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3226U -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33226U CN210933226U CN201821896495.0U CN201821896495U CN210933226U CN 210933226 U CN210933226 U CN 210933226U CN 201821896495 U CN201821896495 U CN 201821896495U CN 210933226 U CN210933226 U CN 2109332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respirator
- air
- iron sheet
- respirato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8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69850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as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4172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8669 Respiratory arres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119 arrhyth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793 arrhythm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34 in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0125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2383 Angina Pector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229 Cardiomyopath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6 G1 to G0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280 Heart fail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72 Hyper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9525 Myocard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0418 Premature Cardiac Complex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2434 Sudden deat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6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第一气囊端部上具有分别与第一气囊内部和呼吸器本体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第二气囊上具有与转动组件活动连接的滑块,其中,在第一气囊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转动组件相对呼吸器本体转动的情况下,滑块按照与转动组件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第二气囊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第二气囊,从而使得第二气囊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呼吸器本体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彼此联动的转动组件和滑块,达到了自动地间断性向呼吸器内部提供氧气,并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传统的人工呼吸采用嘴对嘴的直接式抢救,目前抢救呼吸停止的患者最常用的是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亦是抢救自主呼吸停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方法。特别是在发病现场,患者突发呼吸停止,最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法是使空气及时有节律的强制进入肺内;再利用胸廓后肺组织的弹力压缩,使进入肺内的氧气置换二氧化碳并呼出;再配合胸部按压,如此周而复始,使停止呼吸的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目前,普通的人工呼吸器,进气与患者呼气是一个通道,这样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废气会与进来的氧气和新鲜空气互混,又会重新进入患者的肺内;这样会使人工呼吸的质量、效果欠佳,亦会耽误宝贵的抢救生命的时间和速度。另外,在做人工呼吸时,医护人员观察、评估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需观察口鼻和胸部是否有呼吸特征;这一是不方便、不直观,二是耽误宝贵的抢救生命的时间。因此,如何能及时监视,观察、判断患者自主呼吸复苏的程度,及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使停止呼吸的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如何使人工呼吸器更科学、合理,提高其科技含量,提高其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医疗护理工作者不断探讨、科研的课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660254U)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器,包括面罩、单向压力进气阀、按压器、进气单向阀、气阀和储气囊,所述面罩顶部固定连接单向压力进气阀,所述单向压力进气阀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单向压力进气阀通过气管连接按压器,所述按压器内部设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顶部固定连接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按压器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卡扣在限位块上,所述按压器底部一侧连接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有氧气进气口。
虽然该专利提供的人工呼吸器能够通过反复按压的方式对患者输入氧气或输出废气,但是由于充气和排气都是由医护人员手动操作,尤其对于没有长期经验的医护人员,很难保证每次的充气频率和充气量都一致,而且传统地手动操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055091U(公告日期2016年03月02日) 公开了气路连接方式,一种雾化器用呼吸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排气装置、连接带,所述面罩本体设有输入口以及排气口,所述输入口以及排气口位于所述面罩本体的中部位置,所述输入口与雾化器连接,所述输入口以及排气口能连通面罩本体的内外;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柔性隔挡片以及一保护罩,所述柔性隔挡片覆盖于所述排气口,并且选择性的开启/关闭排气口,所述保护罩设置于所述柔性隔挡片外部并且与面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形成有多个透气孔。
中国专利CN205386269U(授权公告日2016年07月20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阀、安全阀、气囊主体、储气阀和储气囊;所述呼吸阀通过前连接装置与气囊主体连接,气囊主体通过后连接装置与储气囊连接;在所述前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安全阀;在所述后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储气阀;所述气囊主体内设置有第二缓冲气囊;所述第二缓冲气囊外侧壁设置在所述气囊主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二缓冲气囊上设置有充气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在气囊主体内,设置第二缓冲气囊来调节气囊的潮气量,这样能够一次性的固定潮气量,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潮气量过大的情况,有利于病人的抢救等工作的进行,减少了携带不同人工呼吸器的麻烦,增加了人工呼吸器的实用性。
中国专利CN201108661(授权公告日2008年09月03日)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正压氧气呼吸器,包括由气瓶6、减压器9、压力表12、定量阀 19、自动补给阀11、手动补给阀10等组成的供气系统和由面罩1(或口具鼻夹)、呼吸软管14、15、吸收二氧化碳的清净罐5、气囊3、4(或气仓)、排气阀17、冷却器13等组成的呼吸系统。气瓶1经开关7连接到减压器9,减压器9内有安全阀8和定量阀19,减压器9通过自动补给阀11分别连接冷却器13和副气囊4,减压器9与副气囊4之间还有手动补给阀10;冷却器13通过吸气软管14、吸气阀16连通面罩1,面罩1又经呼气阀17、呼气软管15与主气囊3连通,主气囊3上有加载弹簧2和排气阀18,主气囊3下部连接清净罐5,清净罐5与副气囊4连通。决定氧气呼吸器防护能力的是氧气呼吸器的呼吸系统。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与普通氧气呼吸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呼吸系统。
中国专利CN204033961U(授权公告日2014年12月24日)公开了一种呼吸科护理中的多功能应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应急呼吸器包括上呼吸口罩、下呼吸口罩,气囊和注气器,所述上、下呼吸口罩之间通过一根第一输气管相连通;所述上、下呼吸口罩均包括一半球形防护部和密封贴合部,所述密封贴合部与所述半球形防护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密封贴合部的开口处呈喇叭状;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设置有气囊和注气器,所述气囊和注气器设置在所述输气管的同侧或者异侧,所述气囊通过第二输气管与所述第一输气管相通,所述气囊呈椭球形;所述注气器通过第三输气管与所述第一输气管相通,所述注气器包括一中空的圆柱形注气筒体,位于所述注气筒体内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固定相连并伸出所述注气筒体外的活塞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端部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二气囊上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活动连接的滑块,其中,在所述第一气囊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所述转动组件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按照与所述转动组件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气囊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呼吸器本体外部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上具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囊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内部连接的第一通孔,其中,在所述第二气囊按照其内部负压释放的方式经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按照所述第二气囊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内具有至少一个单向阀,在所述第二气囊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所述单向阀的情况下,所述呼吸器本体按照经所述单向阀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气囊内部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组件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端部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气囊内部连通的中空内腔,以及与该中空内腔连通且沿所述转盘周向方向连续布置的至少一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开口方向相对与之相邻的两个通孔的开口方向均不相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人工呼吸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呼吸器本体内壁上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内部连通的通气管,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二气囊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内部,其中,所述滑块按照能够相对所述通气管沿所述通气管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滑动连接至所述通气管内部,所述第二气囊按照其开放端固接至所述通气管内壁上的方式与所述通气管内部连通并与所述通气管内部构成储气空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气管内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气空间上方且沿所述通气管的纵向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铁片、第二铁片和与所述第二铁片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通气管上远离所述呼吸器本体的一端固接至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上,其中,所述第一铁片与所述通气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铁片与所述通气管内壁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铁片上方。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滑块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气囊内按照其内部气体传输至所述储气空间内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铁片沿所述通气管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并抵靠连接至所述第二铁片;在所述第二气囊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所述单向阀的情况下,所述呼吸器本体按照经所述单向阀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气囊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铁片按照所述第二气囊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沿所述通气管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二铁片脱离抵靠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气管内壁上具有设于所述第一铁片与所述第二铁片之间的第二通孔,其中,在所述第一铁片抵靠连接至所述第二铁片的情况下,所述储气空间经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外部连通而使得所述储气空间内部气体传输至所述呼吸器本体外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囊上具有用于阻隔气体流通且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电磁阀。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彼此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其中,在所述滑块沿所述通气管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按照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的方式推动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彼此联动的转动组件和滑块,达到了自动地间断性向呼吸器内部提供氧气,并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的目的,同时由于滑块的移动行程固定而使得充气频率和每一次的充气量都能够保持一致,并且不会造成患者吸入的二氧化碳增加,提高了人工呼吸的质量和效果,能够强制抽出患者肺内的废气,有促进患者胸肺压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人工呼吸器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人工呼吸器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转动组件的仰视图的简化示意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转盘的俯视图的简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通气管的剖视图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呼吸器本体 2:第一气囊 3:第二气囊
4:转动组件 5:滑块 6:第一通孔
7:单向阀 8:转盘 9:通孔
10:第一连杆 11:通气管 12:储气空间
13:第一铁片 14:第二铁片 15:蓄电池
16:第二通孔 17:电磁阀 18: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如图1所示,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1、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2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3,第一气囊2端部上具有分别与第一气囊2内部和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4,第二气囊3上具有与转动组件4活动连接的滑块5,其中,在第一气囊2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转动组件4相对呼吸器本体1转动的情况下,滑块5按照与转动组件4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第二气囊3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第二气囊3,从而使得第二气囊3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呼吸器本体1外部连通。
当第一气囊向呼吸器本体1内输入气体时,第一气囊2与呼吸器本体1 内部连通,并且输入的气体驱动转动组件4转动,转动组件4带动滑块5朝向靠近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并且推动滑块5压缩第二气囊3,使得第二气囊3中的气体被压出至呼吸器本体1外部。即在通过第一气囊2向呼吸器本体1内输入氧气的同时,能够使得第二气囊3中存储的废气被排出呼吸器本体1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联动的转动组件和滑块,达到了自动地间断性向呼吸器内部提供氧气,并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的目的,并且不会造成患者吸入的二氧化碳增加,提高了人工呼吸的质量和效果,能够强制抽出患者肺内的废气,有促进患者胸肺压缩的效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滑块5上具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第二气囊3 内部和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接的第一通孔6,其中,在第二气囊3按照其内部负压释放的方式经第一通孔6与呼吸器本体1连通的情况下,滑块5按照第二气囊3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朝向远离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通孔6内具有至少一个单向阀7,在第二气囊3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单向阀7的情况下,呼吸器本体1按照经单向阀7输出气体的方式与第二气囊3内部连通。
只有在第二气囊3释放其内部负压的时候,第二气囊3才经第一通孔6 与呼吸器本体1连通,使得被弹性地压缩后的第二气囊3同时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滑块5移动。单向阀7只允许气体从呼吸器本体1内进入第二气囊3 而不允许从第二气囊3内进入呼吸器本体1。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转动组件4至少包括与第一气囊2端部转动连接的转盘8,转盘8内具有与第一气囊2内部连通的中空内腔,以及与该中空内腔连通且沿转盘8周向方向连续布置的至少一个通孔9,其中,通孔9 的开口方向相对与之相邻的两个通孔9的开口方向均不相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人工呼吸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呼吸器本体1内壁上且与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通气管11,滑块5和第二气囊3套设于通气管11内部,其中,滑块5按照能够相对通气管11沿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滑动连接至通气管11内部,第二气囊3按照其开放端固接至通气管11内壁上的方式与通气管11内部连通并与通气管11内部构成储气空间12。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通气管11内还包括设于储气空间12上方且沿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铁片13、第二铁片14和与第二铁片14电连接的蓄电池15,通气管11上远离呼吸器本体1 的一端固接至第一气囊2的外壁上,其中,第一铁片13与通气管11内壁滑动连接,第二铁片14与通气管11内壁固定连接且设于第一铁片13上方。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滑块5按照在第二气囊3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第二气囊3的情况下,第二气囊3内按照其内部气体传输至储气空间12内的方式推动第一铁片13沿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并抵靠连接至第二铁片14;在第二气囊3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单向阀7的情况下,呼吸器本体1按照经单向阀7输出气体的方式与第二气囊3内部连通,第一铁片13按照第二气囊3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沿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并与第二铁片14脱离抵靠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气管11内壁上具有设于第一铁片13与第二铁片14之间的第二通孔16,其中,在第一铁片13抵靠连接至第二铁片 14的情况下,储气空间12经第二通孔16与呼吸器本体1外部连通而使得储气空间12内部气体传输至呼吸器本体1外部。优选的,第二气囊3的形状由折叠状限定,可以沿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弹性地收缩来从第二通孔16排出第二气囊3内的气体,或弹性地伸展从单向阀7吸收呼吸器本体 1下方的气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气囊2上具有用于阻隔气体流通且与蓄电池15电连接的电磁阀17。电磁阀17的启闭能够控制第一气囊2向呼吸器本体1内部供应氧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转动组件4还包括彼此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 10和第二连杆18,第一连杆10的一端与转盘8连接,第二连杆18的一端与滑块5连接,其中,在滑块5沿通气管11朝向远离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滑块5按照增加或减小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8之间的夹角的方式推动转盘8相对呼吸器本体1转动。优选的,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8之间的相对位移由转盘8的直径限制,使得滑块的移动行程固定,进而使得充气频率和每一次的充气量都能够保持一致。
优选的,第一气囊2上具有能够手动开启电磁阀17的电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在对患者使用该人工呼吸器时,先将呼吸器罩体罩住患者的口鼻处,再手动开启电磁阀,使得第一气囊2内的氧气输入转动组件4,并经过转盘8上的多个通孔9排进呼吸器本体1内部,由于通孔9的开口方向互不相同,在通气的同时带动转盘8转动起来,使得输入的氧气能够更好地更均匀地分散至呼吸器本体内各处,减少了比重比氧气重的二氧化碳等被患者吸入。由于转盘8的转动,带动了滑块5沿通气管 11朝向靠近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气囊3被弹性地压缩,而使得第二气囊3内的气体被压缩进储气空间12。由于储气空间12内被压缩的气体推动活动连接的第一铁片13向上移动,而使得第一铁片13抵靠连接至第二铁片17,第一铁片13与第二铁片14连接的同时,接通蓄电池15 与电磁阀17之间的电路,电磁阀13通电开启。
但是在第一铁片13上移的同时,露出了第二通孔16,使得只有在第一铁片13上移至与第二铁片17抵靠连接时,第二气囊3内的气体才能经第二通孔16输出呼吸器外部,并使得第一气囊2内的氧气能够再一次地向第二气囊内继续供应氧气。
由于第二气囊3被弹性地压缩,第二气囊3具有恢复原长的弹力以及第二气囊3内形成的负压,经单向阀7吸入呼吸器本体1内部位于其下方的二氧化碳等废气,推动滑块5沿通气管11朝向远离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达到了能够清除呼吸器内废气的目的。同时储气空间12内气体不足以推动第一铁片13,使得第一铁片13与第二铁片14脱离连接。同时断开蓄电池 15与电磁阀17之间的电路,电磁阀13断电关闭,第一气囊2停止输入氧气,以此能够达到节省氧气的目的。同时由于再一次地向第二气囊3内继续供应氧气,重复上述过程,达到自动地间断性向呼吸器内部提供氧气的效果,并且不会造成患者吸入的二氧化碳增加,提高了人工呼吸的质量和效果,强制抽出患者肺内的废气,有促进患者胸肺压缩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1)、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2)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囊(2)端部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2)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4),所述第二气囊(3)上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4)活动连接的滑块(5),其中,
在所述第一气囊(2)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所述转动组件(4)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1)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5)按照与所述转动组件(4)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3)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3),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气囊(3)能够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上具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囊(3)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其中,
在所述第二气囊(3)按照其内部负压释放的方式经所述第一通孔(6)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滑块(5)按照所述第二气囊(3)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内具有至少一个单向阀(7),在所述第二气囊(3)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所述单向阀(7)的情况下,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按照通过所述单向阀(7)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气囊(3)内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2)端部转动连接的转盘(8),所述转盘(8)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气囊(2)内部连通的中空内腔,以及与该中空内腔连通且沿所述转盘(8)周向方向连续布置的至少一个通孔(9),其中,所述通孔(9)的开口方向相对与之相邻的两个通孔(9)的开口方向均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呼吸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壁上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通气管(11),所述滑块(5)和所述第二气囊(3)套设于所述通气管(11)内部,其中,
所述滑块(5)按照能够相对所述通气管(11)沿所述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滑动连接至所述通气管(11)内部,所述第二气囊(3)按照其开放端固接至所述通气管(11)内壁上的方式与所述通气管(11)内部连通并与所述通气管(11)内部构成储气空间(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1)内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气空间(12)上方且沿所述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铁片(13)、第二铁片(14)和与所述第二铁片(14)电连接的蓄电池(15),所述通气管(11)上远离所述呼吸器本体(1)的一端固接至所述第一气囊(2)的外壁上,
其中,所述第一铁片(13)与所述通气管(1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铁片(14)与所述通气管(11)内壁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铁片(13)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5)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3)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3)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气囊(3)内按照其内部气体传输至所述储气空间(12)内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铁片(13)沿所述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并抵靠连接至所述第二铁片(14),
在所述第二气囊(3)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所述单向阀(7)的情况下,所述呼吸器本体(1)按照经所述单向阀(7)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气囊(3)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铁片(13)按照所述第二气囊(3)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沿所述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二铁片(14)脱离抵靠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1)内壁上具有设于所述第一铁片(13)与所述第二铁片(14)之间的第二通孔(16),其中,
在所述第一铁片(13)抵靠连接至所述第二铁片(14)的情况下,所述储气空间(12)经所述第二通孔(16)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外部连通而使得所述储气空间(12)内部气体传输至所述呼吸器本体(1)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上具有用于阻隔气体流通且与所述蓄电池(15)电连接的电磁阀(1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还包括彼此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一端与所述转盘(8)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8)的一端与所述滑块(5)连接,其中,
在所述滑块(5)沿所述通气管(11)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5)按照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连杆(10)与所述第二连杆(18)之间的夹角的方式推动所述转盘(8)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1)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96495.0U CN210933226U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96495.0U CN210933226U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33226U true CN210933226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9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964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3226U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3322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8123A (zh) * | 2021-03-29 | 2021-07-02 | 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饱和吸氧治疗设备 |
CN113440758A (zh) * | 2021-06-25 | 2021-09-28 | 江苏华燕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消防自救式呼吸器 |
-
2018
- 2018-11-16 CN CN201821896495.0U patent/CN2109332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8123A (zh) * | 2021-03-29 | 2021-07-02 | 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饱和吸氧治疗设备 |
CN113440758A (zh) * | 2021-06-25 | 2021-09-28 | 江苏华燕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消防自救式呼吸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33226U (zh) |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
CN205460274U (zh) | 自动苏生器 | |
CN201108661Y (zh) | 双气囊正压氧气呼吸器 | |
CN102451080A (zh) | 便携式心脑复苏机 | |
CN103933679A (zh) | 正压空气净化呼吸器 | |
CN207837983U (zh) | 一种充气式下颌托起器 | |
CN105056358A (zh) | 人工呼吸机 | |
CN209734691U (zh) |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 |
CN210020757U (zh) | 一种人工呼吸口罩 | |
CN102580202B (zh) | 长颈呼吸器 | |
CN2808130Y (zh) | 窒息抢救机 | |
CN208355885U (zh) | 新型呼吸器 | |
CN200998497Y (zh) | 便携式急救呼吸器 | |
CN215025779U (zh) | 一种声乐呼吸换气训练器 | |
CN107050602A (zh) |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 |
CN101653631A (zh) | 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 | |
CN207575516U (zh) | 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 |
CN213100129U (zh) |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 |
CN204798534U (zh) | 高效人工呼吸器 | |
CN208073708U (zh) | 一种气泵辅助供压的便携式氧疗装置 | |
CN208785509U (zh) | 一种心内抢救用的人工呼吸装置 | |
CN205235110U (zh) | 呼吸器 | |
CN204840560U (zh) | 双通道有呼吸动态监视功能的人工呼吸器 | |
CN201394260Y (zh) | 一种抢救用双作用人工呼吸器 | |
CN112263463A (zh) | 一种心血管疾病用防感染呼吸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