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9659U - 一种新生儿包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包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9659U
CN210929659U CN201921967013.0U CN201921967013U CN210929659U CN 210929659 U CN210929659 U CN 210929659U CN 201921967013 U CN201921967013 U CN 201921967013U CN 210929659 U CN210929659 U CN 210929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apping
cloth
coating
cover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70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亚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9670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9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9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9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包被,其包括包被底垫,上罩,以及下罩,上罩上开设有用于外露新生儿面部的开口;包被底垫的一侧连接有裹布,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内均夹设有一保温层;裹布的长度大于包被底垫的宽度,裹布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包被底垫的背面设置有与魔术贴相贴合的贴面;裹布上位于新生儿两手部位置处,以及下罩上位于新生儿两足部位置处均割设有缝路,裹布和下罩上均设有用于遮盖缝路的盖布;盖布的一侧与裹布和/或下罩缝合连接,其余三侧与裹布和/或下罩通过拉链连接。该新生儿包被结构新颖,维持新生儿入院流程中体温的稳定,实用性强,便于推广运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包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包被。
背景技术
得益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新生儿健康安全与生命质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常规的新生儿入院检查、处置过程中,因缺乏对新生儿保暖细节的重视,容易导致新生儿入院后体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在对新生儿患者的转运及临时检查和打针输液等护理工作时,易反复暴露患儿,增加散热;同时操作时暴露面积较多,且操作时间的浪费和延长均会导致暴露时间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包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包被,其包括包被底垫,与包被底垫上部分连接的、用于包裹新生儿头部和面部的上罩,以及与包被底垫下部分连接的、用于包裹新生儿腿部和足部的下罩,上罩上开设有用于外露新生儿面部的开口;
包被底垫的一侧连接有裹布,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内均夹设有一保温层;裹布的长度大于包被底垫的宽度,裹布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包被底垫的背面设置有与魔术贴相贴合的贴面;
裹布上位于新生儿两手部位置处,以及下罩上位于新生儿两足部位置处均割设有缝路,裹布和下罩上均设有用于遮盖缝路的盖布;盖布的一侧与裹布和/或下罩缝合连接,其余三侧与裹布和/或下罩通过拉链连接。
进一步地,裹布的上端位于上罩的外侧,且未覆盖在开口处,裹布的下端位于下罩的外侧。
进一步地,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均为多层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内棉层、海绵层、保温层和外表层;包被底垫内的海绵层厚度大于上罩、下罩和/或裹布内的海绵层厚度,内棉层为包裹有棉花的棉布。
进一步地,外表层采用防风防水面料制成。
进一步地,保温层包括重叠设置的保温面料和隔热面料,隔热面料位于保温面料背向新生儿肌肤一侧,隔热面料采用蜂巢状结构,保温面料采用透气的保温材料,且保温面料与隔热面料之间设置有阻隔层。
进一步地,隔热面料的材料为气凝胶毡,保温面料采用的保温材料为棉絮。
进一步地,保温层为由导热绝缘材料包裹的电阻丝,在包被的一侧或尾部外延有与电阻丝连接的导线,用于外接电源供电阻丝加热。
进一步地,保温层与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新生儿包被通过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的配合包裹将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有效包裹,减少热量的散失,起到高效地保暖作用,且还可方便头部与脚部的活动,提高舒适感,降低新生儿的躁动;在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内均夹设有一保温层,用于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
该新生儿包被的裹布的长度大于包被底垫的宽度,使得不外漏缝隙,确保包裹的全面充分;在裹布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包被底垫的背面设置有与魔术贴相贴合的贴面,在将裹布包裹完成后,将裹布自由端的魔术贴贴在底垫背面的贴面上,完成固定,且方便调节。
该新生儿包被设计采用割设缝路的方式,并在裹布和下罩上均设有用于遮盖缝路的盖布,设计方便新颖,在未需要进行输液打针的时候,缝路和盖布的设计,避免热量的散失;在需要进行输液打针的时候,操作便捷,且也可减小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的给出了新生儿包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的给出了新生儿包被的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或裹布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的给出了新生儿包被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的给出了新生儿包被的缝路及盖布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被底垫;2、上罩;3、下罩;4、开口;5、裹布;6、保温层;7、自由端;8、魔术贴;9、缝路;10、盖布;11、内棉层;12、海绵层;13、外表层;14、保温面料;15、隔热面料;16、阻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生儿包被,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该新生儿包被包括包被底垫1,与包被底垫1上部分连接的上罩2,其上罩2呈拱形,与包被底垫1的上部分的上端和两侧连接,中部镂空,在实施中主要用于包裹新生儿头部和面部。以及与包被底垫1下部分连接下罩3,其下罩3也呈拱形,与包被底垫1的下部分的下端和两侧连接,中部镂空,在实施中主要用于包裹新生儿腿部和足部。
其中,该新生儿包被的上罩2上开设有开口4,用于外露新生儿面部,形成呼吸通道。在包被底垫1的一侧连接有裹布5,其中裹布5主要用于包裹新生儿的颈部、手部、中间身体部位和部分腿部;通过包被底垫1、上罩2、下罩3和裹布5的配合包裹将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有效包裹,减少热量的散失,起到高效地保暖作用。
在包裹时,将新生儿的头部放在上罩2与包被底垫1形成的空间内,面部从开口4处露出呼吸;将新生儿的脚部放入下罩3与包被底垫1形成的空间内,之后将与包被底垫1一侧连接的裹布5包裹新生儿除位于上罩2和下罩3内的其余部位,紧贴于新生儿身上,进行保暖及固定,同时该设计还可方便头部与脚部的活动,提高舒适感,降低新生儿的躁动。
该新生儿包被的包被底垫1、上罩2、下罩3和裹布5内均夹设有一保温层6,用于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同时,优选地,裹布5的长度大于包被底垫1的宽度,使得不外漏缝隙,确保包裹的全面充分;在裹布5的自由端7设置有魔术贴8,包被底垫1的背面设置有与魔术贴8相贴合的贴面,在将裹布5包裹完成后,将裹布5自由端7的魔术贴8贴在底垫背面的贴面上,完成固定,且方便调节。
该新生儿包被的裹布5上位于新生儿两手部位置处,以及下罩3上位于新生儿两足部位置处均割设有缝路9,新生儿的手和脚可通过缝路9外露,在输液打针的时候可仅外露手或脚,避免对新生儿体温产生大的影响。且该设计采用割设缝路9的方式,并在裹布5和下罩3上均设有用于遮盖缝路9的盖布10,设计方便新颖,在未需要进行输液打针的时候,缝路9和盖布10的设计,避免热量的散失;在需要进行输液打针的时候,操作便捷,且也可减小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具体地,裹布5的上端位于上罩2的外侧,且未覆盖在开口4处,裹布5的下端位于下罩3的外侧;在用裹布5进行包裹时,确保包裹的严密。
在具体实施中,盖布10的一侧与裹布5和/或下罩3缝合连接,其余三侧与裹布5和/或下罩3通过拉链连接,如此设计,既避免在进行输液打针时拉链与新生儿皮肤的直接接触,存在损伤新生儿皮肤的问题,又能够便捷的进行操作,设计新颖合理,在未进行输液打针时可对其进行遮盖。
在有新生儿准备入院时,医生电话通知新生儿病区,病区护理人员提前根据患儿情况预热辐射台、新生儿包被、婴儿暖箱等,提前准备,减少患儿入院时等待医疗仪器启动、预热时间。
在新生儿入院检查时,患儿入院与家属共同检查患儿情况、核对患儿身份信息时,常常需要暴露患儿身体,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较大,易于失热;提前打开暖风机,将入院接待处的室温调节到28-30℃,预热好辐射台,检查时将患儿置于预热好的辐射台之上,操作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面积及时间,同时避免人员进出,减少开门的频次,使室内温度相对恒定,减少因对流等原因对体温的影响。
在患儿入院抱入病区后,用已预热的该新生儿包被将患儿包裹抱入病区,并置于已预热的辐射台进行护理操作,此方法可减少热量从皮肤传导至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物体;将需完成的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反复暴露患儿,增加散热。在打针输液等及其它护理工作时可尽量减少暴露面积,可仅暴露操作部位,同时减少操作时间的浪费和延长导致暴露时间的增加,护理操作完成后尽快将患儿置于已调节好温湿度的婴儿暖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包被底垫1、上罩2、下罩3和裹布5均为多层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内棉层11、海绵层12、保温层6和外表层13;且优选包被底垫1内的海绵层12厚度大于上罩2、下罩3和/或裹布5内的海绵层12厚度,使枕垫舒适且包裹便捷;同时,内棉层11为包裹有棉花的棉布,优选为医用防过敏的无纺布棉,更贴合新生儿肌肤的需要;并且,外表层13采用防风防水面料制成,既减小散热,又能够防风防水。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保温层6包括重叠设置的保温面料14和隔热面料15,隔热面料15位于保温面料14背向新生儿肌肤一侧,隔热面料15采用蜂巢状结构,保温面料14采用透气的保温材料,且保温面料14与隔热面料15之间设置有阻隔层16。
其中,隔热面料15采用蜂巢状结构,其内可充满空气,热量通过空传导效率较低,减小内部热量透过隔热面料15散失,从而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在隔热面料15和保温面料14之间设置阻隔层16能够进一步阻隔隔热面料15和保温面料14之间的温度传导,从而避免两面料之间互相影响对各自的保温隔热效果造成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优选为隔热面料15的材料为气凝胶毡,气凝胶毡的导热系数低,且具有一定的抗拉抗压强度,取气凝胶毡作为隔热面料15的材料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在隔热面料15内的传导,从而起到隔离热量的作用。保温面料14采用的保温材料为棉絮,棉絮是天然的植物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棉絮轻便透气对肌肤无刺激,在穿戴时重量较轻使人感觉舒适,是作为保温层6的良好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保温层6为由导热绝缘材料包裹的电阻丝,在包被的一侧或尾部外延有与电阻丝连接的导线(图中未示出),用于外接电源供电阻丝加热,确保包被的恒温,具体可类似于电热毯的加热方式。
在具体实施中,保温层6与包被底垫1、上罩2、下罩3和裹布5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可通过拉链或按扣等及其它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具体连接方式不限,只要能够实现可拆卸的功能即可,便于拆卸更换。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被底垫,与包被底垫上部分连接的、用于包裹新生儿头部和面部的上罩,以及与包被底垫下部分连接的、用于包裹新生儿腿部和足部的下罩,所述上罩上开设有用于外露新生儿面部的开口;
所述包被底垫的一侧连接有裹布,所述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内均夹设有一保温层;所述裹布的长度大于所述包被底垫的宽度,所述裹布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包被底垫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魔术贴相贴合的贴面;
所述裹布上位于新生儿两手部位置处,以及下罩上位于新生儿两足部位置处均割设有缝路,所述裹布和下罩上均设有用于遮盖缝路的盖布;所述盖布的一侧与裹布和/或下罩缝合连接,其余三侧与裹布和/或下罩通过拉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裹布的上端位于所述上罩的外侧,且未覆盖在所述开口处,所述裹布的下端位于所述下罩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均为多层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内棉层、海绵层、保温层和外表层;所述包被底垫内的海绵层厚度大于上罩、下罩和/或裹布内的海绵层厚度,所述内棉层为包裹有棉花的棉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采用防风防水面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重叠设置的保温面料和隔热面料,所述隔热面料位于所述保温面料背向新生儿肌肤一侧,所述隔热面料采用蜂巢状结构,所述保温面料采用透气的保温材料,且所述保温面料与所述隔热面料之间设置有阻隔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面料的材料为气凝胶毡,所述保温面料采用的保温材料为棉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由导热绝缘材料包裹的电阻丝,在包被的一侧或尾部外延有与电阻丝连接的导线,用于外接电源供电阻丝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生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包被底垫、上罩、下罩和裹布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CN201921967013.0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新生儿包被 Active CN210929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7013.0U CN210929659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新生儿包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7013.0U CN210929659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新生儿包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9659U true CN210929659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7013.0U Active CN210929659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新生儿包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9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9659U (zh) 一种新生儿包被
US20220354690A1 (en) Clinical garment with insulation
CN117016878A (zh) 一种医用石墨烯保温袜
CN115154026A (zh) 一种用于关节风湿护理的热敷装置
CN210747295U (zh) 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
CN213405550U (zh) 一种婴儿床
CN219332186U (zh) 一种尺寸自适应的石墨烯术中加温设备
CN216394442U (zh) 一种中医呼吸道疾病热敷带
CN219782918U (zh) 一种用于手术中的下肢保暖装置
CN211156636U (zh) 一种防水透气保温的热敷袋套件
CN219743086U (zh) 一种用于热敷患处的蒙药热疗仪
CN211704178U (zh) 一种腿部保暖的被子
CN220966494U (zh) 一种中药热奄包的保温固定裤
CN216569384U (zh) 一种婴幼儿用亲肤枕套
CN216534768U (zh) 一种艾绒被
CN219646028U (zh) 一种新型保暖盖被
CN208129492U (zh) 一种连帽带手套袜套式连体衣
CN217723167U (zh) 一种可拆卸的冷暖双人枕头
CN216136143U (zh) 一种恒温保暖约束带
CN211483009U (zh) 一种磁疗保健保暖内衣
CN218980263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背心
CN219743076U (zh) 一种用于固定护理垫的固定装置
CN210114274U (zh) 一种可调温的冷感蚕丝夏凉被
CN218043859U (zh) 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膝
CN209863119U (zh) 一种防止肩部受风着凉的被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