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1796U -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1796U
CN210871796U CN201921088862.9U CN201921088862U CN210871796U CN 210871796 U CN210871796 U CN 210871796U CN 201921088862 U CN201921088862 U CN 201921088862U CN 210871796 U CN210871796 U CN 210871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ture
barb
suture line
barbs
smoot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8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卫东
王辉人
王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Zhong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Zhong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Zhong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Zhong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8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1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1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1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包括缝合线本体,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周向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倒钩,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段无倒钩的平滑段,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一端或两端的端部处设置有无倒钩的连接段,所述的连接段的端部连接缝合针;所述的多个倒钩在缝合线本体的周向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间隔排布,每个倒钩的根部到平滑段的距离大于其尖部到平滑段的距离;所述的倒钩与缝合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的缝合线本体采用聚丙烯或聚酰胺材料制成;缝合时,平滑段两侧的缝合线本体均顺着倒钩的方向进入创口组织,利用倒钩嵌入创口外表面的组织中,无需打结即可将缝合线本体固定于相应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便捷、缝合时间短、缝合强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缝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背景技术
普通非吸收缝合线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尾部打结来缝合固定伤口处于闭合状态。该种操作方法,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缝合时间长、效率低。而免打结的手术缝合线,其通常应用于内创面的缝合。由于手术过程中,针对内创面的缝合必须具有快速性以避免出现其他症状或意外,同时由于内创面的术后取线过程复杂,通常对该类缝合线要求其具有可吸收性。如US6773450B2公开的一种免打结缝合线,其表面分布呈DNA螺旋式倒刺,倒刺呈对立状向两边延伸,通过双向倒刺锚定组织,无需打结,获得更佳的伤口愈合效果。但该类缝合线为了避免取线程序,其具有可吸收性,即缝合完毕后,缝合线随着伤口的愈合会逐渐被人体所吸收。正由于其可吸收性的特性,使得该类缝合线的韧性强度不高,其更多的用于内创面的缝合。对于外科手术,特别是外创面的缝合,例如肌腱、肌肉处的外创面等,缝合线要求具有较大的韧性强度以避免伤口崩裂。而前述类型的缝合线无法满足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包括缝合线本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周向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倒钩,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段无倒钩的平滑段,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一端或两端的端部处设置有无倒钩的连接段,所述的连接段的端部连接缝合针;所述的多个倒钩在缝合线本体的周向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间隔排布,每个倒钩的根部到平滑段的距离大于其尖部到平滑段的距离;所述的倒钩与缝合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的缝合线本体采用聚丙烯或聚酰胺材料制成;缝合时,平滑段两侧的缝合线本体均顺着倒钩的方向进入创口组织,利用倒钩嵌入创口外表面的组织中,无需打结即可将缝合线本体固定于相应的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倒钩的长度为0.3-0.6mm,所述的倒钩与所述的缝合线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相邻倒钩之间的距离为8-20mm。
优选的,所述的平滑段的长度为0.1-1cm。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段的长度为2-3c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具有三种使用方法:
一、双针使用法1-减张缝合法
1)从创口正中处进针,牵拉缝合线直至感受到平滑段过渡区阻力,卡住组织;
2)用一端缝合线往左边缝合,缝完前两针稍微收紧缝合线,再用另一端缝合线往右边缝合,两针后稍微收紧缝合线;
3)接着可将左端缝合线往左一直缝到底,每1~2针收紧缝合线,完毕后朝反方向回缝2针成X状,锁定缝合线,并紧贴组织剪断缝合线;另一端往右采用类似操作完成缝合。
二、双针使用法2-分层缝合法
1)从创口一端进针进入下层组织,直至感受到平滑段过渡区阻力,卡住组织;
2)用一端缝合线连续缝合下层,每1~2针收紧缝合线,缝合完毕后朝反方向回缝2针成X状,锁定缝合线,并紧贴组织剪断缝合线;
3)用另一端缝合线连续缝合上一层组织,每1~2针收紧缝合线,缝到创口末端同样反向回缝2针,成X状垂直组织拉紧缝合线,紧贴组织剪线,不留线头。
三、单针使用方法
1)起始端:从一端进针缝合第一针后,将缝合针从尾部可调节环中穿过,并收紧缝合线,将缝合线固定在组织上;
2)中间端:使用缝合线连续缝合创口,每1~2针收紧缝合线;
3)结尾端:缝合完毕后,朝反方向回缝2针成X状,垂直组织拉紧缝合线,并紧贴组织剪线,不留线头。
本实用新型,缝合时顺着倒钩方向进入组织,随着另一端倒钩的打开,嵌入四周组织,无需打结,缝合线即可被固定于相应位置,从而缩短术后的缝合时间;缝合线本体采用聚丙烯或聚酰胺材料制作,能够满足外科手术中外创面缝合后的强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便捷、缝合时间短、缝合强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倒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缝合线本体,2、倒钩,3、平滑段,4、连接段,5、缝合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包括缝合线本体1,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周向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倒钩2,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中部设有一段无倒钩2的平滑段3,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一端或两端的端部处设置有无倒钩2的连接段4,所述的连接段4的端部连接缝合针5;所述的多个倒钩2在缝合线本体1的周向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间隔排布,每个倒钩2的根部到平滑段3的距离大于其尖部到平滑段3的距离;所述的倒钩2与缝合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采用聚丙烯或聚酰胺材料制成;缝合时,平滑段3两侧的缝合线本体1均顺着倒钩2的方向进入创口组织,利用倒钩2嵌入创口外表面的组织中,无需打结即可将缝合线本体1固定于相应的装置。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倒钩2的长度为0.3-0.6mm,所述的倒钩2与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相邻倒钩2之间的距离为8-20mm。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的平滑段3的长度为0.1-1cm。
实施例4: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所述的连接段4的长度为2-3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三种使用方法:
一、双针使用法1-减张缝合法
1)从创口正中处进针,牵拉缝合线直至感受到平滑段过渡区阻力,卡住组织;
2)用一端缝合线往左边缝合,缝完前两针稍微收紧缝合线,再用另一端缝合线往右边缝合,两针后稍微收紧缝合线;
3)接着可将左端缝合线往左一直缝到底,每1~2针收紧缝合线,完毕后朝反方向回缝2针成X状,锁定缝合线,并紧贴组织剪断缝合线;另一端往右采用类似操作完成缝合。
二、双针使用法2-分层缝合法
1)从创口一端进针进入下层组织,直至感受到平滑段过渡区阻力,卡住组织;
2)用一端缝合线连续缝合下层,每1~2针收紧缝合线,缝合完毕后朝反方向回缝2针成X状,锁定缝合线,并紧贴组织剪断缝合线;
3)用另一端缝合线连续缝合上一层组织,每1~2针收紧缝合线,缝到创口末端同样反向回缝2针,成X状垂直组织拉紧缝合线,紧贴组织剪线,不留线头。
三、单针使用方法
1)起始端:从一端进针缝合第一针后,将缝合针从尾部可调节环中穿过,并收紧缝合线,将缝合线固定在组织上;
2)中间端:使用缝合线连续缝合创口,每1~2针收紧缝合线;
3)结尾端:缝合完毕后,朝反方向回缝2针成X状,垂直组织拉紧缝合线,并紧贴组织剪线,不留线头。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包括缝合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周向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倒钩(2),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中部设有一段无倒钩(2)的平滑段(3),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一端或两端的端部处设置有无倒钩(2)的连接段(4),所述的连接段(4)的端部连接缝合针(5);所述的多个倒钩(2)在缝合线本体(1)的周向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间隔排布,每个倒钩(2)的根部到平滑段(3)的距离大于其尖部到平滑段(3)的距离;所述的倒钩(2)与缝合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采用聚丙烯或聚酰胺材料制成;缝合时,平滑段(3)两侧的缝合线本体(1)均顺着倒钩(2)的方向进入创口组织,利用倒钩(2)嵌入创口外表面的组织中,无需打结即可将缝合线本体(1)固定于相应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钩(2)的长度为0.3-0.6mm,所述的倒钩(2)与所述的缝合线本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相邻倒钩(2)之间的距离为8-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滑段(3)的长度为0.1-1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段(4)的长度为2-3cm。
CN201921088862.9U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Active CN210871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8862.9U CN210871796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8862.9U CN210871796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1796U true CN21087179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1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8862.9U Active CN210871796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1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3230B2 (en) Suture thread
JP6410980B2 (ja) 結び目をつける作業が不要な縫合糸及びそれを含むキット
EP2338421B1 (en) Barbed suture
US8864776B2 (en) Deployment system for surgical suture
EP1884200B1 (en) Suture loop construct with free floating needle
NZ552641A (en) Barbed sutures
KR101719256B1 (ko) 고착형 미늘 봉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832944B2 (ja) 予めセットされたプーリシステムを有するインプラント装置
US10548591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s
CN210871796U (zh) 一种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CN107714116B (zh) 腹腔镜缝合器
KR101432500B1 (ko) 고착형 미늘 봉합사
CN212037630U (zh) 一种单向倒刺免打结缝合线
RU2008149237A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шов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CN208910351U (zh) 一种新型的免打结缝合针线
WO2013015452A1 (en) Tissue ligation device
CN205795748U (zh) 腔镜下缝合打结线组
CN210990479U (zh) 缝合线与手术缝合装置
CN212037629U (zh) 一种双向倒刺免打结缝合线
CN104116535A (zh) 带反向螺纹的缝合线
CN212755759U (zh) 一种带有倒刺缝合线的内镜缝合装置
CN207168531U (zh) 一种双向腔镜缝合装置
CN210582548U (zh) 手术缝合线
CN201519174U (zh) 用于人体血管夹闭的血管夹
CN213244891U (zh) 免打结缝合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