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2368U -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2368U
CN210842368U CN201920571077.2U CN201920571077U CN210842368U CN 210842368 U CN210842368 U CN 210842368U CN 201920571077 U CN201920571077 U CN 201920571077U CN 210842368 U CN210842368 U CN 210842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folding
bed board
fram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10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ife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蔡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芳 filed Critical 蔡芳
Priority to CN2019205710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2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2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2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它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床头架通过折叠床架与床尾架相连接,折叠床架的中间设有折叠底框,折叠底框的底部设有脚轮,折叠底框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床头架、床尾架相连接,折叠床架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设有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第一床板上端表面的右侧设有小枕,第一床板的底部与折叠床架相连接,并且第一床板的底部通过折叠铰与第二床板相连接折叠铰的底端对应设有支撑架,第二床板的左端通过连轴与折叠底框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减少重量,有安装护住头部和脚部的结构,而且在床板上自带枕头,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为了方便和节省体积空间,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最早的折叠床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它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床身,床栏和床屉三部分构成,每半边床身分别由床档、床枋、档枋连绞木等组成,这样的床可以折叠,折叠后床架的长和宽都会变小很多。
折叠床作为传统家具在功能上的延伸,广泛应用于家庭、写字楼和医院等场所,具有良好的收纳性,使用便捷,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折叠床一般床体都比较短,其结构较为复杂、连接较不稳定、重量较重,没有安装护住头部和脚部的结构,人员走动容易碰到头部,而且对于常年使用枕头休息的人们而言,需要自带枕头才能入睡,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减少重量,有安装护住头部和脚部的结构,避免人员走动碰到头部,而且在床板上自带枕头,不需要使用者额外携带枕头入睡,方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头架、床尾架、折叠床架、折叠底框、脚轮、连接杆、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小枕、折叠铰、支撑架、连轴,床头架通过折叠床架与床尾架相连接,折叠床架的中间设有折叠底框,折叠底框的底部设有脚轮,折叠底框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床头架、床尾架相连接,折叠床架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设有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的形状结构相同,并且等距水平排列,第一床板上端表面的右侧设有小枕,第一床板的底部与折叠床架相连接,并且第一床板的底部通过折叠铰与第二床板相连接折叠铰的底端对应设有支撑架,第二床板的左端通过连轴与折叠底框相连接,第三床板与第四床板的连接和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的连接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连接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床头架和床尾架的底端设有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小枕与第一床板一体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为可折叠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折叠床取出,由于在折叠底框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因此,取出方式可以采用推动折叠床或者拉动折叠床;之后将折叠床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将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展开、铺平,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连接处设有折叠铰,而在折叠铰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U”支撑架的上端抵在折叠铰的底部,而“U”形支撑架的底边则与地面接触;第二床板的左端通过连轴与折叠底框相连接,第二床板可以以连轴为轴心进行转动;第三床板与第四床板的连接和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的连接结构相同,呈左右对称;在第一床板上端表面的左侧设有小枕,小枕与第一床板一体式连接,并且小枕与第一床板之间采用一定的弧度连接,使得脖子跟床体不会悬空增加舒适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减少重量,有安装护住头部和脚部的结构,避免人员走动碰到头部,而且在床板上自带枕头,不需要使用者额外携带枕头入睡,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对应图2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床头架1、床尾架2、折叠床架3、折叠底框4、脚轮5、连接杆6、第一床板7、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小枕11、折叠铰12、支撑架13、连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头架1、床尾架2、折叠床架3、折叠底框4、脚轮5、连接杆6、第一床板7、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小枕11、折叠铰12、支撑架13、连轴14,床头架1通过折叠床架3与床尾架2相连接,折叠床架3的中间设有折叠底框4,折叠底框4的底部设有脚轮5,折叠底框5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5,折叠底框4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杆6分别与床头架1、床尾架2相连接,折叠床架3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设有第一床板7、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第一床板7和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的形状结构相同,并且等距水平排列,第一床板7上端表面的右侧设有小枕11,第一床板7的底部与折叠床架3相连接,并且第一床板7的底部通过折叠铰12与第二床板8相连接,折叠铰12设置在折叠床架3的外侧,折叠铰12的底端对应设有支撑架13,第二床板8的左端通过连轴14与折叠底框4相连接,第三床板9与第四床板10的连接和第一床板7与第二床板8的连接相同。
所述支撑架13与连接杆6相连接。
所述床头架1和床尾架2的底端设有脚轮5。
所述小枕11与第一床板7一体式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6为可折叠连接杆。
所述的支撑架13为“U”形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折叠床取出,由于在折叠底框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因此,取出方式可以采用推动折叠床或者拉动折叠床;之后将折叠床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将第一床板7、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展开、铺平,在第一床板7和第二床板8的连接处设有折叠铰12,而在折叠铰1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为“U”形支撑架,“U”支撑架的上端抵在折叠铰12的底部,而“U”形支撑架的底边则与地面接触;第二床板8的左端通过连轴14与折叠底框4相连接,第二床板8可以以连轴14为轴心进行转动;第三床板9与第四床板10的连接和第一床板7与第二床板8的连接结构相同,呈左右对称;在第一床板7上端表面的左侧设有小枕11,小枕11与第一床板7一体式连接,并且小枕11与第一床板之间采用一定的弧度连接,使得脖子跟床体不会悬空增加舒适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减少重量,有安装护住头部和脚部的结构,避免人员走动碰到头部,而且在床板上自带枕头,不需要使用者额外携带枕头入睡,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床头架(1)、床尾架(2)、折叠床架(3)、折叠底框(4)、脚轮(5)、连接杆(6)、第一床板(7)、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小枕(11)、折叠铰(12)、支撑架(13)、连轴(14),床头架(1)通过折叠床架(3)与床尾架(2)相连接,折叠床架(3)的中间设有折叠底框(4),折叠底框(4)的底部设有脚轮(5),折叠底框(4)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杆(6)分别与床头架(1)、床尾架(2)相连接,折叠床架(3)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设有第一床板(7)、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第一床板(7)和第二床板(8)、第三床板(9)、第四床板(10)的形状结构相同,并且等距水平排列,第一床板(7)上端表面的右侧设有小枕(11),第一床板(7)的底部与折叠床架(3)相连接,并且第一床板(7)的底部通过折叠铰(12)与第二床板(8)相连接,折叠铰(12)的底端对应设有支撑架(13),第二床板(8)的左端通过连轴(14)与折叠底框(4)相连接,第三床板(9)与第四床板(10)的连接和第一床板(7)与第二床板(8)的连接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与连接杆(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架(1)和床尾架(2)的底端设有脚轮(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枕(11)与第一床板(7)一体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6)为可折叠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3)为“U”形支撑架。
CN201920571077.2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Active CN210842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1077.2U CN210842368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1077.2U CN210842368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2368U true CN210842368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1077.2U Active CN210842368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2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0400U (zh) 新型折叠床
CN201022803Y (zh) 折叠式加床病床
CN210842368U (zh) 一种新型带小枕四折床
CN202604218U (zh) 一种折叠沙发床
CN203952928U (zh) 一种手动折叠床
CN203153134U (zh) 一种伸缩床架
CN205006397U (zh) 一种带移动脚架的折叠床
CN202218726U (zh) 可折叠c形桌椅
CN204862149U (zh) 一种折叠布料床
CN220045386U (zh) 一种折叠床骨架结构
CN206923922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家具
CN207400574U (zh) 双人电动床
CN205234019U (zh) 一种带简易书桌的多功能床
CN207666240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简易桌子
CN210471613U (zh) 一种新型高架四折床
CN215501999U (zh) 一种组合式桌椅
CN205041019U (zh) 一种沙发骨架
CN210114236U (zh) 一种多功能储物沙发床
CN205018595U (zh) 一种沙发骨架
CN201108148Y (zh) 一种可折叠吊床支架
CN209995735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式柜
CN210446327U (zh) 一种带储物箱的折叠沙发床
CN217309675U (zh) 一种组装式智能电动床体
CN203762690U (zh) 一种可躺可坐的多功能椅
CN209915498U (zh) 一种四折梁翻式折叠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528300 no.4-2, Avenue, ge'an Industrial Zone, Lecong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bife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Room 201, Block C, Huayuan Film Building, Huangqi Xinli Bay, Dal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i F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