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6560U - 堤坝泄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堤坝泄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6560U
CN211006560U CN201921785196.4U CN201921785196U CN211006560U CN 211006560 U CN211006560 U CN 211006560U CN 201921785196 U CN201921785196 U CN 201921785196U CN 211006560 U CN211006560 U CN 211006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dam body
upper cover
worm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51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泽均
徐翊源
张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hengdata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hengdata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hengdata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hengdata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51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6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6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6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堤坝泄洪装置,涉及堤坝建筑的技术领域,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底部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处设有泄水闸门,所述泄水闸门包括通过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均设有排水口,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可相对转动至排水口完全打开或封闭,所述坝体的顶部设有驱动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相对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且安全性更高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堤坝泄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堤坝泄水口启闭装置。
背景技术
堤坝也叫大坝,大多设有泄洪口和多个水位调节口,泄洪口一般位于堤坝底部,而水位调节口一般位于堤坝上端。在平时河水流量较小时,泄洪口的闸门一般都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水位调节口来控制水位;在汛期时或上游河水流量较大时,再打开泄洪口闸门调节流量从而控制水位。现有技术中,常通过螺杆启闭机来控制泄洪口处的闸门开合,螺杆启闭机是一种用螺纹杆直接或通过导向滑块、连杆与闸门的门叶相连接,螺杆上下移动以启闭闸门的机械。
但是螺杆启闭机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顶闸事故。发生顶闸事故通常有以下原因:操作人员工作马虎,盲目操作,如将启闭方向反向,当反力超过启闭机或启闭台的承受耐力时,就会发生压弯螺杆、顶碎启闭机端盖,顶断启用机梁使钢筋混凝土梁上缘开裂破坏,严重的会发生启闭机台(梁)位移、旋转、倾覆,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电动启闭机还会引起电动机过载而烧毁电机,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用,威胁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安全性更高的堤坝泄洪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堤坝泄洪装置,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底部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处设有泄水闸门,所述泄水闸门包括通过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均设有排水口,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可相对转动至排水口完全打开或封闭,所述坝体的顶部设有驱动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相对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泄水口处的泄水闸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上盖板和下盖板相对转动至排水口完全打开,进而调节流量以控制水位稳定。当水位到达设定值时,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上盖板和下盖板反向对转动至排水孔完全封闭,从而关闭泄水闸门。泄水闸门的启闭均通过安装在坝体顶部的驱动组件进行调节,泄水闸门的启闭操作更加方便且可降低安全事故隐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盖板固定盖设在所述泄水口处的坝体上,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下盖板中心处,所述上盖板中心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且上盖板的下表面与下盖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自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盖板与泄水口处的坝体固定,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自转带动上盖板转动,从而调节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排水口的相对位置,驱动组件驱动上盖板与下盖板相对转动更加容易,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顶端高于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蜗轮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一端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坝体的顶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在坝体顶端驱动蜗杆转动,利用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通过转轴固定连接的上盖板转动。上盖板通过蜗轮、蜗杆驱动转动,上盖板的转动更加容易,蜗轮、蜗杆的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定,传动效果及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坝体沿所述蜗杆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支撑墩,若干所述支撑墩在所述蜗杆下方对蜗杆进行支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坝体上设置若干支撑墩,若干支撑墩对蜗杆进行支承,使蜗杆在转动时不易受到自身重力和水压自动下沉,减小蜗杆由于受到较大的非轴向力而产生的机械疲劳,延长蜗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墩上设有套设在所述蜗杆上的导向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墩上的导向环可以限制蜗杆的位置,使蜗杆稳定处于某一条直线上不偏移,进而提高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稳定性,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坝体的底部设有盖设在所述泄水闸门上的拦污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坝体底部的拦污栅可以将杂物、污泥进行过滤拦截,使泄水闸门上的排水口与坝体的泄水口不易堵塞,排水更加顺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水口内埋设有输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泄水口内埋设输水管,输水管相较于混凝土材质的坝体耐河水的冲击性更好,输水管不易开裂或渗水,提高坝体底部基础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坝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坝体顶部的电机房对驱动电机进行隔离保护,使驱动电机免受雨水、紫外线的侵蚀,延长驱动电机使用寿命,也便于工作人员更加安全地启闭驱动电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泄水闸门由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转轴同轴转动连接,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相对转动,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排水口完全对齐从而完全打开泄水闸门,泄水闸门的启闭操作更加方便且可降低安全事故隐患;
(2)泄水闸门的下盖板固定在坝体底部,上盖板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的传动作用带动上盖板转动,从而切换泄水闸门的启闭状态,泄水闸门启闭更加容易,稳定性更好;
(3)在坝体上设置若干支撑墩,支撑墩和导向环对蜗杆进行支承和限位,使蜗杆稳定处于某一条直线上不偏移,进而提高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稳定性,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泄水闸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泄水闸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坝体;2、泄水口;3、泄水闸门;4、转轴;5、上盖板;6、下盖板;7、排水口;8、驱动组件;9、蜗轮;10、蜗杆;11、驱动电机;12、支撑墩;13、导向环;14、拦污栅;15、输水管;16、电机房;17、砼截水环;18、进口水箱;19、混凝土桩;20、支杆;21、门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堤坝泄洪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坝体1,坝体1底部开设有泄水口2(参见图3),泄水口2沿坝体1宽度方向水平贯穿坝体1且泄水口2内埋设有输水管15,坝体1的两侧面分别为上游端面和下游端面,坝体1内靠近上游端面和下游端面位置埋设有砼截水环17,输水管15的两端分别从两个砼截水环17中嵌合穿过。泄水口2在坝体1的上游端面处安装有泄水闸门3,泄水闸门3包括通过转轴4同轴转动连接的上盖板5和下盖板6,上盖板5和下盖板6上均开设有排水口7,上盖板5和下盖板6可相对转动至排水口7完全打开或封闭,坝体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上盖板5与下盖板6相对转动从而打开泄水闸门3的驱动组件8。
泄水口2处的泄水闸门3通过驱动组件8进行启闭进而调节流量以控制水位稳定,当水位到达设定值时,再通过驱动组件8驱动上盖板5和下盖板6反向对转动至排水孔完全封闭,从而关闭泄水闸门3。
参照图3和图4,泄水口2靠近坝体1的上游端面处设置有进口水箱18,进口水箱18为顶面和朝向输水管15的侧面均开口设置且纵剖面呈L型的砼制水箱,进口水箱18的一侧水平地浇筑在输水管15下方,另一侧与输水管15端面相对地竖直朝上。输水管15靠近坝体1的上游端面处浇筑有混凝土桩19,混凝土桩19的底部与输水的周侧面最高点齐平,混凝土桩19的顶部高于坝体1的上游端面最低点,且混凝土桩19的顶面为与坝体1的上游端面平行的倾斜面,泄水闸门3安装在混凝土桩19较低一侧的进口水箱18顶面开口处。
参照图4和图5,泄水闸门3的上盖板5和下盖板6均为圆盘状且均开设有至少两个排水口7,上盖板5的下表面和下盖板6的上表面抵接,多个排水口7在上盖板5或下盖板6上周向均布且上盖板5和下盖板6上的排水口7数量、形状均相同且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以上盖板5和下盖板6上均开设两个排水口7为例,两个排水口7均呈扇形且关于上盖板5和下盖板6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板5和下盖板6上的排水口7数量可以为三个及以上。下盖板6的底部边缘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混凝土桩19和进口水箱18的顶面上,下盖板6的中心转动安装有转轴4,转轴4贯穿上盖板5和下盖板6的中心且转轴4与上盖板5固定连接。
转轴4远离下盖板6的一端突出于上盖板5的上表面且与驱动组件8传动连接,驱动组件8通过驱动转轴4自转,带动上盖板5转动,使上盖板5的排水口7与下盖板6的排水口7正对或完全错开,从而实现泄水闸门3的开启与关闭。驱动组件8包括驱动电机11(参见图2)、蜗杆10和蜗轮9,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在坝体1的顶部,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蜗杆10一端固定连接,蜗杆10的另一端在坝体1的上游端面一侧延伸至坝体1的底部并与蜗轮9啮合连接,转轴4突出于上盖板5的端部与蜗轮9中心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1在坝体1顶端驱动蜗杆10转动,利用蜗杆10与蜗轮9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蜗轮9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9通过转轴4固定连接的上盖板5转动,上盖板5的转动更加容易,蜗轮9、蜗杆10的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定,传动效果及稳定性更好。
为了增强蜗杆10的传动稳定性,坝体1沿蜗杆10的长度方向均匀浇筑有若干支撑墩12,支撑墩12竖直设置且底部埋入坝体1中,若干支撑墩12在蜗杆10下方对蜗杆10进行支承。支撑墩12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导向环13,导向环13为套设在蜗杆10上的U形环且导向环13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支杆20,支杆20平放并通过门栓21转动安装在支撑墩12上。
由于在泄水闸门3打开排水时,河中的杂物、污泥容易随河流流动而堵塞泄水闸门3的排水口7或输水管15,因此在泄水闸门3的正上方盖设有拦污栅14,拦污栅14为底部同时固定在混凝土柱19和进口水箱18顶部且底面开口的盒状栅格网,蜗杆10穿过拦污栅14靠近坝体1顶端的一侧并与蜗轮9啮合。同时为了对驱动电机11进行保护,坝体1的顶部砌筑有电机房16,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在电机房16内,电机房16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通断电的电力设备和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泄水闸门3由上盖板5和下盖板6通过转轴4同轴转动连接,工作人员在坝体1顶部的电机房16内通过操控控制开关使驱动电机11通电,驱动电机11通过蜗杆10和蜗轮9带动上盖板5相对于下盖板6转动,使上盖板5与下盖板6的排水口7完全对齐从而完全打开泄水闸门3,关闭泄水闸门3则反向扭动控制开关,泄水闸门3的启闭操作更加方便且可降低安全事故隐患。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堤坝泄洪装置,包括坝体(1),所述坝体(1)底部设有泄水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2)处设有泄水闸门(3),所述泄水闸门(3)包括通过转轴(4)同轴转动连接的上盖板(5)和下盖板(6),所述上盖板(5)和所述下盖板(6)上均设有排水口(7),所述上盖板(5)和所述下盖板(6)可相对转动至排水口(7)完全打开或封闭,所述坝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所述上盖板(5)与下盖板(6)相对转动的驱动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6)固定盖设在所述泄水口(2)处的坝体(1)上,所述转轴(4)转动安装在所述下盖板(6)中心处,所述上盖板(5)中心与所述转轴(4)固定连接且上盖板(5)的下表面与下盖板(6)的上表面抵接,所述驱动组件(8)驱动所述转轴(4)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蜗轮(9)、蜗杆(10)和驱动电机(11),所述转轴(4)顶端高于所述上盖板(5)的上表面且与所述蜗轮(9)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0)一端与所述蜗轮(9)啮合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坝体(1)的顶部与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沿所述蜗杆(10)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支撑墩(12),若干所述支撑墩(12)在所述蜗杆(10)下方对蜗杆(10)进行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墩(12)上设有套设在所述蜗杆(10)上的导向环(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底部设有盖设在所述泄水闸门(3)上的拦污栅(1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2)内埋设有输水管(1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坝泄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顶部设有电机房(16),所述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房(16)内。
CN201921785196.4U 2019-10-22 2019-10-22 堤坝泄洪装置 Active CN211006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5196.4U CN211006560U (zh) 2019-10-22 2019-10-22 堤坝泄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5196.4U CN211006560U (zh) 2019-10-22 2019-10-22 堤坝泄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6560U true CN21100656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6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5196.4U Active CN211006560U (zh) 2019-10-22 2019-10-22 堤坝泄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6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9376A (zh) * 2021-04-23 2021-08-20 刘春林 一种水坝用异物分类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9376A (zh) * 2021-04-23 2021-08-20 刘春林 一种水坝用异物分类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21315B2 (en) A water control gate
CN212153641U (zh) 一种可调节截流量和溢流高度的截流井
CN110284466B (zh) 一种河道组合闸门及其控水方法
CN213390005U (zh) 一种排泥方便的水利水坝结构
CN201485831U (zh) 门叶式液压闸门
CN211006560U (zh) 堤坝泄洪装置
JP5361096B1 (ja) 水門
CN212427003U (zh) 一种新型水闸结构
CN204626351U (zh) 横轴水力自控旋转闸门
CN210086460U (zh) 一种液动旋转堰门、安装该堰门的分流井及其控制系统
CN215801455U (zh) 一种自动清淤的一体化闸门
CN104988885A (zh) 横轴水力自控旋转闸门
CN113718726B (zh) 一种一体化闸门自动清淤方法
CN214423534U (zh) 翻转堰智能截污井
CN212052627U (zh) 重力坝结构
CN211172348U (zh) 一种大型拦蓄冲洗门
CN213296266U (zh) 一种水利用可进行流量调节的水利闸门
CN113699946A (zh) 一种泄洪智能控流的水利工程设备
CN207143868U (zh) 一种节约水资源的护坡压力坝
CN105544477A (zh) 一种设有过鱼装置的双向溢流挡水闸
CN220888561U (zh) 一种堤坝用防堵塞闸门
CN21295642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水利闸门
CN219033078U (zh) 一种河水导流装置
CN219195861U (zh) 一种水利工程节制闸
CN215977148U (zh) 一种漂浮式涵闸启闭自动控制监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