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7117U -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7117U
CN210887117U CN201921676402.8U CN201921676402U CN210887117U CN 210887117 U CN210887117 U CN 210887117U CN 201921676402 U CN201921676402 U CN 201921676402U CN 210887117 U CN210887117 U CN 210887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novel
group
stri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64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
吴智荣
杨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Ganglu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Ganglu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Ganglu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Ganglu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64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7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7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7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涉及河道护坡技术领域,包括:外砖框、凸块组和分隔组,外砖框的主体呈正方形状且内部中空形成一个方环,外砖框的每一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组,凸块组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在外砖框左、右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凸块,在外砖框上、下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凸块,当两个新型砖块单元相拼接时,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一凸块之间,方环内设置有分隔组,分隔组呈十字交叉形状,且分隔组将方环的内空腔分隔成四个三角区域,三角区域用于种植植被。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施工效率较高、植被种植区域多的效果。

Description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河道护坡是用于河道两岸坡道的,以防止水土流失的设施,传统的河道护坡侧重于满足人的安全和经济效益需要,护坡的砖块多采用毛石、混凝土或者砌石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被人们重视,所以在确保护坡的同时,还需要改善生态环境。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700337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护坡及组成该护坡的防护砖,包括呈正六边形状的砖体,砖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植被种植孔,砖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砖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锥,固定锥底面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砖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辅助固定孔,辅助固定孔包括设置在砖体侧边向砖体中心点延伸的开口槽以及设置在开口槽远离砖体侧边一端的固定孔,固定孔贯穿砖体设置,辅助固定孔上设置有呈U字型的连接件,连接件将相邻的两个河道护坡用防护砖固定呈一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该防护砖对河道护坡进行施工时,每一个砖体都需要六个连接件将相邻的防护砖固定呈一体,安装结构比较复杂,施工效率较低,且砖体的中心位置处只有一个种植孔,同一个防护砖内只能种植一种植被,种植的植被比较单一,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新型砖块单元,具有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施工效率较高、植被种植区域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砖块单元,外砖框、凸块组和分隔组,
所述新型砖块单元呈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结构,所述外砖框的主体呈正方形状且内部中空形成一个方环,所述外砖框的每一外侧壁上均设置一组所述凸块组,
所述凸块组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在所述外砖框左、右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外砖框上、下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凸块,当两个新型砖块单元相拼接时,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
所述方环内设置有所述分隔组,所述分隔组呈十字交叉形状,所述分隔组沿所述方环的两条对角线布设,且所述分隔组将所述方环的内空腔分隔成四个均匀的三角区域,所述三角区域用于种植植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型砖块单元的结构比较简单,外砖框外侧壁上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布设方式,使每块新型砖块单元与相邻的四块新型砖块单元之间可以相互拼接在一起,拼接方式比较简单,而且牢固,具有一定的隔挡锁紧效果,相邻新型砖块单元之间不易错位、松动;在使用该新型砖块单元对河道边坡护坡进行施工时,因为安装拼接的方式比较简单,所以缩短了建设周期,施工效率较高;且分隔组不仅能加强该新型砖块单元的结构强度,使该新型砖块单元的抗压性增强,还能将方环的内空腔分成了四个区域,每一区域内都能种植不同植被,植被不仅能绿化环境,而且对河道护坡有一个装饰的作用,能提高河道护坡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组包括: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和所述第二分隔条之间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之间连接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且制作工序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组包括: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的顶部中心位置竖向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分隔条的底部中心位置竖向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分隔条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分隔条高度的一半,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等高,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之间的拆卸和安装方式比较简单,在将该新型砖块单元运输到施工地时,可以将分隔组的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拆卸下来运输,使分隔组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被损坏,运输也不那么占用空间,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环的四个内角处均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分隔条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分隔条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四个所述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插槽为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两个端部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固的安装位置,进一步使分隔组在外砖框内不容易晃动,使该新型砖块单元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且分隔组和外砖框同样是可以拆卸的,运输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隔条和所述第二分隔条上均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透水孔减少了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的制作材料,成本有效降低,而且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的重量也比较轻,方便运输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同时第二透水孔具有透水透气效果,有利于植被存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砖框的每一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透水孔减少了外砖框的制作材料,成本有效降低,而且外砖框的重量也比较轻,方便运输外砖框,同时第一透水孔具有透水透气效果,有利于植被存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河道边坡护坡结构,具有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施工效率较高、植被种植区域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边坡护坡结构,由多块如上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相互拼接而成,且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新型砖块单元具有上述诸多优势的基础上,该河道边坡护坡结构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即: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施工效率较高、植被种植区域多,而且新型砖块单元连接成整体结构,构筑成河道边坡护坡结构,不仅增强了该结构应对外力破坏的抵抗能力,还增强了河道边坡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其一,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刚好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一凸块之间,拼接方式比较简单,安装施工效率较高,且分隔组将外砖框的内部分隔成四个三角区域,一个新型砖块单元就可以种植四种不同的植被,不同的植被在绿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对河道护坡起到一个装饰的效果,提高了河道护坡的美观度;
其二,分隔组上的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通过方环四角处的插槽进行固定,进一步使分隔组在方环内不容易晃动,且分隔组和外砖框能相互分离开,运输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砖块单元的横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分隔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砖框;11、插槽;2、凸块组;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3、分隔组;31、第一分隔条;311、第一卡槽;32、第二分隔条;321、第二卡槽;4、第一透水孔;5、第二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砖块单元,包括:外砖框1、凸块组2和分隔组3,外砖框1由粘土砖制成,新型砖块单元呈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结构,外砖框1的主体呈正方形状且内部中空形成一个方环,外砖框1的每一外侧壁上均设置一组凸块组2,凸块组2包括: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22,在外砖框1左、右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凸块21,且两个第一凸块21与外砖框1一体成型,一个第一凸块21的首端与另一个第一凸块21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刚好和外砖框1的外环边相等,在外砖框1上、下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凸块22,且两个第二凸块22与外砖框1一体成型,一个第二凸块22的首端与另一个第二凸块22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刚好和外砖框1的内环边相等,当两个新型砖块单元相拼接时,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22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一凸块21之间,即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22的外侧壁刚好贴合于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一凸块21的内侧壁。方环内设置有分隔组3,分隔组3呈十字交叉形状,分隔组3沿方环的两条对角线布设,且分隔组3将方环的内空腔分隔成四个均匀的三角区域,三角区域用于种植植被。
分隔组3包括: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均由粘土砖制成,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之间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相互垂直。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之间连接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且制作工序比较简单。
方环的四个内角处均设置有插槽11,每一个插槽11均由两根档条组成,且档条和外砖框1的内壁一体成型,第一分隔条31的两端部和第二分隔条32的两端部分别插接于四个插槽11内。四个插槽11为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两个端部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固的安装位置,使分隔组3在外砖框1内不容易晃动,使该新型砖块单元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且分隔组3和外砖框1同样是可以拆卸的,运输比较方便。
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透水孔5(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透水孔5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第二透水孔5减少了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的制作材料,成本有效降低,而且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的重量也比较轻,方便运输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同时第二透水孔5具有透水透气效果,有利于植被存活。
外砖框1的每一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透水孔4(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水孔4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第一透水孔4减少了外砖框1的制作材料,成本有效降低,而且外砖框1的重量也比较轻,方便运输外砖框1,同时第一透水孔4具有透水透气效果,有利于植被存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新型砖块单元的结构比较简单,外砖框1外侧壁上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22的布设方式,使每块新型砖块单元与相邻的四块新型砖块单元之间可以相互拼接在一起,拼接方式比较简单,而且牢固,具有一定的隔挡锁紧效果,相邻新型砖块单元之间不易错位、松动;在使用该新型砖块单元对河道边坡护坡进行施工时,因为安装拼接的方式比较简单,所以缩短了建设周期,施工效率较高;且分隔组3不仅能加强该新型砖块单元的结构强度,使该新型砖块单元的抗压性增强,还能将方环的内空腔分成了四个区域,每一区域内都能种植不同植被,植被不仅能绿化环境,而且对河道护坡有一个装饰的作用,能提高河道护坡的美观度。
实施例二: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砖块单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分隔条31的顶部中心位置竖向设有第一卡槽311,第二分隔条32的底部中心位置竖向设有第二卡槽321,第一卡槽311的深度为第一分隔条31高度的一半,第二卡槽321的深度为第二分隔条32高度的一半,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等高,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21相互嵌合。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之间的拆卸和安装方式比较简单,在将该新型砖块单元运输到施工地时,可以将分隔组3的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拆卸下来运输,使分隔组3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被损坏,运输也不那么占用空间,比较方便。
实施例三:
结合图2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河道边坡护坡结构,由多块如上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相互拼接而成,且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22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一凸块21之间,即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22的外侧壁刚好贴合于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一凸块21的内侧壁。在上述新型砖块单元具有上述诸多优势的基础上,该河道边坡护坡结构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即: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施工效率较高、植被种植区域多,而且新型砖块单元连接成整体结构,构筑成河道边坡护坡结构,不仅增强了该结构应对外力破坏的抵抗能力,还增强了河道边坡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砖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砖框(1)、凸块组(2)和分隔组(3),
所述新型砖块单元呈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结构,所述外砖框(1)的主体呈正方形状且内部中空形成一个方环,所述外砖框(1)的每一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凸块组(2),
所述凸块组(2)包括: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22),在所述外砖框(1)左、右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凸块(21),在所述外砖框(1)上、下两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凸块(22),当两个新型砖块单元相拼接时,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块(22)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块(21)之间,
所述方环内设置有所述分隔组(3),所述分隔组(3)呈十字交叉形状,所述分隔组(3)沿所述方环的两条对角线布设,且所述分隔组(3)将所述方环的内空腔分隔成四个均匀的三角区域,所述三角区域用于种植植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3)包括: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所述第一分隔条(31)和所述第二分隔条(32)之间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3)包括: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所述第一分隔条(31)的顶部中心位置竖向设有第一卡槽(311),所述第二分隔条(32)的底部中心位置竖向设有第二卡槽(321),所述第一卡槽(311)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分隔条(31)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卡槽(321)的深度为所述第二分隔条(32)高度的一半,第一分隔条(31)和第二分隔条(32)等高,所述第一卡槽(311)和所述第二卡槽(321)相互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环的四个内角处均设置有插槽(11),所述第一分隔条(3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分隔条(3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四个所述插槽(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条(31)和所述第二分隔条(32)上均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透水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砖框(1)的每一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透水孔(4)。
7.一种河道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块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砖块单元相互拼接而成,且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第二凸块(22)刚好插入另一个新型砖块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块(21)之间。
CN201921676402.8U 2019-10-09 2019-10-09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Active CN210887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402.8U CN210887117U (zh) 2019-10-09 2019-10-09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402.8U CN210887117U (zh) 2019-10-09 2019-10-09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7117U true CN210887117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6402.8U Active CN210887117U (zh) 2019-10-09 2019-10-09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71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5312A (zh) * 2021-07-23 2021-11-05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床生态修复的新型植草砖及施工方法
CN115142438A (zh) * 2021-03-31 2022-10-04 西安景兴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砌块间补空的十字砌块及带有补空砌块的护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2438A (zh) * 2021-03-31 2022-10-04 西安景兴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砌块间补空的十字砌块及带有补空砌块的护坡
CN113605312A (zh) * 2021-07-23 2021-11-05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床生态修复的新型植草砖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7117U (zh) 新型砖块单元及河道边坡护坡结构
US20090277087A1 (en) The vegetation block frame and the vegetation block
US20050044781A1 (en) Ecological brick for slope lands
CA1286123C (en)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producing walls
CN205908109U (zh) 一种垂直绿化围墙
CN210529721U (zh) 一种景观生态挡墙
CN201574509U (zh) 一种可绿化的挡墙砌块
CN111305453A (zh) 单侧和双侧植被的立体绿化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CN105952255A (zh) 垂直绿化围墙及建造方法
CN201236344Y (zh) 生态型绿化砌砖
CN212956568U (zh)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结构
CN204418211U (zh) 一种可变坡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
US20170009452A1 (en) Retaining wall system using interlocking concrete masonry units
CN210238439U (zh) 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
CN103046512A (zh) 一种八边形隔层错排互锁可灌孔的新型挡墙砌块
CN207109850U (zh) 一种生态绿化挡土墙
CN206554115U (zh) 一种可配合土工格栅使用的生态挡土墙块体
CN212670924U (zh) 单侧或双侧植被的立体绿化墙体
CN217479865U (zh) 一种植草砖
CN214939855U (zh) 一种生态挡土砖结构
CN205742075U (zh) 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
CN205205854U (zh) 一种装配式生态挡土墙砌块
CN214497969U (zh) 单面绿化立体墙体
CN214497967U (zh) 横向错缝的立体绿化砌筑结构
CN203701036U (zh) 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