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3596U -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3596U
CN210963596U CN201921371583.3U CN201921371583U CN210963596U CN 210963596 U CN210963596 U CN 210963596U CN 201921371583 U CN201921371583 U CN 201921371583U CN 210963596 U CN210963596 U CN 210963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ed light
sliding
mounting sea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15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Puzhong Hyde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Puzhong Hyde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Puzhong Hyde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Puzhong Hyde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15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63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3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3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座、电控箱、控制面板和支撑部,支撑部上连接有治疗头,治疗头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旋接有光源部,安装座上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扣合部,保护罩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位于相邻扣合部之间,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滑槽,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扣合部与第一凹槽相适配,保护罩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内嵌置有吸热块,吸热块上插接有导热板,散热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热板,保护罩的顶部扣合有堵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红光治疗仪既可以保证治疗头起到散热作用,进而保证治疗头内的温度降低,又可以改变治疗头的照射面积,防止出现患者被灼伤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医院治疗中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护理是医院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而红光线治疗仪又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红光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红光线主要是由于其能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
目前市场上已存在有各种各样的红光治疗仪,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是通过治疗头内的光源部发射出的红光对患者的患处进行照射治疗,治疗时,将红光治疗仪的治疗头直接照射在患处,当治疗头内红光热量上升时,会使患者感到不适,甚至是灼伤患者的皮肤,这样患者便会出现身体扭动,当其身体发生扭动时,还会造成其他皮肤被高温灼伤,进而影响正常治疗,加长治疗时间。虽然目前在治疗过程中当治疗头的温度过高时,医生会及时将红光治疗仪关闭,但由于治疗时的温度较高,其并不能瞬时降温,因而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进而影响治疗。并且目前市场上的红光治疗仪的治疗头均无法进行照射面积的调节,这样同样会导致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出现灼伤皮肤的现象。因此,目前急需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治疗头起到散热作用,进而保证治疗头内的温度降低,又可以改变治疗头的照射面积,防止出现患者被灼伤的现象,最终可以保证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红光治疗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既可以保证治疗头起到散热作用,进而保证治疗头内的温度降低,又可以改变治疗头的照射面积,防止出现患者被灼伤的现象,最终可以保证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座、电控箱、控制面板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可拆卸连接有治疗头,所述治疗头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旋接有若干个光源部,所述安装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保护罩,相邻所述保护罩间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扣合部,所述保护罩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相邻扣合部之间,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扣合部与第一凹槽相适配,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嵌置有吸热块,所述吸热块上插接有若干个导热板,所述散热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热板,所述保护罩的顶部扣合有堵盖。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相邻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合槽,所述第一滑块与卡合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对称开设在散热孔两侧,所述隔热板上固定安装有凸起,所述凸起扣合在安装槽内,所述隔热板的顶部固定有调节杆,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调节杆与通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壁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保护罩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扣合件,相邻所述保护罩的扣合件与第二凹槽相扣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蛇形金属管,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套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扣合在安装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轴接有若干个脚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卡环,所述保护罩扣合在卡环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红光治疗仪通过在安装座上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一滑槽,且在保护罩上固定安装有扣合部,在保护罩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通过将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进行滑动,可以使得保护罩的面积发生改变,进而对安装座内红光的照射面积进行调节,为了保证保护罩调节后的稳定性,将保护罩调节后将扣合部扣合在第一凹槽内,这样不仅可以针对患者的患处面积不同进行调节,还可以防止对患者其他皮肤造成灼伤,进而使得患者因受疼痛而身体扭动,影响对患处的治疗,加长治疗时间,同时在保护罩内上开设有散热孔,且在散热孔内嵌置有吸热块,在吸热块上设置有导热板,在散热孔的前方设置有隔热板,当需要进行散热时,将隔热板与保护罩脱离,这样热量便会被吸热块吸收,进而传递给导热板,再由导热板沿着散热孔传递至室外,这样防止治疗头内的温度过高,同样对患者造成灼伤,导致患者因身体不适发生扭动,而影响治疗,加长治疗时间,此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红光治疗仪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光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与保护罩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与保护罩配合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保护罩配合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罩的侧视图;
其中,1-底座;2-电控箱;3-控制面板;4-支撑部;5-安装座;6-光源部;7-保护罩;8-第一凹槽;9-第一滑槽;10-扣合部;11-第一滑块;12-卡合槽;13-凸起;14-导热板;15-散热孔;16-吸热块;17-隔热板;18-通槽;19-调节杆;20-第二滑槽;21-安装槽;22-第二滑块;23-第二凹槽;24-扣合件;25-堵盖;26-脚轮;27-支架;28-卡环;29-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座1、电控箱2、控制面板3和支撑部4,在支撑部4上可拆卸连接有治疗头,其中治疗头包括安装座5,在安装座5上旋接有若干个光源部6,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光源部6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红光探射灯,在安装座5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保护罩7,且将相邻保护罩7间滑动连接,这样当患者的患处面积或大或小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同时可以防止患者其他皮肤出现灼伤的情况,为患者造成不适进而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在保护罩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扣合部10,保护罩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为了保证保护罩7可以灵活调节,可以在第一滑块11上固定凸条(图中未显示),在保护罩7内开设有通孔(图中未显示),其在通孔内开设有扣合槽(图中未显示),当保护罩7进行调节时,向上移动保护罩7,直至扣合部脱离第一凹槽,凸条卡合在扣合槽内,向前或向后移动保护罩7进而带动第一滑块11进行滑动调节。第一滑块11位于相邻扣合部10之间,在安装座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8和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1与第一滑槽9滑动连接,扣合部10与第一凹槽8相适配,在保护罩7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5,且在散热孔15内嵌置有吸热块16,在吸热块16上插接有若干个导热板14,为了加大导热的速度,导热板14可以采用弧形结构,散热孔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热板17,保护罩7的顶部扣合有堵盖25,其中堵盖25的直径可以根据保护罩7调节后的直径随意进行更换,且堵盖25采用透光材料制成,方便利用红光照射。使用时,医生打开控制面板3上的启动开关,使得光源部6发出红光,医生手握保护套29将治疗头放置在距离患者患处适合的位置,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当治疗过程中治疗头内的温度不断升高时,医生可以手动滑动调节杆19,使调节杆19顺着通槽18滑动,直至隔热板17与保护罩7脱离,这样部分的高温红光便会被吸热块16吸收,吸热块16会将吸收后的热量顺着导热板14由散热孔15散出,这样即使是治疗头内的温度急剧升高,也不会因为热量无法传递而导致高温灼伤患者,保证患者的正常治疗。此外,当患者的患处面积较大时,可以将保护罩7向上移动,使得扣合部10与第一凹槽8脱离,将各个保护罩7向外移动,即各保护罩7相互脱离,使得治疗头的照射面积变大,当达到患者照射面积时,向下滑动保护罩7,使得扣合部10再次与第一凹槽8扣合即可;当患者的患处面积较小时,同样是保护罩7向上移动,使得扣合部10与第一凹槽8脱离,但是将各保护罩7向内移动,使得治疗头的照射面积变小,同样当达到患者照射面积时,向下滑动保护罩7,使得扣合部10再次与第一凹槽8扣合即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不仅可以依据患者患处的面积大小进行照射面积调节,还可以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避免被高温灼伤,进而保证治疗正常进行,加快治疗时间且保证治疗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保证保护罩7可以便捷且快速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治疗时照射面积随患者的患处面积进行调节,防止患者出现皮肤灼伤,患者身体发生扭动而加长治疗时间,且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在保护罩7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22,相邻保护罩7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0,且第二滑块22与第二滑槽20滑动连接,当对治疗头的照射面积进行调节时,直接将保护罩7向内或向外移动即可,即第二滑块22在第二滑槽20内进行滑动,这样与第一滑块11配合,实现对保护罩7的移动,防止患者出现皮肤灼伤,保证治疗时间和最终的治疗效果。
更进一步说,为了保证保护罩7在进行照射面积调节时的稳定性,在防止出现灼伤现象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将第一滑块11设置为T型结构,在第一滑槽9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合槽12,第一滑块11与卡合槽12相适配,当保护罩7移动至指定位置时,第一滑块11便会扣合在卡合槽12内,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保护罩7的稳定性,还可以使得医生在移动治疗头时不发生晃动,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保证治疗仪的正常使用,且可以将治疗头内的高温散出,防止出现患者被灼伤的现象。在保护罩7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1,将安装槽21对称开设在散热孔15两侧,在隔热板17上固定安装有凸起13,在凸起13扣合在安装槽21内,在隔热板17的顶部固定有调节杆19,在安装座5上开设有通槽18,调节杆19与通槽18滑动连接;当治疗仪在正常进行治疗时,红光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散热时,凸起13扣合在安装槽21内,这样可以保证温度红光照射温度,而当需要进行散热时,滑动调节杆19使其沿着通槽18向外滑动,使得凸起13与安装槽21脱离,这样光源部6照射出的高温红光便会被吸热块16吸收,然后由吸热块16传递给导热板14,导热板14将热量由散热孔15散发至室外,这样使得治疗头内的温度降低,防止患者的皮肤出现灼伤现象,患者身体发生扭动而影响治疗,进而保证了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当保护罩7的面积调整至最大时,为了保证治疗头内红光的照射效果及保护罩7的稳定性。在保护罩7的一侧壁内开设有第二凹槽23,在保护罩7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扣合件24,相邻保护罩7的扣合件24与第二凹槽23相扣合,当将照射面积放至最大时,一个保护罩7上的扣合件24会扣合在另一个保护罩7的第二凹槽23内,这样可以保证调节后保护罩7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为红光治疗仪的使用提供便利。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方便对治疗头进行调节,且保证调节时不会因为长期折弯调节而导致支撑部4损坏,提高治疗仪的使用寿命,缩短治疗时间。将支撑部4设置为蛇形金属管,在支撑部4的顶部套接有保护套29,保护套29扣合在安装座5的底部,当治疗头进行调节时,保护套29会对支撑部4进行一个保护,防止其长期进行折弯时而发生断裂,提高治疗仪的使用寿命,缩短治疗时间。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方便红光治疗仪进行移动,在底座1上轴接有若干个脚轮26,同时为了保证治疗头在不使用时方便存放,而不会被任意损坏,在底座1上套接有支架27,在支架27上固定安装有卡环28,将保护罩7扣合在卡环28内,当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将保护罩7扣合在卡环28内即可,需要使用时,直接取下使用便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座(1)、电控箱(2)、控制面板(3)和支撑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上可拆卸连接有治疗头,所述治疗头包括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上旋接有若干个光源部(6),所述安装座(5)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保护罩(7),相邻所述保护罩(7)间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罩(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扣合部(10),所述保护罩(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位于相邻扣合部(10)之间,所述安装座(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8)和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块(11)与第一滑槽(9)滑动连接,所述扣合部(10)与第一凹槽(8)相适配,所述保护罩(7)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内嵌置有吸热块(16),所述吸热块(16)上插接有若干个导热板(14),所述散热孔(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热板(17),所述保护罩(7)的顶部扣合有堵盖(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22),相邻所述保护罩(7)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第二滑块(22)与第二滑槽(2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1)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9)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合槽(12),所述第一滑块(11)与卡合槽(1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对称开设在散热孔(15)两侧,所述隔热板(17)上固定安装有凸起(13),所述凸起(13)扣合在安装槽(21)内,所述隔热板(17)的顶部固定有调节杆(19),所述安装座(5)上开设有通槽(18),所述调节杆(19)与通槽(18)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的一侧壁内开设有第二凹槽(23),所述保护罩(7)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扣合件(24),相邻所述保护罩(7)的扣合件(24)与第二凹槽(23)相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为蛇形金属管,所述支撑部(4)的顶部套接有保护套(29),所述保护套(29)扣合在安装座(5)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轴接有若干个脚轮(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套接有支架(27),所述支架(27)上固定安装有卡环(28),所述保护罩(7)扣合在卡环(28)内。
CN201921371583.3U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Active CN210963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1583.3U CN210963596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1583.3U CN210963596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3596U true CN210963596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1583.3U Active CN210963596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3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63596U (zh) 一种改进的红光治疗仪
CN209630171U (zh) 一种腹部温灸理疗装置
CN105919800B (zh) 一种火针器具
CN107928804A (zh) 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CN208990063U (zh) 一种颈肩部治疗仪
CN212281859U (zh) 一种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
CN205411932U (zh) 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
CN111494811B (zh) 一种用于下肢肿瘤放疗的腿脚固定器以及放疗固定台
CN210354933U (zh) 一种手外科显微手术新型手指固定器
CN212038149U (zh) 一种整形美容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13456013A (zh) 瞳孔自动监测仪
CN208927033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床
CN217548495U (zh) 刮痧用多功能手臂支撑架
CN220213707U (zh) 一种新型厌恶治疗电刺激装置
CN214807918U (zh) 医用辅助微波治疗仪灯罩
CN204655820U (zh) 颈部激光照射治疗仪
CN214909610U (zh) 一种骨科腿部支撑架
CN218529277U (zh) 一种可保健养生及治疗疾病的椰壳灸具
CN219516726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CN219814644U (zh) 一种腰椎神经恢复器具
CN213047542U (zh) 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
CN21352713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脉冲治疗设备
CN104224433A (zh) 一种医用冰帽
CN212308670U (zh) 一种基于多光谱的拼装式关节疼痛治疗装置
CN219126672U (zh) 一种皮肤科用强脉冲激光治疗仪及其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