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1294U -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1294U
CN210861294U CN201921525968.0U CN201921525968U CN210861294U CN 210861294 U CN210861294 U CN 210861294U CN 201921525968 U CN201921525968 U CN 201921525968U CN 210861294 U CN210861294 U CN 21086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pipeline
plate heat
suppl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59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体蛟
金凯杰
高兴明
丁蕾
杨天文
李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Ruh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Ruh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Ruh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Ruh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59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包括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分别与一次供水管线、一次回水管线、二次回水管线和二次供水管线连接,一次供水管线、一次回水管线、二次回水管线和二次供水管线设置在板式换热器的同一侧,一次回水管线和二次回水管线靠近板式换热器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微型换热机组集成度高,功能齐全,运行平稳,操作简单,工作安静无振动,能耗低,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移动便携,适应性强,安装方便快捷。该微型换热机组可以方便地设置于楼梯间、车库等狭小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如何能在最小的空间内为用户带来高质量的供暖是换热装置研发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目前供暖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供暖设备为板式换热机组。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是集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过滤器、温度计、压力表、各种传感元器件、管道、阀门及工控系统于一体的成套区域供热设备,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还可以使用需要进一步增加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等各种控制系统以及各种保护功能。
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的优点是结构布置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初期投资小,高效节能等。但是由于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的阀门、水泵等与管线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连接或者法兰连接,这样就导致了管线布置受限,所以,板式换热机组部件的布置结构使得板式换热机组无法被放置于例如楼梯间和车库等狭小的空间内。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突破现有板式换热机组在布置上的局限性且能够被放置于狭小空间内的微型换热机。希望研发一种小型且便于安装的换热系统。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分别与一次供水管线、一次回水管线、二次回水管线和二次供水管线连接,所述一次供水管线、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供水管线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一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回水管线靠近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
较佳地,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所述热源进口和所述冷源出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侧面的上部,所述热源出口和所述冷源进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侧面的下部。
较佳地,所述热源进口与所述一次供水管线连接,所述热源出口与所述一次回水管线连接,所述冷源进口与所述二次回水管线连接,所述冷源出口与所述二次供水管线连接,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均沿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侧面向上延伸设置。
较佳地,所述一次回水管线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二次回水管线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和过滤装置,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过滤装置和冷源进口之间的管路上。
较佳地,所述循环水泵为卧式增压泵;所述过滤装置为Y型过滤器;所述一次供水管线、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供水管线上分别设有关断阀门。
较佳地,其还包括补水泵和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管线一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泵上游或下游的所述二次回水管线连通。
较佳地,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支撑板式换热器。
较佳地,其还包括若干参数测量装置,所述一次供水管线、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供水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参数测量装置,所述参数测量装置为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或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流量计。
较佳地,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数据和执行控制。
较佳地,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顶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一次回水管线上设置的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所述控制装置还与应用于各个管线上的参数测量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微型换热机组集成度高且功能齐全;
2、该微型换热机组运行平稳,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智能精确控制;
3、该微型换热机组工作安静无振动,能耗低;
4、该微型换热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移动便携;
5、该微型换热机组安装无特殊空间要求,适应性强,安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微型换热机组是一种小型、便于安装的换热系统和生活系统用设备,适用于别墅、小型办公楼等供热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采暖和生活用水。微型机组可以方便地设置于楼梯间、车库等狭小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微型换热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板式换热器1、补水泵3、补水管线4、底座5、参数测量装置6、控制装置7、一次供水管线11、一次回水管线12、电动调节阀13、二次回水管线21、二次供水管线22、循环水泵23和Y型过滤器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包括板式换热器1,板式换热器1分为一次侧和二次侧,且板式换热器1包括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其中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属于一次侧,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属于二次侧。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设置在板式换热器1的同一侧。选用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设置在同一侧的板式换热器1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使与板式换热器1连接的其他部件的布局更加紧凑,减小了微型换热机组的整体占地面积。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源进口和冷源出口设置在板式换热器1的侧面的上部。热源出口和冷源进口设置在板式换热器1的侧面的下部。
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进口与一次供水管线11连接,换热器1的热源出口与一次回水管线12连接。优选地,一次回水管线12上还设有电动调节阀13。
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进口与二次回水管线21连接,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出口与二次供水管线22连接。优选地,二次回水管线21上设置有循环水泵23和过滤装置,循环水泵23设置在过滤装置和冷源进口之间,优选地,循环水泵23设置在过滤装置和冷源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过滤装置为Y型过滤器24。循环水泵23可以保证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恒压供水。
一次回水管线12和二次回水管线21均靠近板式换热器1一侧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使微型换热机组整体布局紧密,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扩展了换热机组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循环水泵23和电动调节阀13均靠近板式换热器1一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换热机组还包括补水装置,补水装置与二次回水管线21连通。优选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泵3和补水管线4,补水管线4一端与补水泵3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泵23上游或下游的二次回水管线21连通。补水装置同一次回水管线12和二次回水管线21设置在板式换热器1的一侧。进一步,优选地,补水泵3靠近板式换热器1一侧设置。
优选地,一次回水管线12、二次回水管线21和补水管线4均沿板式换热器1的侧面向上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换热机组还包括底座5,底座5支撑板式换热器1。优选地,补水泵3还设置于底座5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换热机组还包括若干参数测量装置6,一次供水管线11、一次回水管线12、二次回水管线21和二次供水管线22上分别设置有参数测量装置6。优选地,参数测量装置6与对应管线的连接点靠近板式换热器1。即与一次供水管线11匹配的参数测量装置6与一次供水管线11的连接点靠近热源进口。与二次供水管线22匹配的参数测量装置6与二次供水管线22的连接点靠近冷源出口。与一次回水管线12匹配的参数测量装置6与一次回水管线12的连接点靠近热源出口。与二次回水管线21匹配的参数测量装置6与二次回水管线21的连接点靠近冷源进口。优选地,参数测量装置6包括带显示与远传一体的压力表和温度计。压力表可以是带显示与远传功能的压力表。温度计可以是带显示与远传功能的温度计。参数测量装置6也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参数测量装置6也可以为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换热机组还包括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可实现智能精确控制,可实现的功能齐全。控制装置7与电动调节阀13连接,其能够控制电动调节阀13。控制装置7与参数测量装置6连接,远程采集测量数据。优选地,控制装置7与二次回水管线21匹配的温度计连接。控制装置7采集二次供水管线21上的温度计的温度,与设定值比较。根据对比结果,控制装置7发出信号给一次回水管线12上的电动调节阀13,调节电动调节阀13的开度,控制一次侧的流量以达到二次侧恒温供水。
控制装置7还能够实现超温保护、超压保护的功能。控制装置7还能够控制泵阀连锁。控制装置7还可以开机自检,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各个部件的状态。控制装置7还能够控制自动补水和自动泄压。控制装置7可与上位系统通讯实现远端监控。
微型换热机组的各管路上可以设置相应的关断阀门。微型换热机组中关断阀门选用螺纹连接阀门。
微型换热机组中水泵选用卧式别墅用水增压泵,其有益效果在于占地尺寸小。
压力表和温度计通过三通连接管路,以减少管道中仪表的安装位置。
控制装置7设置在板式换热器1的顶部且用角钢支撑安装,其不占用微型换热机组底座5尺寸。
板式换热器1选用特殊定制换热器,取消板式换热器立柱,其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板式换热器的安装长度。所以基本上微型换热机组底座5的宽度约为板式换热器1的固定压紧板的宽度,长度约为板式换热器1的长度加补水泵的宽度。
微型换热机组的工作原理为:
微型换热机组的工作由三个循环系统所构成,即二次侧循环系统、一次侧循环系统和补水系统。二次侧循环系统中包括二次回水管线21、二次供水管线22及循环水泵23和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通道。一次侧循环系统包括一次供水管线11、一次回水管线12和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通道。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泵3和补水管线4,补水泵3与站内软水系统连接。
在电动调节阀13的控制下,热源按所需流量由一次供水管线11送入板式换热器1,板式换热器1以间接换热方式将由二次回水管线21进入板式换热器1的热用户的采暖(空调)回水加热,即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将被加热水加热。
在二次回水管线21内,被加热水首先流经Y型过滤器24,再经循环水泵23进入板式换热器1,当被加热水被加热后由二次供水管线22流出,以供用户使用,周而复始。一次热源在板式换热器1内换热后又由一次回水管线12流回至一次供热管网中。微型换热机组二次侧的水量损失由补水管线4上的补水泵3按设定的压力自动补充,补水泵3自动向二次侧回水管网补水定压,确保微型换热机组系统的压力稳定且运行正常。
二次侧循环系统和一次侧循环系统通过板式换热器1进行热量交换,将一次侧循环系统的热量传递到二次侧循环系统,二次侧系统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后续管网中的散热片等设备将热量传递到别墅、小型办公楼等。当微型换热机组缺水时,补水泵3启动,保证最高层用户供暖质量。
为了保证供热房间的舒适,微型换热机组还包括智能控制部分,即控制装置7。在二次侧循环系统和一次侧循环系统所对应的管路上配置了必要的控制元件和仪表,如一次侧循环系统内的电动调节阀13、压力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计和压力表,二次侧循环系统所对应的管路上的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流量计和循环水泵23,以及补水泵3的变频装置等,结合控制装置7控制元件、电器元件可以做到本地自动控制和远端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突破现有板式换热机组的布置上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解决了怎样能在最小的空间,为用户带来高质量的供暖的问题,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扩展了换热机组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微型换热机组是一种小型、便于安装的换热系统和生活系统用设备,适用于别墅、小型办公楼等供热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采暖和生活用水。微型机组可以方便地设置于楼梯间、车库等狭小空间。
该微型换热机组选用特定配套件,以保证机组尺寸做到最小。该微型换热机组的部件的布置结构能保证机组尺寸做到最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换热机组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微型换热机组集成度高且功能齐全;
2、该微型换热机组运行平稳,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智能精确控制;
3、该微型换热机组工作安静无振动,能耗低;
4、该微型换热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移动便携;
5、该微型换热机组安装无特殊空间要求,适应性强,安装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分别与一次供水管线、一次回水管线、二次回水管线和二次供水管线连接,所述一次供水管线、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供水管线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一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回水管线靠近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所述热源进口和所述冷源出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侧面的上部,所述热源出口和所述冷源进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侧面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进口与所述一次供水管线连接,所述热源出口与所述一次回水管线连接,所述冷源进口与所述二次回水管线连接,所述冷源出口与所述二次供水管线连接,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均沿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侧面向上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回水管线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二次回水管线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和过滤装置,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过滤装置和冷源进口之间的管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为卧式增压泵;所述过滤装置为Y型过滤器;所述一次供水管线、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供水管线上分别设有关断阀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补水泵和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管线一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泵上游或下游的所述二次回水管线连通。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支撑板式换热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若干参数测量装置,所述一次供水管线、所述一次回水管线、所述二次回水管线和所述二次供水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参数测量装置,所述参数测量装置为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或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流量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数据和执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型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顶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一次回水管线上设置的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所述控制装置还与应用于各个管线上的参数测量装置连接。
CN201921525968.0U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Active CN21086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5968.0U CN210861294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5968.0U CN210861294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1294U true CN210861294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5968.0U Active CN210861294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537A (zh) 一种集中供暖系统和方法
CN208735736U (zh) 一种采暖和生活热水一体化设备
CN202648973U (zh) 燃气壁挂炉性能综合测试装置
CN105953303B (zh) 一种组合式的智能表阀一体机
CN102901588B (zh) 热量计算装置及暖通系统
CN205783219U (zh) 一种新型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CN210861294U (zh) 一种微型换热机组
CN102721108B (zh) 一种单管顺流式供暖方式的分户热计量系统及方法
CN201259266Y (zh) 热力站系统
CN201152584Y (zh) 一种水—水采暖温度调节器和热水器
CN204611902U (zh) 一种采暖系统调节装置
CN204923210U (zh) 一种智能恒温混水装置
CN201812209U (zh) 一种智能流量平衡装置
CN207599923U (zh) 基于分户独立循环控制的集中辐射空调水系统
CN104848317A (zh) 供暖智能型板式换热机组
CN205299996U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温控仓储系统
CN210070722U (zh) 一种变频水泵自动调节换热机组
CN207365179U (zh) 供暖控制系统及供暖系统
US20150369547A1 (en) Energy measurement system for fluid systems
CN207555733U (zh) 一种全新的供暖运行架构
CN205690520U (zh) 一种组合式的智能表阀一体机
CN201429244Y (zh) 太阳能热水自动恒温装置
CN212838249U (zh) 空气压缩机热能回收系统
CN101308049A (zh) 双管热能分配收费网络系统
CN218848946U (zh) 一种集中供暖系统实验演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