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4557U -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4557U
CN210954557U CN201921998198.1U CN201921998198U CN210954557U CN 210954557 U CN210954557 U CN 210954557U CN 201921998198 U CN201921998198 U CN 201921998198U CN 210954557 U CN210954557 U CN 210954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8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昭
陈延青
秦伟达
张小凤
李艳云
王宁
王炎
佟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8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4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4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4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组件包括: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的控光面板;显示面板用于透射环境光,还用于根据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进行显示;控光面板用于反射从显示面板透射过的环境光,并控制射向显示面板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双层面板结构能够提高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升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反射式显示装置由于其低功耗、贴近自然等优点,在户外显示领域拥有了巨大的应用空间,相关技术中已有电子报纸、电子书以及反射式穿戴产品问世。
其中,反射式显示装置直接利用环境光来实现图像显示,虽然反射式显示装置利用环境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健康的追求,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比较低,使得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升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的控光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用于透射环境光,还用于根据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进行显示;
所述控光面板用于反射从显示面板透射过的环境光,并控制射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线。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基板和对盒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配向膜、第二配向膜以及设置在显示基板和对盒基板的第一液晶层;
所述显示基板设置在第一液晶层靠近控光面板的一侧,所述对盒基板设置在第一液晶层远离控光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显示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对盒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向膜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靠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
所述对盒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靠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彩色滤光片、第一平坦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平坦层设置在彩色滤光片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平坦层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透射电极。
可选地,所述彩色滤光片的透过率大于透过率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扭转向列液晶分子;
所述液晶分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的信号的控制下偏转。
可选地,所述控光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三配向膜、第四配向膜、光学膜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二液晶层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二液晶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四配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所述光学膜层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二液晶层的一侧,且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还用于调节光线的传播路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三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衬底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三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三衬底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极为反射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四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衬底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平坦层和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四电极为透射电极。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层包括:散射层和相位延迟层,所述散射层设置在相位延迟层靠近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散射层,用于将第一电极反射的光线散射出去;所述相位延迟层,用于调节光线传播路径。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层还包括:第三偏光片;
所述第三偏光片设置在相位延迟层远离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相位延迟层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层和第二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远离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包括: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包括: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片。
可选地,所述第三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扭转向列液晶分子;
所述液晶分子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施加的信号的控制下偏转。
可选地,所述第三偏光片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组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组件包括: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的控光面板;显示面板用于透射环境光,还用于根据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进行显示;控光面板用于反射从显示面板透射过的环境光,并控制射向显示面板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双层面板结构能够提高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升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实用新型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实用新型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实用新型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的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1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一侧的控光面板2。
具体的,显示面板1用于透射环境光,还用于根据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进行显示;控光面板2用于反射从显示面板1透射过的环境光,并控制射向显示面板1的光线。
具体的,如图1所示,显示组件中的光线路径为环境光射向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透射环境光,控光面板反射显示面板透射的环境光,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射入显示面板中。
可选地,显示组件应用于户外阅读产品或反射式穿戴产品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显示组件的显示模式为常白显示模式,即不施加电压时,显示亮的画面,施加电压时,显示暗的画面。
具体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和控制面板的显示模式均为常白显示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可以通过控制显示面板来实现显示面板的黑太或白态,通过控制控制面板来实现控制面板的黑态或白态,显示组件的对比度CRBD满足一下公式:
CRBD=CR1*CR2*0.092
其中,CR1为显示面板的对比度,CR2为控光面板的对比度,0.092为经验值,通过上述公式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对比度要高于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的控光面板;显示面板用于透射环境光,还用于根据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进行显示;控光面板用于反射从显示面板透射过的环境光,并控制射向显示面板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双层面板结构提高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而提升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基板11和对盒基板12、第一偏光片13、第二偏光片14、第一配向膜15、第二配向膜16以及设置在显示基板11和对盒基板12的第一液晶层17。
具体的,显示基板11设置在第一液晶层17靠近控光面板的一侧,对盒基板12设置在第一液晶层17远离控光面板的一侧,第一偏光片13设置在显示基板11远离第一液晶层17的一侧,第二偏光片14设置在对盒基板12远离第一液晶层17的一侧,第一配向膜15设置在显示基板11靠近第一液晶层17的一侧,第二配向膜16设置在对盒基板11靠近第一液晶层17的一侧。
其中,第一偏光片13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14的偏振方向垂直。
可选地,显示基板11为阵列基板,对盒基板12为彩膜基板。
具体的,显示基板11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靠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
可选地,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顶栅结构,还可以为底栅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第一电极为透射电极,第一电极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锌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的,对盒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第二衬底靠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彩色滤光片、第一平坦层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平坦层设置在彩色滤光片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平坦层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显示组件的透过率,本实施例中的对盒基板中没有设置黑矩阵层。
可选地,第二电极为透射电极,第二电极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锌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并保证反射率,提升显示组件光线的利用率,彩色滤光片采用高透过低色域彩膜,彩色滤光片的透过率大于透过率阈值。
可选地,为了更有效地使液晶分子取向,考虑与液晶的亲和性及基板的粘结性,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由聚酰氨基酸系列构成。
可选地,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扭转向列液晶分子,其中,液晶分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的信号的控制下偏转。需要说明的是,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等于第一配向膜的配向角度与第二配向膜的配向角度的差值。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的控光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第三配向膜23、第四配向膜24、光学膜层25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26。
具体的,第二基板22设置在第二液晶层26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基板21设置在第二液晶层26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三配向膜23设置在第一基板21靠近第二液晶层26的一侧,第四配向膜24设置在第二基板22靠近第二液晶层26一侧,光学膜层25设置在第二基板22远离第二液晶层26的一侧,且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还用于调节光线的传播路径。
可选地,第一基板21为阵列基板。
具体的,第一基板21包括:第三衬底以及设置在第三衬底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三电极;第三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远离第三衬底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
可选地,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顶栅结构,还可以为底栅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第三电极为反射电极;第三电极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例如银Ag,铝Al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的,第三电极通过蒸镀工艺形成,第三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的平坦层远离第三衬底的一侧。
具体的,第二基板包括:第四衬底以及设置在第四衬底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平坦层和第四电极,其中,第四电极设置在第二平坦层靠近第二液晶层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基板中没有设置彩色滤光片。
可选地,第四电极为透射电极,第四电极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锌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的,第二偏光片用于将环境光变换为线偏振光。
可选地,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
可选地,为了更有效地使液晶分子取向,考虑与液晶的亲和性及基板的粘结性,第三配向膜和第四配向膜由聚酰氨基酸系列构成。
可选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的光学膜层包括:散射层27和相位延迟层28,散射层27设置在相位延迟层28靠近第二液晶层26的一侧。
具体的,散射层27,用于将第一电极反射的光线散射出去;相位延迟层28,用于调节光线传播路径。
可选地,散射层27可选用型号GBA120的散射膜。
本实施例中散射层能够起到扩大视角和增加反射率的效果,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偏光片、散射层和相位延迟层配合使用还可以提升显示组件的光学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中的光学膜层包括:散射层27、相位延迟层28和第三偏光片29,散射层27设置在相位延迟层28靠近第二液晶层26的一侧,第三偏光片29设置在相位延迟层28远离第二液晶层26的一侧。
可选地,第三偏光片29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3的偏振方向相同。
可选地,第三偏光片29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偏光片、散射层和相位延迟层配合使用还可以消色散,进一步提升显示组件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提供的显示组件相比,图3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光线利用率更高一些。
可选地,如图3和4,相位延迟层28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层281和第二相位延迟层282,第一相位延迟层281设置在第二相位延迟层282远离第二液晶层26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相位延迟层包括: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包括: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片。
具体的,第一相位延迟层的相位延迟量为二分之一波长,且第一相位延迟层的波长为380-770纳米nm,能够对波长在设定范围内的光线起到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作用。在实际设计中,根据显示组件的实际应用环境相应地调整相位延迟片的波长,以达到需要的相位延迟量。
具体的,第二相位延迟层的相位延迟量为四分之一波长,且第一相位延迟层的波长为380-770纳米nm,能够对波长在设定范围内的光线起到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作用。在实际设计中,根据显示组件的实际应用环境相应地调整相位延迟片的波长,以达到需要的相位延迟量。
由于人眼对绿光敏感,第一相位延迟层和第二相位延迟层的波长为550纳米,本实施例中的相位延迟层可以减少绿光对人眼的影响。
可选地,第一相位延迟层和第二相位延迟层的制作材料可以为环烯烃聚合物。
可选地,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第二液晶层26中的液晶分子为扭转向列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施加的信号的控制下偏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在显示过程中可以设置如下参数使得显示组件显示暗的画面,例如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偏转角度可以为90°,此时,第一偏光片的偏转角度为170°,第一配向膜的配向角度可以为170°,第二偏光片的偏转角度为80°,第二配向膜的配向角度80°,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角度为70°,此时,第三配向膜的配向角度可以为125°,第四配向膜的配向角度为55°,第一相位延迟片的轴向角度可以为62.5°且对设定范围的光线起到270nm的相位延迟作用,第二相位延迟片的轴向角度可以为0°,且对设定范围的光线起到160nm的相位延迟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显示暗的画面还可以为其他参数,不同的参数对应的暗的程度有所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达到15%色域,15%反射率以及450:1的对比度,大大提高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
可选地,显示装置为反射式显示装置,反射式显示装置可以为户外阅读产品或穿戴产品,户外阅读产品包括:电子报纸、电子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其中,显示组件为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其实现原理和实现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只涉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微结构的厚度和尺寸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的控光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用于透射环境光,还用于根据控光面板反射的光线进行显示;
所述控光面板用于反射从显示面板透射过的环境光,并控制射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基板和对盒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第一配向膜、第二配向膜以及设置在显示基板和对盒基板的第一液晶层;
所述显示基板设置在第一液晶层靠近控光面板的一侧,所述对盒基板设置在第一液晶层远离控光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显示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对盒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向膜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靠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
所述对盒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靠近第一液晶层一侧的彩色滤光片、第一平坦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平坦层设置在彩色滤光片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平坦层靠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透射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的透过率大于透过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扭转向列液晶分子;
所述液晶分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的信号的控制下偏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三配向膜、第四配向膜、光学膜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二液晶层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二液晶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第二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四配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所述光学膜层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二液晶层的一侧,且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还用于调节光线的传播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三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衬底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三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三衬底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极为反射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四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衬底靠近第二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平坦层和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四电极为透射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散射层和相位延迟层,所述散射层设置在相位延迟层靠近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散射层,用于将第一电极反射的光线散射出去;所述相位延迟层,用于调节光线传播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还包括:第三偏光片;
所述第三偏光片设置在相位延迟层远离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层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层和第二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远离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包括: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包括: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扭转向列液晶分子;
所述液晶分子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施加的信号的控制下偏转。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光片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CN201921998198.1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954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8198.1U CN210954557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8198.1U CN210954557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4557U true CN210954557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8198.1U Active CN210954557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4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1431A (zh) * 2022-08-23 2022-11-04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1431A (zh) * 2022-08-23 2022-11-04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8867A (en) Wide viewing angle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496537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EP2730969A1 (en) Transflectiv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TWI33209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59362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890362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32443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2688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19154B (zh) 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79494A (zh) 一种镜面显示装置
CN210954557U (zh)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US20190049801A1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134571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204246A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
TW200420947A (en) Semi-transmiss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020616B (zh) 透反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0813472B1 (ko) 반사-투과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30295B (en) A pixel device of a transflective-type LCD panel
JPH1184415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TW200527087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1123553U (zh) 一种镜面显示装置
CN10039719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202121016A (zh) 反射式電子顯示裝置
JP200504369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735385Y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