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638U - 一种无线直放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直放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638U
CN210839638U CN201921452374.1U CN201921452374U CN210839638U CN 210839638 U CN210839638 U CN 210839638U CN 201921452374 U CN201921452374 U CN 201921452374U CN 210839638 U CN210839638 U CN 210839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k
module
digital
baseband signal
averag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23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庆
吕辉
张文
谢彬华
蒋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23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线直放站,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无线直放站包括:自激对消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峰均比统计模块,与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比较器,连接在峰均比统计模块和衰减模块之间,用于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输出针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的指示至衰减模块;衰减模块,与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数字预失真模块,与衰减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直放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直放站。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通信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使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通信服务商开始在室外、建筑物内部、地下等电波难以覆盖的盲区设置无线直放站,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
一般地,无线直放站前端天线与后端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近,但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不变的,因此当无线直放站的增益较大时,容易使无线直放站发生自激导致无线直放站烧毁或网络瘫痪,为此,出现了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可从前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干扰信号,并对干扰信号进行抵消,因此,可防止无线直放站自激。
另外,为了提高无线直放站功放的效率和性能,还希望在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中应用数字预失真技术,即在通过后端天线向外辐射信号之前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然而由于自激对消型无线直放站的增益比较大,很容易使信号进入功放的非线性区,降低功放的效率,导致无法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最终会使信号失真,通信质量下降。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容易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直放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容易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直放站,包括:自激对消模块、峰均比统计模块、比较器、衰减模块和数字预失真模块,其中:
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与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所述比较器,连接在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和所述衰减模块之间,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输出针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的指示至所述衰减模块;
所述衰减模块,与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所述数字预失真模块,与所述衰减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自激对消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与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的峰均比统计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输出针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的指示至衰减模块,衰减模块根据该指示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之后,由与衰减模块相连的数字预失真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这样,自激对消模块可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以防止无线直放站自激,数字预失真处理也可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以对信号进行失真校正,无线直放站的自激对消功能和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均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D_LTE信号的上下行子帧配比情况;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TD_LTE信号的上下行子帧配比情况;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直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直放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无线直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容易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直放站。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S101: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具体实施时,可用采用自激对消系统(Interface Cancellation System,ICS)从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中提取出干扰信号,对干扰信号进行抵消,以防止无线直放站发生自激。
S102: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比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峰均比统计方法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S103:判断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是否大于预设峰均比,若是,则进入S104;否则,进入S105。
其中,预设峰均比可根据采用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技术的DPD模块设置的可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确定,比如预设峰均比等于最大峰均比。
S104: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信号的峰值功率变化的比较快,所以一般都不会直接监测信号的峰值功率,而是监测信号的峰均比,通过峰均比来观测DPD模块是否可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但发明人发现,当信号的峰均比超过上述最大峰均比不太多(即在一定范围内)时,只要使信号的峰值功率足够小(即小于上述预设峰值功率时)DPD模块仍然可正常工作,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时,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以保证后续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效果。
S105: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假设DPD模块最大可对PAPR=8的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通过实践证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PAPR>8时,DPD模块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这样,不必对信号进行复杂的消峰处理,即可对PAPR>8的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在同样的系统隔离度下,可尽可能地提高系统增益,减小施工难度,系统的功放性能和效率均可大大提高。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TDD)模式可以应用于各种频谱资源中,且能够在非对称频率上传输数据业务,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因此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TDD模式下,TD_LTE信号有多种子帧配置情况,现有的峰均比统计方法只能统计通信过程中一种固定子帧配比的TD_LTE信号的峰均比,若TD_LTE信号的子帧配置情况发生变化则无法对TD_LTE信号进行准确的峰均比统计,而准确地峰均比统计可进一步降低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无线直放站中的峰均比统计方案。具体地,当上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为TD_LTE信号时,还可以对TD_LTE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在同步处理后生成帧指示信号和上下行开关信号,其中,帧指示信号的周期等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帧长、且帧指示信号用于指示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
具体实施时,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其中,当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一致时,刚好是以无线帧为单位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当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不一致时,虽然不是以无线帧为单位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但统计周期仍然与一个无线帧的帧长一致的,并不会影响统计的准确性。另外,不要求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一致,还省去了检测每个无线帧的起始时刻的操作,峰均比统计的复杂度也比较低。
进一步地,根据帧指示信号、上下行开关信号和上游节点发送的用于指示TD_LTE信号的数据发送速率的数据指示信号,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具体地,在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后,若确定上下行开关信号表示下行传输数据,则每当数据指示信号表示有数据传输时,计算第二数字基带信号中I路基带信号和Q路基带信号的功率和,得到瞬时功率;在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此次峰均比统计的终止时刻时,保存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该峰均比统计信息包括峰值功率、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峰值功率为最大的瞬时功率。
相应地,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获取最近N个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N为大于2的整数,去除N个统计周期内的最大峰值功率和最小峰值功率,将剩余N-2个峰值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峰值功率,并将N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平均功率,进而根据目标峰值功率和目标平均功率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其中,每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根据该统计周期内的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确定,比如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每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Pavg
Figure BDA0002187879160000061
其中,Ps是该统计周期内的瞬时功率累加和,C是该统计周期内的数据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自激对消处理,然后统计信号的峰均比,若确定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对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信号的峰值功率低于预设峰值功率,之后,再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这样,当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时,不必对信号进行复杂的消峰处理即可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实现简单,在同样的系统隔离度下,可尽可能地提高系统增益,减小施工难度,系统的功放性能和效率均可大大提高,而且,对TD_LTE信号的峰均比统计不受通信过程中上下行子帧配比切换和数据速率变化的影响,统计的准确性也比较高。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AD)模块、数字下变频(Digital Down Converter,DDC)模块、自激对消模块、峰均比统计模块、衰减模块、数字上变频(Digital Up Converter,DUC)模块、数字预失真模块、数模转换(Digital-to-Analog,DA)模块、以及监控模块,其中: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前端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基带信号;数字下变频模块,用于将第一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零基频;自激对消模块,用于对搬移到零基频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峰均比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监控模块,用于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指示衰减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否则,不指示衰减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数字上变频模块,用于将第二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原始基频(即第一数字基带信号的基频);数字预失真模块,用于对搬移到原始基频的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后的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
具体实施时,上述步骤可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执行,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射频前端天线接收射频信号。
S302:模数转换模块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基带信号。
S303:数字下变频模块将第一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零基频。
S304:自激对消模块对搬移到零基频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S305:峰均比统计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S306:监控模块判断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是否大于预设峰均比,若是,则进入S307;否则,进入S308。
S307:监控模块指示衰减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假设预设峰均比为8,当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PAPR>8时,可计算衰减幅度ATT=PAPR-8,比如,PAPR=11,则ATT=11-8=3,然后将计算结果发送给监控模块,由监控模块控制衰减模块将发送功率衰减3dB。
S308:监控模块指示衰减模块不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
S309:数字上变频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将零基频的第二数字基带信号搬回到AD模块输出的原始基带频率。
S310:数字预失真模块对搬移到原始基带频率的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S311:数模转换模块将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后的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
后续,再经过功放对射频信号放大,利用后端天线向外辐射。
具体实施时,数字下变频模块、自激对消模块、峰均比统计模块、衰减模块、数字上变频模块、数字预失真模块都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内部实现,监控模块通过与FPGA通信来控制各模块的运行。另外,监控模块还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通过上位机显示无线直放站的运行状态,技术人员通过上位机中的调测软件还可设置无线直放站的各项参数,比如手动打开或关闭自激对消模块,手动打开或关闭数字预失真模块,手动调整直放站输出功率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S305进行介绍。
在TDD模式下,基站与无线直放站之间上下行通信都共用一个频段,为保证上下行信号之间不相互串扰,需要通过上下行开关进行切换,开关的切换时间直接决定信号解调的质量。
参见图4和图5,图4和图5给出了现网常用的两种TD_LTE信号上下行子帧配比情况,特殊子帧S由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隙GP、上行导频时隙Uppts组成,在图4中,TD_LTE信号的上下行配比为1:3,Dwpts、GP和Uppts的配比为10:2:2;在图5中,TD_LTE信号的上下行配比为2:2,Dwpts、GP和Uppts的配比为3:9:2。当TD_LTE信号的子帧配比不同时,其上下行信号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可参考图6),也就是说,不同的子帧配比就有不同的上下行开关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输入的为TD_LTE信号时,图2所示的无线直放站还可包括连接在数字下变频模块和峰均比统计模块之间的同步模块,用于对输入的TD_LTE信号进行同步,在同步后生成帧指示信号Triger和上下行开关信号SW1(也叫做使能信号),此时,最终输入峰均比统计模块的信号为对消后的I、Q信号(I、Q信号是严格正交的)、上下行开关信号SW1、数据指示信号FP、以及帧指示信号Triger,其中,各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示意图如图6所示。
以统计TD_LTE信号一个10ms帧内的峰均比信息为例。
在统计峰值功率时,可以帧指示信号Triger为触发,在帧指示信号Triger的任一高电平到达(代表一个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后,若下行开关信号SW1为高电平(代表下行传输数据),则当数据指示信号FP为高电平时(代表当前有数据传输),对输入I、Q信号求平方再相加得到瞬时功率P1=I2+Q2,并且,在逐个计算输入I、Q信号的平方和得到P1后,可与前一次计算的P1进行比较,保存更大的P1值到P1的寄存器。
在统计平均功率时,设置一个瞬时功率累加变量Ps和累加次数变量C,每一个数据指示信号FP的脉冲累加一次P1,累加结果赋值给Ps,同时变量C加1,否则保持Ps和C的取值不变。
当帧指示信号Triger的下一个高电平到达(代表此次峰均比统计结束、下一个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来临)时,将当前P1寄存器的值作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峰值功率P2,锁存到一个32位的Ppeak寄存器,锁存当前Ps值和C值到Ps寄存器和C寄存器。
后续,监控模块可每50ms读取一次峰均比统计信息,包括Ppeak、Ps和C。
对50ms内读到的5个Ppeak值进行排序,去掉其中的最大值Ppeak与最小值Ppeak,取另外3个Ppeak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的Ppeak,并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187879160000101
计算每个10ms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Pavg,将5个Pavg的平均值作为当前的平均功率。
进一步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接收信号的峰均比:
PAPR=10log10(Ppeak)-Pavg
另外,监控模块还可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上位机,通过模块调测软件显示当前的峰均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直放站同时具备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相同隔离度下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增益和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性能,减小工程施工难度;同时提出一种TDD模式下的峰均比统计方案,可以对峰均比超过设定值以上的信号进行无消峰的DPD对消,该峰均比统计方案可对任何一种上下行信号配比的TD_LTE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且不受通信过程中TD_LTE信号配比切换的影响,即可以在不同的时钟和数据速率下进行峰均比统计,应用范围较广。
参见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收发器701以及处理器702等物理器件,其中,处理器7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等。收发器701用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收发。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3用于存储处理器702执行的软件指令,当然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需要的一些其他数据,如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电子设备的加密信息、用户数据等。存储器7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703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703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703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702、存储器703以及收发器701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仅以存储器703、处理器702以及收发器701之间通过总线704连接为例进行说明,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702可以是专用硬件或运行软件的处理器,当处理器702可以运行软件时,处理器702读取存储器703存储的软件指令,并在所述软件指令的驱动下,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涉及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
当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以软件或硬件或软硬件结合实现的时候,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可以包括软件、硬件或其结合。具体的,参见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自激对消模块801、统计模块802、控制模块803、数字预失真模块804。
自激对消模块801,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统计模块802,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控制模块803,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数字预失真模块804,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为TD_LTE信号,则还包括:
同步模块805,还用于对所述TD_LTE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在同步处理后生成帧指示信号和上下行开关信号,所述帧指示信号的周期等于所述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帧长、且所述帧指示信号用于指示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
所述统计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帧指示信号、所述上下行开关信号和接收到的数据指示信号,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所述数据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数据传输速率。
可选地,所述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所述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一致或者不一致。
可选地,所述统计模块802,具体用于:
在所述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后,若确定所述上下行开关信号表示下行传输数据,则每当所述数据指示信号表示有数据传输时,计算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中I路基带信号和Q路基带信号的功率和,得到瞬时功率;
在所述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此次峰均比统计的终止时刻时,保存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所述峰均比统计信息包括峰值功率、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所述峰值功率为最大的瞬时功率。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803,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获取最近N个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N为大于2的整数;
去除N个统计周期内的最大峰值功率和最小峰值功率,将剩余N-2个峰值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峰值功率,以及
将N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平均功率,其中,每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根据该统计周期内的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确定;
根据所述目标峰值功率和所述目标平均功率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实现,这些接口通常是电性通信接口,但是也不排除可能是机械接口或其它的形式接口。因此,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同一个或不同设备的不同位置上。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自激对消模块、峰均比统计模块、比较器、衰减模块和数字预失真模块,其中:
自激对消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峰均比统计模块,与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比较器,连接在峰均比统计模块和衰减模块之间,用于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输出针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的指示至衰减模块;
衰减模块,与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数字预失真模块,与衰减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该方案中,自激对消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峰均比统计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比较器若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指示衰减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之后,再由数字预失真模块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这样,自激对消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均可正常进行,可有效降低直放站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
现有的峰均比统计方法只能统计通信过程中一种固定子帧配比的TD_LTE信号的峰均比,若TD_LTE信号的子帧配置情况发生变化则无法对TD_LTE信号进行准确的峰均比统计,而准确地峰均比统计可进一步降低同时具有自激对消功能和数字预失真处理功能的无线直放站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
为此,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除了图9中所示出的模块,图10中的无线直放站还包括同步模块,其中:
同步模块,用于在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为TD_LTE信号时,对TD_LTE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在同步处理后生成帧指示信号和上下行开关信号,该帧指示信号的周期等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帧长、且该帧指示信号用于指示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
可选地,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一致或者不一致。
相应地,峰均比统计模块,与同步模块相连,具体用于根据帧指示信号、上下行开关信号和接收到的数据指示信号,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其中,数据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数据传输速率。
具体地,峰均比统计模块在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后,若确定上下行开关信号表示下行传输数据,则每当数据指示信号表示有数据传输时,计算第二数字基带信号中I路基带信号和Q路基带信号的功率和,得到瞬时功率;在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此次峰均比统计的终止时刻时,保存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其中,峰均比统计信息包括峰值功率、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峰值功率为最大的瞬时功率。
相应地,监控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获取最近N个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N为大于2的整数;去除N个统计周期内的最大峰值功率和最小峰值功率,将剩余N-2个峰值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峰值功率,以及将N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平均功率,其中,每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根据该统计周期内的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确定,进而根据目标峰值功率和目标平均功率确定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除了图10中所示出的模块,还包括数字下变频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上变频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和功放模块,其中:
数字下变频模块,与自激对消模块和同步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变换,比如将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下变频到零基频;
模数转换模块,与数字下变频模块相连,用于对射频前端天线接收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上变频模块,连接在衰减模块和数字预失真模块之间,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变换,使第二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的基频;
数模转换模块,与数字预失真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第二射频信号;
功放模块,与数模转换模块相连,用于对第二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后续通过后端天线进行辐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Verilog、VHDL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激对消模块、峰均比统计模块、比较器、衰减模块和数字预失真模块,其中:
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得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
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与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
所述比较器,连接在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和所述衰减模块之间,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大于预设峰均比,则输出针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的指示至所述衰减模块;
所述衰减模块,与所述自激对消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增益进行衰减,使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值功率小于预设峰值功率;
所述数字预失真模块,与所述衰减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模块:
所述同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为TD_LTE信号时,对所述TD_LTE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在同步处理后生成帧指示信号和上下行开关信号,所述帧指示信号的周期等于所述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帧长、且所述帧指示信号用于指示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
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与所述同步模块相连,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帧指示信号、所述上下行开关信号和接收到的数据指示信号,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峰均比统计,所述数据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数据传输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帧指示信号指示的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与所述TD_LTE信号中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一致或者不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峰均比统计的起始时刻后,若确定所述上下行开关信号表示下行传输数据,则每当所述数据指示信号表示有数据传输时,计算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中I路基带信号和Q路基带信号的功率和,得到瞬时功率;
在所述帧指示信号表示到达此次峰均比统计的终止时刻时,保存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所述峰均比统计信息包括峰值功率、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所述峰值功率为最大的瞬时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均比统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获取最近N个统计周期内的峰均比统计信息,N为大于2的整数;
去除N个统计周期内的最大峰值功率和最小峰值功率,将剩余N-2个峰值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峰值功率,以及
将N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平均功率,其中,每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功率根据该统计周期内的数据传输次数和瞬时功率累加和确定;
根据所述目标峰值功率和所述目标平均功率确定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峰均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下变频模块:
所述数字下变频模块,与所述自激对消模块和所述同步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变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数字下变频模块相连,用于对射频前端天线接收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上变频模块:
所述数字上变频模块,连接在所述衰减模块和所述数字预失真模块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变换,使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所述第一数字基带信号的基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模转换模块:
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与所述数字预失真模块相连,用于对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第二射频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放模块:
所述功放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以通过后端天线进行辐射。
CN201921452374.1U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无线直放站 Active CN210839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2374.1U CN210839638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无线直放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2374.1U CN210839638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无线直放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638U true CN21083963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2374.1U Active CN210839638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无线直放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90A (zh) * 2019-09-02 2019-11-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90A (zh) * 2019-09-02 2019-11-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8051B1 (en) Base station calibration
EP2375571B1 (en)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signals via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ips to which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hemes are applie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thereof
EP3570598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602361A (zh) 功率控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990154B (zh)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1629448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EP4231570A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476900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6537976A (zh) 超可靠链路设计
US1127245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210839638U (zh) 一种无线直放站
US20180176867A1 (en) Headend device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31054B (zh) 控制谐波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104501A1 (en) Crest Factor Reduction in a Radio Transmitter
US20210203432A1 (en) Signaling-typ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signal
CN110235376A (zh) 一种无源互调pim消除方法、装置及基站
US112717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receiving pilot signal
US1150348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ircumventing far-end interference
US202203946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19190A (zh) 一种控制无线直放站进行工作的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US1041995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an isolation bandwidth of a combiner
CN113891471A (zh) 上行载波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5393B (zh) 一种校正装置及方法
CN107872410B (zh) 一种基带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618063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