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3108U -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3108U
CN210843108U CN201921421434.3U CN201921421434U CN210843108U CN 210843108 U CN210843108 U CN 210843108U CN 201921421434 U CN201921421434 U CN 201921421434U CN 210843108 U CN210843108 U CN 210843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shoulder
auxiliary device
length weight
radiogra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14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祠
张建华
刘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seco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张延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延祠 filed Critical 张延祠
Priority to CN2019214214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3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3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3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包括沿平躺的人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肩部阻挡板、脚踏装置,所述肩部阻挡板与脚踏装置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两者之间距离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舒适便捷、模拟还原度高,患者不用站立即可拍摄出准确的X线片,实用性较强,适用于所有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Description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摄片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胫骨高位截骨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中,需要患者站立,使自身的重量对膝关节产生一定的压力,才能拍摄准确而清晰的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这对于医生了解膝关节畸形的位置、膝关节关节畸形的角度,给出进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为临床患者拍摄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时,由于设备的限制,常常需要分别拍摄胫骨和股骨的X线片,再将两者拼接在一起,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误差,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状况,影响医生的判断,从而达不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且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原因站立不便,无法拍摄出负重状态下的X线片,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辅助装置,在摄片床上固定一个脚踏木板,拍摄时需要患者躺在摄片床上对木板施力踩踏,达到负重状态的模拟,但是上述方式对关节施加的压力由患者自己控制,无法保证所施加压力的大小,从而影响X线片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以达到无需患者站立,无需拼接X线片即可拍摄准确而清晰的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置于CT摄片床上,包括沿平躺的人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肩部阻挡板、脚踏装置,所述肩部阻挡板与脚踏装置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两者之间距离的连接装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肩部阻挡板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放置脖子的U型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肩部阻挡板用于接触肩的部位固设有软垫。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肩部阻挡板用于接触人体的一面固设有与肩部阻挡板垂直的背板,所述背板的截面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所述背板和肩部阻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且位于背板的两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背板远离肩部阻挡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和背板之间均设有第二加强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所述脚踏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脚掌的第一踏板、固设于第一踏板上用于放置脚跟的第二踏板、用于分别将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的两侧连接起来的加强板,所述第一踏板用于接触脚掌的面上设有脚掌形状的凹痕,所述第二踏板的截面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新一种限定:所述脚踏装置上设有易于脚踏装置移动的滑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收紧装置、张力测量器,所述牵引收紧装置的一端与张力测量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所述张力测量器远离牵引收紧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绳固设于立柱上,且牵引收紧装置远离张力测量器的一端固设于脚踏装置的加强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再另一种限定:所述牵引收紧装置为花篮螺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最后一种限定:所述连接装置设有两个,分别连接脚踏装置与背板的两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由肩部阻挡板、脚踏装置组成,两者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起来,通过连接装置调整两者之间距离,使患者躺在摄片床上时腿部也可以产生和站立时相同的负压,能有效模拟人站立时的状态,避免了患者必须站立才能拍摄X线片或分两次拍摄并将其拼接起来的麻烦;
(2)连接装置通过连接绳依次设有花篮螺栓和用于显示连接绳张力的张力测量器,当患者躺在摄片床上时,将肩部阻挡板和脚踏装置分别放在人的肩部和脚底,通过旋转花篮螺栓调整连接绳的长度,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脚踏装置对人体膝关节产生压力,模拟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当两侧的张力测量器示数之和等于人的体重时,停止调整连接绳的长度,此时患者膝关节的与站立时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相同,使拍摄的X线片更加准确和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肩部阻挡板中部开有可放置脖子的U型槽,更加符合人体工学,且肩部阻挡板用于接触人体的一面设有软垫,提高了患者在摄片过程中的舒适感;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踏板上设有脚掌形状的凹痕,在拍摄过程中,可提示患者双脚的摆放位置,以便将被拍摄部位更完整清楚地显现出来,既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又节省了拍摄时体位的调整时间,同时,脚踏装置上设有滑轮,在调整连接绳的长度时,能减小脚踏装置与摄片床的摩擦阻力,防止因脚踏装置的摩擦而影响张力测量器的示数,使调整更加顺畅和精确;
(5)本实用新型的肩部阻挡板靠近脚踏装置的一端设有立柱,连接绳的一端固设于脚踏装置上,一端固设于立柱上,使连接绳保持水平的位置,易于调节长度;
(6)本实用新型的肩部阻挡板的下端垂直固设有背板,能有效保证肩部阻挡板的竖直状态,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立柱和背板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能使整个装置结实牢固,实用性较强;
(7)本实用新型的背板和第二脚踏板均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在使用时,与设有弧度的摄片床更加契合,使用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舒适便捷、模拟还原度高,患者不用站立,不用拼接X线片,即可拍摄出准确的X线片,实用性较强,适用于所有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肩部阻挡板,2-脚踏装置,21-第一踏板,22-第二踏板,23-加强板,3-连接装置,31-牵引收紧装置,32-张力测量器,33-连接绳,4-背板,5-立柱,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滑轮,9-软垫,10-U型槽,11-上咬合片,12-下咬合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包括沿平躺的人体长度方向且相对设置的肩部阻挡板1、脚踏装置2,所述肩部阻挡板1与脚踏装置2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两者之间距离的连接装置3,所述脚踏装置2和肩部阻挡板1竖直相对放置,能将人体置于两者之间,并通过连接装置3将人体夹紧。
所述肩部阻挡板1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放置脖子的U型槽10,人的头部放置于U型槽10之外,所述U型槽10的两侧紧贴人的肩部,所述肩部阻挡板1用于接触肩的部位固设有软垫9,所述软垫9包括海绵、小号靠枕中任意一种结构,所述肩部阻挡板1用于接触人体的一面固设有与肩部阻挡板1垂直的背板4,所述背板4的截面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能使肩部阻挡板1保持竖直的状态,且背板4为弧形截面,放置时,与摄片床更加契合,稳定性更好,所述背板4和肩部阻挡板1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6,且位于背板4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筋6将背板4和肩部阻挡板1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调整过度而使肩部阻挡板1变形;所述背板4远离肩部阻挡板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柱5,所述立柱5和背板4之间均设有第二加强筋7,防止立柱5倾倒。
所述脚踏装置2包括用于放置脚掌的第一踏板21、垂直固设于第一踏板21上用于放置脚跟的第二踏板22、用于分别将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2的两侧连接起来的加强板23,所述第一踏板21、第二踏板22和两个加强板23围成簸箕形,所述第一踏板21用于接触脚掌的面上设有脚掌形状的凹痕,所述第二踏板22的截面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使其与摄片床更加契合,稳定性更好,所述第二踏板22上设有易于脚踏装置2移动的滑轮8,所述滑轮8设有四个,分别位于第二踏板22的四个角上,使脚踏装置2在移动时,能减小与摄片床的阻力。
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收紧装置31、张力测量器32,所述牵引收紧装置31的一端与张力测量器32的一端通过连接绳33连接在一起,所述张力测量器32远离牵引收紧装置31的一端通过连接绳33固设于立柱5上,且牵引收紧装置31远离张力测量器32的一端固设于脚踏装置2的加强板23上,使连接绳33在处于拉紧状态时保持水平;所述牵引收紧装置31包括花篮螺栓、棘轮拉紧器中任意一种结构,本实施例的牵引收紧装置31为花篮螺栓,所述连接绳33分别固设于花篮螺栓的两端,通过调整花篮螺栓的旋进量,来缩短肩部阻挡板1和脚踏装置2之间的距离,所述张力测量器3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带指针的显示读数的测力装置,通过观察张力测量器32的读数,判断连接绳33收紧的程度,本实施例的张力测量32器采用指针式推拉力计,选用最大负荷为500N的型号,设置两个指针式推拉力计,能适用于各种体重的人,通用性较强;所述连接装置3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脚踏装置2的两侧,即脚踏装置2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绳33串联牵引收紧装置31和张力测量器32并固定到立柱5上,来保证调整过程中两侧受力平稳。
使用本实施例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摄片床上,需要进行拍摄X线片的患者将脖子放置于肩部阻挡板1的U型槽10上,使肩膀和脚置于肩部阻挡板1和脚踏装置2之间,调整花篮螺栓的旋进量,使患者的脚与第一踏板21接触,并置于脚掌形状的凹痕中,再调整花篮螺栓的旋进量,使人体处于负压状态,观察两个张力测量器32的示数之和,使之等于人的体重,然后为患者的腿部拍摄X线片。
实施例2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牵引收紧装置31,所述牵引收紧装置31如图2、3所示,为两个铰接的中间能穿过连接绳33的上咬合片11和下咬合片12,所述上咬合片11上设有能刺进连接绳33里面的齿牙,本实施例的连接绳33为有一定宽度的绳,松开连接绳33时,将上咬合片11和下咬合片12张开,固定连接绳33时,将上咬合片11和下咬合片12闭合,使齿牙刺进连接绳33中,实现固定。

Claims (10)

1.一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置于CT摄片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平躺的人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肩部阻挡板、脚踏装置,所述肩部阻挡板与脚踏装置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两者之间距离的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阻挡板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放置脖子的U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阻挡板用于接触肩的部位固设有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阻挡板用于接触人体的一面固设有与肩部阻挡板垂直的背板,所述背板的截面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所述背板和肩部阻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且位于背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远离肩部阻挡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和背板之间均设有第二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脚掌的第一踏板、固设于第一踏板上用于放置脚跟的第二踏板、用于分别将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的两侧连接起来的加强板,所述第一踏板用于接触脚掌的面上设有脚掌形状的凹痕,所述第二踏板的截面为向摄片床凸出的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装置上设有易于脚踏装置移动的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收紧装置、张力测量器,所述牵引收紧装置的一端与张力测量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所述张力测量器远离牵引收紧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绳固设于立柱上,且牵引收紧装置远离张力测量器的一端固设于脚踏装置的加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收紧装置为花篮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5~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设有两个,分别连接脚踏装置与背板的两侧。
CN201921421434.3U 2019-08-29 2019-08-29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Active CN210843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1434.3U CN210843108U (zh) 2019-08-29 2019-08-29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1434.3U CN210843108U (zh) 2019-08-29 2019-08-29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3108U true CN210843108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8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1434.3U Active CN210843108U (zh) 2019-08-29 2019-08-29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3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0570B2 (en) Multi-section limb and ligament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Bohannon Cinemat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passive straight-leg-raising test for hamstring muscle length
US10813591B2 (en) Robotic knee testing device, subjective patient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Braun et al. Force-length relationship of the normal human diaphragm
US4583555A (en) Knee ligament testing system
Rodacki et al. Stature loss and recovery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nd without low back pain
US11484254B2 (en) Floating patella sensor, knee stabilizer with same and robotic knee testing apparatus with same
Deep et al. Dynamic knee alignment and collateral knee laxity and its variations in normal humans
CN110680374A (zh) 一种仰卧位膝关节压力模拟装置
CN210843108U (zh)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ct摄片辅助装置
US9949884B2 (en) Device for spine correction and measurement system
Damavandi et al. Head and trunk mass and center of mass position estimations in able-bodied and scoliotic girls
AU681072B2 (en) Apparatus for the antigravity modification of the myotensions adapting the human posture in all of the three planes of the space
CN210784383U (zh) 一种医用ct和mr负重位扫描辅助装置
Kane et al. Analysis of a modified active knee extension test
CN209172335U (zh) 一种可用于卧位负重位x线摄影的辅助装置
CN207306678U (zh) 滑块支撑式髌骨轴位摄片架
CN209360715U (zh) 一种全长位dr机的辅助检测装置
CN212118164U (zh) 膝关节应力位x线摄影辅助装置
CN211934083U (zh) 一种模块化临时固定及辅助下肢x线精准拍片的固定装置
CN217853022U (zh) 辅助膝关节正侧位及应力位dr拍摄的复合装置
CA2271858A1 (en) Device for isometric/dynamic exercise/training/testing
US2024000035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muscular strength of a patient
CN210931470U (zh) 一种核心肌群力量测试装置
Park et al.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on each measuring site in the right lateral 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6

Address after: 050051 No. 53 Huaxi Road, Hebei, Shijiazhuang

Co-patentee after: Zhang Yanci

Patentee after: Shijiazhuang second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050051 Shijiazhuang second hospital, 53 Huaxi Road, Xinhua District, Shijiazhuang, Hebei

Patentee before: Zhang Ya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