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4469U -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4469U
CN210904469U CN201921186754.5U CN201921186754U CN210904469U CN 210904469 U CN210904469 U CN 210904469U CN 201921186754 U CN201921186754 U CN 201921186754U CN 210904469 U CN210904469 U CN 21090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ipe
air inlet
connecting pipe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67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胜浩
程剑剑
马利军
王东平
李轩轩
忽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867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4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包括上接头、上连接管、单向阀、中接头、下接头、弧形接管、雾化室、进液装置、下端盖、进气接头、进气管及配重块,上接头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上接头的水平连通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呼吸机和人工气道,上接头的竖直接口连通上连接管,上连接管的上端连接上接头的竖直接口,上连接管的下端连接中接头,上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能够防止管路内倒灌,能够有效的减少感染发生几率,雾化器上端设置旋转连接结构,雾化器下端设置配重,在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保证雾化器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保证雾化药液始终处于雾化器的最低位,减少药液残留,保证雾化效果。

Description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辅助患者雾化治疗时用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的场合越来越多,除了辅助呼吸外,呼吸机还可以用于药剂的雾化治疗。许多特殊肺部感染除了静脉用药外,还须用局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局部雾化吸入祛痰排痰效果较好。
目前,临床上对呼吸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通常是设置T型三通接头,T型三通接头的水平连通的两个接头一个通过管路连接呼吸机,另一个通过管路连接人工气道或者面罩,形成吸气环路,T型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头连接雾化器,雾化器内注入雾化药物后,利用压力气体雾化药物,雾化后的药物进入吸气环路,利用射流原理,吸气环路中的氧气携带雾化药物进入患者肺部,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
此种雾化治疗方法在临床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雾化期间管路内产生的冷凝水、患者气道咳嗽分泌物等容易倒灌入雾化器,引起药物污染,浪费药物,同时,倒灌进入雾化器内的物质如果不能够及时清理,则形成细菌培养基,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滋生的细菌会随着下次雾化进入患者呼吸道,严重时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增加住院时间,增大患者经济困难,增加死亡率。
(2)患者雾化时一般采用半坐位,但机械通气患者因病情危重多达不到要求,常采用卧位、30度坐位、侧卧位等,患者体位达不到要求,或者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容易引起雾化器的倾斜,而现有的雾化器其雾化时使用的压力气体通常从雾化器的下端进入,雾化器一旦倾斜,雾化器内的药液液面发生倾斜,造成部位药液不能充分雾化,部分药液残留在雾化器内,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药液浪费,同时影响治疗效果。
(3)现有的雾化器,压力气体管道与雾化器下端连接,压力气体从雾化器的下端进入,容易造成压力气体管道的挤压,影响进入雾化器内的气体的压力及流量,导致雾化效果变差。
(4)在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为提高雾化效果,多采用几种药物联合雾化,但是,各种药物要相互分开,不能同时将几种药物混合一起雾化,以免药物之间发生反应,造成不良反应。现有的雾化器,每次加药时都需要拆开雾化器的药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还增加药物及雾化器被污染的机率。
(5)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器,雾化后药物颗粒大,多数雾化药物颗粒沉在鼻咽喉的位置,并未进入患者肺部,因此,雾化效果较差,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它是在T型三通接头与雾化器之间增设单向阀,从而防止管路内产生的冷凝水、患者气道咳嗽分泌物等倒灌,能够有效的减少感染发生几率,雾化器上端设置旋转连接结构,雾化器下端设置配重,从而在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保证雾化器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保证雾化药液始终处于雾化器的最低位,从而减少药液残留,保证雾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中:包括上接头、上连接管、单向阀、中接头、下接头、弧形接管、雾化室、进液装置、下端盖、进气接头、进气管及配重块,所述的上接头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所述的上接头的水平连通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呼吸机和人工气道,所述的上接头的竖直接口连通上连接管,所述的上连接管的上端连接上接头的竖直接口,上连接管的下端连接中接头,所述的上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中接头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所述的中接头的竖直接口为旋转接口,中接头的竖直接口与上连接管相互转动连接,中接头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头分别通过弧形接管连接下接头,所述的下接头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下接头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旋转接口,所述的下接头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与弧形接管相互转动连接,下接头的竖直接口与上端盖紧固连接,并与雾化室内腔连通,所述的上端盖螺纹连接在雾化室的上端,所述的雾化室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下端盖,所述的下端盖内设置有截面形状为V型的中空封头,所述的封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位于下端盖内,进气接头通过进气管连接压力气源,所述的下端盖的下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的雾化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液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雾化室的上部内壁上设置有上支撑块,所述的上支撑块支撑滤板的下端,所述的滤板通过上端盖压装在上支撑块上。
进一步,所述的滤板上的过滤孔的直径为2~5微米。
进一步,所述的下端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下支撑块,所述的下支撑块支撑封头,所述的封头通过雾化室压装在下支撑块上,所述的封头与下端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的雾化室的外壁上及下端盖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管架,所述的下端盖的侧壁上设置有透孔,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穿过透孔与位于下端盖内的进气接头连通,所述的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压力气源,所述的管架卡接进气管。
进一步,所述的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活塞器、密封圈、弹簧及弹簧座,所述的进液管包括大直径管身段及小直径管口段,管口段的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管口段的另一端与管身段的一端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的管身段的另一端与雾化室连接,并连通雾化室的内腔,所述的管身段内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包括一体结构的座板及滑柱,所述的座板与进液管的管身段连接,所述的滑柱穿装在活塞器的内腔内,所述的活塞器为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的筒状结构,活塞器的内底面与座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装在滑柱外,所述的活塞器的外径大于进液管的管口段的外径,活塞器的闭口端与管口段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弹簧座的座板上设置有透孔。
进一步,所述的进液管的管身段上设置有节流阀,所述的节流阀靠近雾化室布置,所述的节流阀与进液管的管口段之间形成储液腔。
进一步,所述的进气接头内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T型三通接头与雾化器之间增设单向阀,从而防止管路内产生的冷凝水、患者气道咳嗽分泌物等倒灌,能够有效的减少感染发生几率,雾化器上端设置旋转连接结构,雾化器下端设置配重,从而在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保证雾化器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保证雾化药液始终处于雾化器的最低位,从而减少药液残留,保证雾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中接头的竖直接口为旋转接口,中接头的竖直接口与上连接管相互转动连接,则,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管以下的部件能够以上连接管为轴,水平周向转动,同理,本实用新型的下接头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旋转接口,下接头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与弧形连接管相互转动连接,则,本实用新型的下接头及其以下的部件能够以下接头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轴,竖直周向转动,中接头部位的水平周向转动与下接头部位的竖直周向转动,实现雾化器的多方向的转动,从而在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始终保持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室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雾化室内的药液始终位于封头的V型腔内,保证雾化药液始终处于雾化室的最低位,从而减少药液残留,保证雾化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室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下端盖,而本实用新型的封头及进气接头均位于下端盖内,则当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室位于垂直状态并雾化室下端与病床或其它东西接触时,下端盖能够对雾化室下端的进气管形成防护,避免挤压进气管,从而保证雾化时压力气体的压力及流量,避免因进气管挤压而影响雾化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滤板的设置,能够对雾化后的药物颗粒进行过滤,颗粒小于2~5微米的药物颗粒可以进入患者体内对患者进行治疗,大颗粒的药物受滤板阻挡后,沉降再次落入封头的内腔内,再次被压力气体雾化,滤板的设置保证进入患者体内雾化的药物颗粒足够小,小的药物颗粒更加细腻,容易随吸气环路进入患者肺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保证雾化治疗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室上端的上端盖及下端盖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上端盖拆卸后,可以对滤板进行清理或反冲洗,避免滤板堵塞,保证雾化质量,下端盖拆卸后,可对封头及雾化室内腔进行清理或冲洗,从而保证雾化清洁,减少污染,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6、本实用新型的进液装置通过注射器向进液管内注射药液,利用药液的推力推动活塞器压缩弹簧,则进液管打开,药液顺利进入进液管内,药液推注完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器重新将进液管的管口段封闭,减少污染进入进液管内,进液管上节流阀的设置,能够限制进入雾化室的药液的流量,药液以小流量逐渐的进入雾化室,能够使雾化后的药物颗粒更加细小,雾化彻底,从而保证雾化治疗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应用范围广,能够有效的解决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时,雾化治疗存在的二次感染、冷凝水或患者咳嗽分泌物等污染物的倒灌,保证雾化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包括上接头1、上连接管2、单向阀3、中接头4、下接头5、弧形接管6、雾化室7、进液装置8、下端盖11、进气接头12、进气管13及配重块14,所述的上接头1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所述的上接头1的水平连通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呼吸机和人工气道,所述的上接头1的竖直接口连通上连接管2,所述的上连接管2的上端连接上接头1的竖直接口,上连接管2的下端连接中接头4,所述的上连接管2内设置有单向阀3,所述的中接头4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所述的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为旋转接口,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与上连接管2相互转动连接,中接头4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头分别通过弧形接管6连接下接头5,所述的下接头5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旋转接口,所述的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与弧形接管6相互转动连接,下接头5的竖直接口与上端盖10紧固连接,并与雾化室7内腔连通,所述的上端盖10螺纹连接在雾化室7的上端,所述的雾化室7的上部内壁上设置有上支撑块16,所述的上支撑块16支撑滤板17的下端,所述的滤板17通过上端盖10压装在上支撑块16上,所述的滤板17上的过滤孔的直径为2~5微米。所述的雾化室7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下端盖11,所述的下端盖11内设置有截面形状为V型的中空封头15,所述的下端盖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下支撑块18,所述的下支撑块18支撑封头15,所述的封头15通过雾化室7压装在下支撑块18上,所述的封头15与下端盖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83,所述的封头15的下端设置有进气接头12,进气接头12位于下端盖11内,进气接头12通过进气管13连接压力气源,所述的进气接头12内设置有进气孔9,所述的进气孔9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锥形孔。所述的雾化室7的外壁上及下端盖11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管架19,所述的下端盖11的侧壁上设置有透孔,所述的进气管13的一端穿过透孔与位于下端盖11内的进气接头12连通,所述的进气管13的另一端连通压力气源,所述的管架19卡接进气管13。所述的下端盖11的下部设置有配重块14,所述的雾化室7的一侧设置有进液装置8。
如图2所示,所述的进液装置8包括进液管81、活塞器82、密封圈83、弹簧84及弹簧座85,所述的进液管81包括大直径管身段812及小直径管口段811,管口段811的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管口段811的另一端与管身段812的一端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的管身段812的另一端与雾化室7连接,并连通雾化室7的内腔,所述的管身段812内设置有弹簧座85,所述的弹簧座85包括一体结构的座板及滑柱,所述的座板与进液管81的管身段812连接,所述的滑柱穿装在活塞器82的内腔内,所述的活塞器8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的筒状结构,活塞器82的内底面与座板之间设置有弹簧84,弹簧84套装在滑柱外,所述的活塞器82的外径大于进液管81的管口段811的外径,活塞器82的闭口端与管口段8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3,所述的弹簧座85的座板上设置有透孔。所述的进液管81的管身段812上设置有节流阀86,所述的节流阀86靠近雾化室7布置,所述的节流阀86与进液管81的管口段811之间形成储液腔。
使用时,将上接头1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与呼吸机和面罩连接,将进气管13与压力气源连接,将装有雾化药液的注射器与进液管81的管口段811连接,之后操作注射器,向进液管81内推注雾化药液,在推力的作用下,雾化药液推动活塞器82压缩弹簧84,从而打开进液管81,药液进入进液管81内,推注完毕后,取下注射器,活塞器82在弹簧84的作用下复位,将进液管81的管口段811密封,雾化药液沿进液管81进入雾化室7内,进入雾化室7下端的封头15的内腔内,启动压力气源,在压力气体的作用下,封头15内腔内的药液雾化,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微小的药物颗粒,微小药物颗粒在压力气体的作用下沿雾化室7向上流动,经滤板17过滤后,微小药物颗粒进入下接头5,之后沿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流向两个弧形接管6,沿弧形接管6向上流动,进入中接头4,之后沿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向上进入上连接管2,最后进入上接头1,在射流原理作用下,随患者吸气回路进入患者体内,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
当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上接头1随着患者体位的变化而发生角度或/和位置变化,上连接管2随着上接头1变化为变化,由于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为旋转接口,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与上连接管2相互转动连接,则上连接管2的角度发生变化时,上连接管2以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为轴水平转动,从而保持中接头4及其以下部件角度不变,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旋转接口,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与弧形接管6相互转动连接,下接头5及其以下的部件能够以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轴,竖直周向转动,上连接管2与中接头4的水平周向转动及下接头5与弧形接管6的竖直周向转动,同时与配重块14相互配合,从而在当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能够保持雾化室7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从而使雾化室7内的药液始终位于封头15的V型腔内,保证雾化药液始终处于雾化室7的最低位,从而减少药液残留,保证雾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10与雾化室7可拆卸连接,下端盖11与雾化室7下端可拆卸连接,则,可通过拆卸上下端盖11与雾化室7、滤板17及封头15等零部件的清洗消毒,从而减少感染发生频率。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上连接管(2)、单向阀(3)、中接头(4)、下接头(5)、弧形接管(6)、雾化室(7)、进液装置(8)、下端盖(11)、进气接头(12)、进气管(13)及配重块(14),所述的上接头(1)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所述的上接头(1)的水平连通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呼吸机和人工气道,所述的上接头(1)的竖直接口连通上连接管(2),所述的上连接管(2)的上端连接上接头(1)的竖直接口,上连接管(2)的下端连接中接头(4),所述的上连接管(2)内设置有单向阀(3),所述的中接头(4)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所述的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为旋转接口,中接头(4)的竖直接口与上连接管(2)相互转动连接,中接头(4)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头分别通过弧形接管(6)连接下接头(5),所述的下接头(5)为T型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和一个竖直接口,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为旋转接口,所述的下接头(5)的两个水平连通的接口分别与弧形接管(6)相互转动连接,下接头(5)的竖直接口与上端盖(10)紧固连接,并与雾化室(7)内腔连通,所述的上端盖(10)螺纹连接在雾化室(7)的上端,所述的雾化室(7)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下端盖(11),所述的下端盖(11)内设置有截面形状为V型的中空封头(15),所述的封头(15)的下端设置有进气接头(12),进气接头(12)位于下端盖(11)内,进气接头(12)通过进气管(13)连接压力气源,所述的下端盖(11)的下部设置有配重块(14),所述的雾化室(7)的一侧设置有进液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室(7)的上部内壁上设置有上支撑块(16),所述的上支撑块(16)支撑滤板(17)的下端,所述的滤板(17)通过上端盖(10)压装在上支撑块(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板(17)上的过滤孔的直径为2~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端盖(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下支撑块(18),所述的下支撑块(18)支撑封头(15),所述的封头(15)通过雾化室(7)压装在下支撑块(18)上,所述的封头(15)与下端盖(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8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室(7)的外壁上及下端盖(11)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管架(19),所述的下端盖(11)的侧壁上设置有透孔,所述的进气管(13)的一端穿过透孔与位于下端盖(11)内的进气接头(12)连通,所述的进气管(13)的另一端连通压力气源,所述的管架(19)卡接进气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装置(8)包括进液管(81)、活塞器(82)、密封圈(83)、弹簧(84)及弹簧座(85),所述的进液管(81)包括大直径管身段(812)及小直径管口段(811),管口段(811)的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管口段(811)的另一端与管身段(812)的一端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的管身段(812)的另一端与雾化室(7)连接,并连通雾化室(7)的内腔,所述的管身段(812)内设置有弹簧座(85),所述的弹簧座(85)包括一体结构的座板及滑柱,所述的座板与进液管(81)的管身段(812)连接,所述的滑柱穿装在活塞器(82)的内腔内,所述的活塞器(8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的筒状结构,活塞器(82)的内底面与座板之间设置有弹簧(84),弹簧(84)套装在滑柱外,所述的活塞器(82)的外径大于进液管(81)的管口段(811)的外径,活塞器(82)的闭口端与管口段(8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3),所述的弹簧座(85)的座板上设置有透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81)的管身段(812)上设置有节流阀(86),所述的节流阀(86)靠近雾化室(7)布置,所述的节流阀(86)与进液管(81)的管口段(811)之间形成储液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接头(12)内设置有进气孔(9),所述的进气孔(9)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锥形孔。
CN201921186754.5U 2019-07-26 2019-07-26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Active CN210904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6754.5U CN210904469U (zh) 2019-07-26 2019-07-26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6754.5U CN210904469U (zh) 2019-07-26 2019-07-26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4469U true CN210904469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7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6754.5U Active CN210904469U (zh) 2019-07-26 2019-07-26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4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9919A (zh) * 2019-07-26 2019-09-27 高胜浩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9919A (zh) * 2019-07-26 2019-09-27 高胜浩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21625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CN210904469U (zh)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新型雾化装置
CN210904470U (zh) 压力驱动式防倒灌微孔雾化装置
CN110251784A (zh) 压力驱动式防倒灌微孔雾化装置
CN207286420U (zh) 一种呼吸给药器
CN209548487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面罩总成及其医用雾化器
CN208525585U (zh) 一种雾化面罩杯
CN110279919B (zh) 垂直防倒灌筛孔式雾化装置
CN111407992B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多功能应急呼吸器
CN110215579A (zh) 医用雾化器
CN212651185U (zh) 一种带呼出气过滤且满足病人多条件下雾化功能的装置
CN209221262U (zh) 一种呼吸麻醉面罩
CN110354352B (zh) 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113198072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装置
CN209332953U (zh) 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
CN111672005A (zh) 一种改良型氧气驱动雾化装置
CN214762850U (zh) 一种临床呼吸科给药装置
CN213911816U (zh) 一种雾化连接装置
CN209451077U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的防药液倾倒雾化器
CN109498955A (zh) 一种麻醉药喷洒气管结构
CN216777680U (zh) 一种插管专用雾化器
CN212383065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装置
CN213158573U (zh) 一种小儿内科临床用雾化吸入器
CN21467960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病患护理装置
CN219185359U (zh) 一种卧式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