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5424U - 运动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运动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5424U
CN210955424U CN202020244114.1U CN202020244114U CN210955424U CN 210955424 U CN210955424 U CN 210955424U CN 202020244114 U CN202020244114 U CN 202020244114U CN 210955424 U CN210955424 U CN 210955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user
motion
exercis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41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运邦
高晓曦
相海泉
张利伟
任凭
冯进
李百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41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5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5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5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计时感应设备、计时采集设备、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计时感应设备与计时采集设备通信连接,计时采集设备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连接,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横向扩容服务器的方式提高管理用户的数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学校学生数量多,存在的运动数据统计困难的问题,避免了统计时间或统计用户时发生遗漏的情况。

Description

运动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计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逐渐地发展,国家对学校体育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提出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为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学校学生数量多,学生运动数据统计时非常困难,经常存在时间统计不全,部分学生未被统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运动管理系统。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运动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计时感应设备、计时采集设备、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计时感应设备与计时采集设备通信连接,计时采集设备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连接,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数据采集终端,其中,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计时感应设备、计时采集设备、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计时感应设备与计时采集设备通信连接,计时采集设备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连接,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具体地,发卡器能够将学生用户的校园一卡通上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绑定,并生成身份识别码,并将该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用户运动时,携带计时感应设备,当计时感应设备经过计时采集设备时,计时采集设备为计时感应设备供电,计时感应设备与计时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计时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并将采集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运动计时主机将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
此外,服务器接收到运动计时主机发送的该用户的运动参数后,可以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该用户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当运动参数处于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内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运动参数处于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外时,确定用户的成绩为不合格,其中,运动参数包括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的任一项或其组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横向扩容服务器的方式提高管理用户的数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学校学生数量多,存在的运动数据统计困难的问题,避免了统计时间或统计用户时发生遗漏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发卡器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的设备标签绑定,并生成相应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将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当用户携带计时感应设备经过计时采集设备时,计时采集设备可以采集携带计时感应设备的用户的运行参数,再将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
具体地,服务器接收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的运动距离,并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码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身体健康相关的信息预设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当用户的运动距离处于设定运动距离范围时,则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运动距离处于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外时,确定用户的成绩为不合格,当然,也可以通过接收采集终端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的运动时间,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当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内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然,也可以通过接收采集终端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运动次数,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次数范围,当用户的运动次数大于等于设定运动次数范围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用户的运动次数小数设定运动次数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不合格,当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外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不合格,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接收采集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用户的运动距离、用户的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根据身份识别码分别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用户的设定时间范围和用户的设定次数范围,当用户的运动距离处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和/或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该用户的设定时间范围时,和/或用户的运动次数大于等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次数范围,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用户的运动距离处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外,和/或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该用户的设定时间范围外时,和/或用户的运动次数小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次数范围,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不合格。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还适用于课外锻炼管理、体质健康测试管理、赛事活动管理、训练管理和运动指导管理等,学生课后从事体育作业项目,例如篮球、跳绳等,可以通过该运动管理系统进行自动记录,通过用户自主上传到运动管理系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课后运动记录和课程记录进行数据整合,并建立学生体质运动数据平台,方便学校老师分阶段管理,老师根据国家或者学校相关规定布置课外运动作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运动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计时采集设备为地毯式采集设备,或计时采集设备为地埋式采集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时采集设备可以是地毯式采集设备,地毯式采集设备置于地面上,使用方便,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放倒库房中,需要使用时再进行铺设,当用户携带计时感应设备经过地毯式采集设备时,计时感应设备与地毯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地毯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并将采集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运动计时主机将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
此外,计时采集设备还可以是地埋式采集设备,地埋式采集设铺设于路面下方,可以避免受到信号干扰,性能更稳定,当用户携带计时感应设备经过地埋式采集设备时,计时感应设备与地埋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地埋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并将采集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运动计时主机将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
计时采集设备仅通过无限射频技术对计时感应设备进行供电,实现了无线供电的技术效果,不需要再单独对计时感应设备进行充电操作,降低了运动管理系统的人工维护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动计时主机为固定式计时主机,或运动计时主机为移动式计时主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运动计时主机可以为固定式计时主机,固定式计时主机长期部署在用户运动路线的起点和/或终点附近,以方便课外时间对学生的运动参数进行采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运动,并上传运动参数及身份识别码至服务器,此外,运动计时主机也可以是移动式计时主机,移动式计时主机可以根据需要临时部署在用户运动路线终点和/或起点附近,当同时进行多种不同运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移动式计时主机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一步地,固定式计时主机和移动式计时主机应当分别置于用于运动路线的起点或终点,以保证起点和终点均设置有运动计时主机,当然,运动计时主机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可以保证计时感应设备被供电后,计时采集设备可以与运动计时主机建立通信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视频采集设备,视频采集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视频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视频采集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视频采集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后,视频采集设备将采集的用户的视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视频采集设备发送的视频数据,将视频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当服务器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参数的数值差处于设定数值差范围内,调用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进行比对,当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的比对结果为相同视频数据,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成绩为无效成绩,当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的比对结果为不同视频数据,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成绩为有效成绩。避免出现替代他人运动或者一位用户携带多个计时感应设备被记录成多位用户的情况发生,具体地,当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参数的数值差处于设定数值差范围内时,可以由系统自动将符合条件的用户的视频调出来,调出后的数据可以直接发给管理员端,然后由管理员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作弊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计时感应设备为电子识别卡、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运动手环和运动手表包括心率采集模块,心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时感应设备可以是电子识别卡,电子识别卡具体设置为鞋卡标签,电子识别卡生产成本低,用户可以利用鞋带等鞋子配件将鞋卡标签携带在鞋子上,以便在经过计时采集设备时,与计时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此外,计时感应设备也可以是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运动手表和运动手环不易丢失,功能更多,且方便携带,用户可以将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佩戴在手腕上。运动手表或运动手环中设置有心率采集模块,心率采集模块能够对用户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进行采集。
此外,心率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后,可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的用户的心率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进行比对,确定用户的心率数据是否超出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方便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状态,并在发生危险时进行救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计时感应设备包括:双频电子标签,与计时采集设备通过高频空中接口通信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时感应设备包括双频电子标签,双频电子标签与计时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计时采集设备的供电信号。具体地,当用户携带设置有双频电子标签的计时感应设备经过采集设备时,计时采集设备为双频电子标签供电,双频电子标签被供电后即可与计时采集设备通过高频空中接口建立通信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计时采集设备包括:高频线圈,与双频电子标签通信连接;低频线圈,低频线圈用于向双频电子标签供电;通讯接口,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时设备包括低频线圈、高频线圈和通讯接口,低频线圈用于向双频电子标签供电,高频线圈与双频电子标签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地,当用户携带设置有双频电子标签的计时感应设备经过采集设备时,低频线圈向双频电子标签供电,双频电子标签被供电后,与高频线圈建立通信连接,通讯接口能够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低频线圈为125KHz线圈,高频线圈为6.78MHz线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低频线圈为125KHz线圈,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率,防冲突能力强,可以保证计时采集设备同时为多个双频电子标签进行供电。高频为6.78MHz线圈,灵敏度非常高,可以保证在整个6.78MHz线圈辐射范围内的接收效果,不会产生信号覆盖盲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计时感应设备为运动手表或运动手环时还包括:心率采集模块,心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心率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后,可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的用户的心率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进行比对,确定用户的心率数据是否超出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方便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状态,并在发生危险时进行救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卡器用于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绑定,并生成身份识别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卡器能够将学生用户的校园一卡通上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绑定,具体为将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内置的双频电子标签绑定,并根据计时感应设备的双频电子标签与学生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身份识别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动管理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服务器发来的运动状态数据;报警装置,用于输出服务器发来的报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运动管理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其中,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服务器发来的运动状态数据,报警装置用于输出服务器发来的报警信息。具体地,显示装置可以用于显示学生的运动计时时间或者赛事成绩,以便于学生和老师可以实时查看运动时间或者比赛结果,此外,当服务器确定用户的心率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时,服务器可以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息,方便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状态,并在学生发生危险时进行救助。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运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运动管理系统,102服务器,104数据采集终端,106计时感应设备,108计时采集设备,110运动计时主机,112发卡器,200视频采集设备,300心率采集模块,400显示装置,500报警装置,600运动管理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运动管理系统100。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管理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2和数据采集终端104。
具体地,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终端104包括:计时感应设备106、计时采集设备108、运动计时主机110和发卡器112,计时感应设备106与计时采集设备108通信连接,计时采集设备108与运动计时主机110通信连接,运动计时主机110和发卡器112均与服务器102通信连接。
具体地,通过发卡器,登记用户的个人信息,比如用户是学生,可以将学生的校园一卡通上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绑定,并生成身份识别码,并将该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当用户运动时,携带计时感应设备106,当计时感应设备106经过计时采集设备108时,计时采集设备108为计时感应设备106供电,计时感应设备106与计时采集设备108建立通信连接,计时采集设备108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并将采集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110,运动计时主机110将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102。
服务器102接收到运动计时主机110发送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后,可以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当运动参数处于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内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运动参数不处于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内时,确定用户的成绩为不合格,其中,运动参数包括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的任一项或其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管理系统100,可以通过横向扩容服务器102的方式提高管理用户的数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管理办法,由于学校学生数量多,存在的运动数据统计困难的问题,避免了统计时间或统计用户时发生遗漏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发卡器112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106的设备标签绑定,并生成相应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将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102。当用户携带计时感应设备106经过计时采集设备108时,计时采集设备108可以采集携带计时感应设备106的用户的运行参数,再将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102。
具体地,服务器102接收数据采集终端104发送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的运动距离,并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码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身体健康相关的信息预设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当用户的运动距离处于设定运动距离范围时,则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运动距离不处于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内时,确定用户的成绩为不合格,当然,也可以通过接收数据采集终端104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的运动时间,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当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内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外时,比如用户的运动时间小于设定运动时间范围,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不合格,当然,也可以通过接收采集终端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运动次数,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次数范围,当用户的运动次数大于等于设定运动次数范围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用户的运动次数小数设定运动次数时,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不合格,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接收采集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用户的运动距离、用户的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根据身份识别码分别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用户的设定时间范围和用户的设定次数范围,当用户的运动距离处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和/或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该用户的设定时间范围时,和/或用户的运动次数大于等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次数范围,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当用户的运动距离处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外,比如用户的运动距离小于设定运动距离范围,和/或用户的运动时间处于该用户的设定时间范围外时,比如用户的运动时间小于设定运动时间范围,和/或用户的运动次数小于该用户的设定运动次数范围,则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不合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服务器102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设定运动参数包括,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个人信息,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级别,对每个体质级别设置相应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具体地,可以将用户的体质级别分为至少三个级别,一级为健康状态,二级为亚健康状态,三级为体质较差的状态,当用户的体质级别为一级时,将用户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设置为健康状态可以完成的运动距离范围、运动时间范围和/或运动次数范围,当用户的体质级别为二级时,为该用户设置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适当少于体质级别为一级的用户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当用户的体质级别为三级时,为该用户设置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适当少于体质级别为二级的用户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根据用户的体质级别设置相应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可以避免用户进行不适合自己身体状态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运动次数,对身体造成损害,或者达不到预期的运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2中可以预先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当服务器102接收身份识别码后,根据身份识别码得到的用户的个人信息不完整时,服务器102可以根据已获得的个人信息从服务器102中查询用户的完整个人信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服务器102接收数据采集终端104发送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的运动参数之前,可以先确定用户的运动项目信息。具体地,运动项目信息可以是800米、1000米、2000米、2400米等各种中长跑项目,也可以是一二九长跑、迷你马拉松等,还可以是篮球、跳绳等,丰富的运动项目种类供学生进行选择,避免了运动项目单一性,在进行统计运动参数时,可以先将多种运动项目分别进行统计,然后再进行汇总,以便得出每个学生的运动成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100还适用于课外锻炼管理、体质健康测试管理、赛事活动管理、训练管理和运动指导管理等,学生课后从事体育作业项目,例如篮球、跳绳等,可以通过该运动管理系统100进行自动记录,通过用户自主上传到运动管理系统100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课后运动记录和课程记录进行数据整合,并建立学生体质运动数据平台,方便学校老师分阶段管理,老师根据国家或者学校相关规定布置课外运动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计时采集设备108为地毯式采集设备,或计时采集设备108为地埋式采集设备。具体地,当计时采集设备108为地毯式采集设备时地毯式采集设备置于路面上方,使用方便,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放倒库房中,需要使用时再进行铺设,用户携带计时感应设备106经过地毯式采集设备时,计时感应设备106与地毯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地毯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并将采集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110,运动计时主机110将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102。
此外,当计时采集设备108是地埋式采集设备时,地埋式采集设铺设于路面下方,可以避免受到信号干扰,性能更稳定,用户携带计时感应设备106经过地埋式采集设备时,计时感应设备106与地埋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地埋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并将采集的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110,运动计时主机110将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102。
计时采集设备108仅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对计时感应设备106进行供电,实现了无线供电的技术效果,不需要再单独对计时感应设备106进行充电操作,降低了运动管理系统100的人工维护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运动计时主机110为固定式计时主机,或运动计时主机110为移动式计时主机。具体地,当运动计时主机110为固定式计时主机时,固定式计时主机长期部署在用户运动路线的起点和/或终点附近,以方便课外时间对学生的运动参数进行采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运动,并自动上传运动参数及身份识别码至服务器102,此外,运动计时主机110也可以是移动式计时主机,移动式计时主机可以根据需要临时部署在用户运动路线终点和/或起点附近,当同时进行多种不同运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移动式计时主机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一步地,固定式计时主机和移动式计时主机应当分别置于用于运动路线的起点或终点,以保证起点和终点均设置有运动计时主机110,当然,运动计时主机110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可以保证计时感应设备106被供电后,计时采集设备108可以与运动计时主机110建立通信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数据采集终端104还包括:视频采集设备200,视频采集设备200与服务器102通信连接,视频采集设备200用于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视频采集设备200与服务器102通信连接后,视频采集设备200将采集的用户的视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02,服务器102接收视频采集设备200发送的视频数据,将视频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当服务器102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参数的数值差处于设定数值差范围内,调用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进行比对,当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的比对结果为相同视频数据,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成绩为无效成绩,当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的比对结果为不同视频数据,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成绩为有效成绩。避免出现替代他人运动或者一位用户携带多个计时感应设备被记录成多位用户的情况发生,具体地,当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参数的数值差处于设定数值差范围内时,可以由系统自动将符合条件的用户的视频调出来,调出后的数据可以直接发给管理员端,然后由管理员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作弊现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计时感应设备106为电子识别卡、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运动手环和运动手表包括心率采集模块,心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
具体地,当计时感应设备106为电子识别卡时,电子识别卡由用户随身携带,电子识别卡具体设置为鞋卡标签,电子识别卡生产成本低,用户可以利用鞋带等鞋子配件将鞋卡标签携带在鞋子上,以便在经过计时采集设备108时,与计时采集设备108建立通信连接。当计时感应设备106为运动手环时,用户可以将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方便用户使用。并且运动手表或运动手环中设置有心率采集模块,心率采集模块能够对用户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进行采集。
此外,心率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后,可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的用户的心率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进行比对,确定用户的心率数据是否超出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方便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状态,并在发生危险时进行救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计时感应设备106包括:双频电子标签,与计时采集设备108通过高频空中接口通信连接。具体地,当用户携带设置有双频电子标签的计时感应设备106经过采集设备时,计时采集设备108为双频电子标签供电,双频电子标签被供电后即可与计时采集设备108通过高频空中接口建立通信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计时采集设备108包括:高频线圈,与双频电子标签通信连接;低频线圈,低频线圈用于向双频电子标签供电;通讯接口,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
具体地,当用户携带设置有双频电子标签的计时感应设备106经过采集设备时,低频线圈向双频电子标签供电,双频电子标签被供电后,与高频线圈建立通信连接,通讯接口能够与运动计时主机通信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低频线圈为125KHz线圈,高频线圈为6.78MHz线圈。具体地,低频线圈为125KHz线圈,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率,防冲突能力强,可以保证计时采集设备108同时为多个双频电子标签进行供电。高频为6.78MHz线圈,灵敏度非常高,可以保证在整个6.78MHz线圈辐射范围内的接收效果,不会产生信号覆盖盲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计时感应设备106为运动手表或运动手环时还包括:心率采集模块300,心率采集模块300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具体地,心率采集模块300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后,可以发送给服务器102,服务器102将接收的用户的心率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进行比对,确定用户的心率数据是否超出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方便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状态,并在发生危险时进行救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卡器用于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绑定,并生成身份识别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卡器能够将学生用户的校园一卡通上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的双频电子标签绑定,并根据计时感应设备的双频电子标签与学生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身份识别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运动管理系统100还包括:显示装置400,用于显示服务器102发来的运动状态数据;报警装置500,用于输出服务器102发来的报警信息。具体地,显示装置400可以用于显示学生的运动计时时间或者赛事成绩,以便于学生和老师可以实时查看运动时间或者比赛结果,此外,当服务器102确定用户的心率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心率数值范围时,服务器102可以向报警装置500发送报警信息,方便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状态,并在学生发生危险时进行救助。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运动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运动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运动项目信息,根据运动项目信息发出运动项目提示信息;
步骤S104,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与设备标签绑定并生成身份识别码;
步骤S106,采集用户的运动参数;
步骤S108,将身份识别码和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110,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将用户的视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S112,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将用户的心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在该实施例中,计时感应设备106为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计时感应设备106能够接收到服务器102发送的运动项目信息,并将运动项目信息以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输出,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发卡器112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106的设备标签绑定,并生成相应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将身份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102,实现了计时采集设备108通过计时感应设备106能够直接采集到带有用户个人信息的运动参数。计时采集设备108采集携带计时感应设备106的用户的运行参数,并将该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运动计时主机110。运动计时主机110将该用户的运动参数发送至服务器102。视频采集设备200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将用户的视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02,以使服务器102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心率采集模块300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并将用户的心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02。
如图4所示,服务器102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用户的运动项目信息,将用户的运动项目信息发送至采集终端;
步骤S204,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用户的运动参数;
步骤S206,根据身份识别码确定用户的个人信息;
步骤S208,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级别,对每个体质级别设置相应的设定运动参数范围;
步骤S210,运动参数处于设定运动参数范围内,确定用户的运动成绩为合格;
步骤S212,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视频数据,将视频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步骤S214,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参数的数值差处于设定数值差范围内,调用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进行比对;
步骤S216,至少两个用户的视频数据的比对结果为相同视频数据,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运动成绩为无效成绩。
步骤S218,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用户的心率数据;
步骤S220,确定心率数据的数值超出设定心率数值范围,向采集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任一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使学生体育课、课外锻炼管理体系化,可自定义学生课外锻炼(早操)路线、时间和规则;第二,提供学生课外锻炼考勤统计;第三,支持手机、便携终端、联网的计算机、大屏幕等对课外锻炼数据进行实时的查询和展示。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任一实施例,基于新一代RFID双频技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科技手段,实时采集运动者的运动信息,具备课外锻炼管理、体质健康测试管理、赛事活动管理、训练管理和运动指导管理等多项功能,可与国家教委成绩上报系统自动对接,全面提升校园体育管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发卡器112可以将学生的校园一卡通上的个人信息与计时感应设备106绑定,以便于统计学生的运动成绩后,与其他科目成绩进行汇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装置400可以是大屏幕显示装置、手机、便携终端、联网的计算机中的一种,其中,大屏幕显示装置可以是户外液晶显示屏或户外全彩LED显示屏。另外,显示装置400可以部署在用户运动路线的终点附近,用于实时显示用户的运动时间或者赛事成绩,测试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可在第一时间在大屏幕显示装置、手机、便携终端、联网的计算机等设备上实时查询学生运动时间或者赛事成绩及排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100适用于课外锻炼管理、体质健康测试管理、赛事活动管理、训练管理和运动指导管理等,学生课后从事体育作业项目,例如篮球、跳绳等,可以通过该运动管理系统100进行自动记录,通过用户自主上传到运动管理系统100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课后运动记录和课程记录进行数据整合,并建立学生体质运动数据平台,方便学校老师分阶段管理,老师根据国家或者学校相关规定布置课外运动作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100,可以对多种运动进行管理,如800米、1000米、2000米、2400米等各种中长跑项目的计时或计圈,可以支持男女生可同时测试。采用净计时,无需现场组织、发枪,可实现无人值守,与其它体测设备(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仰卧起坐测试仪、引体向上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50米跑测试仪)数据对接,互通互联,集成所有体测项目的运动参数,可自动计算用户的运动成绩,并可将用户的运动成绩一键导出和上传,实现多平台运动成绩查询,测试结束时,老师和学生可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便携终端、联网的计算机查询运动成绩及排名。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100,在进行中长跑赛事时,如田径运动会800米、1500米、4x400米、5000米、10000米,一二九长跑、迷你马拉松等,不受路线、场地限制,支持单向、折返、环形、多圈等各种比赛路线,支持个人、团队、接力等多种赛制,通过管理发布赛事公告,支持自主在线报名和名单一键导入报名,赛事成绩可无限分组排名,即时生成各组别成绩排名,可实现第一时间公布成绩与颁奖。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运动项目信息,根据运动项目信息发出运动项目提示信息。接收到运行项目信息后,可以针对运动项目中需要的器具提前进行部署。具体地,运动项目信息可以是800米、1000米、2000米、2400米等各种中长跑项目,也可以是一二九长跑、迷你马拉松等,还可以是篮球、跳绳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运动管理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运动管理软件600,运动管理软件600部署在服务器102内,支持2000人同时进行跑步计时,可通过横向扩容服务器102支持提高人数,计时数据响应时间不超过1分钟,支持计算机、手机登录,具备进行课外锻炼管理、体质健康测试管理、赛事活动管理、训练管理和运动指导管理等功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服务器102部署在学校机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终点附近部署显示装置400。当服务器102、运动管理软件600和显示装置400全部部署完成后,学生体育课或课外锻炼早操时,学生佩戴鞋卡标签、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从起点S跑步通过起点的计时采集设备108时,系统开始计时,学生到达终点E通过终点的计时采集设备108时,结束计时,也可以制定往返起点S和终点E几次为1个赛道,如起点和终点距离400米,依次通过S-E-S为1个赛道,合计800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视频采集设备200可以部署在用户运动路线的起点和/或终点附近,视频采集设备200包括高清网络摄像机和网络硬盘录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可以固定在2米高的立柱上,用于实时录像,网络硬盘录像机用于保存录像和照片,服务器102和视频采集设备200建立通信连接后,视频采集设备200将采集的用户的视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02。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电子识别卡可以是鞋卡标签,用户可使用鞋带将鞋卡标签佩戴在鞋上,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
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计时感应设备、计时采集设备、运动计时主机和发卡器,所述计时感应设备与所述计时采集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计时采集设备与所述运动计时主机通信连接,所述运动计时主机和所述发卡器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时采集设备为地毯式采集设备,
或所述计时采集设备为地埋式采集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计时主机为固定式计时主机,
或所述运动计时主机为移动式计时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
视频采集设备,所述视频采集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视频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时感应设备为电子识别卡、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
所述运动手环和所述运动手表包括心率采集模块,所述心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时感应设备包括:双频电子标签,与所述计时采集设备通过高频空中接口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采集设备包括:
高频线圈,与所述双频电子标签通信连接;
低频线圈,所述低频线圈用于向所述双频电子标签供电;
通讯接口,与所述运动计时主机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频线圈为125KHz线圈,所述高频线圈为6.78MHz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卡器用于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所述计时感应设备绑定,并生成身份识别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管理系统还包括: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发来的运动状态数据;
报警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报警信息。
CN202020244114.1U 2020-03-03 2020-03-03 运动管理系统 Active CN210955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4114.1U CN210955424U (zh) 2020-03-03 2020-03-03 运动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4114.1U CN210955424U (zh) 2020-03-03 2020-03-03 运动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5424U true CN21095542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4114.1U Active CN210955424U (zh) 2020-03-03 2020-03-03 运动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5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025A (zh) * 2021-03-12 2021-04-20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一种地埋式短跑自助计时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025A (zh) * 2021-03-12 2021-04-20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一种地埋式短跑自助计时器
CN112687025B (zh) * 2021-03-12 2021-05-25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一种地埋式短跑自助计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1449B2 (en) Systems and networks for enabling exercise equipment to communicate with a network
CN103028228B (zh) 运动表现感测系统和方法
CN102728047B (zh) 组表现监测系统和方法
US20210205660A1 (en) Outdoors trai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monitoring and providing feedback of training
Schönfelder et al. Scientific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online heart rate monitoring systems
US20150065302A1 (en) Exercise Recording Device and Exercise Recording System Thereof
CN102481478A (zh) 监测体育锻炼事件
US96100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 plurality of heart rate monitors assigned to individuals
US20130066449A1 (en) Athlete training system
CN106530055A (zh) 健身方法及系统
CN101978374A (zh) 交互式运动设备系统
KR102192542B1 (ko) 피트니스 센터의 운영자 및 이용자를 위한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CN108122614A (zh) 一种国民体质检测及运动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10955424U (zh) 运动管理系统
CN113241147B (zh) 健身计划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008000A (zh) 一种健身娱乐装置和方法
CN107185213A (zh) 用于赛事实时数据记录和发布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08921246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青少年健身器材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9243571A (zh) 一种采用康复训练的智能戒毒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465223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科学跑步训练方法及系统
WO2016053905A1 (en) Exercise class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785377A (zh) 用于健身人群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0517751A (zh) 一种运动康复管理系统
CN111353923A (zh) 运动管理方法、运动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29143A (zh) 基于智能终端和电视端的用户自主健康管理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