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4517U -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4517U
CN210904517U CN201921387730.6U CN201921387730U CN210904517U CN 210904517 U CN210904517 U CN 210904517U CN 201921387730 U CN201921387730 U CN 201921387730U CN 210904517 U CN210904517 U CN 210904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hea
under shed
tube
tracheostomy tube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77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凤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877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4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4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4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刚性外管以及设置于其中的柔性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上设有连接口,所述外管另一端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所述上开口槽,下开口槽,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能够实现减轻气管刺激,减少痰液堆积的问题,从而实现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Baylor医学院Medrek SK等报道了一例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病例。文章发表在AJRCCM上。患者,男性,45岁,因咯血至当地医院就诊。患者4个月前,曾发生了一次脑出血。当时因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功能下降;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因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给予行气管切开,并留置气切导管。随着患者康复治疗的进行,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呼吸功能逐渐恢复。气管切开1个月后,患者成功脱机并拔除气切导管。
此次就诊,行胸部CT示:气管内可见一肿块,气管内可见一软组织密度影行纤支镜示:气管内可见一个球形肿块,可随呼吸而运动。
腺样囊性瘤和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气管肿瘤;但是罕见的良性气管肿块,如:软骨瘤、平滑肌瘤和错构瘤,也时有发生。所有接受气管切开术的儿童患者中,大约4%到80%的患者会发生气管肉芽组织增生,不少患者会因此导致成年后对呼吸机的慢性依赖。少数情况下,肉芽组织可以在气管切开术留置气切导管后早期发生;这会导致气道阻塞症状的出现。气管支气管纤维上皮息肉是另一种常见的良性气管组织增生,往往继发于慢性炎症后。气管支气管纤维上皮息肉与肉芽组织增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当一名曾接受过并留置气切导管患者因气道阻塞或出血来就诊时,应考虑气管切开术后肉芽组织增生的诊断。鉴于不少患者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复发的现象,此类患者应定期接受影像学和纤支镜随访。
随着对该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肉芽组织增生与传统气切导管对气管的刺激以及后期感染导致,由于导管弯头处于气管的摩擦以及痰液的堆积造成增生,因此需要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来减轻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能够实现减轻气管刺激,减少痰液堆积的问题,从而实现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包括刚性外管以及设置于其中的柔性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上设有连接口,所述外管另一端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所述上开口槽,下开口槽,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外管材质为热敏性硅化PVC。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气管内设有不透X射线的蓝线。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外管靠近气囊一端楔形。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内管靠近气囊一端尖端为橄榄头形。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的投影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外管内部靠近连接口一端设有防呆槽。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内管靠近外管连接口一端上设有防呆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刚性外管和柔性内管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够实现减轻气管刺激,减少痰液堆积的问题,从而实现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效果。通过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所述上开口槽,下开口槽,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的结构实现气切患者安全使用的效果。另外通过在外管和内管的相应位置设置防呆槽和卡块,能够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快捷的对内管进行更换,实现快速无误的对内管进行更换,减少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细菌滋生,并且能够不必消耗过多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减轻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包括刚性外管1以及设置于其中的柔性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固定翼3,所述固定翼上设有连接口4,所述外管另一端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通过气管6与充气装置7相连,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8,所述上开口槽801,下开口槽802,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803,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804,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9。
通过刚性外管和柔性内管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够实现减轻气管刺激,减少痰液堆积的问题,从而实现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效果。通过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所述上开口槽,下开口槽,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的结构实现气切患者安全使用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包括刚性外管1以及设置于其中的柔性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固定翼3,所述固定翼上设有连接口4,所述外管另一端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通过气管6与充气装置7相连,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8,所述上开口槽801,下开口槽802,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803,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804,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9。
其中所述外管材质为热敏性硅化PVC。其中所述气管内设有不透X射线的蓝线。所述外管靠近气囊一端楔形。所述内管靠近气囊一端尖端为橄榄头形。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的投影为椭圆形。所述外管内部靠近连接口一端设有防呆槽10。
通过刚性外管和柔性内管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够实现减轻气管刺激,减少痰液堆积的问题,从而实现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效果。通过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所述上开口槽,下开口槽,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的结构实现气切患者安全使用的效果。
通过对材质和结构的改进提高了导管使用的舒适度。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包括刚性外管1以及设置于其中的柔性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固定翼3,所述固定翼上设有连接口4,所述外管另一端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通过气管6与充气装置7相连,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8,所述上开口槽801,下开口槽802,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803,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804,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9。
其中所述外管材质为热敏性硅化PVC。其中所述气管内设有不透X射线的蓝线。所述外管靠近气囊一端楔形。所述内管靠近气囊一端尖端为橄榄头形。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的投影为椭圆形。所述外管内部靠近连接口一端设有防呆槽10。所述内管靠近外管连接口一端上设有防呆卡块11。
通过刚性外管和柔性内管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够实现减轻气管刺激,减少痰液堆积的问题,从而实现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效果。通过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所述上开口槽,下开口槽,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的结构实现气切患者安全使用的效果。另外通过在外管和内管的相应位置设置防呆槽和卡块,能够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快捷的对内管进行更换,实现快速无误的对内管进行更换,减少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细菌滋生,并且能够不必消耗过多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减轻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包括刚性外管(1)以及设置于其中的柔性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固定翼(3),所述固定翼上设有连接口(4),所述刚性外管另一端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通过气管(6)与充气装置(7)相连,所述外管为弧形,弧形外侧设有开口(8),所述开口内设有上开口槽(801),下开口槽(802),以及设置于下开口槽内的细网(803),所述细网下设有卡块(804),将所述细网卡设于所述下开口槽中,所述上开口槽面积小于下开口槽面积,所述内管对应位置设有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材质为热敏性硅化PV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内设有不透X射线的蓝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靠近气囊一端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靠近气囊一端尖端为橄榄头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的投影为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部靠近连接口一端设有防呆槽(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靠近外管连接口一端上设有防呆卡块(11)。
CN201921387730.6U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04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7730.6U CN210904517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7730.6U CN210904517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4517U true CN210904517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77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04517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4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rdwick et al. Digital intubation
CN210904517U (zh) 一种防止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气切导管
CN206482953U (zh) 一种麻醉科用气管导管
Leech The Pharyngeal Bulb Gasway: A New Aid in Cyclopropane Anesthesia.
JPS63502801A (ja) 気管切開用カニュ−レ
CN205434630U (zh) 一次性鼻咽通气导管
CN212817548U (zh) 一种气管插管防咬装置
Mattila et al. Prolonge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r tracheostom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CN209004381U (zh) 一种防咬舌面罩
CN201182818Y (zh) 口面部支撑装置
CN208989974U (zh) 呼吸性碱中毒调节器
CN207101615U (zh)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05215892U (zh) 一种牙垫型管路固定器
CN214860238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5231308U (zh) 一种改良型多用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1271926U (zh) 一种新型气管切开插管护理用具
CN214807630U (zh) 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4343270U (zh) 一种新型拖下颌架
CN218739795U (zh) 一种口腔固定器
CN202459707U (zh) 一次性使用多功能气管切开插管
CN219783421U (zh) 一种喉罩气道导管
CN219375837U (zh) 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
CN213031596U (zh) 一种人工气道网状双通保护罩
CN215194859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7040999U (zh) 气切套管堵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