入到观察者的眼睛中,从而实现对GIS刀闸或地刀位置的观察作业。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导光管、第二导光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万向棘轮转接头。所述万向棘轮转接头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棘轮左牙板、设有连接套管的棘轮右牙板以及用于调节棘轮右牙板转动角度的蝶形螺母,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在本技术方案中,万向棘轮转接头的设置可以调节物视管与第三导光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将第一导光管与第二导光管的相对位置调整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可以对竖向布置的两个观察孔内的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蝶形螺母可以调节棘轮右牙板的角度,达到调节第三导光管与物视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得物视管、第三导光管抵接在不同位置的两个观察孔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U型抱箍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光管、第二导光管相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调节U型抱箍可以达到调节物视管与第三导光管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可伸缩管,所述可伸缩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可调节的压紧套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连接套管相插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接管为可伸缩管,通过调节可伸缩管,使得第一导光管与第二导光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换,从而使得物视管与第三导光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物视管与第三导光管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使其适应不同间距的两个观察孔。
优选地,所述压紧套管包括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的压紧套筒以及与第二连接管相连接的压紧头,所述压紧套筒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压紧头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紧头与压紧套筒之间的螺纹连接,旋转压紧套筒,使得压紧套筒与压紧头螺纹连接,达到调节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整体长度的目的,从而达到调节第一导光管与第二导光管之间的距离,使得物视管与第三导光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换,从而实现物视管、第三导光管抵接在不同距离的两个观察孔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管与所述目视管以及物视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弯管,位于目视管与所述第一导光管连接处的第一连接弯管与所述第一导光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反光镜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弯管中。在本技术方案中,转动第一连接弯管,使得目视管开口处朝上或者朝下,使得本装置可以对高处或低处的GIS刀闸、地刀的观察孔进行观察。第一反光镜可以将从观察孔中的光线通过物视管、第一反光镜、第一导光管、第一反光镜、目视管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光管与所述第三导光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弯头,所述第二反光镜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弯头中。在本技术方案中,光线从第二导光管中射入,通过第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至第三导光管中,然后从第三导光管的开口进入至观察孔中。
优选地,所述目视管的目视口设置有目视口橡胶套筒,所述物视管的物视口设置有物视口橡胶套筒,所述第三导光管与观察口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橡胶套筒;所述目视口橡胶套筒、物视口橡胶套筒以及出光口橡胶套筒均为绝缘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目视口橡胶套筒、物视口橡胶套筒以及出光口橡胶套筒均为绝缘结构,可以避免GIS设备带电时,人员接触带电设备外壳存在人身伤亡的风险;所述目视管的目视口设置有目视口橡胶套筒,避免了人眼向目视管中观察时造成的伤害;所述物视管的物视口设置有物视口橡胶套筒,可以便捷地将物视管放置在一个观察孔上;所述第三导光管与观察口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橡胶套筒,可以便捷地将第三导光管放置在另一个观察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装置只需要观察者站在地面即可对GIS刀闸、地刀位置进行观察,避免了工作人员攀爬设备以及观察的过程中出现人身风险的问题,提高了对GIS 刀闸、地刀位置观察的作业效率。
第二、目视口橡胶套筒、物视口橡胶套筒以及出光口橡胶套筒均为绝缘结构,可以避免GIS设备带电时,人员接触带电设备外壳存在人身伤亡的风险。
第三,通过万向棘轮转接头、可伸缩连接管的设置,可以调节物视管与第三导光管之间的距离与相对位置,从而可以适用于由于不同型号的GIS刀闸、地刀而出现的不同距离以及不同方向的观察孔。
第四,第一连接弯管可以转动,使得目视管可以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还可以对低处的GIS刀闸、地刀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中万向棘轮转接头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观测装置1以及照明装置2,观测装置1的两端具有相互连通的物视口4与目视口3,物视口4用于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一观察孔上,目视口3用于通过物视口4对观察孔进行观察;照明装置2用于向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提供照明。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2对GIS刀闸或地刀的一个观察孔提供照明,观测装置1的一端的物视口4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上,观察人员在低处通过目视口3、观测装置1、物视口3对观察孔进行观察,从而实现从低处观察高处的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动作状态,避免了传统观察过程中出现观察人员人身风险的问题。
其中,观测装置1包括第一导光管11,第一导光管11的一端设置有具有目视口3的目视管12,第一导光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具有物视口4的物视管 12;第一导光管11分别与目视管12、物视管13之间呈直角;第一导光管11 与目视管12、物视管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将物视管13中的光线反射至目视管12中的第一反光镜5。照明装置2包括通过连接管6与第一导光管11相连接的第二导光管21,第二导光管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另一观察孔的第三导光管22,第二导光管21的另一端设置有发光体23;第二导光管21与第三导光管22之间呈直角,第二导光管21与第三导光管2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发光体23发出的光反射至第三导光管22中的第二反光镜7。
本实施例利用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观察者站在低处,首先将物视管13的物视口4抵接在GIS刀闸或者地刀的一个观察孔上,将第三导光管22的开口抵接在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另一个观察孔上,打开发光体23,观察者的人眼从目视管12的目视口3处进行观察;打开发光体23,发光体23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反光镜7进入至第三导光管22中,并从第三导光管22的开口进入至GIS刀闸或者地刀的观察孔中,进入至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光线从另一观察孔中沿着物视管13、第一反光镜5、第一导光管11、第一反光镜5、目视管12进入到观察者的眼睛中,从而实现对GIS刀闸或地刀位置的观察作业。
如图2、图4所示,连接管6与第一导光管11、第二导光管1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万向棘轮转接头8。万向棘轮转接头8包括底座81、设于底座81上的棘轮左牙板82、设有连接套管83的棘轮右牙板84以及用于调节棘轮右牙板84 转动角度的蝶形螺母85,连接套管83与连接管6插接在万向棘轮转接头8的设置可以调节物视管13与第三导光管2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将第一导光管 11与第二导光管21的相对位置调整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可以对竖向布置的两个观察孔内的GIS刀闸或者地刀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蝶形螺母85可以调节棘轮右牙板84的角度,达到调节第三导光管22与物视管13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得物视管13、第三导光管22抵接在不同位置的两个观察孔上。
其中,底座81上设置有安装孔86,安装孔86与U型抱箍17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第一导光管11、第二导光管21相连接。调节U型抱箍17可以达到调节物视管13与第三导光管22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外,连接管6为可伸缩管,可伸缩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61、可调节的压紧套管62以及第二连接管63,第一连接管61、第二连接管63分别与连接套管83相插接。连接管6为可伸缩管,通过调节可伸缩管,使得第一导光管11与第二导光管2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换,从而使得物视管13与第三导光管 2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物视管13与第三导光管22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使其适应不同间距的两个观察孔。
其中,压紧套管62包括与第一连接管61相连接的压紧套筒621以及与第二连接管63相连接的压紧头622,压紧套筒621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压紧头622 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通过压紧头622与压紧套筒621之间的螺纹连接,旋转压紧套筒621,使得压紧套筒621与压紧头622螺纹连接,达到调节第一连接管61与第二连接管63整体长度的目的,从而达到调节第一导光管11与第二导光管21之间的距离,使得物视管13与第三导光管2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换,从而实现物视管13、第三导光管22抵接在不同距离的两个观察孔上。
如图3所示,第一导光管11与目视管12以及物视管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弯管9,位于目视管12与第一导光管11连接处的第一连接弯管9与第一导光管11活动连接。第一反光镜5设于第一连接弯管9中。转动第一连接弯管 9,使得目视管12开口处朝上或者朝下,使得本装置可以对高处或低处的GIS 刀闸、地刀的观察孔进行观察。第一反光镜5可以将从观察孔中的光线通过物视管13、第一反光镜5、第一导光管11、第一反光镜5、目视管12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其中,第二导光管21与第三导光管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弯头10,第二反光镜7设于第二连接弯头10中。光线从第二导光管21中射入,通过第二反光镜7的反射进入至第三导光管22中,然后从第三导光管22的开口进入至观察孔中。
另外,目视管12的目视口3设置有目视口橡胶套筒14,物视管13的物视口4设置有物视口橡胶套筒15,第三导光管22与观察口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橡胶套筒16;目视口橡胶套筒14、物视口橡胶套筒15以及出光口橡胶套筒16均为绝缘结构。目视口橡胶套筒14、物视口橡胶套筒15以及出光口橡胶套筒16均为绝缘结构,可以避免GIS设备带电时,人员接触带电设备外壳存在人身伤亡的风险;目视管12的目视口3设置有目视口橡胶套筒14,避免了人眼向目视管中观察时造成的伤害;物视管13的物视口4设置有物视口橡胶套筒 15,可以便捷地将物视管13放置在一个观察孔上;第三导光管22与观察口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橡胶套筒16,可以便捷地将第三导光管22放置在另一个观察孔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观测装置(1)以及照明装置(2),所述观测装置(1)的两端具有相互连通的物视口(4)与目视口(3),所述物视口(4)用于抵接在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一观察孔上,所述目视口(3)用于通过物视口(4)对观察孔进行观察;所述照明装置(2)用于向高处的GIS刀闸或地刀的另一观察孔提供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装置(1)包括第一导光管(11),所述第一导光管(11)的一端设置有具有目视口(3)的目视管(12),所述第一导光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具有物视口(4)的物视管(13);所述第一导光管(11)分别与所述目视管(12)、物视管(13)之间呈直角;所述第一导光管(11)与目视管(12)、物视管(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将物视管(13)中的光线反射至目视管(12)中的第一反光镜(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2)包括通过连接管(6)与所述第一导光管(11)相连接的第二导光管(21),所述第二导光管(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另一观察孔的第三导光管(22),所述第二导光管(21)的另一端设置有发光体(23);所述第二导光管(21)与所述第三导光管(22)之间呈直角,所述第二导光管(21)与所述第三导光管(2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发光体(23)发出的光反射至第三导光管(22)中的第二反光镜(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与所述第一导光管(11)、第二导光管(2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万向棘轮转接头(8);所述万向棘轮转接头(8)包括底座(81)、设于所述底座(81)上的棘轮左牙板(82)、设有连接套管(83)的棘轮右牙板(84)以及用于调节棘轮右牙板(84)转动角度的蝶形螺母(85),所述连接套管(83)与所述连接管(6)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1)上设置有安装孔(86),所述安装孔(86)与U型抱箍(17)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光管(11)、第二导光管(2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为可伸缩管,所述可伸缩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61)、可调节的压紧套管(62)以及第二连接管(63),所述第一连接管(61)、第二连接管(63)分别与所述连接套管(83)相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套管(62)包括与第一连接管(61)相连接的压紧套筒(621)以及与第二连接管(63)相连接的压紧头(622),所述压紧套筒(621)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压紧头(622)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管(11)与所述目视管(12)以及物视管(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弯管(9),位于目视管(12)与所述第一导光管(11)连接处的第一连接弯管(9)与所述第一导光管(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反光镜(5)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弯管(9)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管(21)与所述第三导光管(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弯头(10),所述第二反光镜(7)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弯头(1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管(12)的目视口(3)设置有目视口橡胶套筒(14),所述物视管(13)的物视口(4)设置有物视口橡胶套筒(15),所述第三导光管(22)与观察口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橡胶套筒(16);所述目视口橡胶套筒(14)、物视口橡胶套筒(15)以及出光口橡胶套筒(16)均为绝缘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3487.0U CN211014837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3487.0U CN211014837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14837U true CN211014837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80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23487.0U Active CN211014837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148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50578A (zh) * | 2019-10-14 | 2020-02-2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
2019
- 2019-10-14 CN CN201921723487.0U patent/CN2110148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50578A (zh) * | 2019-10-14 | 2020-02-2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CN110850578B (zh) * | 2019-10-14 | 2024-07-05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59418B (zh) | 挠性数码内窥镜 | |
CN211014837U (zh)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
CN110850578A (zh) | 一种gis刀闸、地刀位置观察装置 | |
CN108576961A (zh) | 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 | |
DE102006062365A1 (de) | Steck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Pinzetten | |
CN104644115A (zh) | 视频管芯插管喉镜 | |
CN202020426U (zh) | 一种新型口腔镜 | |
CN205415641U (zh) | 深井救援装置 | |
CN205880361U (zh) | 一种电力检修内窥镜 | |
CN209279105U (zh) | 一种可移动式无频闪直流卤钨护眼灯 | |
CN208386808U (zh) | 一种电缆沟防小动物隔墙封堵缺陷视频检查及封堵装置 | |
CN211299882U (zh) | 一种耳鼻喉科额戴检查镜 | |
CN107906438A (zh) | 一种led吸顶灯 | |
CN215272609U (zh) | 一种带有头部发光效果的耳鼻孔扩张器 | |
CN115429351B (zh) | 一种外科牵开器系统 | |
CN216454930U (zh) | 一次性输尿管镜 | |
CN214856523U (zh) | 一种小儿耳鼻喉科用咽喉探测辅助装置 | |
CN214418565U (zh) | 一种手术用镊子 | |
CN214048751U (zh) | 一种口腔科专用口腔检查镜 | |
CN216703216U (zh) | 一种电动车集中式平台用消防装置 | |
CN217186067U (zh) | 具有云交互和无线功能的可视下咽喉镜系统 | |
CN208546940U (zh) | 检修照明辅助支撑架装置 | |
CN109008924A (zh) | 一种口腔科用检查装置 | |
CN206729854U (zh) | 整体式医用内窥镜 | |
CN217954838U (zh) | 一种方便携带的夜视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