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3380U -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3380U
CN210863380U CN201921582858.8U CN201921582858U CN210863380U CN 210863380 U CN210863380 U CN 210863380U CN 201921582858 U CN201921582858 U CN 201921582858U CN 210863380 U CN210863380 U CN 210863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expandable structure
conical
expanding wedge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28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跃武
石永
朱丽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qing Muhua Structural Design Off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828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3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3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33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其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用于测试混凝土部的抗压强度,混凝土部上设有预制孔,包括:反力套筒,能够沿预制孔的周向支撑于所述混凝土部上,并对与反力套筒接触的混凝土部施加压力;可膨胀结构体,能够伸入预制孔内,外侧面为锥面,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锥形部件,锥形部件的小端面设于容纳腔内,锥形部件的大端面能够位于预制孔内;胀楔式拉拔装置能够从混凝土部上拔出一倒锥形混凝土块。本实用新型使得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更加易于操作,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形成混凝土部后,需要对混凝土部的强度进行检测,以检测施工是否合格。
在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一般采用无损检测法或者微破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法,如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其利用间接得到的回弹值、声速值或碳化深度等参数来换算混凝土强度。而微破损检测技术如钻芯法、拉脱法、后装拔出法和后锚固法等。
但是,无损检测法得到的非破损参数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相关性较差,当换算混凝土强度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微破损检测法由于采集的是混凝土自有应力,其相关性显著,但由于方法及工艺的原因,他们各自存在多种问题,比如:钻芯法和拉脱法均需要在结构上钻制混凝土芯样试件,但由于钻取钻芯试件及切割、打磨等工艺显著影响混凝土试验强度值,而芯样直径越小这些因素影响越显著,导致测试结果数据离散,标准差偏大,影响对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而后装拔出法和后锚固法等微破损检测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钻孔,一种是利用磨机装有微型T型磨头,在孔的底部磨出一个T型槽,该T型槽的尺寸与预埋的T型拉栓形状及尺寸相同,磨槽费力、费时、复杂、具有污染,由于在不可视环境下工作,T型槽的宽度,深度和受力端面的平整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影响测试结果和方法的推广应用,而自锚固是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孔,采用环氧树脂将拉栓与混凝土进行粘结,由于受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湿度、及粉尘的影响,会出现粘结失效等工况,造成试验失败,由于胶结工艺也限制了拉栓反复使用,若用加热去除环氧树脂,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上述种种不足已对现有微破损检测技术提出挑战。
因此,亟需一种检测混凝土部的抗压强度的装置和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能够快速、简便地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用于测试混凝土部的抗压强度,所述混凝土部上设有预制孔,包括:
反力套筒,能够沿所述预制孔的周向支撑于所述混凝土部上,并对与所述反力套筒接触的混凝土部施加压力;
可膨胀结构体,能够伸入所述预制孔内,外侧面为锥面,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
锥形部件,所述锥形部件的小端面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锥形部件的大端面能够位于所述预制孔内;
所述锥形部件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在所述容纳腔内运动并撑大所述容纳腔,进而使得所述可膨胀结构体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所述锥形部件运动时能够对所述混凝土部施加与所述压力方向相反的拉力且能够对与所述可膨胀结构体的外侧面相接触的混凝土施加与所述可膨胀结构体的外侧面垂直的膨胀挤压力,所述膨胀挤压力、所述压力与所述拉力形成对混凝土部的剪切力,在所述剪切力的作用下,所述胀楔式拉拔装置能够从所述混凝土部上拔出一倒锥形混凝土块。
其中,还包括拉力采集装置,所述拉力采集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采集拔出所述倒锥形混凝土块时所述锥形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拉力。
其中,所述可膨胀结构体包括多个膨胀体,多个所述膨胀体绕所述容纳腔的轴线围设形成所述可膨胀结构体;随着所述容纳腔被撑大,所述膨胀体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能够逐渐增大。
其中,还包括环形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膨胀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膨胀体远离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能够随所述容纳腔的撑大向外张开。
其中,所述膨胀体内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膨胀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抵接。
其中,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件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锥形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反力套筒和所述可膨胀结构体均套设于所述提升杆上。
其中,所述提升杆上设有螺纹段且能够做螺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锥形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可膨胀结构体包括三个所述膨胀体。
其中,所述提升杆远离所述锥形部件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部。
其中,所述提升杆远离所述锥形部件的一端设有转动提升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胀楔式拉拔装置,通过锥形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撑大可膨胀结构体的容纳腔,使得可膨胀结构体的外侧面对混凝土施加与外侧面垂直的膨胀挤压力,锥形部件对混凝土部施加拉力,反力套筒能够对混凝土施加压力,拉力、压力和膨胀挤压力配合对混凝土产生剪切力,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胀楔式拉拔装置能够从混凝土部上拔出一个倒锥形混凝土块,通过测试锥形部件沿第一方向的力,能够计算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胀楔式拉拔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膨胀结构体、定位盘和锥形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膨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在使用时混凝土部的受力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省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垂直保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垂直保证器的爆炸图。
图中:
1、反力套筒;
2、可膨胀结构体;21、膨胀体;211、定位凸缘;212、辅助凸缘;22、复位弹性件;
3、锥形部件;31、椎体部;32、连接轴;33、卡帽;
4、定位盘;41、定位凹槽;
5、提升装置;51、提升杆;52、螺母;53、转动手柄部;531、转动手柄;54、转动提升部;541、蜗轮;542、蜗杆;543、壳体;544、转柄;
6、拉力采集装置;61、传感器安装件;62、压盖;
71、磨盘;
8、垂直保证器;81、导向杆;82、第一定位环;83、调节杆;831、键槽;84、第二定位环;85、手持部;
91、第一套筒;92、第二套筒;93、辅助提升件;
10、预紧螺母;11、预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用于检测混凝土部的强度,为了与胀楔式拉拔装置配合使用,混凝土部上开设有预制孔。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包括反力套筒1、可膨胀结构体2、锥形部件3和拉力采集装置6。
反力套筒1为中空结构,能够沿预制孔的周向支撑于所述混凝土部上,并对与反力套筒1接触的混凝土部施加压力。
可膨胀结构体2能够伸入预制孔内,外侧面为锥面,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
锥形部件3的小端面设于容纳腔内,锥形部件3的大端面能够位于所述预制孔内。
锥形部件3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在容纳腔内运动并撑大容纳腔,进而使得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与第一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且能够对与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相接触的混凝土施加与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垂直的膨胀挤压力,膨胀挤压力与压力形成对混凝土部的剪切力,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胀楔式拉拔装置能够从混凝土部上拔出一倒锥形混凝土块。
拉力采集装置6被配置为:能够采集拔出倒锥形混凝土块时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的拉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具体的,可膨胀结构体2包括多个膨胀体21,多个膨胀体21绕容纳腔的轴线围设形成可膨胀结构体2;当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运动时,随着容纳腔被撑大,多个膨胀体21也被锥形部件3撑开,膨胀体21的外侧面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也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多个膨胀体21被稳定撑开,胀楔式拉拔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定位盘4,定位盘4上设有定位凹槽41,定位凹槽41与膨胀体21一一对应设置,膨胀体21远离定位凹槽41的一端能够随容纳腔的撑大向外张开。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膨胀体21能够与预制孔侧壁的混凝土产生摩擦力,膨胀体21的外侧面设有螺纹或者滚花;优选地,膨胀体21的外侧面设有螺距为1.5的细齿螺纹。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膨胀体21,膨胀体21的形状为带有圆弧的楔形状,三个膨胀体21形成一个三瓣胀楔的结构,楔形状的膨胀体21的小端面安装于定位盘4上,随着锥形部件3向容纳腔内的运动,三个膨胀体21的大端面逐渐被撑开,且其与预制孔的内壁的混凝土的接触面能够达到最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小端面指的是膨胀体21截面面积相对较小的一端,大端面指的是膨胀体21截面面积相对较大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反力套筒1的直径越大,锥形部件3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越长,可膨胀结构体2的膨胀能力越强。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可膨胀结构体2被撑开时,膨胀体21的设于定位凹槽41的一端能够稳定地与定位凹槽41的侧壁抵接,以使得膨胀体21能够对预制孔侧壁的混凝土提供有效的内膨胀力,膨胀体21内设有复位弹性件22,复位弹性件22的一端与膨胀体21抵接,另一端与定位凹槽41的内壁抵接。
具体的,膨胀体21上设有复位弹性件安装孔,复位弹性件22的部分位于复位弹性件安装孔,复位弹性件22的一端与复位弹性件安装孔的孔底抵接,另一端与定位凹槽41的内壁抵接。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锥形部件3包括外形为锥面的椎体部31、设于椎体部31的小端面端的连接轴32以及设于连接轴32的端部的卡帽33。连接轴32的截面面积小于椎体部31的小端面的截面面积,也小于卡帽33的截面面积。
膨胀体21的一端设有与定位凹槽41配合的定位凸缘211,复位弹性件安装孔设于定位凸缘211上;膨胀体21的另一端设有辅助凸缘21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膨胀体21的主体半径为10mm,定位凸缘211的外径为20mm,辅助凸缘212的外径为10.5mm。
当膨胀体21安装于定位凹槽41后,膨胀体21与定位盘4配合围设成一圆形通槽,椎体部31的大端面从圆形通槽穿过直至卡帽33卡于圆形通槽内,将锥形部件3、膨胀体21和定位盘4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锥形部件3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胀楔式拉拔装置还包括提升装置5,提升装置5包括提升杆51,提升杆51的一端与锥形部件3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运动,反力套筒1和可膨胀结构体2均套设于提升杆51上。
具体地,参见图2,反力套筒1的腔体内设有结构为两端具有开口、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第一套筒91,第一套筒91的下端与定位盘4的内侧壁过盈配合,第一套筒91套设有结构为两端具有开口、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第二套筒92,第二套筒92的下端与卡帽33过盈配合,第二套筒92的上端设有辅助提升件93,辅助提升件93的下端与第二套筒92的上端过盈配合,辅助提升件93的上端与提升杆51的下端过盈配合,当提升杆51向上运动时,提升杆51带动辅助提升件93向上运动,辅助提升件93带动第二套筒92向上运动,第二套筒92带动锥形部件3向上运动。
提升杆51上设有螺纹段且能够做螺旋运动,进而带动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运动。提升杆51的螺纹段上螺接有螺母52,螺母52固设于第一套筒91的上端开口处,提升杆51与螺母52形成丝杠螺母副且能够带动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提升提升杆51,在提升杆51远离锥形部件3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部53,绕第一方向于转动手柄部53的周向设有多个转动手柄531,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手柄部53,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手柄531,能够使得提升杆51转动并上升。
进一步地,胀楔式拉拔装置还包括预紧螺母10。具体地,提升杆51上套设有预紧环11,预紧环11位于反力套筒1的上方,预紧螺母10穿设过预紧环11能够选择性地与提升杆51抵接。当预紧螺母10与提升杆51抵接时能够为提升杆51提供预紧力。
本实施例中,拉力采集装置6包括压力传感器,可选地,压力传感器为F10C型传感器,其量程为1吨-5吨,能够满足本实施例的使用要求。具体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安装件61上,传感器安装件61为环形部件,其侧壁上开设有传感器固定孔。传感器安装件61套设于提升杆51上且位于预紧环11的上方。
具体地,参见图6,在胀楔式拉拔装置的工作过程中,提升杆51在上升过程中,对混凝土部施加向上的拉力,拉力在图6中用箭头F1表示,反力套筒1对混凝土部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力在图6中用箭头F2表示,可膨胀结构体2对混凝土施加与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垂直的膨胀挤压力,膨胀挤压力在图6中用箭头F3表示。
在拉力、压力和膨胀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胀楔式拉拔装置对混凝土部施加一个倾斜的剪切力,剪切力在图6中用箭头F4表示。辅助凸缘212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本实施例中形成一个与水平面夹角为45°的剪切力。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胀楔式拉拔装置从混凝土部上拔出一个倒锥形混凝土块,通过测试拔出倒锥形混凝土块时提升杆的提升力,能够换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进行多次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通过试验中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得到拟合曲线,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和拉力采集装置6测得的拉力,能够换算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进行多次测试并建立回归方程,最终得到一线性回归方程。多次试验数据能够确定线性回归方程。
在试验过程中,选用已知抗压强度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测试,依据测得的拉力和已知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确定线性回归方程。
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详述。
实施例二
参见图7-图10,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胀楔式拉拔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便于提升提升杆51,在提升杆51远离锥形部件3的一端设有转动提升部54。具体的,转定提升部54为蜗轮蜗杆机构,提升杆51上固定套设有涡轮541,转定提升部54还包括能够与涡轮541配合的蜗杆542,涡轮541和蜗杆542封装在壳体543中。
为了方便实现蜗杆542的转动,蜗杆542的一端设有转柄544。具体地,转柄544包括与蜗杆542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和垂直设于第一部远离蜗杆542的一端的柄部,操作人周向转动柄部,即可实现蜗杆542的转动。
进一步地,胀楔式拉拔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9,限位装置9能够限制可膨胀结构体2的变形程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9为套设于提升杆51上的转动套,转动套能够相对于提升杆51转动;转动套的下端固定于定位盘4上且与锥形部件螺纹连接,转动套能够防止提升杆51在上升的过程中,膨胀体21与锥形部件3发生错位后悬挑受力变形,保证膨胀体21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形。
本实施例中,当传感器安装件61套设至提升杆51上时,在将压盖62套设至提升杆51上,以对传感器安装件61起到定位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特征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拉拔方法,使用上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用于检测混凝土部的强度。
拉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混凝土部为既有结构还是建结构,若混凝土部为既有结构,则执行步骤S2;若混凝土部为在建结构,则执行步骤S3;
在具体操作时,先选取混凝土部,用磁感仪检测混凝土部内部的钢筋分布,并将钢筋分布绘制在混凝土部的表面;
S2、采用钻磨头7去掉混凝土部表面的抹灰层,在没有抹灰层的混凝土部上开设圆形凹槽;
S3、采用钻锤在混凝土部上钻制预制孔,使用述钻锤时采用垂直保证器7保证预制孔的轴线与开设预制孔的混凝土部的表面垂直度;优选地,钻预制孔结束后清除预制孔内的粉尘;
优选地,钻预制孔的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钢筋不小于35mm,距离构件边缘不小于50mm的位置;在未有钢筋的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不宜小于65mm;
S4、将装配在一起的可膨胀结构体2和锥形部件3伸入预制孔内,并使得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运动;
具体地,可膨胀结构体2和锥形部件3伸入预制孔内时,通过预紧螺母10为提升杆51施加30N.M~50N.M的预紧力;
S5、拔出倒锥形混凝土块,并记录拔出倒锥形混凝土块时锥形部件3沿第一方向的拉力。
具体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拉拔方法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操作方式:
进一步地,参见图11,在步骤S2中,为了去除混凝土部表面的抹灰层,钻磨头7设有钻头的一端设有磨盘71,磨盘71朝向钻头的方向设有凸筋72,凸筋72能够随钻头的逐渐深入和旋转而去掉混凝土部表面的抹灰层,以形成圆形凹槽。
参见图12和图13,垂直保证器8包括导向杆81和第一定位环82,第一定位环82设于导向杆81的上端且能够固定钻锤。具体地,将钻锤的钻头安装部位伸入到第一定位环82中,通过垂直保证器8保证钻头能够沿竖直方向旋进。
进一步地,垂直保证器8上设有手持部85,方便操作人员手持垂直保证器8。
若混凝土部位在建结构,当使用钻锤钻预制孔时,操作人员手持垂直保证器8,将钻锤的钻头安装部位伸入到第一定位环82内进行钻孔。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方便控制钻设的预制孔的深度,本实施例中,导向杆81包括两端具有开口且为中空结构的导向杆主体813,导向杆主体813的内腔中设有有压簧812,压簧812的下端与调节杆83的上端抵接,导向杆主体813的上端开口处盖设有压帽811,导向杆81的下端开口处套接有调节杆83,导向杆81的侧壁开设有锁紧孔,调节杆83上设有沿其自身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键槽831,安装时将键槽831与锁紧孔对齐,导向螺丝814穿过锁紧孔与键槽831的侧壁抵接而不与键槽831的底面抵接,这样当钻孔时,随着钻头的下行运动,导向杆81随导向螺丝814沿键槽831向下运动,压簧812被压缩,当压簧812达到其最小压缩高时,压簧812不能够再被压缩,钻头也不能再向下运动,钻孔结束。通过控制钻孔开始时导向杆81和调节杆83的套接长度,配合压簧812,能够控制预制孔的深度。
调节杆83远离导向杆81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环84,若混凝土部为既有结构,则将第二定位环84抵接于混凝土部上的圆形凹槽内,以进一步保证钻孔方向不会发生偏斜。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用于测试混凝土部的抗压强度,所述混凝土部上设有预制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力套筒(1),能够沿所述预制孔的周向支撑于所述混凝土部上,并对与所述反力套筒(1)接触的混凝土部施加压力;
可膨胀结构体(2),能够伸入所述预制孔内,外侧面为锥面,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
锥形部件(3),所述锥形部件(3)的小端面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锥形部件(3)的大端面能够位于所述预制孔内;
所述锥形部件(3)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在所述容纳腔内运动并撑大所述容纳腔,进而使得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所述锥形部件(3)运动时能够对所述混凝土部施加与所述压力方向相反的拉力,且能够对与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相接触的混凝土施加与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的外侧面垂直的膨胀挤压力,所述膨胀挤压力、所述压力与所述拉力形成对混凝土部的剪切力,在所述剪切力的作用下,所述胀楔式拉拔装置能够从所述混凝土部上拔出一倒锥形混凝土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力采集装置(6),所述拉力采集装置(6)被配置为:能够采集拔出所述倒锥形混凝土块时所述锥形部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拉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包括多个膨胀体(21),多个所述膨胀体(21)绕所述容纳腔的轴线围设形成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随着所述容纳腔被撑大,所述膨胀体(21)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能够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定位盘(4),所述定位盘(4)上设有定位凹槽(41),所述定位凹槽(41)与所述膨胀体(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膨胀体(21)远离所述定位凹槽(41)的一端能够随所述容纳腔的撑大向外张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21)内设有复位弹性件(22),所述复位弹性件(22)的一端与所述膨胀体(21)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凹槽(41)的内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装置(5),所述提升装置(5)包括提升杆(51),所述提升杆(51)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件(3)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锥形部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反力套筒(1)和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均套设于所述提升杆(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51)上设有螺纹段且能够做螺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锥形部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结构体(2)包括三个所述膨胀体(2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远离所述锥形部件(3)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部(5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胀楔式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远离所述锥形部件(3)的一端设有转动提升部(54)。
CN201921582858.8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63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858.8U CN210863380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858.8U CN210863380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3380U true CN210863380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28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63380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3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1227A (zh) * 2019-09-23 2019-11-26 朱跃武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及拉拔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1227A (zh) * 2019-09-23 2019-11-26 朱跃武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及拉拔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765A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钻夹具的万向压紧机构
CN210863380U (zh)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
JP6004113B2 (ja) 材料試験機の治具装着装置
JP6163389B2 (ja) 引抜試験器及び該引抜試験器におけるプローブ装着具
US11047231B2 (en) Borehole pressure-shear test apparatus capable of measuring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by borehole wall pressing configuration using wedge element
CN201592364U (zh) 汽轮机叶片钻夹具的万向压紧机构
CN104807699B (zh) 原位岩石抗拉强度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9141960A (zh) 一种获取岩石参数的原位试验方法
CN209858359U (zh) 一种抗剪强度测试装置
CN209802719U (zh)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钻孔取样装置
KR101666124B1 (ko) 슈미트해머용 타격점표시를 위한 그라인딩장치
CN110501227A (zh) 一种胀楔式拉拔装置及拉拔方法
CN21092330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钢筋检测仪
US7065855B2 (en) Installation tool for setting anchors
CN104049030A (zh) 一种钻具螺纹应力状况井口检测装置
CN112404760A (zh) 一种多缸圆锥破碎机衬板装配方法
JPS59137839A (ja) コンクリ−トの強度推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5758789A (zh) 一种岩石-金属复合运动摩擦实验装置
CN109406282A (zh) 一种砌体结构抗压性能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4018631A (zh) 一种古建筑墙内木结构取芯钻机以及取样方法
CN112161790B (zh) 一种卡压式机械连接器的金属静密封等效试验装置
CN100470229C (zh) 旋转式压实机以及与其相关的设备和方法
CN109374292B (zh) 一种行星齿轮箱抗冲击柔性结构强度和柔度的测量装置
CN207139372U (zh)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钻床
KR20110001734U (ko) 앵커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5

Address after: 518000 No.34, Xieping New District, Wulian commun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uiqing Muhua structural design office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5th floor, block a, building 11, shenzhen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 Yuewu

Patentee before: Shi Yong

Patentee before: Zhu Liy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