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5719U -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5719U
CN210855719U CN201921722214.4U CN201921722214U CN210855719U CN 210855719 U CN210855719 U CN 210855719U CN 201921722214 U CN201921722214 U CN 201921722214U CN 210855719 U CN210855719 U CN 210855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or
rapid
sedimentation tank
mud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22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国友
江偲
李仲伟
刘湘伟
洪远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22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5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5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571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快速生化沉淀池内上部布置有若干快速泥水分离单元,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两侧设有入水口,两侧池底区域均设置有曝气器;曝气器包括基座板、盖板以及曝气膜,盖板安装于基座板上方,盖板具有侧架板以及弯拱状顶板,两侧架板的底部均与基座板组装固定,两侧架板上设有上开口的槽腔;曝气膜铺设于顶板上;顶板下方形成有用于与供气管路连接的气路管道;曝气器配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适配于气路管道与相应供气管路的连接,以及适配于多个曝气器之间的连接。曝气器布局契合度高,有效避免死区的出现;同时曝气器本身结构优化,有利于改善快速生化沉淀池曝气效果。

Description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具有曝气器的生化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好氧活性污泥法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有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在人工曝气充氧条件下,在生化池对污水进行混合搅拌和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在沉淀池使活性污泥与水分离,处理后的清水排出系统;另外为维持生化池相对稳定的生物量,需设置回流系统将沉淀单元的污泥回流至生化池,剩余污泥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快速生化沉淀池是一种基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将生化反应和污泥沉淀单元进行一体整合的池型思路,可有效节省占地面积,并实现自回流。对于这种池型,采用传统的微孔膜曝气器如盘式曝气器,存在布局难,容易出现曝气死区等问题,立足于快速生化沉淀池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曝气单元进行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所述快速生化沉淀池内上部布置有若干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任一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两侧设有入水口,任一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两侧的池底区域均设置有曝气器;
所述曝气器包括基座板、盖板以及曝气膜,所述基座板呈方形板体形状,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上方,所述盖板具有两相对的侧架板以及弯拱状架设于所述两侧架板之间的顶板,所述两侧架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基座板组装固定,所述两侧架板上设有上开口的槽腔;
所述曝气膜铺设于所述顶板上,两者之间可供气流流通,所述曝气膜两侧边延伸经由所述上开口进入相应所述槽腔内,并限定于其中;所述顶板下方形成有用于与供气管路连接的气路管道,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连通所述气路管道至所述顶板、所述曝气膜之间;
所述曝气器配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适配于所述气路管道与相应供气管路的连接,以及适配于多个曝气器之间的连接。
如前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所述槽腔中适配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紧压所述曝气膜侧边以将其限定于所述槽腔中。
如前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所述槽腔内侧顶部具有凸缘。
如前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所述曝气器还包括紧固条,所述紧固条安装于所述顶板的两个端部,其压制于所述曝气膜上。
如前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两侧设有所述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内侧间隔配置有纵向导流板,两侧所述纵向导流板之间上部区域布置有斜管,所述斜管区域设置有出水溢流堰;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有相对的斜向板,两所述斜向板由上至下逐渐倾斜聚拢,两所述斜向板底部之间留有污泥回流缝。
如前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所述污泥回流缝下方设置有三棱柱挡气条,所述挡气条与所述污泥回流缝之间具有间距,且所述挡气条的一条棱边朝上对应所述污泥回流缝中间,与所述一条棱边相对的挡气条壁面的宽度与所述污泥回流缝宽度对应。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曝气器分布于快速泥水分离单元入水口下方区域,其曝气后产生的上升气流动力能快速有效将水流推入快速泥水分离单元内进行处理。可以根据具体的池体尺寸选择相应数量的曝气器进行布局,而曝气器的基座板呈方形板体,布局时契合度高,整体性强,有效避免死区的出现;同时曝气器本身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曝气效率,保证污染物稳定有效去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器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器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曝气器盖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泥水分离单元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快速生化沉淀池;10、曝气区;11、导流区;12、泥水分离区;13、出水溢流区;14、沉淀污泥回流区;15、缺氧区;2、曝气器;20、基座板;21、盖板;210、气路管道;211、逆止阀;212、侧架板;213、槽腔;214、凸缘;215、顶板;2150、通孔;2151、螺孔;22、曝气膜;23、紧固条;3、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0、入水口;31、外侧板;32、纵向导流板;33、斜向板;34、斜管;35、溢流堰;4、挡气条;5、供气管路;6、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参阅附图1-5,所示为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1,池内有曝气区10、导流区11、泥水分离区12、出水溢流区13、沉淀污泥回流区14和缺氧区15,污水由快速生化沉淀池1底部的配水管进入,流经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两侧的曝气区10,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混合,在该区域实现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曝气区10中曝气器2形成的上升气流动力将混合污水向上推动至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的外导流板两侧,混合污水经导流口进入导流区11,在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内形成环流。随后混合液经斜管34沉淀管实现泥水分离,上清液经出水溢流堰35排出,污泥沿着斜管34壁下沉并在沉淀污泥回流区14汇集,污泥自动经污泥回流缝进入缺氧区15,在此区域可发生反硝化反应,达到脱氮的效果。
具体的,快速生化沉淀池1内上部布置有若干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任一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两侧设有入水口30,任一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两侧的池底区域均设置有曝气器2。
曝气器2包括基座板20、盖板21以及曝气膜22,所述基座板20呈方形板体形状,所述盖板21安装于所述基座板20上方,如盖板21通过卡扣扣接在基座板20的卡槽内,盖板21一般采用铸造方式一体成型,其具有两相对的侧架板212以及弯拱状架设于所述两侧架板212之间的顶板215,所述两侧架板212的底部均与所述基座板20组装固定,所述两侧架板212上设有上开口的槽腔213。所述曝气膜22铺设于所述顶板215上,两者之间可供气流流通,所述曝气膜22两侧边延伸经由所述上开口进入相应所述槽腔213内,并限定于其中;所述顶板215下方形成有用于与供气管路5连接的气路管道210,所述顶板215上设置有若干逆止阀211,所述逆止阀211连通所述气路管道210至所述顶板215、所述曝气膜22之间。所述曝气器2配置有连接结构6,所述连接结构6适配于所述气路管道210与相应供气管路5的连接,以及适配于多个曝气器2之间的连接。
曝气器2可通过基座板20固定在池底,其固定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方式实现,基座板20呈方形板体,在若干个曝气器2进行集中布局时契合度高,有效避免死区的出现,可以根据具体池体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曝气器2进行使用。当布局一定面积的曝气器2之后,利用连接结构6实现供气管路5、各个曝气器2连接。一些连接结构6一端连接在曝气器2的气路管道210,一端通过活接连接在鼓风机供气管路5的输出口,一些连接结构6两端均连接曝气器2的气路管道210,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布局。连接结构6是用于实现气体通路的连接,现有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本案中优选采用承插胶粘式连接方式,密封性好,适应性强。
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经由供气管路5输送至各曝气器2的气流管道内,而后空气经由逆止阀211流向顶板215与曝气膜22之间,最后空气通过曝气膜22上遍布的微孔进行曝气。逆止阀211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污水倒流,优选采用零阻力阀体,在顶板215上间隔均匀的开设若干个通孔2150,将逆止阀211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通孔2150内即可。
顶板215向上弯拱,曝气膜22相应的呈弯拱状铺设,可以稍微加大曝气面积,产生更强的推动力。在槽腔213中适配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紧压所述曝气膜22侧边以将其限定于所述槽腔213中,限位条的材质较为柔软,如采用橡胶,可以避免挤压损伤曝气膜22。为更好的将限位条限定,可以在槽腔213内侧顶部设置相应的凸缘214,凸缘214可以是断点式,也可以是沿着槽腔213内侧定边形成一条凸起的边缘,凸缘214对限位条形成阻挡,避免其脱离。
曝气器2具备一定长度、宽度,如长度1米,宽度为20-60厘米,在宽度方向由限位条进行加固,而长度方向则可以通过紧固条23来加固。具体的,在顶板215的端部开设螺孔2151,采用一条长度与顶板215宽度适配、而宽度可在10厘米内的紧固条23压制于曝气膜22上,通过螺栓将紧固条23与顶板215锁定即可。
经由曝气器2推动的污水进入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快速泥水分离单元3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均为间隔设置的双层板体,包括外侧板31、纵向导流板32,双层板体的两端固定在箱体端板上,外侧板31顶部设有入水口30。两侧纵向导流板32之间上部区域布置有斜管34,所述斜管34区域设置有出水溢流堰35;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有相对的斜向板33,两所述斜向板33由上至下逐渐倾斜聚拢,两所述斜向板33底部之间留有污泥回流缝。
混合污水经由入水口30进入纵向导流板32与外侧板31之间的区域,并且在双层板体的限制下往下流动落至斜向板33,在两块斜向板33的作用下,污水回抬升至泥水分离区12,泥水分离区12的斜管34沉淀管类似蜂窝形状,由众多倾斜塑料直管组成,其作用是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管34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34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34向下排出,实现泥水分离,上清液由出水溢流堰35排出,污泥则沿着斜管34下沉,经由污泥回流缝落入缺氧区15底部实现污泥回流。
一些实施例中,污泥回流缝下方设置有三棱柱挡气条4,所述挡气条4与所述污泥回流缝之间具有间距,且所述挡气条4的一条棱边朝上对应所述污泥回流缝中间,与所述一条棱边相对的挡气条4壁面的宽度与所述污泥回流缝宽度对应。当污泥回落时,挡气条4的棱边与其斜向壁面配合能将污泥分散,避免过于集中的下落,而挡气条4底部壁面宽度与污泥回流缝宽度对应,能有效减弱上升氧气对泥水分离的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生化沉淀池内上部布置有若干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任一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两侧设有入水口,任一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两侧的池底区域均设置有曝气器;
所述曝气器包括基座板、盖板以及曝气膜,所述基座板呈方形板体形状,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上方,所述盖板具有两相对的侧架板以及弯拱状架设于所述两侧架板之间的顶板,所述两侧架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基座板组装固定,所述两侧架板上设有上开口的槽腔;
所述曝气膜铺设于所述顶板上,两者之间可供气流流通,所述曝气膜两侧边延伸经由所述上开口进入相应所述槽腔内,并限定于其中;所述顶板下方形成有用于与供气管路连接的气路管道,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连通所述气路管道至所述顶板、所述曝气膜之间;
所述曝气器配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适配于所述气路管道与相应供气管路的连接,以及适配于多个曝气器之间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腔中适配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紧压所述曝气膜侧边以将其限定于所述槽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腔内侧顶部具有凸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还包括紧固条,所述紧固条安装于所述顶板的两个端部,其压制于所述曝气膜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泥水分离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两侧设有所述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内侧间隔配置有纵向导流板,两侧所述纵向导流板之间上部区域布置有斜管,所述斜管区域设置有出水溢流堰;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有相对的斜向板,两所述斜向板由上至下逐渐倾斜聚拢,两所述斜向板底部之间留有污泥回流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缝下方设置有三棱柱挡气条,所述挡气条与所述污泥回流缝之间具有间距,且所述挡气条的一条棱边朝上对应所述污泥回流缝中间,与所述一条棱边相对的挡气条壁面的宽度与所述污泥回流缝宽度对应。
CN201921722214.4U 2019-10-14 2019-10-14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855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2214.4U CN210855719U (zh) 2019-10-14 2019-10-14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2214.4U CN210855719U (zh) 2019-10-14 2019-10-14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5719U true CN210855719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2214.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855719U (zh) 2019-10-14 2019-10-14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57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899A (zh) * 2021-12-24 2022-04-08 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899A (zh) * 2021-12-24 2022-04-08 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6099B (zh) 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O2015085835A1 (zh) 垂直式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CN201313860Y (zh)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式好氧反应器
CN105254008A (zh)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205258127U (zh)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N210855719U (zh) 配置有新型曝气器的快速生化沉淀池
CN100540486C (zh) 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CN2430440Y (zh) 升流式生物脱氮滤池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101215044A (zh) 多级循环复合式污水处理方法
CN210505759U (zh) 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CN210150799U (zh) 一种集奥鲍尔、生物倍增、mbbr、mbr多元化工艺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罐
CN111977782A (zh) 浸没式hebr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9602324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7091240U (zh) 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
CN102311171A (zh) 一种水平井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3771721U (zh) 一体化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CN2125042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08361984U (zh) 一种用于电镀、线路板废水处理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
CN209872669U (zh) 一种具备泥水分离功能的除磷脱氮设备
CN203360111U (zh) 三级循环好氧反应器
CN207552139U (zh) 一种家用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CN113292195A (zh) 一种AnOn污水处理设备
CN213202527U (zh) 一种集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7578618U (zh) 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