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9727U -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9727U
CN211009727U CN201921278101.XU CN201921278101U CN211009727U CN 211009727 U CN211009727 U CN 211009727U CN 201921278101 U CN201921278101 U CN 201921278101U CN 211009727 U CN211009727 U CN 211009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vibration damping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81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辉
胡勋
毕荣麟
韩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roeco Torque Converte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roeco Torque Converte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roeco Torque Converte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roeco Torque Converte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81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9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9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9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包括:活塞盘;保持盘,与活塞盘固定地连接;从动盘;被保持在保持盘的径向外侧的多个初级弹性组件;被保持在保持盘的径向内侧的多个次级弹性组件;在活塞盘旋转时,初级弹性组件能从保持盘接收扭矩并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使从动盘能相对于保持盘转动一角度行程:在第一段角度行程内,初级弹性组件被压缩,次级弹性组件不压缩;在第二段角度行程内,次级弹性组件在保持盘与从动盘之间被压缩,初级弹性组件进一步被压缩;在从动盘中设置有止挡窗口,在保持盘上设置止挡凸片,在角度行程的终点时,止挡凸片抵靠相应止挡窗口的边缘止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相关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和机动车辆。

Description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和包括这种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通常包括用于传递扭矩并减振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设置,例如其尺寸、分布方式、硬度等对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对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不同的需求,往往需要改变弹性组件的设置,而弹性组件的设置的改变,又往往引起用于保持弹性组件的其它组成部件的改变,即需要针对特定的性能需要对弹性组件及其相关的其他组成部件进行特定的设计和制造,从而导致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成本效益小。此外,现有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通常只具有同时起作用的弹性组件,即这样的弹性组件被布置成一级阻尼结构,从而使得其不能同时满足良好地减振和高效地传递扭矩。并且,现有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往往所涉及的组成部件的数量过多,组装工序复杂,从而引进了更大的组装公差,使得系统不能稳定地工作,同时使得组成部件的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相应地增加,并且不利于实现紧凑的总体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一种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来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些缺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在确保较高的减振能力和扭矩传递效率的同时,结构更为简单、标准化程度更高、更易于组装、结构更紧凑,从而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其具有中心轴线并包括:
活塞盘,其被安装为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轴向移位以与所述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矩输入壳体接合或分离,
保持盘,其与所述活塞盘固定地连接,
从动盘,其能够被驱动为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多个初级弹性组件,其被保持在所述保持盘的径向外侧,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周向分布,
多个次级弹性组件,其被保持在所述保持盘的径向内侧,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周向分布,
其中,在所述活塞盘接合所述扭矩输入壳体时,所述初级弹性组件能够从所述保持接收扭矩并由此在所述保持盘与所述从动盘之间被压缩以将扭矩传递到所述从动盘,使得所述从动盘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盘沿任一方向转动一角度行程,
在所述角度行程的第一段角度行内,所述初级弹性组件被压缩,所述次级弹性组件不压缩,
在所述角度行程的第二段角度行程内,所述次级弹性组件在所述保持盘与所述从动盘之间被压缩,同时所述初级弹性组件进一步被压缩;
其中,在所述从动盘中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止挡窗口,在所述保持盘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相应的止挡窗口中的多个止挡凸片,在所述角度行程的终点时,所述止挡凸片抵靠相应止挡窗口的边缘止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样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保持盘与活塞盘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并同时保持初级弹性组件和次级弹性组件,这样的构造减少了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确保了轴向更为紧凑的构造,以能够适应其安装空间限制;同时,这还减少了组装操作,并因此减少了可能引入的组装误差,使得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性能更佳,操作更稳定,并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和组装成本。此外,二级阻尼结构的设置能够确保良好的减振性能和更高的扭矩传递效率。
并且,在传递大扭矩时,能够通过止档凸片抵靠止挡窗口的边缘来实现保持盘与从动盘之间的扭矩传递,而不再通过初级弹性组件与次级弹性组件的压缩来实现,也就是说,止档凸片抵靠止挡窗口的边缘限制了施加到螺旋弹簧上的最大力,从而限制了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确保初级弹性组件和次级弹性组件不会被过度压缩以损坏其弹性性能。并且,在初级弹性组件与次级弹性组件的设置给定的情况下,止挡窗口和止挡凸片被构造为能够限定初级弹性组件与次级弹性组件的最大压缩程度,以及从动盘相对于保持盘沿任一方向的最大角度行程。由此使得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中,只需简单地通过改变止挡窗口和/或止挡凸片的构造或设置,比如改变止挡窗口的周向长度和/或止档凸片的周向长度,就能调整保持盘相对于从动盘的最大角度行程,制造满足不同需求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而其他部件的结构无需调整从而进行标准化生产,这大大降低了设计和生产成本。
同时,这样的止挡窗口和止挡凸片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相应地设置在从动盘和保持盘上,不会增加部件数量,易于加工,并且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有利于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紧凑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保持盘的外周边上设置第一凸片,所述第一凸片抵接所述初级弹性组件并将扭矩从所述保持盘传递到所述初级弹性组件;和/或在所述从动盘的外周上设置第二凸片,所述初级弹性组件在被压缩时通过所述第二凸片将扭矩传递到所述从动盘。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保持盘上设置保持所述次级弹性组件的保持窗口,在所述从动盘上的径向内侧设置第三凸片,其中,在所述第二段角度行程中,所述次级弹性组件通过所述保持窗口的周向端与所述第三凸片被压缩。
第一凸片和/或第二凸片和/或保持窗口和/或第三凸片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且允许在紧凑的构造中保持初级弹性组件和次级弹性组件,并允许以简单的结构和组装关系有效实现扭矩的二级传递。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凸片设置为自所述止挡窗口的径向内侧边缘延伸。这样可以在形成止挡窗口的过程中方便简单地形成第三凸片,并能够充分利用从动盘的材料并有助于形成紧凑的结构,从而能够节省成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次级弹性组件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初级弹性组件的弹性模量。这样的构造有利于在确保良好地阻尼扭转振动的同时以更高的效率传递扭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初级弹性组件和/或所述次级弹性组件包括螺旋弹簧。这可以确保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初级弹性组件和/或次级弹性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扭转振动阻尼系统还包括中间盘,所述中间盘包括在周向上围绕所述初级弹性组件的围绕部分。中间盘能够对初级弹性组件起到径向保持和周向分布引导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初级弹性组件每个包括串连的至少两个螺旋弹簧。即初级弹性组件的这种设置可以实现所谓的长行程阻尼结构,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工作性能,或通过将小弹簧串联形成大弹簧,能够在实现等同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工作性能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盘在所述围绕部分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将所述至少两个螺旋弹簧串连在一起的钩部。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盘除了通过其钩部与螺旋弹簧连接之外,不与其它部件形成固连关系,即中间盘是“浮动”的,其能够随螺旋弹簧的压缩而旋转。这样的中间盘能够在对螺旋弹簧起到径向保持、周向分布引导和连接作用的同时,制造非常简单,并且非常易于组装,同时也不会占用额外轴向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液力扭矩联接装置,其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优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中,所述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所述从动盘与涡轮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沿中心轴线剖开的部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部分的俯视图,其中从动盘被去除以示出保持盘、初级弹性组件和次级弹性组件;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5示出了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涡轮安装在一起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立体图,其中涡轮和从动盘被部分切除;
图6示出了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涡轮安装在一起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立体图,其中涡轮被部分切除;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中所使用的保持盘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中所使用的从动盘的立体图;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中所使用的从动盘的局部放大俯视图,示出了其中的止挡窗口;
图9b-9c示出了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从动盘的两个实施例;
图10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二级阻尼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中所使用的从动盘与涡轮的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中所示的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意义上,“轴向”表示沿着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中心轴线X的方向,“径向”表示与该中心轴线X正交并相交的方向,“径向外侧(部)”表示沿径向方向距离中心轴线X较远的部位,“径向内侧(部)”表示沿径向方向距离中心轴线X较近的部位,“周向”表示围绕中心轴线X。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的示意图,其包括扭矩输入壳体8、设置在该扭矩输入壳体8内部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液力变矩器11。
如图1-8所示,根据该实施例,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具有中心轴线X并包括:
活塞盘3,其位于扭矩输入壳体8内部并被安装为能够围绕中心轴线X旋转,并且活塞盘3能够沿中心轴线X轴向移位以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的扭矩输入壳体8接合或分离,且在活塞盘3与扭矩输入壳体8接合时从其接收扭矩并因此随其一体地旋转;
保持盘4,其与活塞盘3固定地连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保持盘4相对于扭矩输入壳体8位于活塞盘3的相对侧,并可通过任何固定方式固定到活塞盘3,以能够与活塞盘3一体地旋转和轴向移位。例如,如在图2-7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保持盘4与活塞盘3中分别设置有轴向相对的孔口25和26,铆钉24穿过相对的孔口25和26以将保持盘4固定到活塞盘3。优选地,多个孔口25和26分别设置为在保持盘4与活塞盘3上围绕中心轴线X规则地分布,以便以简单且稳固的方式将保持盘4与活塞盘3固定地连接;
从动盘5,其能够被驱动为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旋转,
多个初级弹性组件6,优选地三至六个初级弹性组件6,更优选地为四个初级弹性组件6,其被保持在保持盘4的径向外侧,围绕中心轴线X沿周向分布,即如此设置的初级弹性组件6能够在周向上起作用,如图2-6所示;
多个次级弹性组件7,优选地三至六个次级弹性组件7,更优选地为四个次级弹性组件7,其被保持在保持盘4的径向内侧,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沿周向分布,即如此设置的次级弹性组件7能够在周向上起作用,如图2-5所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初级弹性组件6和/或次级弹性组件7包括螺旋弹簧。即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螺旋弹簧构成。这可以确保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初级弹性组件6和/或次级弹性组件7。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通过这样的构造,在活塞盘3相对于扭矩输入壳体8轴向移位并接合扭矩输入壳体8以从其接收扭矩并随其一体地旋转时,与活塞盘3固定连接的保持盘4因此也随活塞盘3从该扭矩输入壳体8接收扭矩并与其一体地旋转,从而由保持盘4保持的初级弹性组件6能够从保持盘4接收扭矩并由此在保持盘4与从动盘5之间被压缩以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5,使得从动盘5能够相对于保持盘4沿任一方向转动一角度行程α(图9a-9c),在该角度行程α的先转动经过的第一段角度行程α1内,初级弹性组件6被压缩,次级弹性组件7不被压缩;在该角度行程α的经过角度行程α1之后的第二段角度行程α2内,次级弹性组件7在保持盘4与从动盘5之间被压缩,同时初级弹性组件6进一步被压缩。也就是说,在第二段角度行程α2内,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均被压缩。
在这里,该角度行程α是从动盘5能够被驱动为相对于保持盘4沿任一方向转动的最大角度行程,且α=α1+α2。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被构造为包括由初级弹性组件6构成的初级阻尼和由次级弹性组件7构成的次级阻尼的二级阻尼系统。如图10所示,其中图10的横坐标表示从动盘5与保持盘4之间的相对角度行程(以图2由箭头F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为证,以顺时针方向为负),纵坐标表示随着该相对角度行程由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所传递的扭矩。如图10中曲线P1所表示的,其第一段P11示出了初级阻尼过程,对应于上述第一段角度行程α1,其中只有初级弹性组件6被压缩并传递扭矩;曲线P1的第二段P12示出了次级阻尼过程,对应于第二段角度行程α2,其中次级弹性组件7被压缩,并且同时初级弹性组件6一起继续被压缩,如图所示,该第二段P12的斜率大于第一段P11。曲线P2也具有与曲线P1类似的二级构造,但与P1所表示的角度行程、弹性组件的刚度系数不同。这种构造使得可以在扭矩传递初期,只激发初级阻尼过程,即只有初级弹性组件6起作用,在该情况下从动盘5与保持盘4之间的相对角度行程小于或等于第一段角度行程α1;当扭矩增大时,激发次级阻尼过程,从动盘5与保持盘4之间的相对角度行程超过第一段角度行程α1,次级弹性组件7被启用并被压缩,同时初级弹性组件6被进一步压缩,从而从动盘5相对于保持盘4继续旋转以产生小于或等于角度行程α的总相对角度行程。
此外,保持盘4与活塞盘3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并同时保持盘4保持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这样的实施方式减少了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确保了轴向更为紧凑的构造,以能够适应其安装空间限制;同时,这还减少了组装操作,并因此减少了可能引入的组装误差,使得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性能更佳,操作更稳定,并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和组装成本。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和低廉的成本实现良好减振和高效的扭矩传递。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次级弹性组件7的弹性模量大于初级弹性组件6的弹性模量。即次级弹性组件7相比于初级弹性组件6具有更大的硬度。这样的构造有利于在确保良好地阻尼扭转振动的同时以更高的效率传递扭矩。
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次级弹性组件7的弹性模量设置为与初级弹性组件6的弹性模量一样大或比初级弹性组件6的弹性模量更小。上述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在保持盘4的外周边上设置第一凸片12,第一凸片12抵接初级弹性组件6并能够将扭矩从保持盘4传递到初级弹性组件6。优选地,第一凸片12与保持盘4一体地形成。如图所示,例如,沿着保持盘4的外周边设置多个第一凸片12,其每个位于相邻的两个初级弹性组件6之间,并在每一个周向端处抵接相邻的两个初级弹性组件6中的一个的周向端部。可选地,初级弹性组件6被设置为在一个轴向方向上由活塞盘3保持。还可选地,如图2-6和图8所示,在从动盘5的外周边上设置第二凸片13,初级弹性组件6在压缩时通过第二凸片13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5。优选地,第二凸片13与从动盘5一体地形成。如图所示,例如,沿着从动盘5的外周边设置多个第二凸片13,每个第二凸片13被放置在相邻的两个初级弹性组件6之间。
由此,在活塞盘3接合扭矩输入壳体8时,与活塞盘3固定地连接的保持盘4随活塞盘3从扭矩输入壳体8接收扭矩,并由此旋转,例如沿逆时针方向(由图2中的箭头F示出)旋转,使得第一凸片12在逆时针的方向上通过与其抵接的初级弹性组件6的第一周向端6a(图2和图5中示出)对该初级弹性组件6施压,从而将扭矩沿逆时针方向传递到该初级弹性组件6,该初级弹性组件6相应地沿着逆时针被加载并被压缩,使得该初级弹性组件6的第二周向端6b(图2和图5中示出)抵接紧邻的第二凸片13,从而通过该第二凸片13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5。
如图2-5和7中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保持盘4上设置保持次级弹性组件7的保持窗口14,其优选地与保持盘4一体地形成。可选地,在次级弹性组件7不被压缩的状态下,次级弹性组件7通过第一周向端7a和第二向端7b(图2中示出)卡在相应的保持窗口14中。可选地,次级弹性组件7被设置为在一个轴向方向上由活塞盘3保持。还可选地,在从动盘5上的径向内侧设置第三凸片15,优选地,第三凸片15与从动盘5一体地设置。在从动盘5相对于保持盘4的第二段角度行程α2中,次级弹性组件7在保持窗口14的相应的周向端与第三凸片15之间被压缩。即在从动盘5相对于保持盘4的第一段角度行程α1中,第三凸片15不接触次级弹性组件7,在第一段角度行程α1结束时,第三凸片15与次级弹性组件7接触,并且在从动盘5相对于保持盘4的第二段角度行程α2开始后,次级弹性组件7在第三凸片15与保持窗口14的相应的周向端之间被压缩。
由此,依然以活塞盘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例,在传递扭矩足够大时,从动盘5相对于保持盘4的相对旋转行程变得足够大,即进入第二段角度行程α2,使得由保持盘4的保持窗口14所保持的次级弹性组件7的第二周向端7b抵靠相应的第三凸片15,并由此使得次级弹性组件7在第三凸片15与保持窗口14的保持次级弹性组件7的第一周向端7a之间被压缩,从而通过次级弹性组件7将一部分扭矩从保持盘4传递到从动盘5,同时初级弹性组件6进一步被压缩并将另一部分扭矩从保持盘4传递到从动盘。
第一凸片12和/或第二凸片13和/或保持窗口14和/或第三凸片15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且允许在紧凑的构造中保持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并允许以简单的结构和组装关系有效实现扭矩的二级传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8所示,在从动盘5中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止挡窗口9,优选地为三个至六个,更有选地为四个,在保持盘4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相应的止挡窗口9中的多个止挡凸片10,其优选地与保持盘4一体地形成,在角度行程α的终点时,止挡凸片10抵靠相应止挡窗口9的边缘9a、9b止挡。由此,在传递大扭矩时,通过止档凸片10抵靠边缘9a、9b来实现保持盘4与从动盘5之间的扭矩传递,而不再通过初级弹性组件6与次级弹性组件7的压缩来实现,也就是说,止档凸片10抵靠止挡窗口9的边缘限制了施加到螺旋弹簧上的最大力,从而限制了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确保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不会被过度压缩以损坏其弹性性能。
并且,如图9a-9c所示,在初级弹性组件6与次级弹性组件7的设置给定的情况下,止挡窗口9和止挡凸片10被构造为能够限定从动盘5相对于保持盘4沿任一方向的最大角度行程α,以及初级弹性组件6与次级弹性组件7的最大压缩程度。图9a将图9b中所示的从动盘5’和图9c中所示的从动盘5”重叠在一起以进行比较,在图9a中的视角下,从动盘5”位于从动盘5’的下方,且从动盘5”的止挡窗口与从动盘5’的止挡窗口大致相对。如图9a所示,止挡窗口9”的周向长度大于止挡窗口9’的周向长度。由此,使用相同止档凸片10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止挡窗口9”的从动盘5”可获得的最大角度行程大于使用具有止挡窗口9’的从动盘5’可获得最大角度行程。类似地,在使用具有相同止挡窗口的从动盘的情况下,改变止挡凸片10的长度,也可以获得不同的最大角度行程。止挡窗口和止挡凸片也可以都被调整。由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中,只需简单地通过改变止挡窗口9和/或止挡凸片10的构造或设置,比如改变止挡窗口9的周向长度和/或止档凸片10的周向长度,就能调整保持盘4相对于从动盘5的最大角度行程α,制造满足不同需求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而其他部件的结构无需调整从而进行标准化生产,这大大降低了设计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和8所示,第三凸片15设置为自相应的止挡窗口9的径向内侧边缘17延伸。这样可以在形成止挡窗口9的过程中方便简单地形成第三凸片,并能够充分利用从动盘5的材料并有助于形成紧凑的结构,从而能够节省成本。
在进一步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保持盘4具有环面部27,第一凸片12沿着环面部27的外周边27a设置并可以自外周边27a向外突出地延伸。更具体地,保持窗口14沿着环面部27的内周边27b设置并可以自内周边27b向内突出。进一步地,止挡凸片10也可沿着环面部27的内周边27b设置并可以自内周边27b突出。这样的构造确保了保持盘4的构造紧凑,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并且能够容易地制成第一凸片12和/或保持窗口14和/或止挡凸片10,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现在参考图2-6来说明初级弹性组件6和次级弹性组件7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优选地还包括中间盘18,该中间盘18包括在周向上围绕初级弹性组件6的围绕部分19。由此,中间盘18能够对初级弹性组件6起到径向保持和周向分布引导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初级弹性组件6包括串联的至少两个螺旋弹簧20、21,即初级弹性组件6的这种设置可以以低成本实现长行程阻尼结构。长弹簧价格昂贵,通过将小弹簧串联形成弹簧组件,能够在实现同等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工作性能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成本。
当然,初级弹性组件6和/或次级弹性组件7的其它构造也是可行的。例如,在未示出的变型中,初级弹性组件6的和/或次级弹性组件7的每个螺旋弹簧可以由大直径外螺旋弹簧和设置在大直径外螺旋弹簧内的小直径螺旋弹簧形成。
还优选地,如图2-6所示,中间盘18还包括在围绕部分19的径向内侧设置的钩部22,钩部22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螺旋弹簧20、21串联并保持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盘18除了通过其钩部22与螺旋弹簧20、21连接之外,不与其它部件形成固连关系,即中间盘18是“浮动”的,其能够随螺旋弹簧20、21的压缩而旋转。这样的中间盘18能够在对螺旋弹簧20、21起到径向保持、周向分布引导和连接作用的同时,同时制造非常简单,并且非常易于组装,同时也不会占用额外的轴向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性能。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7所示,保持盘4的第一凸片12被构造为能够防止中间盘18相对于初级弹性组件6轴向偏移。例如,如图2和7所示,第一凸片12被构造为具有轴向延伸部12c和自该轴向延伸部12c径向向外弯折的弯折部12b,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凸片12的轴向延伸部12c与相应的初级弹性组件6抵接以向初级弹性组件6施加力,此时,弯折部12b则与中间盘18的围绕部分19轴向相对,以能够对保持盘18起到轴向保持作用。该实施例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紧凑的结构实现保持盘18的相对稳固,由此有利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稳定操作。
应注意,上述各种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组合,除非技术上不允许这样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包括以上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如图11-13所示。如图11所示,以上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从动盘5与液力变矩器11的涡轮23固定地连接,例如通过铆接。由此,涡轮23能够与从动盘5一起随着活塞盘3轴向移位。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力扭矩连接装置1的机动车辆。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液力扭矩连接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中心轴线(X)并包括:
活塞盘(3),其被安装为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旋转,并能够沿所述中心轴线(X)轴向移位以与所述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的扭矩输入壳体(8)接合或分离,
保持盘(4),其与所述活塞盘(3)固定地连接,
从动盘(5),其能够被驱动为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旋转,
多个初级弹性组件(6),其被保持在所述保持盘(4)的径向外侧,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沿周向分布,
多个次级弹性组件(7),其被保持在所述保持盘(4)的径向内侧,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沿周向分布,
其中,在所述活塞盘(3)接合所述扭矩输入壳体(8)时,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能够从所述保持盘(4)接收扭矩并由此在所述保持盘(4)与所述从动盘(5)之间被压缩以将扭矩传递到所述从动盘(5),使得所述从动盘(5)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盘(4)沿任一方向转动一角度行程(α),
在所述角度行程(α)的第一段角度行程(α1)内,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被压缩,所述次级弹性组件(7)不压缩,
在所述角度行程(α)的第二段角度行程(α2)内,所述次级弹性组件(7)在所述保持盘(4)与所述从动盘(5)之间被压缩,同时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进一步被压缩;
其中,在所述从动盘(5)中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止挡窗口(9),在所述保持盘(4)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相应的止挡窗口(9)中的多个止挡凸片(10),在所述角度行程(α)的终点时,所述止挡凸片(10)抵靠相应止挡窗口(9)的边缘(9a,9b)止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盘(4)的外周边上设置第一凸片(12),所述第一凸片(12)抵接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并将扭矩从所述保持盘(4)传递到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和/或
在所述从动盘(5)的外周上设置第二凸片(13),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 在被压缩时通过所述第二凸片(13)将扭矩传递到所述从动盘(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盘(4)上设置保持所述次级弹性组件(7)的保持窗口(14),在所述从动盘(5)上的径向内侧设置第三凸片(15),
其中,在所述第二段角度行程中,所述次级弹性组件(7)通过所述保持窗口(14)的周向端与所述第三凸片(15)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凸片(15)设置为自所述止挡窗口(9)的径向内侧边缘(17)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弹性组件(7)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的弹性模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和/或所述次级弹性组件(7)包括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中间盘(18),所述中间盘(18)包括在周向上围绕所述初级弹性组件的围绕部分(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弹性组件(6)每个包括串连的至少两个螺旋弹簧(20,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盘(18)在所述围绕部分(19)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将所述至少两个螺旋弹簧(20,21)串连在一起的钩部(22)。
10.一种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转振动阻尼系统(2)的所述从动盘(5)与涡轮(23)固定在一起。
12.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力扭矩联接装置(1)。
CN201921278101.XU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Active CN211009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8101.XU CN211009727U (zh)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8101.XU CN211009727U (zh)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9727U true CN211009727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2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8101.XU Active CN211009727U (zh)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97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963A (zh) * 2019-08-07 2021-02-09 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CN112503139A (zh) * 2020-12-09 2021-03-16 吉林大学 一种新型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
CN115111282A (zh) * 2021-03-19 2022-09-27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用断开式扭转减震动力传输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963A (zh) * 2019-08-07 2021-02-09 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CN112503139A (zh) * 2020-12-09 2021-03-16 吉林大学 一种新型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
CN115111282A (zh) * 2021-03-19 2022-09-27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用断开式扭转减震动力传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09727U (zh)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US5908100A (en) Vibration dampening clutch driven disc
US7172509B2 (en) Damper mechanism and damper disk assembly
US4433771A (en) Torsion damping device for a clutch plate
US10808820B2 (en) Torque converter for vehicle
US4899862A (en) Torsion damping device with a centring ring member
US20130225302A1 (en) Lock-up device for fluid coupling
US9568049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10052443A1 (en) Torque converter with lockup device
US20170276223A1 (en)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US4254855A (en) Coaxial spring damper drive
US4269296A (en) Two-stage coaxial spring damper
KR102289993B1 (ko) 차량용 토션 댐퍼
WO2012038024A1 (en) Coil spring tilger damper fixed to turbine
US4537580A (en) Torsional damper device
US11619270B2 (en)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KR101339389B1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US5857914A (en) Configuration for connecting outer radial portions of disk portions of a damper disk assembly
CN113557370A (zh)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CN112343963A (zh)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系统
CN111749992A (zh) 离合器和从动盘总成
US10767723B2 (en) Torque converter for vehicle
CN110382906B (zh) 具有摩擦垫圈的离合器盘
JPH0343494B2 (zh)
GB2054099A (en) Torsion damping assembly for a friction clu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