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3229U - 一种振动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3229U
CN211013229U CN201921964019.2U CN201921964019U CN211013229U CN 211013229 U CN211013229 U CN 211013229U CN 201921964019 U CN201921964019 U CN 201921964019U CN 211013229 U CN211013229 U CN 211013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module
control module
upper cover
low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40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yberconsorti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yberconsort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yberconsort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yberconsort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40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3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3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3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监测仪。该振动监测仪至少包括下盒,所述下盒内至少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振动感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接地层,所述接地层与所述下盒的壳体非电接触,所述接地层与所述下盒的位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以及振动信号的电磁屏蔽腔。该振动监测仪能获得更纯的振动信号,内部各模块固定稳定,具备丰富的状态运行指示,具备较好的密封性,适用于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并且,该振动监测仪对内部振动感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均做了防震设计,不仅避免振动导致各模块的电子元器件脱落,消除因内部器件造成的噪声,保证较佳的振动信号监测结果,为振动监测提供高质量的振动测试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监测仪。
背景技术
机械振动是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所做的周期性往复的运动。通过对振动状况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被测对象的振动状态,通过振源获知被测对象的动态性能,例如:固有频率、阻尼、机械阻抗等。
通常借助传感器获得机械振动信号,然而,振动信号一般较微弱,并且还可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振动信号获取,例如:水下或潮湿度较大的环境,被测对象处于较恶劣的环境,振动信号往往受环境影响,对振动信息造成很大的干扰,影响测试结果。
另外,当前振动信息的传输方式通常采用有线方式,即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器之间分离、通过传输线缆连接,这一方面造成传感器、传输线缆的安装和维护均不方便;另一方面,现场恶劣的电磁环境干扰常常通过传输线缆引入误差,会对本身就微弱的振动信号造成干扰,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在不同现场都能获得较纯的振动信号,保证振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成为机械测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振动监测仪,其能在不同的环境现场都能获得较纯的振动信号,保证振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振动监测仪,至少包括下盒,所述下盒内至少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振动感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接地层,所述接地层与所述下盒的壳体非电接触,所述接地层与所述下盒的位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以及振动信号的电磁屏蔽腔。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朝向所述振动感测模块一侧的表面上的铜箔;
所述下盒的壳体至少在与所述控制模块接触区域的表面设置有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铜箔接触;
所述接地层、所述铜箔、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下盒的位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所述电磁屏蔽腔。
优选的是,所述下盒的壳体设置有局部内凸的台阶,所述控制模块支撑于所述台阶的表面,所述导电材料设置于支撑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台阶的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模块的底层包含有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铜箔位于且仅位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底层下表面的四周边缘。
优选的是,所述下盒的壳体内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进行横向限位;
和/或,所述振动感测模块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用于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进行纵向限位。
优选的是,所述压紧板通过弹片和螺丝与所述下盒中位于支撑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台阶下方的另一台阶紧固。
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监测仪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指示器件和/或配置器件,所述指示器件包括LED灯、数码管、液晶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置器件包括至少两个档位的开关、按键以及与按键连接的电路板的组合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指示器件暴露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壳体表面;或者,所述指示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部,且在所述上盖的壳体对应着所述指示器件的显示区域开设观察窗;
所述配置器件暴露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壳体表面;或者,所述配置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部,且所述上盖的壳体开孔使得所述配置器件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壳体。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对应设置有所述指示器件的观察窗或所述配置器件突出的区域,与所述上盖的其余表面共同采用透明隔水材料进行封装,或者贴附密封膜。
优选的是,所述下盒内还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无线模块或移动通信模块中的任一种,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对振动信号的传输。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内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相对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更靠近所述上盖的开口,且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盒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的壳体采用塑胶材料形成,所述下盒的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振动监测仪,通过形成电磁屏蔽腔能获得更纯的振动信号,而且结构紧凑小巧,内部各模块固定稳定,具备丰富的状态运行指示;
上盖和下盒之间的结合完全封闭,具备较好的密封性,适用于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例如适用于水下、泵房、粉尘等多种工作环境的振动测试;
并且,该振动监测仪对内部振动感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均做了防震设计,不仅避免振动导致各模块的电子元器件脱落,而且能消除因内部器件造成的噪声,保证较佳的振动信号监测结果,从而为振动监测提供高质量的振动测试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上盖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上盖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盖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上盖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下盒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下盒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监测仪中下盒的俯视图;
附图标识中:
10-上盖;11-人机交互模块;12-供电模块;13-盖板;14-导线孔;15-上螺孔;
20-下盒;21-通信模块;22-控制模块;23-振动感测模块;24-限位槽;25-压紧板;26-连接结构;27-台阶;28-下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监测仪,其通过封装壳体、以及位于封装壳体内振动感测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通信模块之间的安装匹配,在保证完全密闭封装腔室的前提下,简化振动信号的获取,而且能获得较纯的机械振动信号,提供高质量的振动测试数据,保证振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基于该振动监测仪,可以将被测对象的振动信息自动、保真地采集并传输到上级控制系统中。
该振动监测仪至少包括下盒,下盒内至少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振动感测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接地层,接地层与下盒的壳体非电接触(即非导电接触),接地层与下盒的位于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对振动感测模块以及振动信号的电磁屏蔽腔。
优选的是,控制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朝向振动感测模块一侧的表面上的铜箔。所述下盒的壳体至少在与所述控制模块接触区域的表面设置有导电材料。优选的是,下盒的壳体设置有局部内凸的台阶,控制模块支撑于台阶的表面;支撑控制模块的台阶的表面设置有导电材料,导电材料与铜箔接触;接地层、铜箔、导电材料与下盒的位于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电磁屏蔽腔。
该振动监测仪还包括上盖,上盖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指示器件和/或配置器件,指示器件包括LED灯、数码管、液晶屏中的至少一种,配置器件包括至少两个档位的开关、按键以及与按键连接的电路板的组合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将结合附图,根据从总体到部分、从上至下的结构顺序,对该振动监测仪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振动监测仪包括封装壳体,封装壳体包括上盖10和下盒20。同时参考图2-图8,上盖10用于容置供电模块12和人机交互模块11,下盒20用于容置振动感测模块23、控制模块22和通信模块21,上盖10和下盒20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上盖10和下盒20扣合在一起且可拆卸连接,在上盖10和下盒2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使得整个封装壳体将所有模块整体密闭于其内。
如图2-图3所示,上盖10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11和供电模块12,上盖10内部腔室的形状、尺寸与容置部件形状和尺寸相适,上盖10壳体的水平截面形状可设置为规则长方形或正方形。
本实施例的振动监测仪通过设置人机交互模块11,从而能更直观地进行状态观测和对振动监测仪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1,可以指示振动监测仪的状态,方便用户了解当前振动监测仪的工作状态(例如是否工作在满载状态或待机状态,等)和/或电源使用状态。作为指示器件,可以设置为LED灯、数码管、液晶屏等中的至少一种,提供丰富的设备状态指示,实现对整个振动监测仪的工作状态的监测。
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1,还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配置电源的使用状况。作为配置器件,可以设置为包括至少两个档位的开关,也可以设置为按键以及与按键连接的电路板的组合结构等中的至少一种,实现电源模块是否切断对其他模块的供电,以延长供电模块12的使用寿命。
从振动监测仪在被测对象通常的安装位置来看,优选将人机交互模块11设置在上盖10的顶部,也就是振动监测仪的顶部。指示器件暴露设置于上盖10的壳体表面;或者,指示器件设置于上盖10的内部,且在上盖10的壳体对应着指示器件的显示区域开设观察窗;配置器件暴露设置于上盖10的壳体表面;或者,配置器件设置于上盖10的内部,且上盖10的壳体开孔使得配置器件能突出于上盖10的壳体,以便于进行控制。
为保证振动监测仪的整体密闭性,上盖10对应配置器件突出的区域与上盖10的其余表面共同采用透明隔水材料进行封装,或者将上盖10对应配置器件突出的区域与上盖10的其余表面贴附密封膜。此时,按键等配置器件通过开孔突出于上盖10顶部,并在上盖10顶部的表面采用透明隔水材料对包括按键的整个顶部进行封装,或者在上盖10顶部的表面贴附密封膜,从而包覆住人机交互模块11中的各部件,以保证LED灯、数码管、液晶屏或者开关、按键与外界的隔离和有效防护,实现振动监测仪应用于泵房、粉尘等多种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性。
容易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指示振动监测仪的状态的器件设置在上盖10内部,此时可以将上盖10设置指示器件的观察窗,即在上盖10顶部的部分壳体设置为局部透明或全透明,其局部透明部分至少对应指示状态和电源使用状态的指示区域,以便于操作者对振动监测仪的工作状态的观测。在此情况下,人机交互模块11中的指示用LED灯、数码管、液晶屏可相应设置在上盖10内部,在上盖10的壳体对应着指示器件的显示区域开设观察窗,而仅留按键等必然突出的器件在壳体表面,从而优化上盖10顶部的结构,保持上盖10壳体的整体性。
当然,人机交互模块11的LED灯、数码管、液晶屏或者开关、按键等,也可以根据振动监测仪相对于被测对象上的安装方位或观测角度,而设置在振动监测仪非顶部的其他侧面,这里不做限定。
供电模块12包括电源以及电源处理电路板,电源例如可以是锂电池,锂电池的正电极、负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下盒20的控制模块22,电源处理电路板为电源(例如锂电池)提供过充电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为获得更紧凑的结构,电源与电源处理电路板可封装为一体,当然二者也可以不封装为一体。容易理解的是,供电模块12的容量根据选用的振动感测模块23的规格选用,供电模块12也可以为除锂电池之外的其他电池或供电电源,这里不做限定。
相对人机交互模块11,供电模块12更靠近上盖10的开口。同时参考图4、图5所示,在上盖10的开口处设置可拆卸的盖板13,盖板13可支撑电源以及电源处理电路板。盖板13的至少一侧边缘开槽形成导线孔14,以便于供电模块12的导线或插口引出至下盒20,供电模块12至少和下盒20内的控制模块22连接。上盖10靠近底部的壳体凸台处设置有螺孔,盖板13设置有螺孔,以便于与上盖10的壳体组装。
优选的是,盖板13的形状、尺寸与上盖10开口处的形状和大小相适,使得盖板13可内缩设置于上盖10的内部。这样,盖板13既作为供电模块12的支撑板,也作为上盖10的封口,将上盖10的内部空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腔。盖板13易于拆装,因此便于更换电源模块。
优选的是,上盖10的壳体采用塑胶材料形成,塑胶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隔温性,且易于取材,成本较低。
由于上盖10壳体的形状优选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了便于加工,优选将上盖10的四个内角设置为圆倒角。
如图1、图5、图8所示,上盖10通过上螺孔15与下盒20利用螺栓固定在一起。这里的上螺孔15相对于与盖板13和上盖10的壳体组装的螺孔位置更靠近壳体边缘。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动监测仪,下盒20内设置通信模块21、控制模块22和振动感测模块23。控制模块22包括电路板,控制模块22将下盒20的内部划分为两个尺寸大小不同的腔室,各腔室的形状、尺寸与容置部件形状和尺寸相适。
下盒20的开口部分,即靠近上盖10的部分设置通信模块21,通信模块21可以为蓝牙模块、无线模块(WIFI)或移动通信模块中的任一种,移动通信模块可以为联通、移动或电信的任一制式的通信模块21。通信模块21可以设置为单独模块,该通信模块21的供电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模块22;或者,通信模块21的电路部件布局在控制模块22的电路板上,从而将通信模块21与控制模块22融合设置在一起。通过WIFI、4G、甚至最新的5G技术等无线传输方式,该振动监测仪可获得较大的传输带宽,保真的传输高带宽的振动信号。当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且对振动信号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蓝牙、ZIGBEE等无线传输方式,采用较窄的传输带宽传输振动信号,这里不做限制。
通信模块21的下方设置控制模块22,控制模块22是整个振动监测仪的核心部件。控制模块22优选为多层电路板,多层电路板靠近通信模块21的顶层和远离通信模块21的底层之间部分,除了对应盲孔或埋孔的区域,均设置接地层形成铺地,从而使得底层与顶层电气隔离。接地层与下盒20的壳体非电接触,接地层与下盒20的位于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对振动感测模块以及振动信号的电磁屏蔽腔。
控制模块22中,底层包含有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实现与振动感测模块23的电气连接以及振动信号的模拟处理。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软线连接,从而避免振动感测模块23的振动传递给控制模块22。对振动信号的模拟处理包括实现振动信号的采集、振动信号的调理以及模数转换。振动信号的调理实现振动信号在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前的模拟信号的所有处理,包括信号放大及噪声滤波等。
控制模块22中,顶层用于实现振动信号的数字处理和通信控制。模数转换之后的数字处理电路、处理芯片等都布局在顶层中;同时,实现与通信模块21的振动信号的传输控制,从而实现振动监测仪与外界的通信控制。根据通信模块21的形式,若通信模块21设置为单独的电路板或芯片,则通信模块21与顶层的电路接口连接;若通信模块21并非单独的模块,则构成通信模块21的电子元器件可以布局在顶层中,用于将采集到的原始振动信号(或者说振动数据),或者经过控制模块22的芯片进行处理得到的振动特征值发送至外界。
另外,控制模块22还用于实现整个振动监测仪的电源转接分配,将与其连接的电源模块的供电根据其他各模块或电子元器件的需要,向其他各模块提供相应的电流、电压。
优选的是,下盒20的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形成,例如: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形成壳体,一方面可以保证内置振动感测模块23与被测对象的刚性固定,另一方面金属壳体还可以构成电磁屏蔽腔的一部分,屏蔽外界干扰信号对内部振动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测试的灵敏度和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下盒20内部较为相对独立的腔室之间为阶梯变化的样式,其从开口处向底部形成空间逐渐减小的空腔,空腔形状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规则长方形或正方形。也就是说,空间较小的空腔在向空间较大的空腔过渡时,在两个相邻空腔的竖直腔壁之间连接一个水平的腔壁,该两竖直腔壁与水平腔壁即形成一个台阶27(当然也可以是区别于图示形状的台阶,例如为台阶设置圆形倒角等)。控制模块22支撑于台阶27的水平表面,且控制模块22和与之接触的台阶27的水平表面之间填充有导电材料。控制模块22的底层下表面的四周设置有铜箔,铜箔与底层电路绝缘。这样,控制模块22的接地层与底层下表面的四周边缘的铜箔连接,铜箔与导电材料接触,导电材料连着下盒20的位于控制模块22以下的金属壳体,实现控制模块22与下盒20的位于控制模块22以下的壳体之间的良好接触,即形成一个完美的电磁屏蔽腔。在电磁屏蔽腔内,振动感测模块23采集到的原始振动信号以及在多层电路板的底层的模拟信号,就像装载到一个金属房间内,内部信号不能逸出,外部信号也不能侵入,因此通过电磁屏蔽腔的屏蔽作用能获得优良的屏蔽效果,能有效避免外部的电磁信号对振动信号造成干扰以保证得到较纯的振动信号,避免造成振动信号测试不准。
另外,通过设置导电材料,还可以避免由于振动感测模块23将与被测对象紧密连接的振动传递给控制模块22,造成控制模块22在长时间振动冲击下器件脱落或失效,实现控制模块22的减震目的,保证控制模块22的长期正常工作。
这里应该理解的是,导电材料优选为导电橡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的、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这里不做限制。
振动感测模块23设置于下盒20的最底部,振动感测模块23例如可以为振动传感器。下盒20的壳体内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振动传感器进行限位的限位槽24,限位槽24的形状与振动传感器的端部形状相同、尺寸一致,从而避免振动传感器在下盒20内发生横向的位移而导致横向或者说水平方向的振动监测误差;同时,振动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板25,使得振动传感器与下盒20底部刚性连接,避免振动传感器在下盒20内发生纵向的偏差而导致监测到的振动与被测对象不同步。这样,通过振动传感器横向和纵向的限位,保证振动监测仪获得优良的高频振动特性。
这里的振动传感器无需定制,可以为从市面上能买到的振动传感器,外形例如可以为圆柱体形。这样,限位槽24可以为具有一定深度(毫米级)的圆形凹槽,压紧板25可以为与下盒20对应尺寸的方形板子。优选的是,压紧板25通过弹片和螺丝与下盒20中位于支撑控制模块22的台阶27下方的另一台阶27紧固,使得压紧板25与下盒20的连接更紧固,不容易因振动而出现松动,实现对振动传感器的持续压紧。
在整个振动监测仪的底端,设置与待测对象进行固定的连接结构26,例如在下盒20的壳体底部,在与振动感测模块23对应区域设置外部为六角形状、在其中部开设螺纹的结构,以便于操作者利用工具,例如扳手安装或拆卸振动监测仪,使振动监测仪与被测对象紧固连接或分离。这里应该理解的是,连接结构26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只要与被测对象的接连结构对应即可。
优选的是,为了增益振动信号,该振动监测仪还包括为通信模块21配置的天线(图中未示出)。天线设置于上盖10的内部,且通过导线与下盒20的通信模块21连接,以避免天线设置在下盒20的金属壳体内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上盖10和下盒20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上盖10和下盒20形成一个完全密封体,得到的振动监测仪是一个相对外界完全隔绝的可防水、抗震的独立体。
如图1、图5、图8所示,上盖10与下盒20通过下螺孔28采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的振动监测仪,通过形成电磁屏蔽腔能获得更纯的振动信号,而且结构紧凑小巧,内部各模块固定稳定,具备丰富的状态运行指示;上盖和下盒之间的结合完全封闭,具备较好的密封性,适用于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例如适用于水下、泵房、粉尘等多种工作环境的振动测试;并且,该振动监测仪对内部振动感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均做了防震设计,不仅避免振动导致各模块的电子元器件脱落,而且能消除因内部器件造成的噪声,保证较佳的振动信号监测结果,从而为振动监测提供高质量的振动测试数据。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仅仅处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是实施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其用词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上(方)”、“下(方)”、“顶部”、“底部”等是用于区别结构的相对位置,而不必用于限定描述振动监测仪必然的设置位置。
同时,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监测仪至少包括下盒,所述下盒内至少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振动感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接地层,所述接地层与所述下盒的壳体非电接触,所述接地层与所述下盒的位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以及振动信号的电磁屏蔽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朝向所述振动感测模块一侧的表面上的铜箔;
所述下盒的壳体至少在与所述控制模块接触区域的表面设置有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铜箔接触;
所述接地层、所述铜箔、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下盒的位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下的壳体构成所述电磁屏蔽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的壳体设置有局部内凸的台阶,所述控制模块支撑于所述台阶的表面,所述导电材料设置于支撑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台阶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底层包含有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铜箔位于且仅位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底层下表面的四周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的壳体内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进行横向限位;
和/或,所述振动感测模块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用于对所述振动感测模块进行纵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通过弹片和螺丝与所述下盒中位于支撑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台阶下方的另一台阶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监测仪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指示器件和/或配置器件,所述指示器件包括LED灯、数码管、液晶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置器件包括至少两个档位的开关、按键以及与按键连接的电路板的组合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器件暴露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壳体表面;或者,所述指示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部,且在所述上盖的壳体对应着所述指示器件的显示区域开设观察窗;
所述配置器件暴露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壳体表面;或者,所述配置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部,且所述上盖的壳体开孔使得所述配置器件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对应设置有所述指示器件的观察窗或所述配置器件突出的区域,与所述上盖的其余表面共同采用透明隔水材料进行封装,或者贴附密封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内还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无线模块或移动通信模块中的任一种,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对振动信号的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相对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更靠近所述上盖的开口,且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盒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壳体采用塑胶材料形成,所述下盒的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形成。
CN201921964019.2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振动监测仪 Active CN211013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4019.2U CN211013229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振动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4019.2U CN211013229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振动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3229U true CN211013229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4019.2U Active CN211013229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振动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32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7290A (zh) * 2021-05-16 2021-06-11 北京赛博联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边云协同的设备状态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63493A (zh) * 2021-04-13 2021-07-02 无锡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振动传感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3776655A (zh) * 2021-09-26 2021-12-10 智城六新数字科技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体预制传感监测结构及监控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493A (zh) * 2021-04-13 2021-07-02 无锡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振动传感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3063493B (zh) * 2021-04-13 2024-09-20 无锡韦感半导体有限公司 振动传感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2947290A (zh) * 2021-05-16 2021-06-11 北京赛博联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边云协同的设备状态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47290B (zh) * 2021-05-16 2021-08-20 北京赛博联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边云协同的设备状态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76655A (zh) * 2021-09-26 2021-12-10 智城六新数字科技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体预制传感监测结构及监控系统
CN113776655B (zh) * 2021-09-26 2022-07-05 智城六新数字科技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体预制传感监测结构及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3229U (zh) 一种振动监测仪
CN103674098A (zh) 传感器设备和用于制造用于安装在原电池中的传感器设备的方法
CN210953149U (zh) 一种环网柜堵头测温传感器
JP2023164638A (ja) 非常用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CN214951409U (zh) 一种智能射频联动监控用红外感应器
CN105374624B (zh) 一种设有外置气体密度水平指示器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10442398U (zh) 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电力仪表
CN211504184U (zh) 机器状态监测诊断仪
CN210297759U (zh) 用于变电在线监测NB-IoT通讯方式的安全通讯模块
CN210744090U (zh) 电池模块与设备
CN214797255U (zh) 机械无线电池供电远传一体式sf6密度监测器
CN205177705U (zh) 一种设有外置气体密度水平指示器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20418493U (zh) 一种传感器防水护套及温湿度传感器
CN208366384U (zh) 一种具有信号增强结构的土壤信息自动监测仪
CN221055878U (zh) 一种声振一体传感器
CN220418532U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机接线盒用温湿度监测装置
CN221223861U (zh) 一种智能告警无线振动温度传感器
CN211504211U (zh) 数字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CN215227553U (zh) 一种红外热成像筛查装置
CN218351607U (zh) 一种开关柜局放传感器的电池仓机构
CN212115824U (zh) 一种电气线路封装壳体
CN218973510U (zh) 一种无线温振传感器
CN216211505U (zh) 一种光波房模式触控选择装置
CN211179706U (zh) 一种手持式气体检测仪
US12031870B2 (en) Sens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