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2859U -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2859U
CN210992859U CN201921829590.3U CN201921829590U CN210992859U CN 210992859 U CN210992859 U CN 210992859U CN 201921829590 U CN201921829590 U CN 201921829590U CN 210992859 U CN210992859 U CN 210992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heel plate
worker
devi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95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兴
周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295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2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2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28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连接板和前跟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跟板,所述后跟板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齿条,所述下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绳,所述下齿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齿条,所述上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的上齿条与下齿条相互调节,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穿上适合自己尺码的装置,又能够使得一套装置可以提供给任何的、不同尺码的工作人员使用,而且定位柱与定位柱可以让调节杆与前跟板固定,然后把调节杆顶到与斜顶紧密贴合住,使得工作人员穿戴上装置后更加方便的使用装置主体进行工作,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现有的钢结构建筑攀登需要在钢板等结构上设置脚手架,而且大部分工作都得在脚手架上完成,还得在完成所有工作后对脚手架进行拆卸,增加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费时又费,且当下的攀登装置无法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进行保障,使得工作人员无法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费时费力,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连接板和前跟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跟板,所述后跟板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齿条,所述下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绳,所述下齿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齿条,所述上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跟板,所述前跟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前跟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口,所述卡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顶,所述卡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调节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后跟板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绑带,所述底板的顶部正面活动连接有调节塞。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嵌套连接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前跟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前跟板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脚罩。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外围一侧嵌入连接有卡带,所述后跟板的顶端正面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前跟板内部的卡口、卡口顶部的斜顶、卡口底部的定位柱、前跟板另一侧的调节杆和调节杆底部一侧的定位轴共同组合而成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后跟板、后跟板内部的下齿条、下齿条一侧的定位绳、下齿条顶部的上齿条和上齿条顶部的连接板共同组合而成连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通过设置定位柱和定位轴,使得调节杆的一侧与前跟板能够牢牢的固定在一起,而且还能把调节杆的一侧顶到卡口顶部的斜顶位置,导致调节杆的一侧在前跟板内部没有任何的活动空间,使得调节杆与顶板不会晃动,有效地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
2.该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通过设置有上齿条、下齿条和定位绳,可以根据工作人员所需要的尺码大小,通过上齿条和下齿条的相互调节,使得装置主体可以提供给任何的工作人员使用,又能够在工作人员调好尺码后对装置主体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主体的便利性和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的俯视平面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的正面剖视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后跟板,3、连接板,4、前跟板,5、固定带, 6、前脚罩,7、低板,8、顶板,9、调节塞,10、卡齿,11、防滑纹,12、绑带,13、定位绳,14、卡槽,15、上齿条,16、下齿条,17、定位柱,18、卡口,19,旋钮,20、卡带,21、定位轴,22、调节杆,23、斜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连接板3和前跟板4,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跟板2,后跟板2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齿条16,下齿条 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绳13,下齿条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齿条15,上齿条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跟板4,前跟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7,前跟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口18,卡口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顶23,卡口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7,定位柱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轴21,定位轴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2,调节杆2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齿10,调节杆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 后跟板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绑带12,底板7的顶部正面活动连接有调节塞9。
优选的,装置主体1的顶部嵌套连接有防滑纹11,在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攀登时,工作人员可以穿上鞋套入装置主体1后,工作人员脚上的鞋就能与装置主体1顶部的防滑纹11相互摩擦,从而增加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在攀登时不会因为脚滑而出现意外情况发生,所以装置主体1顶部的防滑纹11可以与工作人员的鞋底增加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时能够更加安全,使得工作人员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优选的,前跟板4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5,前跟板4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脚罩6,当工作人员套上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时,工作人员的鞋套在装置主体1里面,在工作人员抬起脚的时候,前跟板4顶部一侧的固定带5就能够当做一个受力点,使得工作人员的脚对固定带5产生一个向上的力,然后带动装置主体1,以达到工作人员的脚与装置主体1一起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松控制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而前脚板4顶部另一侧的前脚罩6可以套在工作人员的脚趾的位置处,因为人的脚趾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在前脚板4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前脚罩6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的脚趾,而且还能够当做一个受力点,与前跟板4顶部一侧的固定带5一起受力,分担工作人员的脚对固定带5的受力度,使得工作人员的脚不会因为长时间向上用力而导致脚上长水泡,所以前跟板4顶部一侧的固定带5和前跟板4顶部另一侧的前脚罩6既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脚,又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轻松的使用装置主体1进行工作。
优选的,绑带12的外围一侧嵌入连接有卡带20,后跟板2的顶端正面活动连接有旋钮19,旋钮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槽14,当工作人员套上装置主体1后,装置主体1无法对工作人员的脚踝处进行有效地固定,而通过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后跟板2,抵住工作人员的脚后跟,然后通过后跟板2 顶部的绑带12对工作人员的脚踝进行缠绕,而绑带12外围一侧的卡带20可以贯穿进后跟板2的顶部,通过后跟板2顶部正面的旋钮19控制旋钮19内部的卡槽12,控制绑带12对工作人员脚踝的大小进行固定,可以顺时针旋转后跟板2顶部正面的旋钮19,带动旋钮19内部的卡槽14,使得绑带12对工作人员脚踝的缠绕程度变松,也可以逆时针旋转,使得绑带12对工作人员脚踝的缠绕程度变紧,所以后跟板2顶部的绑带12可以根据工作人员适合的缠绕程度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工作时更加方便,而且还能够让工作人员脚踝更加舒适,有效地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舒适性。
优选的,固定装置是由前跟板4内部的卡口18、卡口18顶部的斜顶23、卡口18底部的定位柱17、前跟板4另一侧的调节杆22和调节杆22底部一侧的定位轴21共同组合而成,在工作人员遇到钢结构建筑的形状大小不一,而通过调节杆22调节底板7和顶板8的距离后,卡口18底部的定位柱17可以直接卡住调节杆22底部一侧的定位轴21上,然后使得调节杆22的顶部直接顶住卡口18顶部的斜顶23上,使得调节杆22的一侧在前跟板4的内部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活动,让调节杆22一侧的定位轴21与卡口18底部的定位柱 17牢牢的固定在一起,使得顶板8与装置主体1之间不会晃动,导致工作人员因为顶板8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晃动而发生一些意外,有效地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安全性。
优选的,连接装置是由装置主体1一侧的后跟板2、后跟板2内部的下齿条16、下齿条16一侧的定位绳13、下齿条16顶部的上齿条15和上齿条15 顶部的连接板3共同组合而成,因为工作人员的脚有大有小,而且这种大小差异在穿上不一样的鞋子之后,这样差异可能会更大,所以在装置主体1一侧的后跟板2与连接板3的铰接处设置有下齿条16、定位绳13和上齿条15,通过上齿条15和下齿条16的相互作用,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穿上鞋子之后的大小调节上齿条15和下齿条16的连接距离,通过抬起上齿条15顶部的连接板3,然后在下齿条16根上齿条15无法固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移动连接板3调节装置主体1的尺码了,使得装置主体1的尺码与工作人员穿上鞋子之后的尺码相匹配,让工作人员能够套上适合自己的攀登装置,又能够使得一套装置可以提供给任何的工作人员使用,不需要一人配一套,而下齿条16一侧的定位绳13在工作人员调节好装置主体1的尺码之后,可以把定位绳13向装置主体1的外部用力拉出,然后把定位绳13在装置主体1 的外部打结,使得上齿条15与下齿条16发生意外打滑,而定位绳13能够对上齿条15与下齿条16的连接更加稳固,使得装置主体1能够更加安全的给工作人员使用,所以通过设置有上齿条15、下齿条16和定位绳13,既满足了工作人员对尺码的需求,又能够在工作人员调好尺码后对装置主体1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便利性和多用性。
工作原理:首先,在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攀登时,工作人员可以穿上鞋套入装置主体1后,工作人员脚上的鞋就能与装置主体1顶部的防滑纹 11相互摩擦,从而增加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在攀登时不会因为脚滑而出现意外情况发生,所以装置主体1顶部的防滑纹11可以与工作人员的鞋底增加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时能够更加安全,使得工作人员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然后,当工作人员套上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时,工作人员的鞋套在装置主体1里面,在工作人员抬起脚的时候,前跟板4顶部一侧的固定带5就能够当做一个受力点,使得工作人员的脚对固定带5产生一个向上的力,然后带动装置主体1,以达到工作人员的脚与装置主体1一起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松控制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而前脚板4顶部另一侧的前脚罩6可以套在工作人员的脚趾的位置处,因为人的脚趾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在前脚板4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前脚罩6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的脚趾,而且还能够当做一个受力点,与前跟板4顶部一侧的固定带5一起受力,分担工作人员的脚对固定带5的受力度,使得工作人员的脚不会因为长时间向上用力而导致脚上长水泡,所以前跟板4顶部一侧的固定带5和前跟板4顶部另一侧的前脚罩6既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脚,又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轻松的使用装置主体1进行工作;
接着,在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进行攀登时,当工作人员套上装置主体1后,装置主体1无法对工作人员的脚踝处进行有效地固定,而通过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后跟板2,抵住工作人员的脚后跟,然后通过后跟板2顶部的绑带12对工作人员的脚踝进行缠绕,而绑带12外围一侧的卡带20可以贯穿进后跟板2的顶部,通过后跟板2顶部正面的旋钮19控制旋钮19内部的卡槽12,控制绑带12对工作人员脚踝的大小进行固定,可以顺时针旋转后跟板2顶部正面的旋钮19,带动旋钮19内部的卡槽14,使得绑带12对工作人员脚踝的缠绕程度变松,也可以逆时针旋转,使得绑带12对工作人员脚踝的缠绕程度变紧,所以后跟板2顶部的绑带12可以根据工作人员适合的缠绕程度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使用装置主体1工作时更加方便,而且还能够让工作人员脚踝更加舒适,有效地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舒适性;
紧接着,在工作人员遇到钢结构建筑的形状大小不一,而通过调节杆22 调节底板7和顶板8的距离后,卡口18底部的定位柱17可以直接卡住调节杆22底部一侧的定位轴21上,然后使得调节杆22的顶部直接顶住卡口18 顶部的斜顶23上,使得调节杆22的一侧在前跟板4的内部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活动,让调节杆22一侧的定位轴21与卡口18底部的定位柱17牢牢的固定在一起,使得顶板8与装置主体1之间不会晃动,导致工作人员因为顶板8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晃动而发生一些意外,有效地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安全性;
最后,因为工作人员的脚有大有小,而且这种大小差异在穿上不一样的鞋子之后,这样差异可能会更大,所以在装置主体1一侧的后跟板2与连接板3的铰接处设置有下齿条16、定位绳13和上齿条15,通过上齿条15和下齿条16的相互作用,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穿上鞋子之后的大小调节上齿条15 和下齿条16的连接距离,通过抬起上齿条15顶部的连接板3,然后在下齿条 16根上齿条15无法固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移动连接板3调节装置主体1的尺码了,使得装置主体1的尺码与工作人员穿上鞋子之后的尺码相匹配,让工作人员能够套上适合自己的攀登装置,又能够使得一套装置可以提供给任何的工作人员使用,不需要一人配一套,而下齿条16一侧的定位绳13在工作人员调节好装置主体1的尺码之后,可以把定位绳13向装置主体1的外部用力拉出,然后把定位绳13在装置主体1的外部打结,使得上齿条15与下齿条16发生意外打滑,而定位绳13能够对上齿条15与下齿条16 的连接更加稳固,使得装置主体1能够更加安全的给工作人员使用,所以通过设置有上齿条15、下齿条16和定位绳,既满足了工作人员对尺码的需求,又能够在工作人员调好尺码后对装置主体1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便利性和多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连接板(3)和前跟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跟板(2),所述后跟板(2)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齿条(16),所述下齿条(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绳(13),所述下齿条(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齿条(15),所述上齿条(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跟板(4),所述前跟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7),所述前跟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口(18),所述卡口(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顶(23),所述卡口(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7),所述定位柱(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轴(21),所述定位轴(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齿(10),所述调节杆(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后跟板(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绑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顶部正面活动连接有调节塞(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嵌套连接有防滑纹(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跟板(4)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5),所述前跟板(4)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脚罩(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2)的外围一侧嵌入连接有卡带(20),所述后跟板(2)的顶端正面活动连接有旋钮(19),所述旋钮(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跟板(4)内部的卡口(18)、卡口(18)顶部的斜顶(23)、卡口(18)底部的定位柱(17)、前跟板(4)另一侧的调节杆(22)和调节杆(22)底部一侧的定位轴(21)共同组合而成固定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一侧的后跟板(2)、后跟板(2)内部的下齿条(16)、下齿条(16)一侧的定位绳(13)、下齿条(16)顶部的上齿条(15)和上齿条(15)顶部的连接板(3)共同组合而成连接装置。
CN201921829590.3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92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9590.3U CN210992859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9590.3U CN210992859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2859U true CN210992859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6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95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92859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2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2891U (zh) 一种易于调节的登杆脚扣
CN205759484U (zh) 新型登杆脚扣
CN21099285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攀登装置
CN207070908U (zh) 攀登鞋
CN205005966U (zh) 一种高空作业专用工作服
CN207055847U (zh) 一种用于电线杆作业时的攀爬装置
CN206571133U (zh) 一种新型杆顶工作平台
CN203710628U (zh) 新型脚扣
CN201862213U (zh) 攀登鞋
CN106836785A (zh) 具备旋转工作能力的脚手架
CN215565640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
CN202590189U (zh) 高楼逃生工具
CN202802569U (zh) 电力杆塔攀登保护器
CN204444456U (zh) 一种免系型多功能鞋带扣
CN203494123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仿鞋防滑脚扣
CN201543185U (zh) 登塔脚蹬
CN209316949U (zh) 一种路灯施工用攀爬脚蹬
CN206062371U (zh) 一种上楼辅助器
CN207203349U (zh) 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专用鞋
CN206636190U (zh) 具备旋转工作能力的脚手架
CN102987632A (zh) 一种用于轻钢结构安装的登高鞋及使用方法
CN215936443U (zh) 升降鞋装置
CN104975803B (zh) 一种安全梯
CN203355224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的脚扣
CN202873963U (zh) 登山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