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9588U -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9588U
CN210869588U CN201921905740.4U CN201921905740U CN210869588U CN 210869588 U CN210869588 U CN 210869588U CN 201921905740 U CN201921905740 U CN 201921905740U CN 210869588 U CN210869588 U CN 210869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se
seesaw
bin
box body
tr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57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057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9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9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9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包括捕鼠盒体,捕鼠盒体内包括捕鼠仓和储鼠仓,捕鼠仓和储鼠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为上下两层;捕鼠盒体上设置有连通捕鼠仓的进鼠门,捕鼠仓内设置有跷跷板;跷跷板前端延伸至进鼠门且后端延伸至捕鼠仓和储鼠仓之间的连通处,连通处设有朝向储鼠仓单向开启的锁止板;捕鼠盒体上设有可拆卸的饮水器,饮水器的饮水口伸入储鼠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跷跷板结构和锁止板结构,引导鼠从进鼠门进入后沿跷跷板前行,当其进入储鼠仓之后无法逃脱,提高了捕鼠成功率;饮水器对储鼠仓内的鼠提供饮水,提高其存活时间,可降低捕鼠人员清理捕鼠盒体的频率,提高了捕鼠器连续工作的持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背景技术
鼠类喜好钻洞,将建筑物的墙体、地基等结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完整度;同时鼠类在将建筑物的结构破坏后,进入建筑物啃食家具、门窗等物件,还窃取食物,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鼠类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在进入建筑物后,其接触的物件大多被污染,尤其是其接触过的食物会滞留大量的细菌,造成了疾病的传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案来防止鼠类破坏建筑物、窃取食物,减少财产损失并避免健康隐患。
现有技术中采用毒药、捕鼠夹、箱式捕鼠器等多种方式进行捕鼠。毒药除了毒害鼠类,也可能造成其他动物和人类的误食中毒,因此已经被大多数人放弃使用;捕鼠夹的困鼠能力较弱,捕鼠成功率低,并且只能捕捉一只鼠,其后会对其他鼠产生惊吓,不利于对多只鼠进行捕捉;而箱式捕鼠器采用诱饵的方式将鼠诱导至箱体内并限制其外出,待适当的时机进行灭鼠,但现有的箱式捕鼠器种类繁多,存在机关设置繁琐、操作麻烦、鼠类过早死亡等不利情况,捕鼠的效率有待提高。
可知,现有的捕鼠技术所采用的方式和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不能在实现保证健康无害的情况下,操作便捷,稳定、连续持久的捕鼠,因此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通过设置稳定的诱导箱体结构,将鼠类诱导至捕鼠仓内进而困在储鼠仓内,并阻止其逃脱,而且这一过程是可重复连续进行的,同时还为储鼠仓内的鼠类提供饮水,保证其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存活,大大提高了连续捕鼠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包括捕鼠盒体,所述的捕鼠盒体内包括捕鼠仓和储鼠仓,捕鼠仓和储鼠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为上下两层;捕鼠盒体上设置有连通捕鼠仓的进鼠门,捕鼠仓内设置有跷跷板;跷跷板的前端延伸至进鼠门且后端延伸至捕鼠仓和储鼠仓之间的连通处,连通处设置有朝向储鼠仓单向开启的锁止板;所述的捕鼠盒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饮水器,饮水器的饮水口伸入储鼠仓内。
上述公开的连续捕鼠器,当鼠进入捕鼠盒体后沿跷跷板前行,通过绕轴转动实现跷跷板的状态切换,鼠被逐步诱导进入储鼠仓并被困在储鼠仓内;由于锁止板的阻挡,前面的鼠进入储鼠仓后无法逃脱,后续的鼠再次进入捕鼠盒体时可被连续捕获。困在储鼠仓内的鼠可通过饮水器的饮水口饮水,保持一定时间的存活。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跷跷板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跷跷板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切换,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跷跷板的前端开启进鼠门,跷跷板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的前端关闭进鼠门;所述的捕鼠盒体与跷跷板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当跷跷板转动至诱导位置时,锁止结构将工作并将空载下的跷跷板锁止在诱导位置。
优选的,跷跷板的前端重量大于其后端的重量,基于杠杆原理,在常态下跷跷板会自动回转至诱导位置,开启进鼠门。当捕鼠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将跷跷板锁止在诱导位置,此时捕鼠仓与储鼠仓之间的锁止板无法开启,储鼠仓内的鼠无法从储鼠仓逃脱至捕鼠仓,此时捕鼠人员可对储鼠仓内的鼠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捕鼠盒体上的锁止槽和设置在跷跷板上并沿锁止槽滑动的锁止柄,所述的捕鼠盒体上还转动设置有锁扣,当跷跷板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转动锁扣可将锁止柄锁止。
采用这样的锁止结构,锁止柄随着跷跷板的转动而上下滑动,当跷跷板转动至诱导位置时,锁止柄位于最低处,当跷跷板转动至捕鼠位置时,锁止柄位于最高处。具体执行锁止操作时,只需转动锁扣,锁扣将锁止柄挂住实现锁止。
进一步的,当鼠从进鼠门进入后沿跷跷板行进,行进至跷跷板的转动轴时,跷跷板将从诱导位置转动至捕鼠位置,此时鼠的姿态将向前倾斜,鼠本能性的胆小,若任其走到转动轴发生姿态变化,极有可能出现鼠受到惊吓并后退逃脱的现象,因此对跷跷板上方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跷跷板的转动轴上方设置有诱跳杆。这样设置时,当鼠到达转动轴并在迈过转动轴之前,遇到诱跳杆时将直接跳过并落在跷跷板的后端,或者爬上诱跳杆之后再跳向跷跷板后端,并使跷跷板转动至捕鼠状态,如此设计则不会出现鼠受惊吓逃脱的现象。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跷跷板的结构进行优化,所述的跷跷板的机构可采用多种形态,使得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切换时,能同步实现进鼠门的开启和关闭,并实现锁止板的开启和抵紧,具体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跷跷板为折形板,弯折处通过转动轴与捕鼠盒体连接,所述的隔板也为对应的折形板,当跷跷板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跷跷板的前端与隔板的前端贴合,当跷跷板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的后端与隔板的后端贴合。
除开折形板,还可采用拱形板、直板结构的跷跷板,采用不同结构的跷跷板时,需要设计对应配合的隔板结构,方便跷跷板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转换。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板与跷跷板的配合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板与跷跷板之间设置有组合卡销结构,当跷跷板转动至诱导位置时,组合卡销结构抵止并将锁止板锁止在预设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板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板上设置有推动销,推动销与锁止板形成夹角,当跷跷板从诱导位置转向捕鼠位置时,跷跷板的末端与推动销接触并将锁止板朝向储鼠仓推移,当跷跷板移动至捕鼠位置时,锁止板复位移动带动推动销将跷跷板的末端卡住锁止。。
进一步的,锁止板下端向进鼠通道一侧弯折,且锁止板的下端重量大于其上端的重量,由于重力作用,锁止板会保持向捕鼠仓一侧运动的趋势,实现锁止板的复位功能。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捕鼠盒体内设置有诱饵仓,诱饵仓设有连通捕鼠仓的透通气孔。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捕鼠盒体上设置有连通储鼠仓的取鼠门,取鼠门上设置有门锁结构。取鼠门在常态下关闭,在储鼠仓内装满一定数量的鼠后可手动开启门锁结构,打开取鼠门取出被困捕的鼠。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捕鼠盒体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孔。贯通孔的作用在于促进捕鼠盒体内外空气流通,便于使捕鼠盒体内的鼠呼吸;同时诱饵仓内的食物气味可通过贯通孔飘散至外部,吸引鼠前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跷跷板结构和锁止板结构,引导鼠从进鼠门进入后沿跷跷板前行,当其从锁止板处进入储鼠仓内之后无法逃脱,提高了捕鼠成功率;同时先前被捕的鼠不会影响后续鼠进入捕鼠盒体,可实现连续捕鼠。
2.不实用新型在捕鼠盒体上设置饮水器,对储鼠仓内的鼠提供饮水,提高其存活时间,可降低捕鼠人员清理捕鼠盒体的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捕鼠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捕鼠器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视角下开启诱饵仓和取鼠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捕鼠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跷跷板处于诱导位置);
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捕鼠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跷跷板处于捕鼠位置);
图9是捕鼠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跷跷板从捕鼠位置回复至诱导位置);
图10是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锁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捕鼠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捕鼠盒体;2、提手;3、诱饵仓门;4、卡扣;5、饮水器;6、饮水口;7、取鼠门;8、进鼠门;9、诱饵仓;10、通气孔;11、贯通孔;12、锁止槽;13、锁止柄;14、锁扣;15、控制柄;16、控制槽;17、跷跷板;1701、抵止销;1702、防滑梯条;18、转动轴;19、诱跳杆;20、锁止板;2001、卡销板;21、推动销;22、隔板;23、捕鼠仓;24、储鼠仓;25、转动轴孔;26、防逃挡板;27、清洁排污口;28、诱入空间;29、支撑脚;30、扩展空间;3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饮水器5的连续捕鼠器,包括捕鼠盒体1,所述的捕鼠盒体1内包括捕鼠仓23和储鼠仓24,捕鼠仓23和储鼠仓24之间通过隔板22隔开为上下两层;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连通捕鼠仓23的进鼠门8,捕鼠仓23内设置有跷跷板17;跷跷板17的前端延伸至进鼠门8且后端延伸至捕鼠仓23和储鼠仓24之间的连通处,连通处设置有朝向储鼠仓24单向开启的锁止板20;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饮水器5,饮水器5的饮水口6伸入储鼠仓24内。
上述公开的连续捕鼠器,当鼠进入捕鼠盒体1后沿跷跷板17前行,通过跷跷板17的状态切换,鼠被逐步诱导且最终进入储鼠仓24并被困在储鼠仓24内;由于锁止板20的阻挡,前面的鼠进入储鼠仓24后无法逃脱,后续的鼠再次进入捕鼠盒体1时可被连续捕获。困在储鼠仓24内的鼠可通过饮水器5的饮水口6饮水,可延长其存活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饮水器5通过卡扣4连接至捕鼠盒体1。同时,捕鼠盒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携带的提手2。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跷跷板17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跷跷板17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切换,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跷跷板17的前端开启进鼠门8,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17的前端关闭进鼠门8;所述的捕鼠盒体1与跷跷板17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锁止结构可将工作并将空载下的跷跷板17锁止在诱导位置。锁止结构为手动操作,可手动实现锁止和开启。
具体的,跷跷板17上设置有转动轴孔25,转动轴孔25内有转动轴18与之匹配,转动轴18与捕鼠盒体1连接,跷跷板17的前端重量大于其后端的重量,基于杠杆原理,在常态下跷跷板17会自动回转至诱导位置,开启进鼠门8。当捕鼠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将跷跷板17锁止在诱导位置,此时捕鼠仓23与储鼠仓24之间的锁止板20无法开启,储鼠仓24内的鼠无法从储鼠仓24逃脱至捕鼠仓23,此时捕鼠人员可对储鼠仓24内的鼠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防逃挡板26,当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时,防逃挡板26与跷跷板17的前端对应贴合,可防止鼠从跷跷板17与进鼠门8之间的缝隙扒开逃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跷跷板17的前端为防滑面,方便鼠轻松行进到捕鼠仓23内,跷跷板17的前端可采用设置防滑梯条1702的形式实现防滑,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同理,跷跷板17的后端则设置为光滑面,当鼠上到跷跷板17的后端时,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鼠在跷跷板17的后端将可能出现打滑,顺势滑入储鼠仓24内。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捕鼠盒体1上的锁止槽12和设置在跷跷板17上并沿锁止槽12滑动的锁止柄13,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还转动设置有锁扣14,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转动锁扣14可将锁止柄13锁止。
采用这样的锁止结构,锁止柄13随着跷跷板17的转动而上下滑动,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锁止柄13位于最低处,当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时,锁止柄13位于最高处。具体执行锁止操作时,只需转动锁扣14,锁扣14将锁止柄13扣住实现锁止。具体应用时,手动操作锁止柄13和锁扣14可将跷跷板17锁止在诱导位置。当捕鼠达到一定的数量准备取鼠时,可将跷跷板17锁止在诱导位置,此时捕鼠仓23与储鼠仓24之间的单向门20被间接控制而无法开启,储鼠仓24内的鼠无法从储鼠仓24逃逸至捕鼠仓23,此时捕鼠人员可对储鼠仓24内的鼠进行清理。
当鼠从进鼠门8进入后沿跷跷板17行进,当通过跷跷板17的转动轴18时,跷跷板17将从诱导位置转动至捕鼠位置,此时鼠的姿态将向前倾斜,鼠本能性的胆小,若任其通过转动轴18发生姿态变化,极有可能出现鼠受到惊吓并后退逃脱的现象,因此对跷跷板17上方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跷跷板17的转动轴18上方设置有诱跳杆19。这样设置时,当鼠到达转动轴18并在迈过转动轴18之前,遇到诱跳杆19障碍时,鼠将被诱导直接跳越诱跳杆19,迫使鼠后肢离开转动轴18靠跷跷板17前端一侧,则转动轴18靠跷跷板17前端一侧上没有了鼠的身体重量,此时鼠的身体的前端或身体的全部重心已快速移动至跷跷板17的靠后端一侧,跷跷板17会因老鼠身体重量原因快速转动至捕鼠状态,如此设计则防止了出现鼠受惊吓而后退逃逸的现象,提高了捕鼠的成功率和灵敏性。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跷跷板17的结构进行优化,所述的跷跷板17的机构可采用多种形态,使得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切换时,能同步实现对进鼠门8的开启和锁止,并实现对锁止板20的入口处的开启和抵止,具体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跷跷板17为折形板,弯折处通过转动轴18与捕鼠盒体1连接,所述的隔板22也为对应的折形板,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跷跷板17的前端与隔板22的前端贴合,当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17的后端与隔板22的后端贴合。
除开折形板,还可采用拱形板、直板结构的跷跷板17,采用不同结构的跷跷板17时,需要设计对应配合的隔板22结构,方便跷跷板17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转换。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板20结构进行优化,所述的锁止板20开启后,可采用多种方案解决其自动复位的功能。具体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将锁止板20下端向进鼠通道一侧弯折;如此设计:不管锁止板20是否被开启,由于重力作用,锁止板20会一直保持向捕鼠仓23一侧运动的趋势,实现锁止板20的复位功能。同时,也因此设计,折形锁止板20下方与捕鼠仓23之间形成一个较狭小的三角诱入空间28,当鼠被捕慌忙寻找出路时,会被诱导顶撞锁止板20而进入储鼠仓24,从而有效减少鼠在捕鼠仓23内的滞留时间,提高捕鼠效率。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板20与跷跷板17的配合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板20与跷跷板17之间设置有组合卡销结构,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组合卡销结构抵止并将锁止板20锁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组合卡销结构包括设置在锁止板20的转动轴上方的卡销板2001和设置在跷跷板17上的抵止销1701,当跷跷板17位于诱导位置时,抵止销1701抵住卡销板2001,使得锁止板20无法朝向储鼠仓24开启。同时,锁止板20与捕鼠盒体1之间还可设置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捕鼠盒体1上的控制槽16和设置在锁止板20上的控制柄15,随着锁止板20的转动,控制柄15在控制槽16内滑动,使得锁止板20的转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的角度内。其目的在于:当跷跷板17被锁止时,可手动转动控制柄15解除锁止。同时,捕鼠盒体1上还设置有限位板31,限位板31位于锁止板20的上方,当锁止板20朝向捕鼠仓一侧转动时,由于限位板31对卡销板2001的阻挡,使锁止板20在预设定的位置停止。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板20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板20上设置有推动销21,推动销21与锁止板20形成夹角,当跷跷板17从诱导位置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17的末端与推动销21接触并将锁止板20朝向储鼠仓24推移;当跷跷板17移动至捕鼠位置时,锁止板20复位带动推动销21将跷跷板17的末端卡住锁止。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捕鼠盒体1内设置有诱饵仓9,诱饵仓9设有连通捕鼠仓23的透通气孔10。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诱饵仓9上还设置有可开启的诱饵仓门3。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诱饵仓9向捕鼠仓23一侧结构进行优化,所述的诱饵仓9向捕鼠仓23一侧空出一定拓展空间30,其目的在于:增加捕鼠仓23内跷跷板17后端的有效长度距离和空间,从而提高对大老鼠的有效捕捉。同时,因拓展空间30的存在,即可一定程度的缩短跷跷板17的长度,从而实现整个捕鼠盒体1的长度缩短,体积减小,使得捕鼠盒体1更加短小精干,进而实现在实际捕鼠使用过程中占用地面积更少,携带更轻巧方便。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连通储鼠仓24的取鼠门7,取鼠门7上设置有门锁结构。取鼠门7在常态下关闭,在储鼠仓24内装满一定数量的鼠后可手动开启门锁结构,打开取鼠门7取出被困捕的鼠。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孔11。贯通孔11的作用在于促进捕鼠盒体1内外空气流通,便于使捕鼠盒体1内的鼠呼吸;同时诱饵仓9内的食物气味可通过贯通孔11飘散至外部,鼠的嗅觉灵敏,能吸引鼠前往。贯通孔可通过多种方案实现,如金属网,塑料网等,能达到即通风又防逃的效果即可。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捕鼠盒体1底部设置有清洁排污口27,其目的在于方便清洁冲洗储鼠仓24时排出污物。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捕鼠盒体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捕鼠盒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9,本实施例中设置数量为4个。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包括捕鼠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盒体(1)内包括捕鼠仓(23)和储鼠仓(24),捕鼠仓(23)和储鼠仓(24)之间通过隔板(22)隔开为上下两层;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连通捕鼠仓(23)的进鼠门(8),捕鼠仓(23)内设置有跷跷板(17);跷跷板(17)的前端延伸至进鼠门(8)且后端延伸至捕鼠仓(23)和储鼠仓(24)之间的连通处(32),连通处设置有朝向储鼠仓(24)单向开启的锁止板(20);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饮水器(5),饮水器(5)的饮水口(6)伸入储鼠仓(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跷跷板(17)在诱导位置和捕鼠位置之间切换,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跷跷板(17)的前端开启进鼠门(8),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17)的前端关闭进鼠门(8);所述的捕鼠盒体(1)与跷跷板(17)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锁止结构将工作并将空载下的跷跷板(17)锁止在诱导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捕鼠盒体(1)上的锁止槽(12)和设置在跷跷板(17)上并沿锁止槽(12)滑动的锁止柄(13),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还转动设置有锁扣(14),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转动锁扣(14)可将锁止柄(13)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跷跷板(17)的转动轴(18)的上方设置有诱跳杆(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跷跷板(17)为折形板,弯折处通过转动轴(18)与捕鼠盒体(1)连接,所述的隔板(22)也为对应的折形板,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跷跷板(17)的前端与隔板(22)的前端贴合,当跷跷板(17)转动至捕鼠位置时,跷跷板(17)的后端与隔板(22)的后端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板(20)与跷跷板(17)之间设置有组合卡销结构,当跷跷板(17)转动至诱导位置时,组合卡销结构抵止并将锁止板(20)锁止在预设定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板(20)上设置有推动销(21),推动销(21)与锁止板(20)形成夹角,当跷跷板(17)从诱导位置转向捕鼠位置时,跷跷板(17)的末端与推动销(21)接触并将锁止板(20)朝向储鼠仓(24)推移,当跷跷板(17)移动至捕鼠位置时,锁止板(20)复位移动带动推动销(21)将跷跷板(17)的末端卡住锁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锁止板(20)下端向进鼠通道一侧弯折,且锁止板(20)的下端重量大于其上端的重量,由于重力作用,锁止板(20)会保持向捕鼠仓(23)一侧运动的趋势,实现锁止板(20)的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盒体(1)内设置有诱饵仓(9),诱饵仓(9)设有连通捕鼠仓(23)的透通气孔(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盒体(1)上设置有连通储鼠仓(24)的取鼠门(7),取鼠门(7)上设置有门锁结构。
CN201921905740.4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Active CN210869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5740.4U CN21086958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5740.4U CN21086958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9588U true CN210869588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5740.4U Active CN21086958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95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7805A (zh) * 2019-11-06 2020-01-03 王道林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7805A (zh) * 2019-11-06 2020-01-03 王道林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56617A1 (en) Snap trap enclosure for trapping and killing rodents
US9781910B1 (en) Crayfish trap
US20170265451A1 (en) Self Resetting Pest Trap
CN210869588U (zh)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US4553349A (en) Mousetrap
CN211482621U (zh) 一种侧捕式连续捕鼠器
CN110637805A (zh) 一种带饮水器的连续捕鼠器
US4372074A (en) Animal trap
US20200288696A1 (en) Rodent Trap
US5347747A (en) Animal trap
US20070277426A1 (en) Anti-false tripping escape-proof single-catch animal trap
US3125823A (en) Animal trap
US4356655A (en) Animal trap
CN216164747U (zh) 一种小型野生哺乳动物捕捉笼
CN211153512U (zh) 一种具有连续捕鼠装备的捕获舱
CN219515072U (zh) 一种小型动物诱捕设备
CN213719584U (zh) 一种捕鼠防逃脱结构
US20170150708A1 (en) Humane mousetrap with a novel entrance device
CN211721649U (zh) 连续捕鼠器
US20210400948A1 (en) Animal trap
CN105850970A (zh) 一种捕鼠器
CN105831067A (zh) 一种捕鼠器
CN105638630A (zh) 一种捕鼠器
CN105831072A (zh) 一种捕鼠器
GB2403887A (en) Rodent tr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