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3447U -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3447U
CN210963447U CN201921085582.2U CN201921085582U CN210963447U CN 210963447 U CN210963447 U CN 210963447U CN 201921085582 U CN201921085582 U CN 201921085582U CN 210963447 U CN210963447 U CN 210963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ube
tube body
spray bottle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55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布为
王勇
戴俊峰
刘海风
戴进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55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63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3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3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有负压连接管接口,管体的另一端与转接结构固定连接;转接结构包括四通结构,四通结构的机械端为管体接口,与管体接口相对的一端为气管插管接口,四通结构的另外两端分别为交错设置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呼吸机接口接近气管插管接口设置、喷雾瓶接口接近管体接口设置;管体接口与管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管体接口上设有隔离阀;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提高了效率,减轻了病患的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管,特别是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从病人口腔插入,操作较为简单,但其留置于病人气道内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当病人长期处于昏迷状态时,为了便于护理及更利于吸痰,还需要在病人颈部做气管切开术,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以替代气管插管。不管是气管插管还是气管切开操作,其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均改变了气体进入呼吸道的正常通道,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系统,使吸入的气体未经加温、湿化处理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造成呼吸道湿度不足,纤毛运动减弱,排痰困难,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降低肺的顺应性。如形成痰痂阻塞呼吸道,就会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为此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我们需要及时给予雾化和吸痰治疗,以湿化气道,减少气道分泌物淤积、堵塞,从而有效减少气道并发症与肺部感染发生。
但用现有雾化器给昏迷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做雾化吸入治疗特别困难,而且雾化和吸痰治疗一般需要穿插进行,即雾化一定时间后要进行吸痰,吸痰间隔一定时间又要重新进行雾化,护士需要来回更换雾化器和吸痰装置,不仅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接口易被污染诱发肺部感染,而且工作非常繁琐。
因此用现有的雾化器和吸痰装置对给昏迷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做雾化和吸痰治疗,护士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工作效率也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使用便捷,提高了效率,减轻了病患的痛苦。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有负压连接管接口,管体的另一端与转接结构固定连接;
转接结构包括四通结构,四通结构的机械端为管体接口,与管体接口相对的一端为气管插管接口,四通结构的另外两端分别为交错设置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呼吸机接口接近气管插管接口设置、喷雾瓶接口接近管体接口设置;
管体接口与管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管体接口上设有隔离阀。
进一步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的口径相同。
进一步的,喷雾瓶接口上连接微量喷雾瓶。
进一步的,微量喷雾瓶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瓶身,透明瓶身上设有容积刻度,透明瓶身的开口端设有旋转盖,透明瓶身的未开口端设有氧气连接管接口。
进一步的,管体接近四通结构的一端上设有加药冲洗接口。
进一步的,管体的外壁上包覆至少一层PU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1)将气管插管连接在气管插管接口上,将负压连接管接口与吸痰机相连接,将呼吸机的连接管路与呼吸机接口相连接;在微量喷雾瓶内加入临床需要的药液,将微量喷雾瓶连接在喷雾瓶接口上,将氧气连接管接口与氧气管连接后接至氧气源;
2)将气管插管插入病人的气管中,关闭隔离阀,打开呼吸机,打开氧气源并调节氧气通入量,对病人进行雾化治疗;
3)雾化治疗完成后,关闭氧气源和呼吸机,打开隔离阀,打开吸痰机进行吸痰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病患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隔离阀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方向时通孔与下接口交错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3方向时通孔与下接口完成错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上挡环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隔离阀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隔离阀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隔离阀处于封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隔离阀处于导通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管体1、负压连接管接口2、四通结构3、管体接口4、气管插管接口5、呼吸机接口6、喷雾瓶接口7、隔离阀8、加药冲洗接口9;微量喷雾瓶701、透明瓶身702、旋转盖703、氧气连接管接口704;阀体801、调节腔802、上接口803、下接口804、分隔板805、挡环806、开口808、通孔809、上挡环810、下挡环811;第一连接环8101、第二连接环8102、压块8103、开口槽8104、第一支承平台8105、第二支承平台8106、连接杆8107、限位板8108、弹簧8109;第二阀体901、阀板902、支撑转轴903、封堵块904、第三阀体905、阀塞906、第一通道907、转杆908、阀体通道909、第二进口910、第二出口911、塞杆912、第二通道913、第二转轮9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包括管体1,管体的一端设有负压连接管接口2,管体的另一端与转接结构固定连接;
转接结构包括四通结构3,四通结构的机械端为管体接口4,与管体接口相对的一端为气管插管接口5,四通结构的另外两端分别为交错设置的呼吸机接口6和喷雾瓶接口7,呼吸机接口接近气管插管接口设置、喷雾瓶接口接近管体接口设置;
管体接口与管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管体接口上设有隔离阀8。
进一步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的口径相同。
进一步的,喷雾瓶接口上连接微量喷雾瓶701。
进一步的,微量喷雾瓶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瓶身702,透明瓶身上设有容积刻度,透明瓶身的开口端设有旋转盖703,透明瓶身的未开口端设有氧气连接管接口704。
进一步的,管体接近四通结构的一端上设有加药冲洗接口9。
进一步的,管体的外壁上包覆至少一层PU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1)将气管插管连接在气管插管接口上,将负压连接管接口与吸痰机相连接,将呼吸机的连接管路与呼吸机接口相连接;在微量喷雾瓶内加入临床需要的药液,将微量喷雾瓶连接在喷雾瓶接口上,将氧气连接管接口与氧气管连接后接至氧气源;
2)将气管插管插入病人的气管中,关闭隔离阀,打开呼吸机,打开氧气源并调节氧气通入量,对病人进行雾化治疗;
3)雾化治疗完成后,关闭氧气源和呼吸机,打开隔离阀,打开吸痰机进行吸痰治疗。
实施例二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有负压连接管接口,管体的另一端与转接结构固定连接;
转接结构包括四通结构,四通结构的机械端为管体接口,与管体接口相对的一端为气管插管接口,四通结构的另外两端分别为交错设置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呼吸机接口接近气管插管接口设置、喷雾瓶接口接近管体接口设置;
管体接口与管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管体接口上设有隔离阀。
进一步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的口径相同。
进一步的,喷雾瓶接口上连接微量喷雾瓶。
进一步的,微量喷雾瓶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瓶身,透明瓶身上设有容积刻度,透明瓶身的开口端设有旋转盖,透明瓶身的未开口端设有氧气连接管接口。
进一步的,管体接近四通结构的一端上设有加药冲洗接口。
进一步的,管体的外壁上包覆至少一层PU保护膜。
进一步的,隔离阀包括圆柱体结构的阀体801,阀体中设有圆柱体结构的调节腔802,调节腔的顶部设有上接口803、调节腔的底部设有下接口804,圆形接口的上接口与调节腔偏心设置,圆形结构的下接口与上接口同轴设置,上接口用于与管体接口相连接,下接口用于与管体相连接;
调节腔中可转动的设有一个分隔板805,分隔板的外侧设有一圈挡环806,挡环贴合在调节腔的内壁上;挡环的外壁上设有拨块807,拨块可移动的穿过预设在调节腔侧壁上的开口808,拨动拨块可使分隔板在调节腔中进行旋转;
分隔板上设有一个通孔809,通孔可随分隔板旋转至与上接口和下接口同轴设置,上接口的底部设有一圈上挡环810,下接口的顶部设有一圈下挡环811,上挡环和下挡环的内径大于通孔的外径;
当通孔旋转至与上接口对应设置时,上挡环和下挡环分别压设在通孔的上下两侧,使上接口和下接口相互连通;当通孔旋转至与上接口和下接口完全错开时,上挡环和下挡环压设在分隔板上、使隔离阀处于关闭状态。
隔离阀的结构设置,操作简便,便于调节。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的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作为以进一步的改进,上挡环和下挡环均包括第一连接环8101和第二连接环8102,第二连接环的一端设有压块8103、第二连接环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槽8104,第一连接环的一端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二连接环的开口槽中;
第二连接环的开口槽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向外翻折的形成第一支承平台8105,第一连接环的两侧与第一支承平台对应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承平台8106,第一支承平台和第二支承平台之间均布多个连接杆8107,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限位板8108;连接杆上套设两个弹簧8109,两个弹簧分别压设在其中一个限位板与相邻的第一支承平台之间、另一个限位板相邻的第二支承平台之间;
第一连接环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调节腔的顶壁或底壁上,第二连接环的压块压设在分隔板上。
上挡环和下挡环的结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了稳定性,提升了隔离阀旋转的顺畅性能。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隔离阀为旋转隔离阀。
旋转隔离阀包括第二阀体901,第二阀体中可旋转的设有阀板902,阀板的支撑转轴903穿过阀体与转轮相连接,第二阀体的内壁的两侧设有封堵块904;
旋转转轮使阀板处于水平状态时,阀板的两端与封堵块相配合、使阀体第二处于封闭状态;
旋转第一转轮使阀板旋转,第二阀体处于导通状态。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隔离阀为旋转隔离阀。
旋转隔离阀包括第三阀体905,第三阀体中设有球体结构的阀腔,阀腔的顶部设有第一进口、阀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阀腔中设有阀塞906,阀塞中设有第一通道907,阀塞通过转杆908控制转动;
当第一通道旋转至连通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时,第三阀体处于导通状态;
当第一通道旋转至离开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时,第三阀体处于封闭状态。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隔离阀为旋转隔离阀。
旋转隔离阀包括圆柱体结构的阀体通道909,阀体通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口910,第二进口的对称侧设有第二出口911;
阀体通道中可转动的设有塞杆912,塞杆上设有第二通道913,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轮914;
当第二通道旋转至连通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时,旋转隔离阀处于导通状态;
当第二通道旋转至离开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时,旋转隔离阀处于封闭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其特征为,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有负压连接管接口,管体的另一端与转接结构固定连接;
转接结构包括四通结构,四通结构的机械端为管体接口,与管体接口相对的一端为气管插管接口,四通结构的另外两端分别为交错设置的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呼吸机接口接近气管插管接口设置、喷雾瓶接口接近管体接口设置;
管体接口与管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管体接口上设有隔离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其特征为,呼吸机接口和喷雾瓶接口的口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其特征为,喷雾瓶接口上连接微量喷雾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其特征为,微量喷雾瓶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瓶身,透明瓶身上设有容积刻度,透明瓶身的开口端设有旋转盖,透明瓶身的未开口端设有氧气连接管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其特征为,管体接近四通结构的一端上设有加药冲洗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其特征为,管体的外壁上包覆至少一层PU保护膜。
CN201921085582.2U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Active CN210963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5582.2U CN210963447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5582.2U CN210963447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3447U true CN210963447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0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5582.2U Active CN210963447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3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0457B (zh) 一种排痰机及其呼吸机系统
CN207119041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气管插管
CN201179224Y (zh) 密闭式吸痰器
CN201211352Y (zh) 用于人工气道的喷雾湿化型密闭式吸痰管
CN212016397U (zh) 一种可调节气管切开堵管器
CN210963447U (zh) 一种带有雾化器功能的密闭式吸痰管
CN213759751U (zh) 一种多功能密闭式吸痰管
CN203634618U (zh) 一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用氧气雾化器
CN107349503B (zh) 一种精确用药的双腔气管插管
CN206424392U (zh) 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CN206120814U (zh) 一种排痰机及其吸痰模块
CN206120951U (zh) 一种排痰机及其膜片阀
CN206120891U (zh) 一种排痰机及其呼吸机系统
CN204563239U (zh) 一种人工鼻
CN211634716U (zh) 一种新型持续雾化吸入装置
CN204521853U (zh) 一种气切式雾化吸入器
CN113616892A (zh) 一种便于吸痰的人工气道管
CN207693979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便携式吸痰雾化一体机
CN202289147U (zh) 气管切开面罩
CN206120892U (zh) 一种排痰机及其气体补偿模块
CN212439633U (zh) 一种具有冷凝水回收结构的呼吸机接头
CN201543068U (zh) 一种高浓度双鼻腔吸氧器
CN219127805U (zh) 一种呼吸机管路l型延长管专用集液袋
CN2792531Y (zh) 小儿供氧吸痰双腔管
CN215537580U (zh) 一种人工鼻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