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6494U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56494U CN210856494U CN201921278012.5U CN201921278012U CN210856494U CN 210856494 U CN210856494 U CN 210856494U CN 201921278012 U CN201921278012 U CN 201921278012U CN 210856494 U CN210856494 U CN 2108564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 yarn
- yarns
- weft
- fl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以梭织方式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第二经纱的细度为第一经纱和纬纱的细度的3倍以上,第一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区域包括多个循环单元,循环单元包括平纹区和浮线区,浮线区包括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和第二八字形浮线区,平纹区内第一经纱与所述纬纱以平纹组织的方式交织,第二经纱沿所述浮线区延伸,第二经纱包括位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的浮线段和位于第一八字形浮线区的下沉段,在浮线段所述第二经纱以浮线的方式设置纬纱的上表面,在下沉段第二经纱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纬纱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触感柔软舒适,具有针织布达不到的独特感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梭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面料结构较为密实和稳定,但是弹性和透气性相对较差,针织面料弹性和透气性较好,但是相对容易勾丝和脱散,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差。传统的梭织仿织针面料,主要通过选择弹性材料,赋予梭织面料一定的弹性,面料的透气性和外观上还是与针织面料相差较大。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舒适性、外观接近针织面料、能够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梭织仿针织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以梭织方式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二经纱的细度为所述第一经纱的细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二经纱的细度为所述纬纱的细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纬纱交织的区域包括多个循环单元,每个循环单元包括平纹区和浮线区,浮线区包括沿经向相互衔接的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和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第一八字形浮线区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相对设置并围成所述平纹区,所述平纹区内第一经纱与所述纬纱以平纹组织的方式交织,所述第二经纱沿所述浮线区延伸,所述第二经纱包括位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的浮线段和位于第一八字形浮线区的下沉段,在浮线段所述第二经纱以浮线的方式设置所述纬纱的上表面,在下沉段所述第二经纱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纬纱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300D/96F的拉伸变形丝,所述第二经纱为1200D/348F空气变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循环单元中,有12根所述纬纱和20根所述第一经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包括第一左段浮线区和第一右段浮线区,第1根纬纱与第1根第一经纱至第5根第一经纱、第2根纬纱与第2根第一经纱至第6根第一经纱、第3根纬纱与第3根第一经纱至第7根第一经纱、第4根纬纱与第4根第一经纱至第8根第一经纱、第5根纬纱与第5根第一经纱至第9根第一经纱、第6根纬纱与第6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左段浮线区,第1根纬纱与第17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第2根纬纱与第16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第3根纬纱与第15根第一经纱至第19根第一经纱、第4根纬纱与第14根第一经纱至第18根第一经纱、第5根纬纱与第13根第一经纱至第17根第一经纱、第6根纬纱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6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右段浮线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八字形浮线区包括第二左段浮线区和第二右段浮线区,第7根纬纱与第7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第8根纬纱与第6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第9根纬纱与第5根第一经纱至第9根第一经纱、第10根纬纱与第4根第一经纱至第8根第一经纱、第11根纬纱与第3根第一经纱至第7根第一经纱、第12根纬纱与第2根第一经纱至第6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二左段浮线区,第7根纬纱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5根第一经纱、第8根纬纱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6根第一经纱、第9根纬纱与第13根第一经纱至第17根第一经纱、第10根纬纱与第14根第一经纱至第18根第一经纱、第11根纬纱与第15根第一经纱至第19根第一经纱、第12根纬纱与第16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右段浮线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组织设计形成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和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第二经纱在第一八字形浮线区下沉,在第二八字形浮线区上浮,而且第二经纱的细度远大于第一经纱和纬纱,第二经纱突显于平纹区上,手感蓬松而又丰满的线条,触感柔软舒适,从而使得第二经纱形成类似于针织的线圈结构,通过平纹区又保证了整个面料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从外观上感觉很像针织布却超越针织布的风格,具有针织布达不到的独特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经纱未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循环单元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经纱未示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物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经纱未示意)。
图中:
第一经纱11 第二经纱12
第一左段浮线区101 第一右段浮线区102
第二左段浮线区103 第二右段浮线区104
纬纱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在图中,填充的方框表示第一经纱浮在纬纱上。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包括由经纱和纬纱20以梭织方式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1和第二经纱12,所述第二经纱12的细度为所述第一经纱11的细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二经纱12的细度为所述纬纱20的细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一经纱11与所述纬纱20交织的区域包括多个循环单元,每个循环单元包括平纹区和浮线区,浮线区包括沿经向相互衔接的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和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第一八字形浮线区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相对设置并围成所述平纹区,在图3中,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呈“八”字型,第二八字形浮线区呈倒立的“八”字型。所述平纹区内第一经纱11与所述纬纱20以平纹组织的方式交织,所述第二经纱12沿所述浮线区延伸,所述第二经纱12包括位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的浮线段和位于第一八字形浮线区的下沉段,在浮线段以浮线的方式设置所述纬纱20的上表面,下沉段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纬纱20的下表面,在第一八字形浮线区,第二经纱12被纬纱20压住并遮住,而在第二八字形浮线区中,浮线段突露在面料本体的上表面,第一八字形浮线区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的设置使得第二经纱12沿着预定的轨迹弯曲,并在第一八字形浮线区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沿经向与纬纱20沉浮交织,从而使得第二经纱12凸露在面料本体的上表面的部分呈现类似针织的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经纱11和所述纬纱20均为300D/96F的拉伸变形丝,具体选用涤纶材质,所述第二经纱12为1200D/348F空气变形丝,具体选用涤纶材质。其中D,业界亦称为丹尼尔数,其系指9000米纱线的重量(单位为克)。其中的F,其系指一根纱线中微细纤维的根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循环单元中,有12根所述纬纱20和20根所述第一经纱11交织而成,所述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包括第一左段浮线区101和第一右段浮线区102,第1根纬纱20与第1根第一经纱至第5根第一经纱(也即第1根纬纱与第2根第一经纱、第1根纬纱与第3根第一经纱、第1根纬纱与第4根第一经纱、第1根纬纱与第5根第一经纱,下面采用类似的方式表述)、第2根纬纱20与第2根第一经纱至第6根第一经纱、第3根纬纱20与第3根第一经纱至第7根第一经纱、第4根纬纱20与第4根第一经纱至第8根第一经纱、第5根纬纱20与第5根第一经纱至第9根第一经纱、第6根纬纱20与第6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左段浮线区101,第1根纬纱20与第17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第2根纬纱20与第16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第3根纬纱20与第15根第一经纱至第19根第一经纱、第4根纬纱20与第14根第一经纱至第18根第一经纱、第5根纬纱20与第13根第一经纱至第17根第一经纱、第6根纬纱20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6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右段浮线区10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八字形浮线区包括第二左段浮线区103和第二右段浮线区104,第7根纬纱20与第7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第8根纬纱20与第6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第9根纬纱20与第5根第一经纱至第9根第一经纱、第10根纬纱20与第4根第一经纱至第8根第一经纱、第11根纬纱20与第3根第一经纱至第7根第一经纱、第12根纬纱20与第2根第一经纱至第6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二左段浮线区103,第7根纬纱20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5根第一经纱、第8根纬纱20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6根第一经纱、第9根纬纱20与第13根第一经纱至第17根第一经纱、第10根纬纱20与第14根第一经纱至第18根第一经纱、第11根纬纱20与第15根第一经纱至第19根第一经纱、第12根纬纱20与第16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右段浮线区102。在第一左段浮线区101、第一右段浮线区102、第二左段浮线区103和第二右段浮线区104中,就第一经纱11和纬纱20而言,纬纱20全部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经纱11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经纱由两种粗细悬殊的纱线组成,而且组织点多少和纱线浮长也相差很多,这给织造带来很大的难度,如粗大的纱线缩率小,易产生余纱,使纱线下沉,无法生产,以及组织点少的经纱缩率也少,同样会产沉纱,而那些组织点多的经纱,会产生缩率太大,会造成紧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釆取一些相应的觧决办法:对粗纱线余纱下沉的解决办法,粗经纱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面料表面以八字形排列模仿针织纹路,所以我们安排纹路设计时尽量釆用夸张的手法最大限度地使经沙弯曲度加大,把多余的经纱长度消耗掉就可防止粗经纱沉纱出现。
参照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左段浮线区103和第二右段浮线区104,可以有部分第一经纱11浮在纬纱20上,使得第二左段浮线区103和第二右段浮线区104中,第二经纱的浮线段位于纬纱20与第一经纱11之间,对第二经纱进行限位,提升第二经纱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4)
1.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以梭织方式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经纱的细度为所述第一经纱的细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二经纱的细度为所述纬纱的细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纬纱交织的区域包括多个循环单元,每个循环单元包括平纹区和浮线区,浮线区包括沿经向相互衔接的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和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第一八字形浮线区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相对设置并围成所述平纹区,所述平纹区内第一经纱与所述纬纱以平纹组织的方式交织,所述第二经纱沿所述浮线区延伸,所述第二经纱包括位于第二八字形浮线区的浮线段和位于第一八字形浮线区的下沉段,在浮线段所述第二经纱以浮线的方式设置所述纬纱的上表面,在下沉段所述第二经纱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纬纱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300D/96F的拉伸变形丝,所述第二经纱为1200D/348F空气变形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循环单元中,有12根所述纬纱和20根所述第一经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八字形浮线区包括第一左段浮线区和第一右段浮线区,第1根纬纱与第1根第一经纱至第5根第一经纱、第2根纬纱与第2根第一经纱至第6根第一经纱、第3根纬纱与第3根第一经纱至第7根第一经纱、第4根纬纱与第4根第一经纱至第8根第一经纱、第5根纬纱与第5根第一经纱至第9根第一经纱、第6根纬纱与第6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左段浮线区,第1根纬纱与第17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第2根纬纱与第16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第3根纬纱与第15根第一经纱至第19根第一经纱、第4根纬纱与第14根第一经纱至第18根第一经纱、第5根纬纱与第13根第一经纱至第17根第一经纱、第6根纬纱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6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右段浮线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八字形浮线区包括第二左段浮线区和第二右段浮线区,第7根纬纱与第7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第8根纬纱与第6根第一经纱至第10根第一经纱、第9根纬纱与第5根第一经纱至第9根第一经纱、第10根纬纱与第4根第一经纱至第8根第一经纱、第11根纬纱与第3根第一经纱至第7根第一经纱、第12根纬纱与第2根第一经纱至第6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二左段浮线区,第7根纬纱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5根第一经纱、第8根纬纱与第12根第一经纱至第16根第一经纱、第9根纬纱与第13根第一经纱至第17根第一经纱、第10根纬纱与第14根第一经纱至第18根第一经纱、第11根纬纱与第15根第一经纱至第19根第一经纱、第12根纬纱与第16根第一经纱至第20根第一经纱共同交叠成第一右段浮线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8012.5U CN210856494U (zh) | 2019-08-08 | 2019-08-08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8012.5U CN210856494U (zh) | 2019-08-08 | 2019-08-08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56494U true CN210856494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300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78012.5U Active CN210856494U (zh) | 2019-08-08 | 2019-08-08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564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1497A (zh) * | 2019-08-08 | 2019-10-15 | 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
2019
- 2019-08-08 CN CN201921278012.5U patent/CN21085649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1497A (zh) * | 2019-08-08 | 2019-10-15 | 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56494U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
CN109763233B (zh) | 仿针织结构的织物组织的织造方法 | |
CN202744761U (zh) | 一种具有立体感的面料 | |
CN211199576U (zh) | 一种凹凸条形网纹面料 | |
CN214218982U (zh) | 一种梭织纺织面料 | |
CN102534970A (zh) | 一种抗卷边纬编针织物的织造方法 | |
CN212827262U (zh) | 丙纶保暖针织面料 | |
CN212955547U (zh) | 一种高弹性提花面料 | |
CN210085711U (zh) | 一种提花弹性经编织物 | |
CN110241496A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205590865U (zh) | 一种空变丝装饰面料 | |
CN204959178U (zh) | 一种青花瓷3d提花面料 | |
CN221645228U (zh) | 一种泡泡微皱经编提花塑身面料 | |
CN213624563U (zh) | 仿针织牛仔面料 | |
CN215440848U (zh) | 一种提花春亚纺面料 | |
CN221028900U (zh) | 一种接结双层立体肌理面料 | |
CN219547223U (zh) | 高强度经编面料 | |
CN217574355U (zh) | 一种抗紫外线凸条面料 | |
CN214802405U (zh) | 一种正反面两用梭织四面弹上衣 | |
CN216651353U (zh) | 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 | |
CN110331497A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
CN210163604U (zh) | 一种双面异形系列面料编织结构 | |
CN219342455U (zh) | 机织变化几何组织 | |
CN217863149U (zh) | 一种管道羽绒面料 | |
CN211546805U (zh) | 一种仿十字绣网格底纹大提花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