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4745U -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4745U
CN211004745U CN201920414924.4U CN201920414924U CN211004745U CN 211004745 U CN211004745 U CN 211004745U CN 201920414924 U CN201920414924 U CN 201920414924U CN 211004745 U CN211004745 U CN 211004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atic weed
bionic aquatic
cleaning assembly
cavity
bi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49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倩
张克勤
董伊航
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da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Su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st Color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st Color Nan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st Color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49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4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4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4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边框设置有浮力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的仿生水草;套接在仿生水草上的清洗组件,清洗组件的内径小于仿生水草的外径,可沿仿生水草上下移动;安装在清洗组件下方与清洗组件相连通的带有废物排出口的收集腔;还包括通过拉绳与清洗组件连接的电机,用于带动清洗组件进行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上下移动的仿生水草清洗组件,在不将仿生水草取出的情况下,对仿生水草进行清洗,并且通过设置收集腔,将清洗下来的污泥和有机物进行收集,避免了未被微生物消化的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体中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甚至黑臭。针对这一现状,有一系列的治理手段,化学、物理以及生物修复方法。由于化学和物理方法存在投资大、维护成本高以及治理效果难以长久,现基本提倡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河道,运行费用低、适用能力强,降解污染物力度大以及无二次污染。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有:通过向河道中投加微生物激活剂激活该河道的土著微生物,但是由于污染严重的河道里已经没有水草生长,激活的土著微生物没有附着支撑,不能有效的对河水进行生物降解,因此,目前还常用制作生态浮床,悬挂多孔填料或仿生水草的方式,让微生物附着在多孔填料或仿生水草上进行微生物修复。
目前的多孔填料主要为多孔陶瓷填料,还需要外加悬浮填料球进行承载,用的时间长了,被有机污染物或污泥堵塞之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就要进行更换;仿生水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存在被污泥或有机污染物附着,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缺陷,需要将仿生水草取出进行冲洗之后重新放入河道中,不仅清洗工作量大,且在不断取出与放置过程中还会存在仿生水草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能够在不将仿生水草取出的情况下,对仿生水草进行清洗,并将清洗下来的污泥和有机物进行收集,避免了未被微生物消化的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边框设置有浮力支撑板;以及,
仿生水草,所述仿生水草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以及,
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套接在所述仿生水草上,所述清洗组件的内径小于所述仿生水草的外径,所述清洗组件可沿所述仿生水草上下移动;以及,
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安装在所述清洗组件的下方,与所述清洗组件相连通,所述收集腔还设有废物排出口;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拉绳与所述清洗组件进行连接,带动所述清洗组件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组件沿侧壁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靠近轴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和刷子。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空腔为密闭空腔,所述环形空腔还设置有曝气入口和曝气出口,所述曝气出口朝向环形空腔的轴线方向;所述曝气入口通过气体导管与气泵进行连接。通过设置刷子、凸起以及曝气装置,可多步骤全面的对仿生水草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环形空腔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刷子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环形空腔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和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浮力支撑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仿生水草和清洗组件为多个,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连接有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拉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所述水平转轴进行转动,带动所述拉绳进行伸缩,进一步带动所述清洗组件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还包括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电机和气泵提供能源,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和气泵的启动和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还固定连接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上下移动的仿生水草清洗组件,在不将仿生水草取出的情况下,对仿生水草进行清洗,重新附着微生物,并且通过收集腔的设置,能够将清洗下来的污泥和有机物进行收集,避免了未被微生物消化的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一条仿生水草可多次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整体结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整体结构清洗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仿生水草清洗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仿生水草清洗组件俯视图。
其中,1、支撑框架,2、浮力支撑板,3、仿生水草,4、清洗组件,41、环形空腔,42、凸起,43、刷子,44、曝气入口,45、曝气出口,5、电机,51、拉绳,6、气泵,61、气体导管,7、电源,8、开关,9、收集腔,91、废物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的上边框设置有浮力支撑板2;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仿生水草3,仿生水草3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1 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清洗组件4,清洗组件4套接在仿生水草3上,清洗组件4的内径小于仿生水草3的外径,清洗组件4可沿仿生水草3上下移动;
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收集腔9,收集腔9安装在清洗组件4的下方,与清洗组件4相连通,收集腔9还设有废物排出口91。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电机5,电机5通过拉绳51与清洗组件4进行连接,带动清洗组件4进行上下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清洗组件4沿侧壁设置有环形空腔41,环形空腔41 靠近轴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42和刷子43。
如图1~图4所示,环形空腔41为密闭空腔,环形空腔41还设置有曝气入口44和曝气出口45,曝气出口45朝向环形空腔41的轴线方向;曝气入口44 通过气体导管61与气泵6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刷子、凸起以及曝气装置,可多步骤全面的对仿生水草进行清洗。
如图3和图4所示,凸起42和刷子43设置有多个,沿环形空腔41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仿生水草3和清洗组件4可设置为多个,并列设置在支撑框架1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电机5和气泵6设置在浮力支撑板2 上表面;气泵6通过多个气体导管61与多个清洗组件4相连接;电机5连接有水平转轴52,水平转轴52与多组拉绳51固定连接,电机5通过驱动水平转轴52进行转动,进一步带动拉绳51在竖直方向进行伸缩,进一步带动清洗组件4进行上下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还包括电源7和开关8,电源7用于给电机5和气泵6提供能源,开关8用于控制电机5和气泵6的启动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中,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还固定连接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投放在河道中,仿生水草吸附微生物挂膜,处理被污染的水,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仿生水草上还吸附了大量的污泥和有机污染物,已经超出了微生物处理能力,不利于微生物进一步处理,这时,通过人工乘船到装置附近,启动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工作时,电机驱动拉绳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清洗组件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凸起和刷子不断挤压和刷洗仿生水草,并且曝气出口对仿生水草进行曝气,在清洗过程中,污泥和有机污染物大部分落入收集腔内,少部分回到水中,清洗过后将清洗组件关闭,将清洗组件和收集腔置于仿生水草顶端,从废物排出口将污泥和有机污染物排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将仿生水草清洗干净,并且仿生水草溶氧也会增加,有利于进一步吸附微生物挂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边框设置有浮力支撑板;以及,
仿生水草,所述仿生水草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以及,
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套接在所述仿生水草上,所述清洗组件的内径小于所述仿生水草的外径,所述清洗组件可沿所述仿生水草上下移动;以及,
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安装在所述清洗组件的下方,与所述清洗组件相连通,所述收集腔还设有废物排出口;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拉绳与所述清洗组件进行连接,带动所述清洗组件进行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沿侧壁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靠近轴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和刷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腔为密闭空腔,所述环形空腔还设置有曝气入口和曝气出口,所述曝气出口朝向环形空腔的轴线方向;所述曝气入口通过气体导管与气泵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环形空腔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子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环形空腔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浮力支撑板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水草和清洗组件为多个,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连接有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拉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所述水平转轴进行转动,带动所述拉绳进行伸缩,进一步带动所述清洗组件进行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还包括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电机和气泵提供能源,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和气泵的启动和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还固定连接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CN201920414924.4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Active CN211004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4924.4U CN211004745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4924.4U CN211004745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4745U true CN21100474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4924.4U Active CN211004745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4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9091A (zh) 一种微动力多介质固定化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9928488B (zh) 一种河道曝气膜组件、曝气膜系统及方法
CN107986433A (zh) 一种多孔填料包覆型mbr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2465360U (zh) 一种具有清洗装置的mbr膜组器
CN113511721B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治理系统
CN105129974A (zh) 一种往复旋转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02465359U (zh) 膜组器自清洗的膜生物反应池
CN211004745U (zh) 一种带收集腔的仿生水草装置
CN201485331U (zh) 一种用于sbr污水处理工艺的曝气装置
CN202465361U (zh) 浸没式膜组器的膜丝单元
CN206156858U (zh) 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转盘改进装置
CN210764805U (zh) 一种环境检测实验室用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CN210122502U (zh) 一种易清洗仿生水草装置
CN210121593U (zh) 一种仿生水草悬挂清洗装置
CN213141496U (zh) 废水处理微电解催化塔
CN206486398U (zh) 利用光伏供电的多级过滤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2465358U (zh) 一种自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CN210261413U (zh) 一种河道水质污染用自渗反滤回灌系统
CN21242578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污机构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3213701A (zh) 一种多功能畜禽养殖棚舍废水污泥过滤处理复合系统
CN111204866A (zh) 生活污水处理提标工艺与装置
CN201272715Y (zh) 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20684855U (zh) 一种新型水体净化装置
CN108285246A (zh) 一种利用藻类光合作用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CN213475688U (zh)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1

Address after: 215000 station 008, building 7, Yongchun industrial square, No. 88, Chunwang Road, Huangda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Suda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 Wuluo Science Park, 393 chunshenhu Middle Road, Yuanhe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BEST COLOR NAN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