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1777U - 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61777U CN210961777U CN201921249018.XU CN201921249018U CN210961777U CN 210961777 U CN210961777 U CN 210961777U CN 201921249018 U CN201921249018 U CN 201921249018U CN 210961777 U CN210961777 U CN 210961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air
- guide seat
- filter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外壳为柱体件,过滤器、风轮、电动机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过滤器位于吸风单元上方,过滤器的下侧设有出风口,过滤器的下侧设有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的外周壁,外周壁与进风端的端盖之间的部分形成尘仓,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优点是:尘仓容量做大后,当吸入大量垃圾,尘仓逐渐被填满过程中,仍然能够维持过滤效果或者过滤效果不至于降低较多,同时外壳的设计和组件的设计并重,实现结构紧凑和吸尘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背景技术
迷你吸尘器是吸尘器的一种,其主要特点在于体积较小、便于收纳、便携性能好,迷你吸尘器包括壳体,壳体内主要安装有电动机、风轮、过滤器,通电后,电动机带动风轮旋转,风轮旋转产生吸力,空气从一端吸入,另一端高速排出,因此迷你吸尘器前端吸尘部分(由吸嘴和尘仓构成)的空气不断地被吸入,致使迷你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在空气不断地被吸入的过程中,灰尘等杂物滞留在尘仓内,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由迷你吸尘器尾部排出,尘仓为行业术语,并不是指只能存储灰尘,例如纸片、碎片等吸尘器可以吸入的均适用。
以下我们例举几种已经公开的迷你吸尘器,从而说明本申请人所发现的困难和不足:
1、授权公告号CN 202341943 U,实用新型名称为多用途微型吸尘器,该专利文献记载,它包括有筒形的壳体1,该壳体1是由剖分而对合的两半壳体2和装在两半壳体2后面的后盖3组成。在壳体1前部设有吸风罩4,吸风罩4内设有风叶腔5,该风叶腔5的四周围制有滤网6,在风叶腔5内设有风叶7,吸风罩4的前端上制有吸风口8,吸风口8与风叶腔5连通,壳体1内设有电机9,电机9的转轴10与风叶7连接,壳体l内设有供安装干电池11的电池盒12,壳体1上设有控制电机9转动的滑板开关组件13,在吸风罩4前端面的吸风口8周围设有毛刷14。在与风叶腔5相对的壳体1上制有与风叶腔5相互连通的出风口150,还可以在吸风罩4前端设有罩住吸风罩4的防护罩16,在不用时罩住。
2、授权公告号CN 208590990 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车载吸尘器,该专利文献记载,包括壳体1、风机2、过滤器3,所述壳体1为筒型结构,所述壳体1前端设置有吸灰嘴4且内部同轴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所述的过滤器3、风机2,所述过滤器3将所述壳体1由前端开口进入的灰尘阻隔并使所述风机2产生的气流由所述过滤器3通过,所述吸灰嘴4为空腔吸嘴结构,所述吸灰嘴4的空腔与所述过滤器3之间形成封闭的灰仓5,所述壳体1后端设置有电源模块7。
所述壳体l、风机2、过滤器3由前向后设置并且形成内部的空腔,而吸回嘴4为流线型结构用于吸灰。所述过滤器将灰尘堵在所述灰仓5内,这种结构是后方安装所述电源模块7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的一般车载吸尘器。一般的车载吸尘器由于后方不设置所述电源模块7,所以风阻会比较小并设置有出风口,不需用简形的壳体设计。
3、申请号92214546.6,实用新型名称为袖珍吸尘器,该专利文献记载,用工程塑料制成筒形机壳(1),内分两格:一格为电池盒(2),可装两节1号电池,其构造与普通电筒相似;另一格为电机间(3),将装有扇叶和弧形流线面的电动机(4)沿机壳内壁的导向棱推进(电机与机壳之间有一定间隙),到位后旋进位于机壳上的螺钉销(6),使电机固定于机壳上。揭开位于电机与电池盒接和处的活动块(6),将电机线头接进三位触点开关(7),再依旧装上活动块(6)。其结合处的机壳上钻有四个固定孔(8),起通凤和冷却电机的作用。这样就装配成了轴流式扇风机。再将喇叭形连接头(9)带有织物滤网(10)的喇叭口用挂钩(11)和扣纽(12)与机壳筒口连接,接口处垫有弹性密封圈(13)。连接头小径端攻有螺纹,与弯头吸刷(14)或直伸吸刷(15)相接。弯头吸刷弯度为150度,刷头为三角形,可以吸附小面积和小角落的尘屑。直伸吸刷(15的杆直径缩小成椭圆形(长径为1.2cm,短径为O.8cm),长约25cm,刷头亦为椭圆形,刷端有五个爪齿(16)比刷毛低约lmm,除了吸附微小空间的尘屑外,尚可作搔痒之用。
由上述可知,我们可以发现,1)、迷你吸尘器虽小,但是涉及的零部件较多,所以进一步进行改进困难较大;2)、尘仓容量要做大非常困难,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结构本身较为紧凑,没有很多空间用于尘仓设置,另一方面是尘仓容量做大后,当吸入大量垃圾,尘仓逐渐被填满过程中,如何维持过滤效果或者过滤效果不至于降低较多,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仅简单增加尘仓容量没有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尘仓容量做大后,当吸入大量垃圾,尘仓逐渐被填满过程中,仍然能够维持过滤效果或者过滤效果不至于降低较多,同时外壳的设计和组件的设计并重,实现结构紧凑和吸尘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迷你吸尘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风轮和过滤器,外壳为柱体件,该柱体件设有筒形安装内腔并两端开口,两端开口分别作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过滤器、风轮、电动机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过滤器位于吸风单元上方,过滤器的下侧设有出风口,过滤器的下侧设有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的外周壁,外周壁与进风端的端盖之间的部分形成尘仓,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外壳的设计和组件的设计并重,在设有筒形安装内腔的柱体件内设置大容量尘仓,且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因此,当吸入大量垃圾,尘仓逐渐被填满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过滤器暴露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能够维持过滤效果或者过滤效果不至于降低较多,同时实现结构紧凑和吸尘功能。
作为改进,吸风单元的结构包括:
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这样,结构简单;
或者,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导风座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这样,结构仍然较为简单的同时,更方便各组件的固定;
或者,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导风座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导风座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吸风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这样,具有较好的吸力,有利于提升性能;
或者,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导风座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导风座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吸风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且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腔,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吸风室与出风腔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这样,出风腔的设计,更有利于提升性能;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这样,无需导风座,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另外有利于减小吸尘器的直径;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电动机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这样,结构仍然较为简单的同时,更方便各组件的固定;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电动机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气流流道一端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或者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且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腔,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气流流道一端和支架的进风口之间形成的吸风室与出风腔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气流流道与出风端连通,这样,就不需要单独设置导风座,整体结构更加简化,而且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对外壳壁厚的要求,可以做的更薄,另外,吸风室的设置有利于提升吸力,而并列方案中,吸风室、出风腔的组合设计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性能;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的壳体的靠近过滤器的这端部分作为支架,该支架下端与电动机的壳体一体设置,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气流流道一端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或者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且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腔,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气流流道一端和支架的进风口之间形成的吸风室与出风腔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气流流道与出风端连通,这样,就不需要单独设置支架,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另外不需要单独设置导风座,整体结构更加简化,而且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对外壳壁厚的要求,可以做的更薄,另外,吸风室的设置有利于提升吸力,而并列方案中,吸风室、出风腔的组合设计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性能。
作为改进,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导风座的第一安装面,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相抵设置,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的靠近支架这一侧的第五安装面,在第一套筒安装后,过滤器被第一套筒、第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同时支架、导风座又被周向安装部、第一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在第一套筒安装后,过滤器被第一套筒、第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同时支架、电动机又被周向安装部、第一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对于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设置,在第一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周向安装部、支架、电动机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或者,对于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也可以增加第五安装面,此时,在第一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被第二安装面、第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这样,上述设计连接结构简单紧凑,更有利于方便各组件安装固定在外壳中,同时降低对外壳的加工要求,第五安装面的设计有利于过滤器的固定更为稳定可靠,同时,第五安装面的设计使得过滤器的固定可以无需支架的参与,提高了拆装过滤器的便利性,另外,对于具有第二安装面的情况,由于第一套筒较长并套设于外壳中,有利于保障组件与外壳连接后的强度,降低外壳壁厚,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以及重量控制;
或者,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导风座的第一安装面,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相抵设置,在第一套筒安装后,过滤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安装面、第一套筒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过滤器、支架、电动机被第一安装面、第一套筒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对于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设置,在第一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周向安装部、支架、电动机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这样,取消了第五安装面,一方面连接结构简单紧凑,进一步降低了对外壳的加工要求,另一方面,生产装配方便,再一方面,方便装拆过滤器,另外,对于具有第二安装面的情况,由于第一套筒较长并套设于外壳中,有利于保障组件与外壳连接后的强度,降低外壳壁厚,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以及重量控制;
或者,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靠近进风端的这一侧的第三安装面,出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位于出风端的开口作为出风开口,第二套筒的远离出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第四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三安装面夹持固定周向安装部,在第二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三安装面、第四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三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周向安装部、支架、电动机被第三安装面、第四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这样,一方面连接结构简单紧凑,同时有利于保障组件与外壳连接后的强度,降低外壳壁厚,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以及重量控制,另一方面,生产装配方便;
或者,同时具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取消设置于筒形安装内腔的相应安装面或者除第五安装面之外的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电动机的壳体作为夹持部分参与夹持固定,这样,取消设置于筒形安装内腔的相应安装面或者除第五安装面之外的相应安装面,则简化了对外壳的加工要求,同时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外壳壁厚,其它的优点则是,一方面连接结构简单紧凑,同时有利于保障组件与外壳连接后的强度,再考虑前述的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外壳壁厚,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若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采用轻量化材质,则更有利于整体结构的重量控制,另一方面,生产装配方便,再一方面,方便装拆过滤器;
或者,同时具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取消支架,筒形安装内腔在周向安装部的下侧设有第一相应安装面,筒形安装内腔在导风座的上侧设有第二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被第一套筒、第一相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导风座被第二套筒、第二相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电动机的壳体作为夹持部分参与夹持固定,这样,取消支架,组件进一步减少;
或者,以上情况中,支架周向还设有卡扣,该卡扣与筒形安装内腔扣接,扣接后,支架将导风座轴向限位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没有导风座的情况下,支架直接将电动机轴向限位固定,这样,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使导风座或电动机的壳体固定更为可靠,从而使得电动机固定更为可靠,更有利于吸风室的稳定,使得吸风性能稳定可靠;
或者,以上情况中,支架与导风座之间还设有定位连接结构,该定位连接结构采用设于周向的轴向槽和轴向凸起的配合结构,这样,进一步提高连接精度,同时使支架和导风座之间的周向相对位置更为稳定,更有利于吸风室的稳定,使得吸风性能稳定可靠。
作为改进,过滤器的滤芯的长度方向沿外壳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滤芯将尘仓分成两边,这两边分别设有分开设置的进口或者一体式设计的进口,进口位于尘仓的端盖或侧壁,一体式设计的进口均连通这两边,这样,提供一种优选方案,兼顾过滤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尘仓容量。
作为改进,过滤器的滤芯采用柱体,柱体的轴向与外壳的轴向一致,柱体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的环形间隔作为尘仓,尘仓的端盖或侧壁设有分开设置的进口或者一体式设计的进口,但进口均围绕环形间隔设置,这样,提供一种优选方案,具有更好过滤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尘仓容量。
作为改进,过滤器包括滤芯和座,滤芯的下端与座连接,滤芯的上端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该周向安装部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这样,一方面,结构简单,滤芯的露出段长,另一方面,座和周向安装部合二为一,无需去其它位置额外设置周向安装部,简化结构,降低过滤器的重量。
作为改进,导风孔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导流面、入口、扩散部分,扩散部分设有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用于将气流导入,第二导流面用于将气流向下引导排出;各导风孔沿周向呈旋风形分布,这样,有利于提升吸力、提高流速、排风效率高。
作为改进,出风端连接有控制盖,控制盖设有出风孔,控制盖还设有电源线以及控制电源线通断的开关,电源线与电动机电连接,这样,提供一种控制部分结构的位置分布优选方案,这样的设计使得外壳侧向表面无需开孔、外壳整体性好,另外的优点则是操作方便,电源线也不用拐直角弯。
作为改进,开关的通断操作部分居中设置,出风孔围绕通断操作部分分布,这样,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有利于出风顺畅,同时开关操作也方便;
或者,开关的通断操作部分非居中设置,出风孔与通断操作部分分开分布,这样,提供另一种优选方案,有利于安装开关。
作为改进,外壳采用整体件,该整体件为被圆柱形通孔轴向贯通的圆柱体,圆柱形通孔作为筒形安装内腔;圆柱体采用金属管件,这样,形状规则易制造,金属管件易获得,有利于生产制造,降低成本,同时外壳的强度有保障,有利于减小壁厚,另外,金属管件经表面处理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质感,因此圆柱体采用金属管件还有利于提升整体产品的档次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迷你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迷你吸尘器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迷你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迷你吸尘器的半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放大视图。
图6为图4的B放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迷你吸尘器的拆除外壳后的立体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分解后的立体视图。
图9为设有导风座的电动机的立体视图。
图10为导风座的仰视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11为导风座的俯视视角的立体视图(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图12为导风座的倾斜俯视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迷你吸尘器的进口均围绕环形间隔设置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的去掉端盖的半剖视图。
图15为图13的拆除外壳后的立体视图。
图16为图15的局部分解后的立体视图。
图17为取消导风座的迷你吸尘器的中下部半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吸风单元相关的半剖视图。
图19为取消导风座且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的迷你吸尘器的中下部半剖视图。
图20为图19的吸风单元相关的半剖视图。
图中所示,1、外壳,2、电动机,3、风轮,5、滤芯,6、座,7、出风腔,8、周向安装部,9、密封圈,10、气流流道,11、吸风室,12、尘仓,13、第一安装面,14、第五安装面,15、第一套筒,16、导风座,17、控制盖,18、出风孔,19、电源线,20、开关,22、支架,23、进风口,24、出风口,25、扣勾,26、电极,28、轴向槽,29、轴向凸起,32、轴向凸起,33、进口,34、第一导流面,35、入口,36、扩散部分,37、第二导流面,38、转子,39、永磁体,40、横杠部分,41、挡块,42、尾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包括外壳1、电动机2、风轮3和过滤器,外壳1为柱体件,该柱体件设有筒形安装内腔并两端开口,两端开口分别作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过滤器、风轮3、电动机2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2的出轴与风轮3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过滤器位于吸风单元上方,过滤器的下侧设有出风口24,过滤器的下侧设有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的外周壁,外周壁与进风端的端盖之间的部分形成尘仓12,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
图4、14相关的方案表示的是设有导风座16的情况,具体来说:
电动机2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16,电动机2与导风座16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16围绕电动机2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16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本例中为间隙配合连接,导风座16连接有支架22,该支架22下端与导风座16连接,该支架22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22罩住风轮3并与导风座16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11,吸风室11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22设有进风口23,进风口23与出风口24相互连通,且进风口23与出风口24之间设有出风腔7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11,吸风室11与出风腔7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像图19所示的那样,相当于没有特别设置进风口23。电动机2采用有碳刷结构或无碳刷结构均可,本例中为有碳刷结构。实施例中,主要采用这种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
1)电动机2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16,电动机2与导风座16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16围绕电动机2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16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即可以不要支架22,电动机2与导风座16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可以是,电动机2与导风座16之间经螺钉沿外壳1轴向连接固定,而导风座16经自外壳1外向内径向旋入的螺钉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
2)电动机2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16,电动机2与导风座16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16围绕电动机2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16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16连接有支架22,该支架22下端与导风座16连接,该支架22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即可以不设置吸风室11。
3)电动机2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16,电动机2与导风座16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16围绕电动机2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16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16连接有支架22,该支架22下端与导风座16连接,该支架22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22罩住风轮3并与导风座16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11,吸风室11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22设有进风口23,进风口23与出风口24相互连通。
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导风座16的第一安装面13,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15,第一套筒15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15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15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15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15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8相抵设置,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8的靠近支架22这一侧的第五安装面14,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过滤器被第一套筒15、第五安装面14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同时支架22、导风座16又被周向安装部8、第一安装面13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对于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15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8设置,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周向安装部8、支架22、导风座16被第一安装面13、第二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对于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也可以增加第五安装面14,此时,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周向安装部8被第二安装面、第五安装面14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实施例中主要采用将第一套筒15仅作为端盖的结构,实现周向安装部8、支架22、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
1)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导风座16的第一安装面13,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15,第一套筒15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15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15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15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15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8相抵设置,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过滤器、支架22、导风座16被第一安装面13、第一套筒15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对于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15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8设置,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周向安装部8、支架22、导风座16被第一安装面13、第二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即取消第五安装面14。
2)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8靠近进风端的这一侧的第三安装面,出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位于出风端的开口作为出风开口,第二套筒的远离出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第四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三安装面夹持固定周向安装部8,在第二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8、支架22、导风座16被第三安装面、第四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即在出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筒的相关结构。
3)同时具有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取消设置于筒形安装内腔的相应安装面或者除第五安装面14之外的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8、支架22、导风座16被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
4)同时具有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取消支架22,筒形安装内腔在周向安装部8的下侧设有第一相应安装面,筒形安装内腔在导风座16的上侧设有第二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8被第一套筒15、第一相应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导风座16被第二套筒、第二相应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即具有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的同时,取消支架22。
5)以上情况中,支架22周向还设有卡扣,该卡扣与筒形安装内腔扣接,扣接后,支架22将导风座16轴向限位固定,电动机2经导风座16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如图所示,采用扣勾25,即支架22周向设有扣勾25,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扣接配合的扣槽。
6)以上情况中,支架22与导风座16之间还设有定位连接结构,该定位连接结构采用设于周向的轴向槽28和轴向凸起29的配合结构,轴向槽28既可设置在支架22,也可以设置在导风座16,这样,轴向凸起29作适应性调整即可。
图17、19相关的方案表示的是没有导风座16的情况,具体来说:
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机2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2的壳体与电动机2的转子38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10,该气流流道10一端与风轮3相通,该气流流道10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气流流道10一端和支架22的进风口23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11,或者,气流流道10一端和支架22的进风口23之间形成的吸风室11与出风腔7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气流流道10与出风端连通;该实施例采用单独设有支架22,如图17所示。
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机2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2的壳体与电动机2的转子38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10,该气流流道10一端与风轮3相通,该气流流道10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2的壳体的靠近过滤器的这端部分作为支架22,气流流道10一端和支架22的进风口23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11,或者,气流流道10一端和支架22的进风口23之间形成的吸风室11与出风腔7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气流流道10与出风端连通。该实施例是电动机2的壳体的靠近过滤器的这端部分作为支架22,不单独设置支架22,如图19所示。
当然还有其它结构构成其它实施例,比如:
1)电动机2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2的壳体与电动机2的转子38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10,该气流流道10一端与风轮3相通,该气流流道10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即没有支架22。
2)电动机2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2的壳体与电动机2的转子38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10,该气流流道10一端与风轮3相通,该气流流道10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2连接有支架22,该支架22下端与电动机2连接,该支架22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即有支架22,过滤器的下侧的出风口24可以与风轮3直接相通,或者过滤器的下侧的出风口24可以直接罩住风轮3等等变化。
采用气流流道10这种方案的情况,电动机2的壳体可以采用整体式柱体件,轴向半剖面呈H形,由H形的横杠部分40分隔,如图所示,H形的下端开口设有尾盖42,尾盖42安装有电极26和碳刷,尾盖42和横杠部分40用于转动支撑转子38,永磁体39被安装在尾盖42和H形的横杠部分40之间的空间内,电动机2的壳体内设有周向均布的两个挡块41,这两个挡块41将两个永磁体39分隔开,同时,挡块41还能够起到限位作用。H形的横杠部分40的上方的部分用于与过滤器连接,同时参与形成吸风室11。
筒形安装内腔设有第一安装面13,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15,第一套筒15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15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15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15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15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8相抵设置,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8的靠近支架22这一侧的第五安装面14,第一安装面13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2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2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22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22,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过滤器被第一套筒15、第五安装面14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同时支架22、电动机2又被周向安装部8、第一安装面13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对于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15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8设置,第一安装面13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2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2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22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22,周向安装部8、支架22、电动机2被第一安装面13、第二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或者,对于第一套筒15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也可以增加第五安装面14,此时,在第一套筒15安装后,周向安装部8被第二安装面、第五安装面14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
1)上述连接结构中取消第五安装面14。
2)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8靠近进风端的这一侧的第三安装面,出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位于出风端的开口作为出风开口,第二套筒的远离出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第四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支架22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三安装面夹持固定周向安装部8,第三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2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2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22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22,周向安装部8、支架22、电动机2被第三安装面、第四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
3)同时具有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取消设置于筒形安装内腔的相应安装面或者除第五安装面14之外的相应安装面,没有导风座16,电动机2的壳体作为夹持部分参与夹持固定。
4)同时具有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取消支架22,筒形安装内腔在周向安装部8的下侧设有第一相应安装面,筒形安装内腔在导风座16的上侧设有第二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8被第一套筒15、第一相应安装面沿外壳1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2的壳体作为夹持部分参与夹持固定。
5)支架22周向还设有卡扣,该卡扣与筒形安装内腔扣接,扣接后,支架22直接将电动机2轴向限位固定。
各安装面或者说各安装面提供的各安装面可以是连续的环形台面,也可以是具有间隔设置的台面,即台面的各部分具有分隔,优选的是采用连续的环形台面。
过滤器的滤芯5的长度方向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滤芯5将尘仓12分成两边,这两边分别设有分开设置的进口33或者一体式设计的进口33,进口33位于尘仓12的端盖或侧壁,一体式设计的进口33均连通这两边。比如长方体过滤器,设有长方体滤芯5,如图所示,还有限位长方体过滤器两窄侧面的轴向凸起32,这样,在圆柱形内腔内的固定效果更好。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
过滤器的滤芯5采用柱体,柱体的轴向与外壳1的轴向一致,柱体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的环形间隔作为尘仓12,尘仓12的端盖或侧壁设有分开设置的进口33或者一体式设计的进口33,但进口33均围绕环形间隔设置。
过滤器包括滤芯5和座6,滤芯5的下端与座6连接,滤芯5的上端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座6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8,该周向安装部8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采用密封圈9。
进口33可轴向设置,也可侧向设置。进口33可以设有止逆片,止逆片作用是在插入吸管前封闭,防止尘仓12内的脏东西倒出来,当插入吸管时,则被打开,止逆片可以采用弹性硅胶片,吸管可以采用不同吸嘴形的吸管,因此附图中并未画出吸管,但是不妨碍行业内一般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方案的理解。
导风孔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导流面34、入口35、扩散部分36,扩散部分36设有第二导流面37,第一导流面34用于将气流导入,第二导流面37用于将气流向下引导排出;各导风孔沿周向呈旋风形分布。
如图所示,扩散部分36就是指图中所指的两边之间的部分,图中可见其开口是逐渐变大。
出风端连接有控制盖17,控制盖17设有出风孔18,控制盖17还设有电源线19以及控制电源线19通断的开关20,电源线19与电动机2电连接,开关20的通断操作部分居中设置,出风孔18围绕通断操作部分分布。本例中举例主要采用前述结构,且出风孔18为圆形,有多个,这些出风孔18围绕通断操作部分周向均匀分布。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单示意目的,附图中并未将电源线19与电极26连上,但这并不妨碍正确理解本申请的方案。
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开关20的通断操作部分非居中设置,出风孔18与通断操作部分分开分布。
外壳1采用整体件,该整体件为被圆柱形通孔轴向贯通的圆柱体,圆柱形通孔作为筒形安装内腔。
圆柱体采用金属管件,比如铝合金管、不锈钢管等,优选采用铝合金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本例中举例的时外接电源线19的一种方案,本申请也可以采用自带电池的方案,比如在控制盖17与电动机2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电池单元,电池单元本身或者与外壳11之间设有通道供气流排出,控制盖17设置充电接口,从而形成一种自带电池的方案,当然,也可以有其它具体的结构方案来实现自带电池的方案,本申请不作展开。
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仅是做区分说明,而非顺序表示,不应当理解成具有顺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风轮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为柱体件,该柱体件设有筒形安装内腔并两端开口,两端开口分别作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过滤器、风轮、电动机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过滤器位于吸风单元上方,过滤器的下侧设有出风口,过滤器的下侧设有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的外周壁,外周壁与进风端的端盖之间的部分形成尘仓,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吸风单元的结构包括:
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
或者,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导风座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
或者,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导风座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导风座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吸风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
或者,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导风座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导风座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吸风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且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腔,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吸风室与出风腔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电动机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连接有支架,该支架下端与电动机连接,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气流流道一端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或者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且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腔,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气流流道一端和支架的进风口之间形成的吸风室与出风腔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气流流道与出风端连通;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筒形安装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的壳体的靠近过滤器的这端部分作为支架,该支架下端与电动机的壳体一体设置,该支架上端与过滤器的下侧连接,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气流流道一端之间单独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或者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连通且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出风腔,或者,不单独形成吸风室,气流流道一端和支架的进风口之间形成的吸风室与出风腔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的腔室经气流流道与出风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导风座的第一安装面,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相抵设置,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的靠近支架这一侧的第五安装面,在第一套筒安装后,过滤器被第一套筒、第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同时支架、导风座又被周向安装部、第一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在第一套筒安装后,过滤器被第一套筒、第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同时支架、电动机又被周向安装部、第一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对于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设置,在第一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周向安装部、支架、电动机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或者,对于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也可以增加第五安装面,此时,在第一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被第二安装面、第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
或者,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导风座的第一安装面,进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位于进风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开口,第一套筒作为端盖或者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过滤器与第一套筒套接;对于将第一套筒仅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固定过滤器的上侧,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周向安装部相抵设置,在第一套筒安装后,过滤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安装面、第一套筒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过滤器、支架、电动机被第一安装面、第一套筒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对于第一套筒的端盖部分作为端盖的情形,第一套筒的远离进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安装过滤器的第二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二安装面夹持周向安装部设置,在第一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一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周向安装部、支架、电动机被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
或者,筒形安装内腔设有支撑安装周向安装部靠近进风端的这一侧的第三安装面,出风端连接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位于出风端的开口作为出风开口,第二套筒的远离出风端的开口的端面作为第四安装面,过滤器的进风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支架靠近进风端一侧的这端与第三安装面夹持固定周向安装部,在第二套筒安装后,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三安装面、第四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第三安装面用于支撑安装电动机的壳体的下端,电动机的壳体的上部作为支架或者额外连接有支架,周向安装部、支架、电动机被第三安装面、第四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
或者,同时具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取消设置于筒形安装内腔的相应安装面或者除第五安装面之外的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支架、导风座被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电动机的壳体作为夹持部分参与夹持固定;
或者,同时具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取消支架,筒形安装内腔在周向安装部的下侧设有第一相应安装面,筒形安装内腔在导风座的上侧设有第二相应安装面,周向安装部被第一套筒、第一相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导风座被第二套筒、第二相应安装面沿外壳轴向夹持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取消导风座,电动机的壳体作为夹持部分参与夹持固定;
或者,以上情况中,支架周向还设有卡扣,该卡扣与筒形安装内腔扣接,扣接后,支架将导风座轴向限位固定,电动机经导风座固定在筒形安装内腔中,或者没有导风座的情况下,支架直接将电动机轴向限位固定;
或者,以上情况中,支架与导风座之间还设有定位连接结构,该定位连接结构采用设于周向的轴向槽和轴向凸起的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滤芯的长度方向沿外壳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滤芯将尘仓分成两边,这两边分别设有分开设置的进口或者一体式设计的进口,进口位于尘仓的端盖或侧壁,一体式设计的进口均连通这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滤芯采用柱体,柱体的轴向与外壳的轴向一致,柱体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的环形间隔作为尘仓,尘仓的端盖或侧壁设有分开设置的进口或者一体式设计的进口,但进口均围绕环形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包括滤芯和座,滤芯的下端与座连接,滤芯的上端向上延伸靠近端盖内底面或过滤器的上侧向上延伸至端盖内并与端盖内底面相贴,座的周向设有周向安装部,该周向安装部与筒形安装内腔之间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导风孔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导流面、入口、扩散部分,扩散部分设有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用于将气流导入,第二导流面用于将气流向下引导排出;各导风孔沿周向呈旋风形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出风端连接有控制盖,控制盖设有出风孔,控制盖还设有电源线以及控制电源线通断的开关,电源线与电动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的通断操作部分居中设置,出风孔围绕通断操作部分分布;
或者,开关的通断操作部分非居中设置,出风孔与通断操作部分分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外壳采用整体件,该整体件为被圆柱形通孔轴向贯通的圆柱体,圆柱形通孔作为筒形安装内腔;圆柱体采用金属管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49018.XU CN210961777U (zh) | 2019-08-04 | 2019-08-04 | 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49018.XU CN210961777U (zh) | 2019-08-04 | 2019-08-04 | 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61777U true CN210961777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4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49018.XU Active CN210961777U (zh) | 2019-08-04 | 2019-08-04 | 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617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45452A (zh) * | 2020-09-17 | 2020-12-29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机构、滤芯装置及清洁设备 |
-
2019
- 2019-08-04 CN CN201921249018.XU patent/CN2109617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45452A (zh) * | 2020-09-17 | 2020-12-29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机构、滤芯装置及清洁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04181U (zh) | 具有内部走线的便携式吸尘器 | |
CN210961777U (zh) | 一种尘仓容量大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
CN210673207U (zh) | 一种迷你吸尘器 | |
CN111927802B (zh) | 一种空气净化电风扇 | |
CN209915857U (zh)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 |
CN210673201U (zh) | 一种过滤器倒置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
CN110754992A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CN210961778U (zh) | 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 | |
CN210961774U (zh) | 一种可拆过滤器倒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 | |
CN210673211U (zh) | 迷你吸尘器 | |
CN209059038U (zh) | 一种吸尘器 | |
CN111557615A (zh) | 一种多功能手持吸尘器 | |
CN20807514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673208U (zh) | 一种外壳为上下两部分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 |
CN213508249U (zh) | 手持式吹风机 | |
CN211832794U (zh) | 一种吸烟发光器 | |
CN210196154U (zh) | 一种空气净化风扇 | |
CN112377967A (zh) |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取暖器 | |
CN219742585U (zh) | 具有电机罩的手持吸尘器 | |
CN211459995U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CN221671576U (zh) | 具电机罩组件的吸尘器 | |
CN221122322U (zh) | 便携式烟机的进风口扩展结构 | |
CN221469758U (zh) | 一种具有固定装置的吸尘器结构 | |
CN220937889U (zh) | 手持吸尘装置 | |
CN218913201U (zh) | 车载式轴流吹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