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2969U -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62969U CN210962969U CN201921080538.2U CN201921080538U CN210962969U CN 210962969 U CN210962969 U CN 210962969U CN 201921080538 U CN201921080538 U CN 201921080538U CN 210962969 U CN210962969 U CN 210962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r infrared
- inner sleeve
- massage
- hand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按摩球,并且所述按摩球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按摩球的表面设有远红外发射涂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中,由于在所述按摩球的表面设置了远红外发射涂层,因此当用户在用按摩棒进行按摩时,还可利用远红外发射涂层向人体皮肤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进而实现了远红外保健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用户无需单独购买其他远红外设备,因此节省了使用成本,特别是在外出、旅行时,有效减少了用户所携带用品的数量,所以更具便携性,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棒,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背景技术
按摩棒是人们进行皮肤按摩、保健时的常用用具,此类按摩棒一般是在手柄上设置滚球,利用滚球在人体皮肤表面滚动,进而起到按摩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按摩棒,其滚球只具有滚动和按摩作用,当人们需要进行远红外保健时,还需购买远红外设备,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且还导致用户的保健用品数量增加,特别是在外出、旅行时,不便于携带,因此难以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实现皮肤按摩和远红外线保健功能,同时有助于节省用户成本、减少设备数量、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按摩球,并且所述按摩球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按摩球的表面设有远红外发射涂层。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发射涂层是含有托玛琳粉的涂层。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两个按摩球,两个按摩球与所述手柄呈“Y”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按摩球,位于所述手柄两端的按摩球大小不同。
优选地,所述按摩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条楞。
优选地,还包括有硅胶垫,所述手柄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深度的槽口,所述硅胶垫上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插设于所述槽口内且二者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按摩球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按摩球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设有转轴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内套和第二内套,所述第一内套呈半球形,所述第二内套呈筒形,所述第一内套罩设于所述第二内套的上端且二者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内套和第二内套卡接后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套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套的外壁均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转轴由所述第二内套的下端插入该第二内套内,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内套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外壁开设有至少两个避空口,所述避空口内形成有斜面朝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向所述转轴的外侧凸出,所述楔形块的两侧与所述避空口的边缘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内套的下端开口处形成有内沿,所述楔形块卡接于所述内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楔形块的下方,所述内沿卡设于所述楔形块与所述限位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中,由于在所述按摩球的表面设置了远红外发射涂层,因此当用户在用按摩棒进行按摩时,还可利用远红外发射涂层向人体皮肤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进而实现了远红外保健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用户无需单独购买其他远红外设备,因此节省了使用成本,特别是在外出、旅行时,有效减少了用户所携带用品的数量,所以更具便携性,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式皮肤按摩棒的立体图一;
图2为手持式皮肤按摩棒的侧视图;
图3为手持式皮肤按摩棒的立体图二;
图4为手柄与硅胶垫的结构图;
图5为按摩球的内部结构分解图一;
图6为按摩球的内部结构分解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替换实施例中手持式皮肤按摩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结合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有手柄1,所述手柄1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按摩球2,并且所述按摩球2与所述手柄1转动连接,所述按摩球2的表面设有远红外发射涂层。
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按摩球2的表面设置了远红外发射涂层,因此当用户在用按摩棒进行按摩时,还可利用远红外发射涂层向人体皮肤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进而实现了远红外保健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用户无需单独购买其他远红外设备,因此节省了使用成本,特别是在外出、旅行时,有效减少了用户所携带用品的数量,所以更具便携性,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远红外发射涂层是含有托玛琳粉的涂层。具体实现过程是,当按摩球2的球体注塑成型后,在其表面涂覆含有托玛琳粉的涂层,其中的托玛琳粉可发射对人体有益的波长在4um~14um的远红外线,该远红外线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进而起到保健作用。
关于按摩棒的优选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的端部设有两个按摩球2,两个按摩球2与所述手柄1呈“Y”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手柄1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按摩球2,位于所述手柄1两端的按摩球2大小不同。其中,尺寸较大的按摩球2可用来按摩腹部、腿部等处的皮肤,尺寸较小的按摩球2可用来按摩面部等处的皮肤,但是这仅是一种应用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方案中,请参见图7,还可以仅在手柄1的一端设置两个按摩球2,这些替换方式均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指导之下实现的,因此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请参见图1,所述按摩球2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条楞20。
请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还包括有硅胶垫3,所述手柄1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深度的槽口10,所述硅胶垫3上形成有凸块30,所述凸块30插设于所述槽口10内且二者紧密配合。上述硅胶垫3有助于提高使用手感,特别是在硅胶垫3上设置了凸块30,使得硅胶垫3具有一定的厚度,当用户手握手柄1时,硅胶垫3处的柔软度更佳。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所述按摩球2内开设有空腔21,所述按摩球2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空腔21相连通的开口210,所述空腔21内设有转轴4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210内,且所述转轴4的端部与所述手柄1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21内设有第一内套5和第二内套6,所述第一内套5呈半球形,所述第二内套6呈筒形,所述第一内套5罩设于所述第二内套6的上端且二者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内套5和第二内套6卡接后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开口210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套5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套6的外壁均与所述空腔21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转轴4由所述第二内套6的下端插入该第二内套6内,且所述转轴4与所述第二内套6转动连接。上述结构在加工时,先将第一内套5和第二内套6拼合,再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按摩球2成型于第一内套5和第二内套6的外侧,上述结构不仅易于制造,而且可避免在组装时对按摩球2造成损伤。
为了实现与转轴4的组装,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4的外壁开设有至少两个避空口40,所述避空口40内形成有斜面朝上的楔形块41,所述楔形块41向所述转轴4的外侧凸出,所述楔形块41的两侧与所述避空口40的边缘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内套6的下端开口处形成有内沿60,所述楔形块41卡接于所述内沿60的内侧。安装时,只需将所述转轴4的上端插入第二内套6,直至楔形块41沿着所述内沿60卡入第二内套6内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4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两个限位块42,所述限位块42位于所述楔形块41的下方,所述内沿60卡设于所述楔形块41与所述限位块42之间。上述楔形块41和限位块42不仅对内沿60起到卡接、限位作用,而且本实施例仅在所述转轴4的外壁设置少量限位块42,因限位块42与内沿60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减少了转轴4与内沿6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按摩球2更易于转动,进而提高按摩棒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按摩球,并且所述按摩球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按摩球的表面设有远红外发射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发射涂层是含有托玛琳粉的涂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两个按摩球,两个按摩球与所述手柄呈“Y”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按摩球,位于所述手柄两端的按摩球大小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条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硅胶垫,所述手柄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深度的槽口,所述硅胶垫上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插设于所述槽口内且二者紧密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球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按摩球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设有转轴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内套和第二内套,所述第一内套呈半球形,所述第二内套呈筒形,所述第一内套罩设于所述第二内套的上端且二者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内套和第二内套卡接后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套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套的外壁均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转轴由所述第二内套的下端插入该第二内套内,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内套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开设有至少两个避空口,所述避空口内形成有斜面朝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向所述转轴的外侧凸出,所述楔形块的两侧与所述避空口的边缘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内套的下端开口处形成有内沿,所述楔形块卡接于所述内沿的内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楔形块的下方,所述内沿卡设于所述楔形块与所述限位块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80538.2U CN210962969U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80538.2U CN210962969U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62969U true CN210962969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5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80538.2U Active CN210962969U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62969U (zh) |
-
2019
- 2019-07-10 CN CN201921080538.2U patent/CN2109629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108364A1 (en) | Deep pressure massage device | |
CN210962969U (zh) | 一种可发射远红外线的手持式皮肤按摩棒 | |
US20040015110A1 (en) | Massaging device | |
US11883356B2 (en) | Multi-faceted tissue therapy tool | |
US20060020232A1 (en) | Manual massager | |
CN202288775U (zh) | 一种新型脚趾电动按摩装置 | |
CN209790348U (zh) | 一种脸部按摩仪 | |
US7291120B2 (en) | Massage device | |
KR20180103296A (ko) | 페이스 마사지 롤러용 볼 | |
CN210095904U (zh) | 一种手持式激光脱毛装置 | |
KR101888344B1 (ko) | 피부 마사지캡 | |
JP3133270U (ja) | 磁気治療器 | |
CN204170061U (zh) | 一种按摩仪 | |
CN204521489U (zh) | 一种带锗粒的y形按摩器械 | |
KR101979431B1 (ko) | 피부 미용기기 | |
CN219941209U (zh) | 一种手持式穴位按摩器 | |
KR20110121191A (ko) | 자력을 이용한 마사지 및 피부관리 기구 | |
CN219231177U (zh) | 一种可控膏药剂量的上药梳装置 | |
TWM646918U (zh) | 掌上型按摩器具 | |
CN113499547B (zh) | 一种平衡人体身体、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硅胶产品 | |
KR200278829Y1 (ko) | 지압수단이 형성된 등긁게 | |
CN2554949Y (zh) | 一种口红和唇刷的组合结构 | |
CN209136821U (zh) | 电动磨脚刷 | |
WO2024069971A1 (ja) | マッサージ機能付き頭髪用ブラシ | |
CN201182730Y (zh) | 一种按摩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