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3969U -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3969U
CN210843969U CN201921661880.1U CN201921661880U CN210843969U CN 210843969 U CN210843969 U CN 210843969U CN 201921661880 U CN201921661880 U CN 201921661880U CN 210843969 U CN210843969 U CN 210843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inal
handle
urine
interlayer
kett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18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6618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3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3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39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尿壶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尿液的飞溅,而在尿壶盛装较满时手持尿壶过程中会因为手对于尿壶的力掌握地不平衡,导致尿壶倾斜使尿液洒出,而且尿壶尿壶中的尿液不及时清理掉会散发异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尿壶内设置隔层,隔层把尿壶内分为两个空间,使尿液进入下部的空间,防止尿液的飞溅和异味。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尿壶中的尿液存在于隔层中,尿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尿壶的倾斜导致尿液洒出,而且隔层还可以阻断异味流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自然灾害、车祸、探险等意外事件的日益增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体型肥胖、心脑血管意外及危重症等病人显著增加,床上排尿及便后清洁等问题成为人们生活中令人头痛的窘事。
目前,男式尿壶以它简洁、独特的设计在临床上应用许久;女性卧床病人至今仍采用便盆排尿法,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又易造成病人皮肤擦伤或尿液溅出,需2名或3名护理人员共同配合才可完成一次接尿工作,近年来国内有研究在男式尿壶的基础上将尿壶口扩大,改变成女式尿壶,但其外表与男式尿壶非常接近,人们很难区分和理解两者的根本不同,故临床上很少使用。
现有技术中,尿壶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尿液的飞溅,而在尿壶盛装较满时手持尿壶过程中会因为手对于尿壶的力掌握地不平衡,导致尿壶倾斜使尿液洒出,而且尿壶尿壶中的尿液不及时清理掉会散发异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尿壶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尿液的飞溅,而在尿壶盛装较满时手持尿壶过程中会因为手对于尿壶的力掌握地不平衡,导致尿壶倾斜使尿液洒出,而且尿壶尿壶中的尿液不及时清理掉会散发异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目的在于:尿壶内设置隔层,尿壶中的尿液存在于隔层中,尿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尿壶的倾斜导致尿液洒出,而且隔层还可以阻断异味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壶口,所述壶体上设置有排尿口,所述壶体内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与壶体采用一体成型,所述隔层设置在壶口下端,所述隔层越远离壶口的一端越低,所述隔层远离壶口的一端设置有通口。
壶体的形状属于现有技术,壶体上的排尿口设置在壶体的中部,壶体的壶口设置在壶体的上部,壶体内设置的隔层与壶体采用一体成型技术,隔层把壶体内部分成了两个空间,两个空间不存在缝隙,隔层设置在壶口和排尿口的下方,隔层为一斜面,隔层在壶口一端高于隔层在排尿口一端,隔层在排尿口一端处设置有通口。采用了此方案,尿液从壶口处进入壶体内顺着隔层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当流动到通口处尿液进入下一层空间,此隔层可以防止尿液的飞溅,而且还可以隔绝大部分的异味。
其中,所述排尿口上固定连接有一圆柱形管道,所述圆柱形管道内设置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的大小与圆柱形管道内横截面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圆形挡板的径向贯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圆柱形管道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圆柱形管道顶部,且连接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圆柱形管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配合的固定装置。
圆柱形管道与壶体的排尿口处通过焊接连接,圆柱形管道内设置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大小与圆柱形管道内部大小匹配,圆形挡板从侧面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在圆柱形管道内部的底部,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圆柱形管道的上部,圆形挡板随连接杆的转动而转动,上部的连接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圆柱形管道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与上部的连接杆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连个立柱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杆上的通孔相匹配的固定孔。采用了此方案,通过取下固定杆可以对尿液进行排放,尿液对圆形挡板冲击时,圆形挡板自由转动从而顺利对尿液进行排放,当尿壶在使用时把固定杆同时穿入两个固定孔和通孔,此时圆形挡板不再受冲击力而转动。此设计不仅可以使尿液的排放过程中不会飞溅出来,而且在尿壶使用时排尿口时处于关闭状态,尿壶内的异味也不会排放出来。
其中,所述圆柱形管道的端口固定套设有橡胶管。
橡胶管的横截面大小与圆柱形管道横截面大小匹配,橡胶管固定套设在圆柱形管道的外壁上。采用了此方案,通过圆柱形管道上套设橡胶管可以延长排出尿液的通道,防止通道过短,排出尿液容易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上。
其中,所述壶口的边缘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壶口的边缘通过粘贴有橡胶圈,使尿壶在使用过程中壶口与操作者接触时是通过橡胶圈接触的。采用了此方案,橡胶圈具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在操作者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圈改变形状,加大了橡胶圈与人体的接触面积,防止尿液飞溅;而且橡胶圈可以防止坚硬的壶口摩擦操作者,致使操作者擦伤。
其中,所述壶口上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与壶口通过铰接连接。
挡片与壶口的边缘通过铰接连接,尿壶在使用时拨开挡片,尿壶不使用时放下挡片。采用了此方案,通过此挡片可以隔绝大部分异味,避免了空气的污染,而且此挡片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其中,所述壶体的侧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观察窗采用透明材质,观察窗与壶体的侧面采用密封连接。采用了此方案,通过观察窗可以实时观察壶体内的尿液量,可以通过观察窗上的刻度线更精确了解尿液量,当达到一定量后及时排除,避免尿液过多溢出。
其中,所述壶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Ⅰ和把手Ⅱ,所述把手Ⅰ和把手Ⅱ形状相似,把手Ⅰ大于把手Ⅱ,所述把手Ⅰ与把手Ⅱ垂直设置,所述把手Ⅰ和把手Ⅱ与壶体通过铰接连接。
把手Ⅰ和把手Ⅱ形状相似,但是把手Ⅰ的大小要略大于把手Ⅱ,把手Ⅰ和把手Ⅱ同时提起时把手Ⅰ在把手Ⅱ外部,把手Ⅰ和把手Ⅱ都是与壶体的顶部铰接连接,可以进行提起和放下,当把手Ⅰ和把手Ⅱ同时提起后在俯视视角下把手Ⅰ和把手Ⅱ相互垂直。采用了此方案,通过设置把手Ⅰ和把手Ⅱ可以让尿壶在提起时能使尿壶的受力均匀,不会使尿壶发生倾斜致使尿液流出。
其中,所述壶口与壶体的连接部为通道,所述通道的形状为回旋体,所述通道由壶口处到壶体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通道的横截面积由壶口到壶体逐渐增大。采用了此方案,该尿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壶口到壶体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根据公知常识可知该尿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尿液飞溅到使用者,尿液而是往壶体内部飞溅。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尿液从壶口处进入壶体内顺着隔层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当流动到通口处尿液进入下一层空间,此隔层可以防止尿液的飞溅,而且还可以隔绝大部分的异味。
2.通过取下固定杆可以对尿液进行排放,尿液对圆形挡板冲击时,圆形挡板自由转动从而顺利对尿液进行排放,当尿壶在使用时把固定杆同时穿入两个固定孔和通孔,此时圆形挡板不再受冲击力而转动。此设计不仅可以使尿液的排放过程中不会飞溅出来,而且在尿壶使用时排尿口时处于关闭状态,尿壶内的异味也不会排放出来。
3.通过圆柱形管道上套设橡胶管可以延长排出尿液的通道,防止通道过短,排出尿液容易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上。
4.橡胶圈具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在操作者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圈改变形状,加大了橡胶圈与人体的接触面积,防止尿液飞溅;而且橡胶圈可以防止坚硬的壶口摩擦操作者,致使操作者擦伤。
5.通过此挡片可以隔绝大部分异味,避免了空气的污染,而且此挡片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6.通过观察窗可以实时观察壶体内的尿液量,可以通过观察窗上的刻度线更精确了解尿液量,当达到一定量后及时排除,避免尿液过多溢出。
7.通过设置把手Ⅰ和把手Ⅱ可以让尿壶在提起时能使尿壶的受力均匀,不会使尿壶发生倾斜致使尿液流出。
8.该尿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壶口到壶体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根据公知常识可知该尿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尿液飞溅到使用者,尿液而是往壶体内部飞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柱形管道示意图。
图中标示:1-壶体,2-壶口,3-圆柱形管道,4-隔层,5-圆形挡板,6-连接杆,7-固定杆,8-立柱,9-挡片,10-把手Ⅰ,11-把手Ⅱ,12-通口,13-橡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上设置有壶口2,所述壶体1上设置有排尿口,所述壶体1内设置有隔层4,所述隔层4与壶体1采用一体成型,所述隔层4设置在壶口2下端,所述隔层4越远离壶口2的一端越低,所述隔层4远离壶口2的一端设置有通口12。
壶体1的形状属于现有技术,壶体1上的排尿口设置在壶体的中部,壶体1的壶口2设置在壶体1的上部,壶体1内设置的隔层4与壶体1采用一体成型技术,隔层4把壶体1内部分成了两个空间,两个空间不存在缝隙,隔层4设置在壶口2和排尿口的下方,隔层4为一斜面,隔层4在壶口2一端高于隔层4在排尿口一端,隔层4在排尿口一端处设置有通口12。尿液从壶口2处进入壶体1内顺着隔层4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当流动到通口处尿液进入下一层空间,此隔层4可以防止尿液的飞溅,而且还可以隔绝大部分的异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排尿口上固定连接有一圆柱形管道3,所述圆柱形管道3内设置有圆形挡板5,所述圆形挡板5的大小与圆柱形管道3内横截面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圆形挡板5的径向贯穿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在圆柱形管道3的底部,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圆柱形管道3的顶部,且连接杆6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圆柱形管道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7配合的固定装置。
圆柱形管道3与壶体1的排尿口处通过焊接连接,圆柱形管道3内设置有圆形挡板5,圆形挡板5大小与圆柱形管道3内部大小匹配,圆形挡板5从侧面贯穿有连接杆6,连接杆5一端连接在圆柱形管道3内部的底部,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圆柱形管道3的上部,圆形挡板5随连接杆6的转动而转动,上部的连接杆6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7,圆柱形管道3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立柱8,两个立柱8与上部的连接杆6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连个立柱8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杆6上的通孔相匹配的固定孔。通过取下固定杆7可以对尿液进行排放,尿液对圆形挡板5冲击时,圆形挡板5自由转动从而顺利对尿液进行排放,当尿壶在使用时把固定杆7同时穿入两个固定孔和通孔,此时圆形挡板5不再受冲击力而转动。此设计不仅可以使尿液的排放过程中不会飞溅出来,而且在尿壶使用时排尿口时处于关闭状态,尿壶内的异味也不会排放出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圆柱形管道3的端口固定套设有橡胶管13。
橡胶管13的横截面大小与圆柱形管道3横截面大小匹配,橡胶管13固定套设在圆柱形管道3的外壁上。通过圆柱形管道3上套设橡胶管13可以延长排出尿液的通道,防止通道过短,排出尿液容易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壶口2的边缘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壶口2的边缘通过粘贴有橡胶圈,使尿壶在使用过程中壶口2与操作者接触时是通过橡胶圈接触的。橡胶圈具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在操作者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圈改变形状,加大了橡胶圈与人体的接触面积,防止尿液飞溅;而且橡胶圈可以防止坚硬的壶口2摩擦操作者,致使操作者擦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壶口2上连接有挡片9,所述挡片9的一端与壶口2通过铰接连接。
挡片9与壶口2的边缘通过铰接连接,尿壶在使用时拨开挡片9,尿壶不使用时放下挡片9。通过此挡片9可以隔绝大部分异味,避免了空气的污染,而且此挡片9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壶体的侧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观察窗采用透明材质,观察窗与壶体的侧面采用密封连接。通过观察窗可以实时观察壶体内的尿液量,可以通过观察窗上的刻度线更精确了解尿液量,当达到一定量后及时排除,避免尿液过多溢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壶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所述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形状相似,把手Ⅰ10大于把手Ⅱ11,所述把手Ⅰ10与把手Ⅱ11垂直设置,所述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与壶体1通过铰接连接。
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形状相似,但是把手Ⅰ10的大小要略大于把手Ⅱ11,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同时提起时把手Ⅰ10在把手Ⅱ11外部,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都是与壶体1的顶部铰接连接,可以进行提起和放下,当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同时提起后在俯视视角下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相互垂直。通过设置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可以让尿壶在提起时能使尿壶的受力均匀,不会使尿壶发生倾斜致使尿液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壶口2与壶体1的连接部为通道,所述通道的形状为回旋体,所述通道由壶口2处到壶体1处横截面积增大。
通道的横截面积由壶口2到壶体1逐渐增大。该尿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壶口2到壶体1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根据公知常识可知该尿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尿液飞溅到使用者,尿液而是往壶体1内部飞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上设置有壶口(2),所述壶体(1)上设置有排尿口,所述壶体(1)内设置有隔层(4),所述隔层(4)与壶体(1)采用一体成型,所述隔层(4)设置在壶口(2)下端,所述隔层(4)越远离壶口(2)的一端越低,所述隔层(4)远离壶口(2)的一端设置有通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口上固定连接有一圆柱形管道(3),所述圆柱形管道(3)内设置有圆形挡板(5),所述圆形挡板(5)的大小与圆柱形管道(3)内横截面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圆形挡板(5)的径向贯穿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在圆柱形管道(3)的底部,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圆柱形管道(3)的顶部,且连接杆(6)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圆柱形管道(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7)配合的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管道(3)的端口固定套设有橡胶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口(2)的边缘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口(2)上连接有挡片(9),所述挡片(9)的一端与壶口(2)通过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侧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所述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形状相同,把手Ⅰ(10)大于把手Ⅱ(11),所述把手Ⅰ(10)与把手Ⅱ(11)垂直设置,所述把手Ⅰ(10)和把手Ⅱ(11)与壶体(1)通过铰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口(2)与壶体(1)的连接部为通道,所述通道的形状为回旋体,所述通道由壶口(2)处到壶体(1)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CN201921661880.1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43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1880.1U CN21084396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1880.1U CN21084396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3969U true CN210843969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188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4396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3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677A (zh) * 2020-12-08 2021-03-1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便携伸缩计量尿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677A (zh) * 2020-12-08 2021-03-1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便携伸缩计量尿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3969U (zh) 一种新型防漏防臭尿壶
CN204814591U (zh) 一种带有活动遮挡罩的便盆
CN203885416U (zh) 一种男女通用可移动小便器
CN207101455U (zh) 环保防滴漏医用尿壶
CN204001130U (zh) 马桶
CN203705181U (zh) 一种检验科用男性大小便采集装置
CN208958181U (zh) 一种检验科用中段尿集尿器
CN201254757Y (zh) 一种嵌入式翻盖小便器
CN208350455U (zh) 一种智能尿样/粪便采集器
CN203732323U (zh) 一种改进尿杯
CN214856912U (zh) 方便操作的尿液收集装置
CN215127922U (zh) 一种用于儿童医疗护理的接尿装置
CN204932104U (zh) 排尿器
CN208741246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集尿装置
CN205822396U (zh) 一种电动两用坐便器
CN202730916U (zh) 一种斜坡式自动关闭防臭座便器
CN207271743U (zh) 一种造口袋冲洗引流器
CN101449943A (zh) 一种清洁卫生小便桶
CN216021832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接尿设备
CN210658585U (zh) 一种节水座便直排结构
CN214679455U (zh) 一种消化系统护理用呕吐收集装置
CN209187326U (zh) 一种方便卧床病人使用的便盆
CN215607963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集尿袋
CN214285588U (zh) 尿壶
CN205822398U (zh) 一种两用坐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