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7326U -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7326U
CN210887326U CN201920630430.XU CN201920630430U CN210887326U CN 210887326 U CN210887326 U CN 210887326U CN 201920630430 U CN201920630430 U CN 201920630430U CN 210887326 U CN210887326 U CN 210887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eel plate
stopping
steel sheet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04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树文韬
潘敬显
祝超
崔记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04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7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7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7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该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包括止水钢板本体,所述止水钢板本体两端均连接有朝向前后两侧的止水翼。该双侧止水钢板构造,能够规避剪力墙止水钢板双向渗水的风险,使止水措施更加可靠耐用,进而消除了质量隐患,保证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和功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大型建筑都设计有地下室。由于地下室外墙不可避免的设置外墙接茬,因而在接茬部位均设置止水措施。
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中均采用普通U型止水钢板,而普通U型止水钢板只能防止迎水面向背水面渗水。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迎水面和背水面都是相对的。比如地下室外墙和水池的墙体施工缝位置的水位,以及秋冬季的室外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底板高度。并且由于时常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的情况,造成背水面漏水。例如,室内漏水造成外墙施工缝位置渗水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地下室有回填的位置,如果出现向室外渗水几乎无法被发现),可能造成室外回填土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和功能安全。
为了规避剪力墙止水钢板双向渗水的风险,使止水措施更加可靠耐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钢板本体,所述止水钢板本体两端均连接有朝向前后两侧的止水翼。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上端连接有Y字型止水翼,所述Y字型止水翼在止水钢板本体上端对称布置,且呈V型槽向上。
所述Y字型止水翼中间的夹角校对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末端连接有分别朝向前后两侧的两片弯折止水翼,两片弯折止水翼长度相同。
更优的,所述弯折止水翼均采用圆弧型止水翼。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前后两侧的两片圆弧型止水翼3关于中间的连接点呈点对称分布。
更优的,一侧弯折止水翼采用圆弧型止水翼3,另一侧弯折止水翼与同一侧的Y字型止水翼对称设置。
所述圆弧型止水翼的开口向下。
所述Y字型止水翼,弯折止水翼与止水钢板本体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侧止水钢板构造,能够规避剪力墙止水钢板双向渗水的风险,使止水措施更加可靠耐用,进而消除了质量隐患,保证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和功能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侧止水钢板构造A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侧止水钢板构造B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侧止水钢板构造施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止水钢板;2、Y字型止水翼;3、弯折止水翼;4、连接点;5、墙体模板;6、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包括止水钢板本体1,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两端均连接有朝向前后两侧的止水翼。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上端连接有Y字型止水翼2,所述Y字型止水翼2在止水钢板本体1上端对称布置,且呈V型槽向上。
所述Y字型止水翼2中间的夹角校对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末端连接有分别朝向前后两侧的两片弯折止水翼3,两片弯折止水翼3长度相同。
更优的,所述弯折止水翼3均采用圆弧型止水翼。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前后两侧的两片圆弧型止水翼关于中间的连接点4呈点对称分布。
更优的,一侧弯折止水翼3采用圆弧型止水翼3,另一侧弯折止水翼3与同一侧的Y字型止水翼2对称设置。
所述圆弧型止水翼的开口向下。
所述Y字型止水翼2,弯折止水翼3与止水钢板本体1厚度相同。
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高度为300-500mm。两块止水钢板之间采用焊接形成整体。
该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待剪力墙吊模安装完成后,将该双侧止水钢板构造通过固定卡分段安装至外侧墙体模板5中间位置,然后将其双面焊接,连成一体,达到整体防水效果。浇筑吊模以下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凿毛,以固定卡为底托支设剪力墙外侧模板,浇筑混凝土6即可。
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凝前将止水钢板本体1两端的止水翼V清理干净,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从而达到双向止水效果。
以上列举的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9)

1.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钢板本体(1),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两端均连接有朝向前后两侧的止水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上端连接有Y字型止水翼(2),所述Y字型止水翼(2)在止水钢板本体(1)上端对称布置,且呈V型槽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Y字型止水翼(2)中间的夹角校对大于90度小于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末端连接有分别朝向前后两侧的两片弯折止水翼(3),两片弯折止水翼(3)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止水翼(3)均采用圆弧型止水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本体(1)前后两侧的两片圆弧型止水翼关于中间的连接点(4)呈点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一侧弯折止水翼(3)采用圆弧型止水翼,另一侧弯折止水翼(3)与同一侧的Y字型止水翼(2)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型止水翼的开口向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止水钢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Y字型止水翼(2),弯折止水翼(3)与止水钢板本体(1)厚度相同。
CN201920630430.XU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Active CN210887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0430.XU CN210887326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0430.XU CN210887326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7326U true CN21088732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0430.XU Active CN210887326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7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8215U (zh) 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
CN111779147A (zh) 一种顶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CN203546759U (zh) 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封堵结构
CN209837324U (zh) 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竖向接缝灌浆法齿槽式防水连接结构
CN210887326U (zh) 一种双侧止水钢板构造
CN213539076U (zh) 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
CN203961014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
CN203334285U (zh) 一种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接缝防水预备注浆系统
CN206128319U (zh) 一种外墙施工缝止水结构
CN210975898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模板体系
CN210887422U (zh) 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
CN210049292U (zh) 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CN208039491U (zh)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后浇带构件
CN207553360U (zh) 一种带窗的轻质加气混凝土集成墙板
CN21678722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装配式封堵钢板结构
CN214245851U (zh) 深基坑后拆支撑腰梁防水结构
CN214833581U (zh) 一种用于构筑物变形缝处止水带结构
CN212896179U (zh) 混凝土重力坝临水面相邻防渗面板间横缝的止排水结构
CN104594388A (zh) 一种基础底板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
CN106193456A (zh) 一种高层剪力墙钢筋准确定位方法及桁架劲固定装置
CN204691791U (zh) 矩形顶管的防水结构
WO2022106913A1 (en) Joint inducer profile for temperature and shrinkage joints in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CN208072393U (zh) 一种带有接头装置的预埋注浆管的管桩
CN207740017U (zh) 预制拼装隧道竖墙的横向拼接结构
CN207392264U (zh) 一种轻钢结构装配装饰一体化建筑的散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