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1518U - 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61518U CN210861518U CN201921891116.3U CN201921891116U CN210861518U CN 210861518 U CN210861518 U CN 210861518U CN 201921891116 U CN201921891116 U CN 201921891116U CN 210861518 U CN210861518 U CN 2108615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ontrol system
- heat dissipation
- communicated
- temperature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顶部设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第二散热组件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第一壳体上部和第一壳体两侧均开设有通风装置,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进风孔,进风孔与通风装置相配合,第一壳体后端面开设有排风阀,排风阀与第二壳体相连通;第二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主机相连接,控制主机分别与蓄电池、第二散热组件和移动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降温和机械降温两种降温方式,在自然风不能满足降温需求的情况下,启动机械降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浪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汇聚机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5G通讯设备不断突破发展,通讯设备由传统体积大、运行速度慢逐渐发展成体积小、高度集成的通讯设备,其中对于通信网络起到中转站作用的汇聚机房,也需要跟随通讯设备的创新发展进行升级改造,但是目前户外汇聚机房缺乏有效的监控系统,且大多数并没有采用灵活的降温措施,常常是降温设备长期运行,且大多数以电力设备为主,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户外汇聚机房缺乏有效的监控系统,且大多数并没有采用灵活的降温措施,常常是降温设备长期运行,且大多数以电力设备为主,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底座相连通,第一壳体上部两侧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设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第二散热组件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部和第一壳体两侧均开设有通风装置,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进风孔,进风孔与通风装置相配合,第一壳体后端面开设有排风阀,排风阀与第二壳体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主机相连接,控制主机分别与蓄电池、第二散热组件和移动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至少四组无动力风机,四组无动力风机均匀设置在第一壳体顶部上且四组无动力风机均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主风机,主风机设置在第一壳体顶部上且主风机通过通风管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主风机与控制主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口且通风口的出风处安装有过滤网,通风口与进风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通风口的进风处宽度大于通风口的出风处宽度。
优选地,所述排风阀为单向风阀且排风阀通过排气管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与第一壳体在竖直方向上夹角为5°~30°。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孔,底座内设有积水槽,积水槽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积水槽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口的进风处宽度大于出风处宽度,利用气体压缩膨胀的原理提高机房内自然制冷效果,同时配合第一壳体顶部的四组无动力风机充分利用自然风,在不需要电力的情况下给机房提供风力降温,同时利用主风机对机房内机械降温,整体通过自然降温和机械降温相结合,并且自然降温优先使用以节省电力资源,在自然风降温可以维持机房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之内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机械降温,只有在自然降温不能满足机房温度需求时,控制主机控制主风机启动或工作人员远程控制主风机启动进行机械通风对机房内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原理图。
图中,1为第一壳体,2为无动力风机,3为通风口,31为过滤网,4为主风机,5为排水孔,6为温度传感器,7为进风孔,8为积水槽,91为雨搭,9为排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均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上部两侧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设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用于自然通风散热,第二散热组件用于机械通风散热,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用于第一散热组件对空腔内通入自然风,第二散热组件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用于第二散热组件对第二壳体内部即直接对机房内部进行机械通风,对机房内部快速降温。
所述第一壳体1上部和第一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通风装置,通风装置用于对空腔内通入自然风,并利用气体压缩膨胀的原理对机房内自然制冷,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进风孔7,进风孔7与通风装置相配合,通风装置通入空腔内的自然风通过进风孔进入到机房内部,第一壳体1后端面开设有排风阀9,排风阀9与第二壳体相连通,进入到机房内部的自然风通过排风阀向外排出进行形成完成的自然通风循环;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可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机房内部温度变化,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主机相连接,控制主机分别与蓄电池、第二散热组件和移动端相连接,移动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主机通过4G通讯模块与移动端进行无线信号传输,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端进行远程控制第二散热组件启动进行机械通风。
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至少四组无动力风机2,四组无动力风机2均匀设置在第一壳体1顶部上且四组无动力风机2均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利用四组无动力风机2在不需要电力的情况下给机房提供自然风力降温。
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主风机4,主风机上方设有伞状遮雨罩,主风机启动时,风从伞状遮雨罩的两侧向外排出,避免雨水从主风机处进入到机房内,主风机4设置在第一壳体1顶部上且主风机4通过通风管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主风机4与控制主机相连接,通过控制主机控制主风机启动进行对机房内机械通风散热。
如图3所示,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口3且通风口3的出风处安装有过滤网31,通风口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通风口3的进风处宽度大于通风口3的出风处宽度,利用气体压缩膨胀的原理,自然风通过圆台状的通风口对机房内自然制冷,提高机房内制冷效果,通风口3与进风孔7相配合,从通风口3内通入的自然风进入到空腔内,随后自然风通过进风孔内进入机房内部。
所述排风阀9为单向风阀且排风阀9通过排气管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自然风通过排风阀9向外排出,进而形成完整自然风通风。
如图4所示,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四组无动力风机充分利用自然风,在不需要电力的情况下给机房提供风力降温,同时自然风从通风口进入到空腔内,空腔内自然风通过进风孔进入到机房内部,随后自然风通过排风阀排出形成自然风通风流程,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机房内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机控制主风机启动对机房内机械降温,整体通过自然降温和机械降温相结合,并且自然降温优先使用以节省电力资源,在自然风降温可以维持机房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之内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机械降温,只有在自然降温不能满足机房温度需求时,控制主机控制主风机启动或工作人员远程控制主风机启动进行机械通风对机房内降温。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排风阀9上方且在第一壳体1上设有雨搭91,利用雨搭对排风阀处进行遮雨,避免雨水从排风阀处进入到机房内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排气管与第一壳体1在竖直方向上夹角为5°~30°,利用排气管对自然风排风时,避免排风阀出风口处有雨水迸溅至机房内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孔5,底座内设有积水槽8,积水槽8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积水槽8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孔5相连通,雨水容易从第一壳体顶部的通风口进入到空腔内,利用底座上的积水槽对滴落的雨水进行收集排放,避免空腔内蓄水。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均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上部两侧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设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第二散热组件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上部和第一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通风装置,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进风孔(7),进风孔(7)与通风装置相配合,第一壳体(1)后端面开设有排风阀(9),排风阀(9)与第二壳体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主机相连接,控制主机分别与蓄电池、第二散热组件和移动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至少四组无动力风机(2),四组无动力风机(2)均匀设置在第一壳体(1)顶部上且四组无动力风机(2)均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主风机(4),主风机(4)设置在第一壳体(1)顶部上且主风机(4)通过通风管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主风机(4)与控制主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口(3),且通风口(3)的出风处安装有过滤网(31),通风口(3)与进风孔(7)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通风口(3)的进风处宽度大于通风口(3)的出风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阀(9)为单向风阀且排风阀(9)通过排气管与第二壳体内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阀(9)上方且在第一壳体(1)上设有雨搭(9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与第一壳体(1)在竖直方向上夹角为5°~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孔(5),底座内设有积水槽(8),积水槽(8)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积水槽(8)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孔(5)相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49705 | 2019-09-30 | ||
CN2019216497050 | 2019-09-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61518U true CN210861518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30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91116.3U Active CN210861518U (zh) | 2019-09-30 | 2019-11-05 | 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61518U (zh) |
-
2019
- 2019-11-05 CN CN201921891116.3U patent/CN2108615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89177U (zh) | 一种新能源客车用动力电池舱的强制冷风降温系统 | |
CN206807934U (zh) | 一种室外环保型防水防尘变频器控制柜 | |
CN203671779U (zh) | 家用低功耗蓄能移动空调器 | |
CN201764611U (zh) | 移动通信基站排热控温节能系统 | |
CN201416956Y (zh) | 用于基站分体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
CN206533673U (zh) | 一种用于光缆通信户外机柜的散热结构 | |
CN204103304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通风结构 | |
CN115023110A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露天5g通信基站及其散热方法 | |
CN101520212A (zh) | 用于基站分体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
CN203147924U (zh) | 机房环境节能调节系统 | |
CN105157187B (zh) | 一种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 |
CN210861518U (zh) | 一种基于小微汇聚机房的可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 |
CN100529593C (zh) | 太阳冷水器 | |
CN103062864A (zh) | 用于新风系统中准确采集室外真实温度方法 | |
CN114413356B (zh) | 中庭建筑的分层温控系统 | |
CN203605382U (zh) | 一种基站使用的热管空调换热装置 | |
CN216251809U (zh) | 一种电气设备箱柜湿帘空冷降温系统 | |
CN207922451U (zh) | 一种智慧节能机柜空调 | |
CN209494669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罩 | |
CN113394698A (zh) | 一种电气设备箱柜湿帘空冷降温系统及其降温方法 | |
CN101100890A (zh) | 与尖顶建筑一体化结合的太阳能利用系统 | |
CN208475597U (zh) | 一种移动空调风道引水槽结构 | |
CN201652650U (zh) | 双冷源空调系统 | |
CN107512381B (zh) | 一种太阳能游船智能温控系统及方法 | |
CN207378981U (zh) | 相对封闭空间的散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