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0591U -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0591U
CN211000591U CN201921602623.0U CN201921602623U CN211000591U CN 211000591 U CN211000591 U CN 211000591U CN 201921602623 U CN201921602623 U CN 201921602623U CN 211000591 U CN211000591 U CN 211000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e
snap ring
terminal surface
coi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26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jiang Pap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jiang Pa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jiang Pap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jiang Pa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26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0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0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0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属于文具技术领域。包括背脊以及沿背脊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装订环,所述的装订环包括左卡环和右卡环,所述的背脊沿高度方向在中间开设折槽,折槽将背脊分隔成左脊和右脊,所述的左卡环的一端的端面与左脊的远离折槽一侧的端面对接,另一端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卡脚,所述的右卡环的一端的端面与右脊的远离折槽一侧的端面对接且与左卡环呈面对面抱合的状态,右卡环在另一端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卡脚嵌合的卡口,左、右卡环通过背脊的折槽而构成开合连接。优点:在左、右卡环相互嵌合以构成一闭合环的状态下,背脊与装订环平滑连接,不会突出于闭合环,不会存在划伤使用者及破坏活页、衣物等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背景技术
线圈本是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及办公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文具用品,通常包括上封皮、下封皮以及夹设在上、下封皮之间的若干活页,上、下封皮及活页在一侧边沿开设一列线圈孔,线圈孔中穿设线圈,由线圈将上、下封皮及活页装订成册。线圈本的优点在于使用的便利性,使用者可以随意撕下其中的任意一页使用,同时也没有厚记事本翻页不便的缺点。但是,现有的线圈本还存在着以下欠缺:一是线圈采用了一体式闭合的结构,取纸时使用者只能从线圈本上撕下活页,并且也无法将新增的活页随意添附到线圈本,因而会造成文件资料归纳整理的繁琐;二是由于受到生产工艺和材料性质的限制,现有线圈的尺寸偏大,使得线圈本占空间大,携带、存储不方便;三是使用者在书写到靠近线圈的一侧时,手部往往会与线圈相抵触,而现有线圈大多采用金属或硬塑料,手感偏硬,不仅影响使用者书写,而且还硌手,严重时还会造成使用者手部的局部疼痛或红肿。
为了解决上述线圈本的技术问题,业界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6,示出了现有的一种具有开合结构的线圈,其包括背脊1以及沿背脊1的高度方向间隔等距设置的多个装订环2,所述的背脊1包括左脊11和右脊12,左脊11和右脊12之间通过多个软性铰接条14连接,两者可相对软性铰接条14进行对折。每一装订环2包括左卡环21和右卡环22,所述的左卡环21的一端与左脊11的外侧面在边沿处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卡脚211,所述的右卡环22的一端与右脊12的外侧面在边沿处连接且与左卡环21呈面对面抱合的状态,右卡环22在另一端形成用于与左卡环21的卡脚211嵌合的卡口221。由此,所述的左、右卡环21、22借助背脊1的软性铰接条14构成可开合的连接结构,能够方便活页纸的移除或添加。然而,上述结构中,在左、右卡环21相互嵌合,装订环2闭合时,所述的背脊1会突出于装订环2的切面,该突出的背脊1在使用时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划伤使用者手部或破坏活页纸、衣物等;而且,若把采用了上述线圈的线圈本放入包内,所述背脊1还存在对包的内衬以及包内物件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如果能够对前述的背脊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改进,并对线圈的材质进行一定的改良,那么前述技术问题便能够得到解决,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下面将要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背侧平滑有利于保证安全使用而得以防止划伤使用者、整体柔软有益于使用者舒适方便而得以避免靠近线圈时硌手乃至手部疼痛、构造简单有助于轻松地切换开合状态而得以方便加页以及减页的线圈本用的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包括背脊以及沿背脊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装订环,所述的装订环包括左卡环和右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脊沿高度方向在中间开设折槽,所述的折槽将背脊分隔成左脊和右脊,所述的左卡环的一端的端面与左脊的远离折槽一侧的端面对接,另一端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卡脚,所述的右卡环的一端的端面与右脊的远离折槽一侧的端面对接且与左卡环呈面对面抱合的状态,右卡环在另一端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卡脚嵌合的卡口,左、右卡环通过背脊的折槽而构成开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背脊和装订环为一体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背脊和装订环采用的材料为PP(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左、右卡环相互嵌合以构成一闭合环的状态下,所述的背脊不会突出于该闭合环,即背脊的整个背部呈平滑状态,因而不会存在划伤使用者及破坏活页、衣物等的问题,并且整体体积变小,便于收纳;采用的聚丙烯材料使得产品更加轻便,且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易变形,使用者可以反复操作,从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当使用者在书写到靠近线圈的位置时,也不会发生硌手的情况,能够改善书写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5为现有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现有线圈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中:1.背脊、11.左脊、12.右脊、13.折槽、14.软性铰接条;2.装订环、21.左卡环、211.卡脚、22.右卡环、221.卡口;3.上封皮;4.下封皮;5.活页;6.线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见图1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包括背脊1以及沿背脊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装订环2。所述的背脊1沿高度方向在中间开设折槽13,所述的折槽13将背脊1分隔成左脊11和右脊12,所述的左脊11和右脊12相对折槽13,可对折闭合,也可打开。所述的装订环2包括左卡环21和右卡环22。所述的左卡环21的一端的端面与左脊11的远离折槽13一侧的端面对接,另一端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卡脚211。所述的右卡环22的一端的端面与右脊12的远离折槽13一侧的端面对接且与左卡环21呈面对面抱合的状态,右卡环22在另一端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卡脚211嵌合的卡口221。左、右卡环21、22通过背脊1的折槽13而构成开合连接,并通过卡脚211和卡口221的配合而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背脊1和装订环2为一体成型件,两者之间平滑连接。背脊1和装订环2均采用材料为PP,轻便且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易变形,另外,当使用者在书写到靠近线圈的位置时,也不会发生硌手的情况。
请参见图3,所述的左卡环21、右卡环22在面对面抱合,构成一闭合环的情况下,所述的背脊1成为该闭合环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平滑连接,不会存在划伤使用者及破坏活页、衣物等的问题。
请参见图4,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在线圈本中的一应用例。所述的线圈本包括上封皮3、下封皮4以及夹设在上封皮3和下封皮4之间的活页5,所述的上封皮3、下封皮4及活页5在一侧的边沿开设有一列线圈孔6,所述的线圈孔6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订环2相适配,装订环2依次穿过线圈孔6,将上封皮3、下封皮4及活页5装订成册。使用者若要移除或新添活页时,只需打开卡脚211和卡口221的嵌合结构,再沿着折槽13进一步向两侧分开左卡环21和右卡环22即可。在活页5替换完成后,再将左卡环21和右卡环22逐个嵌合。

Claims (3)

1.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包括背脊(1)以及沿背脊(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装订环(2),所述的装订环(2)包括左卡环(21)和右卡环(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脊(1)沿高度方向在中间开设折槽(13),所述的折槽(13)将背脊(1)分隔成左脊(11)和右脊(12),所述的左卡环(21)的一端的端面与左脊(11)的远离折槽(13)一侧的端面对接,另一端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卡脚(211),所述的右卡环(22)的一端的端面与右脊(12)的远离折槽(13)一侧的端面对接且与左卡环(21)呈面对面抱合的状态,右卡环(22)在另一端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卡脚(211)嵌合的卡口(221),左卡环(21)、右卡环(22)通过背脊(1)的折槽(13)而构成开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脊(1)和装订环(2)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脊(1)和装订环(2)采用的材料为PP。
CN201921602623.0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Active CN211000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623.0U CN211000591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623.0U CN211000591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0591U true CN211000591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2623.0U Active CN211000591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0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00591U (zh) 一种线圈本用的线圈
CN210881398U (zh) 一种科目分类多功能文件夹
CN201158211Y (zh) 双开护书夹
CN218615978U (zh) 一种用于线圈本的线圈及线圈本
CN206141158U (zh) 磁吸文件夹板
CN204451590U (zh) 书本夹
CN206406647U (zh) 会计票据夹
CN2702854Y (zh) 名片记事本
CN112976870A (zh) 一种新型文件夹
CN109720120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笔记本
CN212386187U (zh) 一种新型记事本
CN210970405U (zh) 一种高档活页笔记本
CN209566675U (zh) 一种新型旅行收纳笔记本
CN210733627U (zh) 一种双层松紧带可扩容笔记本
CN213413340U (zh) 一种文件夹
CN214774985U (zh) 一种活页夹的磁吸式夹装结构
CN220700759U (zh) 一种可存放文具的纸质笔记本
CN215552088U (zh) 一种易拆型笔记本结构
CN213891921U (zh) 一种蘑菇孔活页相册
CN21276538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皮革类文具公文夹结构
CN206201745U (zh) 一种活页簿夹
CN209920808U (zh) 可换式装帧笔记本的装订结构
CN218702330U (zh) 一种便于存取修改的文件夹
CN106564325A (zh) 一种人力资源文件夹
CN216231324U (zh) 一种带有书签功能卡头的笔记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