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5378U - 一种引流接种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流接种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05378U CN211005378U CN201921464319.4U CN201921464319U CN211005378U CN 211005378 U CN211005378 U CN 211005378U CN 201921464319 U CN201921464319 U CN 201921464319U CN 211005378 U CN211005378 U CN 2110053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hole
- limiting plate
- limiting
- sty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接种针,其包括针体组件、针筒、盖体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针体组件的针芯顶端配合有一球状体,针体组件的移动套内壁通过多根连接杆与针芯外壁相连;所述针筒中部形成滑动孔,针筒侧壁设有导向通槽,针筒侧面还开设有低于导向通槽的限位孔,限位孔中配合有限位板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针芯穿置于滑动孔中,移动套套置针筒,各连接杆分别可穿置于导向通槽中;所述针筒外壁配合有用于将针芯组件定位于初始位置的胶纸;所述盖体配合于针筒顶部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针芯组件上移至终止位置,当针筒组件处于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时,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并具备引流和划线接种两种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引流接种针。
背景技术
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血培养的过程为:把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液接种到一个或多个血培养瓶中,并配合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来进行检测,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设置于血培养瓶孔底部的荧光传感器可感应血培养瓶内细菌产生的代谢物质激发产生的荧光,荧光强度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当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检测到血培养瓶中的血液呈阳性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及时取出,转接种至相应培养皿后做微生物的鉴定和药敏;而现有的取出血培养瓶中的血液,一般通过插入血培养瓶塞子中的引流针来将血培养瓶内的血液引流至培养皿,或者是直接将针筒的针体插入血培养瓶塞子中,通过针筒来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抽取出注入相应的培养皿中;当血培养瓶中的血液移至培养皿中后,再通过接种环对培养皿中的血液进行分区划线,以达到纯化分离微生物的目的。但是现有引流针和针筒没有保护措施,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易被引流针或针筒的针体刺伤,严重危害了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接种针,其使用安全,并具备引流和划线接种两种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引流接种针,其包括针体组件、针筒、盖体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芯和移动套;所述针芯为中空结构,针芯顶端配合有一球状体,球状体对应于针芯的中心孔设有通孔;所述移动套环绕针芯设置,移动套内壁通过多根连接杆与针芯外壁相连;所述针筒中部形成上下贯穿的滑动孔,针筒侧壁对应于各连接杆分别设有顶部开口、两侧贯通的导向通槽;所述针筒侧壁还开设有低于导向通槽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穿孔连通,限位孔中配合有可移动的限位板和驱动限位板复位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针芯可上下移动的穿置于滑动孔中并与滑动孔间隙配合,所述移动套可上下移动的套置针筒,各连接杆分别可上下移动的穿置于各导向通槽中;所述针筒外壁配合有用于将针芯组件定位于初始位置的胶纸,胶纸粘住针筒和移动套;所述盖体配合于针筒顶部上并罩置针筒顶部,盖体的底部活动抵触移动套的顶部,盖体中心设有供针芯穿置的穿孔,球状体位于盖体外;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针筒内并用于驱使针芯组件上移至终止位置,终止位置高于初始位置;当针芯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且针芯侧面抵触限位板;当针芯组件处于终止位置时,所述移动套顶部抵触盖体底部,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且针芯底端高于限位板,第二弹性件驱使限位板复位而封闭滑动孔。
所述滑动孔内壁凹设与限位孔正对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可移动的配合在限位孔和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滑动孔活动对齐的过孔;当针芯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限位板过孔与针筒滑动孔对齐,所述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且针芯穿过限位板过孔;而当针芯组件处于终止位置时,所述针芯底端高于限位板,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限位板复位,而使得限位板过孔与针筒滑动孔错位以封闭滑动孔。
所述限位孔外端开口配合有一塞子,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设置在塞子与限位板之间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塞子和限位板。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置针芯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靠连接杆和导向通槽底部。
所述球状体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针芯顶端上。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与移动套内壁和针芯外壁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未进行使用时,针芯组件通过胶纸定位于初始位置上,使得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避免针芯底端刺伤操作人员,而由于针芯顶端配合有球状体,通过球状体能避免针芯顶端刺伤操作人员;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来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转移至培养皿时,操作人员先将针筒底部抵靠在血培养瓶瓶口处的瓶塞上,然后下移移动套,使得移动套带动针芯下移,进而使得针芯底端伸出针筒而刺入血培养瓶中,这时便可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通过针芯引流至培养皿,以转移血液,实现引流功能,另外此时胶纸因为移动套下移而被破坏,胶纸不再同时粘住针筒和移动套,即胶纸不再定位住针筒组件;当血液转移结束后,操作人员上移移动套而带动针芯上移,使得针芯脱离血培养瓶瓶口处的瓶塞而取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此时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针芯组件上移至终止位置,使得针芯底端高于限位板而使得针芯不对限位板进行限位,第二弹性件便驱使限位板复位而使得限位板封闭滑动孔,此时限位板会限制针芯下移,使得针芯底端不会伸出针筒,避免针芯底端刺伤操作人员。在取下所述的引流接种针后,操作人员移动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使得配合在针芯顶端上的球状体在培养皿上进行分区划线而纯化分离微生物,从而实现划线接种功能。
综上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来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转移至培养皿时,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针芯刺伤操作人员,使用上更为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针芯在实现引流功能的基础上,另外通过在针芯顶端配合有球状体而可实现划线接种功能,功能上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针芯组件处于终止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1(针芯组件处于初始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2(针芯底端伸出针筒);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3(针芯组件处于终止位置);
标号说明:
针芯组件1,针芯11,中心孔111,移动套12,球状体13,通孔131,连接杆14,
针筒2,滑动孔21,限位槽211,导向通槽22,限位孔23,
盖体3,穿孔31,
第一弹性件4,复位弹簧41,
限位板5,过孔51,
第二弹性件6,
胶纸7,
塞子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引流接种针包括针芯组件1、针筒2、盖体3以及第一弹性件4。
具体的,配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针芯组件1包括针芯11和移动套12。其中针芯11为中空结构,针芯11顶端配合有一球状体13以避免针芯11顶端刺伤操作人员,另外通过球状体13也可以在培养皿上进行划线;所述球状体13对应于针芯11的中心孔111设有通孔131,以使得针芯11中心孔111两端均能与外界连通,使得针芯11能引流。而所述移动套12环绕针芯11设置,移动套12内壁通过多根连接杆14与针芯11外壁相连,以使移动套12与针芯11可同步移动。其中所述球状体13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针芯11顶端上;所述连接杆14的两端可分别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与移动套12内壁和针芯11外壁相连。
配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针筒2中部形成上下贯穿的滑动孔21,针筒2侧壁对应于各连接杆14分别设有顶部开口、两侧贯通的导向通槽22;针筒2侧壁还开设有低于导向通槽22的限位孔23,限位孔23与穿孔21连通,限位孔23中配合有可移动的限位板5和驱动限位板5复位的第二弹性件6。所述针芯组件1活动配合在针筒2上,其中针芯11可上下移动的穿置于滑动孔21中并与滑动孔21间隙配合,移动套12可上下移动的套置针筒2,各连接杆14分别可上下移动的穿置于各导向通槽22中,而所述针筒3外壁还配合有用于将针芯组件1定位于初始位置的胶纸7,所述胶纸7粘住针筒2和移动套12而定位住针芯组件1;当针芯组件1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针芯11底端内缩于滑动孔21中且针芯11侧面抵触限位板5,这样针芯11对限位板5进行限位而使得限位板5不封闭滑动孔21,此时针芯11可向下移动。其中所述限位孔23外端开口可配合有一塞子8,所述第二弹性件6为设置在塞子8与限位板5之间的限位弹簧61;所述限位弹簧61两端分别抵靠塞子8和限位板5,使得限位弹簧61可驱使限位板5内移复位。
配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杆14的数量可以为两根,两根连接杆14正对,这样导向通槽22的数量则为两个,两个导向通槽22也正对。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14并不局限于两根且两根连接杆14正对,只要连接杆14两端将移动套12内壁和针芯1外壁相连且连接杆14至少为两根即可,另外导向通槽22则对应于连接杆14设置,通过导向通槽21使得连接杆14可在针筒2内上下移动即可;例如连接杆14的数量为四根,四根连接杆14构成十字结构,则导向通槽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通槽22也构成十字结构。
配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盖体3配合于针筒2顶部上并罩置针筒2顶部,盖体3可与针筒2螺纹相连;而所述盖体4中心设有供针芯11穿置的穿孔31,针芯11活动穿置穿孔31,球状体13位于盖体3外。而所述第一弹性件4设置于针筒2内并用于驱使针芯组件1上移至终止位置,终止位置高于初始位置;当针芯组件1处于终止位置时,移动套12顶部抵触盖体3底部,针芯11底端内缩于滑动孔21中,且针芯11底端高于限位板5而使得针芯11不对限位板5进行限位,此时第二弹性件6驱使限位板5复位,使得限位板5封闭滑动孔21,这样限位板5便可限制针芯11下移,使得针芯11底端不会伸出针筒2。使得针芯11底端不会刺伤操作人员。
配合图1至图5所示,其中所述滑动孔21内壁可凹设与限位孔23正对的限位槽211,限位板5可移动的配合在限位孔23和限位槽211中,而限位板5上设有与滑动孔21活动对齐的过孔51;这样当针芯组件1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限位板5过孔51与针筒2滑动孔21对齐,所述针芯11底端内缩于滑动孔21中且针芯11穿过限位板5过孔51,使得针芯11侧面抵触限位板5,而使得此时针芯11可向下移动;而当针芯组件1处于终止位置时,所述针芯11底端高于限位板5而使得针芯11不对限位板5进行限位,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6驱使限位板5复位,而使得限位板5过孔51与针筒2滑动孔21错位以封闭滑动孔21,这样限位板5便可限制针芯11下移,使得针芯11底端不会伸出针筒2。
配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未进行使用时,针芯组件1通过胶纸7定位于初始位置上,使得针芯11底端内缩于滑动孔21中,避免针芯11底端刺伤操作人员,而由于针芯11顶端配合有球状体13,本实用新型通过球状体13能避免针芯11顶端刺伤操作人员;配合图3至图5所示,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来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转移至培养皿时,操作人员先将针筒2底部抵靠在血培养瓶瓶口处的瓶塞上,然后下移移动套12,使得移动套12带动针芯11下移,进而使得针芯11底端伸出针筒2而刺入血培养瓶中,这时便可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通过针芯11引流至培养皿,以转移血液,实现引流功能,另外此时胶纸7因为移动套12下移而被破坏,胶纸7不再同时粘住针筒2和移动套12,即胶纸7不再定位住针筒组件1;当血液转移结束后,操作人员上移移动套12而带动针芯11上移,使得针芯11脱离血培养瓶瓶口处的瓶塞而取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此时在第一弹性件4作用下,针芯组件1上移至终止位置,使得针芯11底端高于限位板5而使得针芯11不对限位板5进行限位,第二弹性件6便驱使限位板5复位而使得限位板5封闭滑动孔21,此时限位板5会限制针芯11下移,使得针芯11底端不会伸出针筒2,避免针芯11底端刺伤操作人员。在取下所述的引流接种针后,操作人员移动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使得配合在针芯11顶端上的球状体13在培养皿上进行分区划线而纯化分离微生物,从而实现划线接种功能。
综上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来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转移至培养皿时,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针芯11刺伤操作人员,使用上更为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针芯11在实现引流功能的基础上,另外通过在针芯11顶端配合有球状体13而可实现划线接种功能,功能上更加丰富。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引流接种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组件、针筒、盖体以及第一弹性件;
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芯和移动套;所述针芯为中空结构,针芯顶端配合有一球状体,球状体对应于针芯的中心孔设有通孔;所述移动套环绕针芯设置,移动套内壁通过多根连接杆与针芯外壁相连;
所述针筒中部形成上下贯穿的滑动孔,针筒侧壁对应于各连接杆分别设有顶部开口、两侧贯通的导向通槽;所述针筒侧壁还开设有低于导向通槽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穿孔连通,限位孔中配合有可移动的限位板和驱动限位板复位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针芯可上下移动的穿置于滑动孔中并与滑动孔间隙配合,所述移动套可上下移动的套置针筒,各连接杆分别可上下移动的穿置于各导向通槽中;所述针筒外壁配合有用于将针芯组件定位于初始位置的胶纸,胶纸粘住针筒和移动套;
所述盖体配合于针筒顶部上并罩置针筒顶部,盖体的底部活动抵触移动套的顶部,盖体中心设有供针芯穿置的穿孔,球状体位于盖体外;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针筒内并用于驱使针芯组件上移至终止位置,终止位置高于初始位置;
当针芯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且针芯侧面抵触限位板;当针芯组件处于终止位置时,所述移动套顶部抵触盖体底部,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且针芯底端高于限位板,第二弹性件驱使限位板复位而封闭滑动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内壁凹设与限位孔正对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可移动的配合在限位孔和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滑动孔活动对齐的过孔;
当针芯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限位板过孔与针筒滑动孔对齐,所述针芯底端内缩于滑动孔中且针芯穿过限位板过孔;而当针芯组件处于终止位置时,所述针芯底端高于限位板,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限位板复位,而使得限位板过孔与针筒滑动孔错位以封闭滑动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外端开口配合有一塞子,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设置在塞子与限位板之间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塞子和限位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置针芯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靠连接杆和导向通槽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体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针芯顶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接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与移动套内壁和针芯外壁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64319.4U CN211005378U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一种引流接种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64319.4U CN211005378U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一种引流接种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05378U true CN211005378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7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6431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05378U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一种引流接种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05378U (zh) |
-
2019
- 2019-09-04 CN CN201921464319.4U patent/CN2110053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819275B1 (de) | Probenröhrchen zur aufnahme von körperflüssigkeiten, insbesondere blut | |
EP2169047B1 (en) | Microbial detection assembly | |
CN103267839B (zh) | 封闭式的层析试纸塑料卡盒 | |
CN103114035B (zh) | 一种全封闭提取、转移和贮存核酸的装置 | |
CN211005378U (zh) | 一种引流接种针 | |
CN102634448A (zh) | 一种生物采样拭子 | |
CN204527985U (zh) | 一种新型病理标本瓶 | |
CN204379861U (zh) | 血浆分离装置 | |
CN201404221Y (zh) | 试管式采血器 | |
CN209428494U (zh) | 一种dna提取离心柱管组合装置 | |
CN211214739U (zh) | 一种用于留置针的防溢塞及使用该防溢塞的留置针 | |
CN204813912U (zh) | 一种采血管 | |
CN205286373U (zh) | 一种能够保存采血标本的快速采血器 | |
CN208013067U (zh) | 一种唾液检测装置 | |
CN210638955U (zh) | 一种液体食品检测用无菌取样设备 | |
CN204050329U (zh) | 双口异向单胶塞组合盖 | |
CN202837036U (zh) | 采血管防溅双通道取样针头 | |
CN203468650U (zh) | 一种肿瘤活检取样器 | |
CN201341885Y (zh) | 末梢血采集管 | |
CN107714054B (zh) | 专用于对静脉采血针进行防护的机构 | |
CN202843624U (zh) | 真空采血管 | |
CN202537514U (zh) | 一种动脉血采血装置 | |
CN202086483U (zh) | 用于采血管密封的复合帽塞 | |
CN205597990U (zh) | 穿刺针 | |
CN202437133U (zh) | 血液检测用试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