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3361U -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 Google Patents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3361U
CN210843361U CN201921416663.6U CN201921416663U CN210843361U CN 210843361 U CN210843361 U CN 210843361U CN 201921416663 U CN201921416663 U CN 201921416663U CN 210843361 U CN210843361 U CN 210843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tube
main
wall
main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66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山
宣佶
陈秋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166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3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3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33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包括主针管和内针管,所述主针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针管的外壁底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内针管通过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与主针管固定,所述主针管的底部设有尖端,所述内针管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实现了穿刺针在留置于患者身上之后,避免患者在正常活动的时候误接触穿刺针。

Description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穿刺针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是指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的操作。在肺科的临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是一个比较常见,又是方便简易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通过检查,发现病人胸膜腔内有积液,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液体,进行各种检查,找到疾病的原因。
腹腔穿刺术是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抽取腹腔积液,用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确定有无腹水及鉴别腹水性质的简易方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管是胸腔穿刺还是腹腔穿刺,一般都可以分为诊断性腹腔穿刺和治疗性腹腔穿刺。其中对于住院病人而言,其诊断和治疗是持续性的:诊断的话,每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检查诊断一下,以便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治疗的话,则是在治疗阶段内持续行的进行。如果每次诊断或每次治疗都需要病患进行一次穿刺,这无疑会增加病患的痛苦。不过目前已经有穿刺的留置针了,但是这些穿刺用的留置针为了与负压装置的连接、都会在体外留有足够长度,以保证负压装置能够方便顺利地连接。但是是这就导致病患在不进行检查或治疗的时候,由于留置针在患者体外的长度较长而误碰到留置针,进而导致患者穿刺处的疼痛,甚至因为误操作而导致误将留置于患者体外的穿刺针刺入体内造成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实现了穿刺针在留置于患者身上之后,避免患者在正常活动的时候误接触穿刺针;通过密封圈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同时也避免体内积液从内针管与主针管之间逸出;通过在连接头处设有单向阀,还能作为气胸的穿刺针进行应用;通过密封圈与主针管的连接结构,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保证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通过主针管所设的轴向设置的凸条,从而提高了主针管与病患穿孔处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内针管与主针管在相对转动过程中,不会使主针管与患者穿刺处发生相对转动;通过外螺纹的长度大于等于0.5厘米,并且在穿刺的时候以及抽腹水的时候外螺纹与内螺纹完全连接,从而保证主针管和内针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包括主针管和内针管,所述主针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针管的外壁底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内针管通过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与主针管固定,所述主针管的底部设有尖端,所述内针管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主针管的内壁顶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将主针管内壁与内针管外壁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密封圈的断面为“L”型结构,将主针管内壁的顶部包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主针管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A,所述密封圈对应于环形限位槽A设有匹配的限位凸环A;所述主针管的内壁、对应于密封圈的下部设有环形限位槽B,所述密封圈对应于环形限位槽B设有匹配的限位凸环B。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环形限位槽A的侧壁位于槽底位置处还设有环形扩口,所述限位凸环A的底部设有与环形扩口匹配的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主针管的内径相等,并且密封圈与主针管的顶部端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内螺纹最底端位置处与主针管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内针管和连接头底端的连接处与外螺纹最底端位置处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内针管相对于主针管位于最低处位置的时候,内针管的底端位于主针管内、尖端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外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0.5厘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主针管的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多根轴向设置的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实现了穿刺针在留置于患者身上之后,避免患者在正常活动的时候误接触穿刺针。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通过密封圈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同时也避免体内积液从内针管与主针管之间逸出。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通过在连接头处设有单向阀,还能作为气胸的穿刺针进行应用。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通过密封圈与主针管的连接结构,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保证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通过主针管所设的轴向设置的凸条,从而提高了主针管与病患穿孔处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内针管与主针管在相对转动过程中,不会使主针管与患者穿刺处发生相对转动。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通过外螺纹的长度大于等于0.5厘米,并且在穿刺的时候以及抽腹水的时候外螺纹与内螺纹完全连接,从而保证主针管和内针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主针管和内针管连接处的主视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为密封圈位置处的主视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主针管1和内针管2,所述主针管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5,所述内针管2的外壁底部设有与内螺纹5匹配的外螺纹6,所述内针管2通过匹配的外螺纹6和内螺纹5与主针管1固定,所述主针管1的底部设有尖端4,所述内针管2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头3,所述连接头3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所述主针管1的内壁顶部设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将主针管1内壁与内针管2外壁之间密封;所述密封圈7的断面为“L”型结构,将主针管1内壁的顶部包覆;所述主针管1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A10,所述密封圈7对应于环形限位槽A10设有匹配的限位凸环A9;所述主针管1的内壁、对应于密封圈7的下部设有环形限位槽B12,所述密封圈7对应于环形限位槽B12设有匹配的限位凸环B11;所述环形限位槽A10的侧壁位于槽底位置处还设有环形扩口,所述限位凸环A9的底部设有与环形扩口匹配的环形凸起;所述密封圈7的内壁与主针管1的内径相等,并且密封圈7与主针管1的顶部端面齐平;所述内螺纹5最底端位置处与主针管1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内针管2和连接头3底端的连接处与外螺纹6最底端位置处之间的距离;当内针管2相对于主针管1位于最低处位置的时候,内针管2的底端位于主针管1内、尖端4的上方;所述外螺纹6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0.5厘米;所述主针管1的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多根轴向设置的凸条8。
本申请使用的时候,
先将密封圈7与主针管1的对应位置处安装固定,然后通过外螺纹6和内螺纹5将内针管2先固定于主针管1内,并保证外螺纹6刚好与内螺纹5连接,然后便可以将主针管1刺入病患身体,并通过连接头3连接负压装置之后对病患进行抽腹水;抽完腹水之后,无需将主针管1拔出,可以主针管1直接留置于患者身上,只需要将连接头3预负压装置分离,并将连接头3的密封盖关闭、并将内针管2旋入主针管1内至连接头3移动至与患者皮肤贴合。此时患者体外只留有连接头3,而连接头高出患者皮肤的高度非常有限,所以不会影响病患的正常活动;下次需要再次使用进行抽腹水的时候,直接将内针管2向外旋出至连接头3距离患者皮肤合适高度,然后将连接头3的密封盖打开后与负压装置连接,进行抽腹水,抽腹水状态下,保证外螺纹6与内螺纹5完全连接。

Claims (10)

1.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针管(1)和内针管(2),所述主针管(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5),所述内针管(2)的外壁底部设有与内螺纹(5)匹配的外螺纹(6),所述内针管(2)通过匹配的外螺纹(6)和内螺纹(5)与主针管(1)固定,所述主针管(1)的底部设有尖端(4),所述内针管(2)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头(3),所述连接头(3)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针管(1)的内壁顶部设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将主针管(1)内壁与内针管(2)外壁之间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的断面为“L”型结构,将主针管(1)内壁的顶部包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针管(1)的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A(10),所述密封圈(7)对应于环形限位槽A(10)设有匹配的限位凸环A(9);所述主针管(1)的内壁、对应于密封圈(7)的下部设有环形限位槽B(12),所述密封圈(7)对应于环形限位槽B(12)设有匹配的限位凸环B(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槽A(10)的侧壁位于槽底位置处还设有环形扩口,所述限位凸环A(9)的底部设有与环形扩口匹配的环形凸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的内壁与主针管(1)的内径相等,并且密封圈(7)与主针管(1)的顶部端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5)最底端位置处与主针管(1)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内针管(2)和连接头(3)底端的连接处与外螺纹(6)最底端位置处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当内针管(2)相对于主针管(1)位于最低处位置的时候,内针管(2)的底端位于主针管(1)内、尖端(4)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6)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0.5厘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针管(1)的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多根轴向设置的凸条(8)。
CN201921416663.6U 2019-08-29 2019-08-29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43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6663.6U CN210843361U (zh) 2019-08-29 2019-08-29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6663.6U CN210843361U (zh) 2019-08-29 2019-08-29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3361U true CN210843361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66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43361U (zh) 2019-08-29 2019-08-29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3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9008B (zh) 一种复合穿刺引流针
CN204542985U (zh) 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留置装置及穿刺引流器
CN210843361U (zh) 避免误接触的留置穿刺针
CN207024094U (zh) 一种多功能封闭式穿刺引流装置
CN109567828B (zh) 无针采血针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28766B (zh) 一种医疗用全封闭式穿刺装置
CN206896588U (zh) 一次性胸腹腔穿刺用导管
CN212234606U (zh) 胸腔穿刺引流抽吸装置
CN203208417U (zh) 一种可接中心静脉导管的引流袋
CN206334140U (zh) 正压接头集尿袋
CN212439533U (zh) 一种术中肠道减压装置
CN215839383U (zh) 胸腹腔穿刺器
CN217014168U (zh) 一种防堵塞腹腔穿刺导流管
CN214805190U (zh) 一种一次性胸腹穿刺留置装置
CN106669008A (zh) 一次性胸腹腔穿刺用导管
CN220714002U (zh) 一种具备单向阀的胸腔穿刺针
CN211409272U (zh) 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
CN215349318U (zh) 一种腹腔镜带延长管的胆总管造影穿刺针
CN113679454B (zh) 一种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CN215993988U (zh) 一种用于大动物静脉采血用负压显示器及静脉真空采血针
CN213156290U (zh) 一种改良气胸穿刺装置
CN213372363U (zh) 一种术中甲状旁腺穿刺活检针
CN208003171U (zh) 一种内分泌积液真空抽取装置
CN208301665U (zh) 一种应用于动脉留置导管的真空采血组件
CN218833377U (zh) 一种改良型颅脑损伤后脑室外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