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3642U -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3642U
CN210983642U CN201921920971.2U CN201921920971U CN210983642U CN 210983642 U CN210983642 U CN 210983642U CN 201921920971 U CN201921920971 U CN 201921920971U CN 210983642 U CN210983642 U CN 210983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tor
nurse
medical care
patient
hospital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09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9209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3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3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36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智能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所述呼叫装置包括固定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壳体、输入键、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当护士接到某一病床需要当值医生救援的信息时,通过输入键,输入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所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经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输出;当有病人需要当值医生救援时,所述移动接收装置内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将收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并通过第三显示屏显示,振动装置带动移动接收装置震动,提示当值医生有病人需要救援。本实用新型极大方便了医护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在紧急情况下因联系医生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智能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院看病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然而医疗资源有限,因此,护士和医生成了医院最忙碌的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照顾到病人,目前,已有病患呼叫系统,当需提示更换液体、病情变化等,可用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呼叫,其效果显著。但由于病患呼叫系统一般设立与护士站,所以护士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病患的需求,再由护士通过口头呼吁的方式转告医生,当医生就餐、去洗手间或者夜间休息时,护士通过口头呼吁的方式有可能不会及时找到医生,或者医生根本听不到,对于需要急救、紧急处理的病人,如果不及时找到医生,病患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从而给病患带来极大损失;另外,口头呼吁医生进行抢救时,需大声呼叫,一定会影响其他病患的休息,而且在护士找医生的时候,护士人力减少,不能保证及时对病患进行施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特殊时期护士与医生之间联系不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包括呼叫装置和移动接收装置;
所述呼叫装置设置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所述呼叫装置包括固定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壳体、输入键、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当护士接到某一病床需要当值医生救援的信息时,通过输入键,输入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所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经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输出;
所述移动接收装置由当值医生随身携带,当有病人需要当值医生救援时,所述移动接收装置内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将收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并通过第三显示屏显示,移动接收装置内的振动装置带动移动接收装置震动,提示当值医生有病人需要救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医护急救呼叫系统适用于护士和医生之间,通过在护士站配备呼叫装置以及医生随身携带的移动信号接收装置,护士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及时联系到医生,护士通过输入键上的按钮输入床号信息和呼叫类型,确定后只需按下呼叫键,医生随身携带的移动信号接收装置接受到信号后,震动传感器便会产生震动,提醒医生查看信息,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对病患进行及时施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前端带有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开口处通过倾斜设置的过渡面实现封口,所述过渡面包括弧面以及与弧面相接且位于弧面下方的斜面,所述弧面上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斜面上镶嵌有输入键。
将设置有输入键的一面设计为斜面,极大地方便了护士的操作,使输入更快捷,进而有效的节省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键包括数字键、救援措施键以及确定按钮。
具体的,数字键包括0-9床号编码按钮,病人需要救援的措施键包括CPR、入院处置、病情查体、病情解释,分别针对胸痛、急诊、病情出现反复等情况下的救援,这些是比较常见的且需要尽快处理的特殊病症,因此,需在呼叫装置上设置这几个救援措施键,以便于及时应对紧急抢情况,节省救援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呼叫装置还连接有打印机,所述打印机为热敏纸打印机。
所述打印机用于打印呼叫的记录,例如:2019年10月1日00:00,NICU,1床,张某某,住院号123456,心脏骤停,医生到达时间00:01,可以便于后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根据记录的时间、呼叫的事由、医生的到达时间,做出统计学分析,从而为临床作出反馈。
进一步地,所述呼叫装置下方设置有USB接口和电源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口以及电源接口均设置于第一壳体下方侧部。
USB接口用于有线数据的传输,电源接口用于给呼叫装置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接收装置还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两侧,用以佩戴于当值医生手腕上,或者在所述第二壳体背面设置一夹子,所述夹子通过夹持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当值医生的工作服上。
将移动信号接收装置佩戴于当值医生手腕上,或者通过夹持的方式连接当值医生的工作服上,方便当值医生可以及时收到紧急情况的信息并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还包括随机存储器,所述随机存储器与所述呼叫装置中的第一单片机连接。
呼叫装置内设置存储器,可以随时对呼叫过医生的次数以及呼叫时间进行记录和存储,可方便后期进行记录分析,以达到医护质量的持续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语音对讲装置,所述第一壳体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报警器,所述语音对讲装置以及报警器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所述报警器的高度高于所述护士站工作台的最高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的第一显示屏。
在呼叫装置处安装语音对讲装置和报警器,当病床有呼叫时,报警器报警,第一显示屏显示床位号,护士通过语音对讲装置获取病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联系当值医生。此外,将报警器安装于护士工作台上的最高处,确保医护人员及时听到警报声,发现病情,立刻联系当值医生,避免延误病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通过设置放置于护士站的呼叫装置以及随身携带于医生身上的移动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极大方便了医护(医生和护士)之间的联系,避免了当医生在就餐、去洗手间或者夜间休息时,护士无法联系到医生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了在紧急情况下因无法联系到医生而耽误病患病情的事件发生;此外,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医护急救呼叫系统,还可以在紧急抢救时,详细记录抢救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该输入键设有0-9床号编码按钮、呼叫类型按钮和确定按钮,通过设置上述按钮,护士可以确地将信息传递给医生具体到几床以及呼叫类型,以便医生及时作出判断,并及时对病患进行诊治。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将呼叫装置的显示区域分为显示屏一和显示屏二,方便护士清楚地对信息进行记录。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在呼叫装置上方设置报警音装置,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没法通过呼喊的方式联系上医生,只需按下呼叫键,医生即可通过移动信号接收装置知道具体病患情况;同时,给呼叫键上设置呼叫键保护罩,可以防止误碰呼叫键。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在呼叫装置上设置一小型打印机,可随时对诊治记录以及诊治情况进行打印,便于后期统计分析。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可将移动信号接收装置以手表的形式佩戴于手腕上,也可以将其通过夹子携带于衣服上,随身携带,方便实用,并且可以随时了解到具体几床发生了什么,需要具体赶往的地点以及病情的紧迫程度。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呼叫装置的信号传递到移动信号接收装置上,移动信号接收装置内的震动传感器开始震动,并通过显示屏三将信息显示出来,医生通过感知和观察即可知道病患信息及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叫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叫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报警器;2、第一壳体;3、打印机;4、第一显示屛;5、第一显示屛;6、USB接口;7、电源接口;8、输入键;9、第一显示屏;10、腕带;11、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包括呼叫装置和移动接收装置;所述呼叫装置设置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所述呼叫装置包括固定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壳体2、输入键8、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当护士接到某一病床需要当值医生救援的信息时,通过输入键,输入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所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经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输出;所述移动接收装置由当值医生随身携带,当有病人需要当值医生救援时,所述移动接收装置内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将收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经过第二单片机后,并通过第三显示屏9显示,移动接收装置内的振动装置带动移动接收装置震动,提示当值医生有病人需要救援。
具体地,输入键与第一单片机可以按照键盘与电脑主机或者手机与手机自带输入软件的形式实现,此时,可以输入文字等,进而能够输入病人的状况信息,以实现医生及时作出诊断以及抢救措施,及时赶赴病床进行抢救等。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包括前端带有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开口处通过倾斜设置的过渡面实现封口,结合图3,所述过渡面包括弧面以及与弧面相接且位于弧面下方的斜面,所述弧面上设有第二显示屏5,所述斜面上镶嵌有输入键8,所述输入键8包括数字键、救援措施键以及确定按钮。
具体地,救援措施键包括CPR(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由于这三种救援措施最为常用,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将这三种救援措施设置到输入键8中。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入院处置,即当从门诊突然送来需要入院治疗的病患时,护士可以通过输入入院处置输入键,告知医生,有新的病患办理入院。
当然,本实施例中,输入键还可以作为计算器,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计算器功能类似,这个通过现有常规的芯片或单片机即可实现,为已知常用技术,不是本实施例的重点,且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在累述。
本方案的医护急救呼叫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当护士工作台接收到来自病房的呼叫信息时,比如10床出现特殊情况,此时护士根据语音对讲装置与其沟通病情等,同时护士判断情况是否紧急,是否需要呼叫医生;当需要呼叫当值医生时,通过按下输入键8,输入床号10以及病人状况信息,比如需要进行CPR,此时呼叫装置经第一单片机将信息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输出,医生随身佩戴的移动接收装置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接受到由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输出的信息,并经过移动接收装置内的第一单片机进行处理,将信息显示在第三显示屏显示上并产生震动,提醒医生查看,医生看到后,知晓病人需要进行CPR,带上心肺复苏需要的医疗器械,赶往病床;与之前先呼叫医生,半天找到医生后,医生再去判断病情,然后再去找需要治疗的医疗器械等而言,节省时间,效率更高;尤其对于夜间的突发状况,护士无法联系到医生,医生无法及时知晓病人情况,容易耽误病情。
同时,第二显示屏5用于显示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将病患、护士、医生三者之间无缝联系起来,不会错过每一条病患信息,且同时还可以对紧急情况做出准确及时的处理,极大的节约了救治时间,避免了护士联系不到医生的特殊情况的发生,同时,为医护建立了联系的纽带,可以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尤其是晚班、夜班、值班医生少的情况),避免了以往的护士寻找医生时,在病房呼喊,如果医生在卫生间或者在饭厅吃饭或者睡着了,就可能听不见,从而延误了抢救时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相比于实施例1,更进一步的,参考图1,所述呼叫装置还连接有打印机3,所述打印机3为热敏纸打印机,所述呼叫装置下方设置有USB接口6和电源接口7,所述USB接口6以及电源接口7均设置于第一壳体2下方侧部。
参考图4,所述移动接收装置还包括腕带10,所述腕带10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1两侧,用以佩戴于当值医生手腕上,或者在所述第二壳体11背面设置一夹子,所述夹子通过夹持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当值医生的工作服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随机存储器,所述随机存储器与所述呼叫装置中的第一单片机连接。
当需要使用医护之间的联系时间、呼叫信息时,只需通过数据线在USB接口处将信息下载下来,便于后续的汇总分析和改进。
该热敏打印机用于打印呼叫的记录,例如:2019年10月1日00:00,NICU,1床,张某某,住院号123456,心脏骤停,医生到达时间00:01,可以便于后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根据记录的时间、呼叫的事由、医生的到达时间,做出统计学分析,从而为临床作出反馈。
后期,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可以回顾性的、根据记录的呼叫时间、呼叫事由、医生的到达时间,做出统计学分析:如,什么时间段容易发生病情变化、医生到达的时间是否及时,从而更好为临床做出反馈。例如:如果晚间00:00--01:00容易发生心脏骤停,那么临床就需要在这个时间段注意巡回观察;再如,医生平均到达抢救现场的时间1分钟,而某位值班医生到达抢救现场的时间为3分钟,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追究责任,从而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遵守职业操守,更加有利于特殊病人的及时诊治和抢救。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无线收发模块为NRF24L01+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也可采用其他现有的无线收发模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相比于实施例2,更进一步的,所述呼叫装置内还设置有与病床相连接的语音对讲装置(本附图中没有画出),所述第一壳体2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报警器1,且所述报警器1的高度高于所述护士站工作台的最高处,所述第一壳体2的弧面上还设有第一显示屏4。
在呼叫装置处安装语音对讲装置和报警器1,当病床有呼叫时,报警器1报警,第一显示屏4显示床位号,护士通过语音对讲装置与病人、家属或者其他人通话,获取病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联系当值医生。此外,将报警器1安装于护士工作台上的最高处,确保医护人员及时听到警报声,发现病情,立刻联系当值医生,避免延误病情。
本实施例中,报警器选用蜂鸣报警器,具体选用型号为LZQ-2910的蜂鸣器,而语音对讲装置则可以选用HL5000有线智能对讲系统,且语音对讲装置为现有技术,现有的病床与护士站之间,有语音对讲装置。
本实施例中,振动装置选用深圳市成晟兴科技有限公司的CSX-SEN-200(300A)微型贴片震动传感器、轻微振动侦测;或者乐清市东荣电子有限公司的DR系列振动传感器。
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二单片机选用相同的型号,具体为常用的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其满足本申请的基本要求。
存储器还可以选用HK12系列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已知的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过简单的连接,并用于医生和护士联系中,避免了夜班时,无法找到当值医生,耽误病人的情况。
需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振动装置采用现有震动方式,其原理同饭店里使用的取餐器原理相类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要求,同时该系统的第一单片机以及存储器都具有记录存储功能,可以将整个过程的具体信息进行存储,当需要该信息时只需进行下载即可,便于汇总分析,达到医护质量持续改进;此外,使用本系统,还可以节省护士资源,当夜班时,值班护士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急救呼叫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避免造成施救的空档期。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叫装置和移动接收装置;
所述呼叫装置设置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所述呼叫装置包括固定于护士站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壳体(2)、输入键(8)、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当护士接到某一病床需要当值医生救援的信息时,通过输入键,输入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所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经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输出;
所述移动接收装置由当值医生随身携带,当有病人需要当值医生救援时,所述移动接收装置内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将收到病床号以及病人状况信息,并通过第三显示屏(9)显示,移动接收装置内的振动装置带动移动接收装置震动,提示当值医生有病人需要救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包括前端带有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开口处通过倾斜设置的过渡面实现封口,所述过渡面包括弧面以及与弧面相接且位于弧面下方的斜面,所述弧面上设有第二显示屏(5),所述斜面上镶嵌有输入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键(8)包括数字键、救援措施键以及确定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装置还连接有打印机(3),所述打印机(3)为热敏纸打印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装置下方设置有USB接口(6)和电源接口(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6)以及电源接口(7)均设置于第一壳体(2)下方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11),所述移动接收装置还包括腕带(10),所述腕带(10)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1)两侧,用以佩戴于当值医生手腕上,或者在所述第二壳体(11)背面设置一夹子,所述夹子通过夹持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当值医生的工作服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机存储器,所述随机存储器与所述呼叫装置中的第一单片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内还设置有与病床相连接的语音对讲装置,所述第一壳体(2)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报警器(1),所述语音对讲装置以及报警器(1)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所述报警器(1)的高度高于所述护士站工作台的最高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的第一显示屏(4)。
CN201921920971.2U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3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0971.2U CN210983642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0971.2U CN210983642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3642U true CN210983642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097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3642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3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0731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服务系统
Gao et al. A next generation electronic triage to aid mass casualty emergency medical response
CN208227137U (zh) 一种手环呼叫应答系统
CN20356422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健康监测装置
RU2454924C2 (ru) Система контроля жизненно важны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 здоровья пациента
US20080167534A1 (en)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054118A (zh)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
CN20523013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
CN110367949A (zh) 一种病房呼叫交互系统
CN105827726A (zh) 实时传送病房患者体征及状态的信息传输系统
CN110827997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重症监护系统
US10667687B2 (en) Monitoring system fo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sensing device
CN203276282U (zh)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CN113349745A (zh) 一种患者用辅助监护装置
CN210983642U (zh) 一种医护急救呼叫系统
JP2002245167A (ja) 医療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生体信号検出装置
CN110931118A (zh) 一种急救系统和方法
CN208240152U (zh) 一种护理用智能呼叫系统
CN203138466U (zh) 一种医疗求救装置
Nandan et al. Telemedicine (e-Health, m-Health): Requirements, 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
CN201755224U (zh) 无线健康跟踪仪
CN210129279U (zh) 一种语音播报腕带及呼叫系统
CN114847602A (zh) 一种基于病患者全方位管理的智能手环
CN112542253A (zh) 一种智能医护患交互系统
CN211022621U (zh) 一种病房呼叫交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