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9378U -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9378U
CN210959378U CN201921488408.2U CN201921488408U CN210959378U CN 210959378 U CN210959378 U CN 210959378U CN 201921488408 U CN201921488408 U CN 201921488408U CN 210959378 U CN210959378 U CN 210959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aline
shaft
water
alkali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84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乃彭
谢达聪
屠炯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d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d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d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d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84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9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9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9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包括填埋在盐碱地内的多根暗管,以及多排设置于盐碱地上的竖井组,以及位于盐碱地一侧的排水渠,所述竖井组包括多个竖井与连通竖井的通水管,每两根所述的暗管连通在单个所述竖井两侧,所述通水管位于所述暗管下方;所述竖井在所述暗管与所述通水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通水管一端与所述排水渠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竖井和暗管的同时设置,有效降低推荐的的地下水位,以防止盐分沿毛细管升于地表,同时利用灌溉和降雨对暗管上部的含盐土层进行淋洗脱盐,通过地下暗管排。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改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的改良工作,具体有水利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以及农业措施,主要以水利措施为主的。水利工程改良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合理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根据各地区流域的特点,人们修建水库、灌水—排水渠道网络,水平排水主要为明沟、暗管形式,垂直排水主要为竖井排灌。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将充分融解了土壤盐分而渗入地下的水体通过管道排走,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目的。
公告号为CN208523172U的中国专利《一种暗管加竖井式盐碱地排盐系统》,公开了一种暗管加竖井式盐碱地排盐系统,多口竖井均与其路径上的竖井集水管连通,多条暗管、多条竖井集水管均与主集水管连通,各个竖井集水管与与主集水管连通处设置观察井,主集水管输出端连接监测泵房的集水井中,集水井通过水泵连通排渠。此方案中虽然均设置了暗管和竖井,但是两者均为独立设置,均需要连接盐碱地一侧的主集水管上,导致暗管整体路径较长,一方面铺设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后期通过自动除淤设备进行冲洗内壁与管壁渗孔时,对设备中的自动推进喷咀的管路具有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具有暗管与竖井连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包括填埋在盐碱地内的多根暗管,以及多排设置于盐碱地上的竖井组,以及位于盐碱地一侧的排水渠,
所述竖井组包括多个竖井与连通竖井的通水管,每两根所述的暗管连通在单个所述竖井两侧,所述通水管位于所述暗管下方;
所述竖井在所述暗管与所述通水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通水管一端与所述排水渠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盐碱地上分布有多排竖井组,竖井组包括多个竖井,同时竖井之间通过通水管实现连通,而后暗管一端连接在竖井上,同时分设于竖井两侧。暗管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农田的地下水位,以防止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毛细管升于地表,同时利用灌溉和降雨对暗管上部的含盐土层进行淋洗脱盐,通过暗管排出。另一方面竖井下端设置的过滤层,使得竖井同样能够收集盐碱地下方的地下水,加强控盐的目的,过滤层设置于暗管下方,使得地下水能够直接落入竖井底部,避免过滤层中的地下水倒流进入到暗管内。与排水渠连接头的通水管设置设置在竖井的最下端,使得不论是从暗管流入竖井的地下水还是通过过滤层进入到竖井内的地下水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同竖井内排出,避免地下水的反渗透。将竖井和暗管集合在一起,降低了单根暗管的长度,进而降低暗管的施工难度以及后期的冲洗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包括设置在盐碱地一侧且用于连通多排所述竖井组的集水管、位于盐碱地外侧的排水沟、连通所述集水管和所述排水沟的泵站,所述集水管与所述通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渠中的集水管和设置在盐碱地一侧的田埂下方的集水管中,而后再统一排放到盐碱地外侧的排水沟,通过泵站的设置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将竖井和暗管内的地下水快速排出,相比于重力流自动排出控盐效率更好。通过集水管能够连接更多的竖井组,使得该系统能够设置更多的竖井和暗管,扩大整个盐碱地的铺设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井上端设置有带有窨井盖的监测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井上端的检测台可以作为供操作人员操作的一个区域,便于操作人员对于地下水中的水盐监测,例如水蒸发信息、水体导电率、水体PH值、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等。同时窨井盖的设置也便于操作人员进入到竖井内取样、清洁等操作、也能够有效避免动物或垃圾进入到竖井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井内壁至上而下增设有爬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爬梯可供操作人员进入到竖井底部,便于可对暗管内的地下水或过滤层端的地下水的取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包括两层固定在所述竖井下端设置有通水孔一端的无纺布、以及位于两层所述无纺布之间的细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为两侧无纺布和填充中在无纺布之间的细沙层,实现地下水从通水孔进入到竖井内时,能够被过滤层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大直径的土壤进入到竖井内,起到过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暗管呈波纹管状,且在所述暗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暗管周围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渗透到暗管内,而后通过暗管排入到竖井内。波纹管状的暗管与土壤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暗管设置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井在过滤层上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暗管前端插接定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末端呈封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暗管末端呈封口设置,前端穿设出竖井侧壁,进入到竖井内。使得地下水只能单向的流入到竖井内,便于暗管对地下水的收集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井底端端面设置有凸台,所述通水管连通在所述竖井底端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的设置能够使地下水顺势进入到通水管内,避免地下水在竖井内残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竖井和暗管的同时设置,有效降低推荐的的地下水位,以防止盐分沿毛细管升于地表,同时利用灌溉和降雨对暗管上部的含盐土层进行淋洗脱盐,通过地下暗管排出,同时将竖井和暗管连通设置,降低暗管的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暗管与竖井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单个竖井与暗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竖井与暗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暗管;2、竖井组;3、排水渠;4、竖井;5、通水管;6、过滤层;7、集水管;8、排水沟;9、泵站;10、监测台;11、窨井盖;12、爬梯;13、通水孔;14、透水孔;15、安装孔;1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参照图1,包括填埋在盐碱地内的暗管1和挖设在盐碱地上的竖井组2。其中竖井组2可以根据盐碱地的实际面积需求设置不同数量,分别呈多排设置且平行分布在盐碱地上。每排竖井组2包括多个竖井4和连通各个竖井4之间的通水管5。暗管1数量同样根据盐碱地的实际大小进行设置,暗管1分别设置在每个竖井4的两侧。暗管1可以通过大型开沟埋管机铺设、开沟、埋管、裹砂、敷土一次完成,并达到1.5~3m的设计深度。竖井4本身可以在盐碱地上挖设洞口后放置进去即可,可以采用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亦可采用砖块拼搭而成。
相邻的竖井4之间还在底部设置有通水管5,用于相互连通。在盐碱地一侧还设置有排水渠3(参照图1),其中排水渠3包括设置在盐碱地外侧的排水沟8,设置在相邻的盐碱地之间田埂下方的集水管7以及设置在田埂一头的泵站9,用于连接两侧盐碱地的通水管5,通过泵站9将集水管7内的地下水直接排放水沟8内。竖井4内的地下水收集到通水管5后,进入到集水管7内,而后通过泵站9直接将地下水抽光。
参照图2和图3,竖井4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台状的凸台16,通水管5设置在竖井4底端且位于凸台16的两侧,通水管5在安装时,埋管机可以直接从竖井4底端的开口处进行埋管,凸台16的设置能够将竖井4底部的积水引导通水管5内。在竖井4中下段分布有多个通水孔13,且竖井4在通水孔13的该段部位还增设有过滤层6,该段位置同样能够收集盐碱地的中的地下水。过滤层6包括两层无纺布、以及填充在无纺布之间的细沙层,能够将盐碱地内的地下水在流入到竖井4内时,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土壤等杂质进入到竖井4内。无纺布可以通过螺栓、钢丝等连接件定位在竖井4内部上,以便后期的更换或者修整。
参照图3,竖井4上端还设置有监测台10,监测台10上可以设置一些传感器、例如检测气象、水体等环境情况。同时监测台10上还设置有窨井盖11,竖井4在窨井盖11下方还固定有爬梯12,通过爬梯12的设置能够可供人员进入到竖井4内部进行维修,或者水体检测。竖井4上端的监测台10上的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多个,没有必要在每个竖井4上端均设置传感器。
继续参照图3,竖井4在通水孔13上端还设置有安装孔15,暗管1在填埋在盐碱地内后,末端呈封口设置,同时前端穿设在该安装孔15内,且进入到竖井4内。暗管1呈波纹状,同时暗管1的关闭上周向均设置有透水孔14,以便暗管1周侧的盐碱地内地下水均能够渗透到暗管1内,随后地下水流入到竖井4内,被通水管5排入到集水管7内。暗管1设置在竖井4两端,一方面缩短暗管1在地下的一次性铺设长度,降低铺设难度,同时通过竖井4的收集,能够将地下水集中收集到未设置小孔的通水管5排入到集水管7内,避免暗管1如果残留地下水依旧会深入到盐碱地内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控盐效率,加快对盐碱地的改良。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包括填埋在盐碱地内的多根暗管(1),以及多排设置于盐碱地上的竖井组(2),以及位于盐碱地一侧的排水渠(3),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井组(2)包括多个竖井(4)与连通竖井(4)的通水管(5),每两根所述的暗管(1)连通在单个所述竖井(4)两侧,所述通水管(5)位于所述暗管(1)下方;
所述竖井(4)在所述暗管(1)与所述通水管(5)之间设置有过滤层(6),所述通水管(5)一端与所述排水渠(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3)包括设置在盐碱地一侧且用于连通多排所述竖井组(2)的集水管(7)、位于盐碱地外侧的排水沟(8)、连通所述集水管(7)和所述排水沟(8)的泵站(9),所述集水管(7)与所述通水管(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4)上端设置有带有窨井盖(11)的监测台(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4)内壁至上而下增设有爬梯(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6)包括两层固定在所述竖井(4)下端设置有通水孔(13)一端的无纺布、以及位于两层所述无纺布之间的细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1)呈波纹管状,且在所述暗管(1)的管壁上分布有透水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4)在过滤层(6)上端设置有安装孔(15),所述暗管(1)前端插接定位于所述安装孔(15)内,且末端呈封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4)底端端面设置有凸台(16),所述通水管(5)连通在所述竖井(4)底端的两侧。
CN201921488408.2U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Active CN210959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8408.2U CN210959378U (zh)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8408.2U CN210959378U (zh)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9378U true CN210959378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8408.2U Active CN210959378U (zh) 2019-09-07 2019-09-07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93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3269A (zh) * 2020-08-17 2020-11-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排水脱盐系统
CN112772034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江苏富邦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暗管与竖井组合装置
CN113207345A (zh) * 2021-05-18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覆设沙管排盐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3269A (zh) * 2020-08-17 2020-11-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排水脱盐系统
CN112772034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江苏富邦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暗管与竖井组合装置
CN113207345A (zh) * 2021-05-18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覆设沙管排盐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59378U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控盐的暗管与竖井系统
CN101731120B (zh) 一种绿化种植中的疏排水方法
CN102383408B (zh) 高水位不透水盐碱地的绿化方法和绿化体系
CN202706015U (zh) 一种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
CN110226378A (zh) 自动滴灌的盐碱地域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CN102031768A (zh) 一种新型农田涝渍防治装置及其应用技术
CN211548418U (zh) 一种屋顶水循环系统
KR20180022012A (ko) 에코 도시 조경시스템
CN208183908U (zh) 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
CN108781577B (zh) 一种纳米毛细管-暗管联合土壤排盐方法
CN216587388U (zh) 种植顶板植被层渗排水系统
CN206658561U (zh) 盐碱地绿化结构
CN109868877A (zh)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9797629A (zh)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5348604U (zh) 车库顶板用排水系统
KR100862166B1 (ko) 개착식 하상여과공법을 이용한 집수시스템
CN217948979U (zh) 农田排水结构及农田排水系统
CN216340502U (zh) 一种绿化屋顶
CN211734923U (zh) 一种园林应急用引水存水系统
CN214853336U (zh) 一种重盐碱裸露地雨水收集渗灌绿化系统
CN219373319U (zh) 一种盐碱地农田用灌溉系统
CN2172992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地下水处理系统
CN219981628U (zh)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穴的排水透气装置
CN217378812U (zh) 一种生态景观型灌溉渠结构
CN110230343A (zh) 综合式盐碱地域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