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6031U -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6031U
CN210836031U CN201921524692.4U CN201921524692U CN210836031U CN 210836031 U CN210836031 U CN 210836031U CN 201921524692 U CN201921524692 U CN 201921524692U CN 210836031 U CN210836031 U CN 210836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ouch device
touch
insulating layer
touch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46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mmoth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mmoth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mmoth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mmoth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46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6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6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6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点触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触摸装置。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手持部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多个导电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点均与导电层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点触摸装置在电容式触摸设备进行多点触摸,使人体不需要直接接触导电体,同时使导电体被包裹,不与外部接触,如人体或电容式触摸设备,提高多点触摸装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解决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点触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背景技术
多点触摸技术也叫多点触控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单点触摸屏,多点触摸屏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两只手、多个手指甚至多个人同时操作屏幕的内容,更加人性化。
例如采用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实现多点触摸技术,触摸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输入方式,与传统的键盘和鼠标输入方式相比,触摸屏输入更直观。配合识别软件,触摸屏还可以实现手写输入。
特别是在可根据多点触摸技术的多点位置获取对应指令的应用软件中,往往需要一种专门多点触摸装置进行操作,可根据多点触摸装置的多点位置获取所述多点触摸装置的编码。然而,现有的多点触摸装置需要人体直接接触导电体,导致材料外观受限,导电触点凸出硬件底平面影响硬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及产生设计局限。
或者,导电材料(如导电硅胶)会直接暴露的外,如与人体接触,又如与触屏设备接触,往往会导致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特别是制作出供孩童在触摸显示屏上玩耍学习的多点触摸装置,不适合孩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一种多点触摸装置,解决现有多点触摸装置需要人体直接接触导电体,导致材料外观受限,导电触点凸出硬件底平面影响硬件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设计局限的问题;还解决导电硅胶会直接暴露的外,如与人体接触,又如与触屏设备接触,往往会导致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手持部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多个导电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点均与导电层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导电点被第二绝缘层包裹。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根第一导连接线和多根第二导连接线,所述第一导连接线与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设置在接触面处以作为导电点。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体的材质为导电硅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主体的手持部包括设置在端面处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缺口处,并与外部的导电层抵触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相互并合安装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容纳第一导连接线的第一槽道,所述第一缺口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与第一槽道连通。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对应的第二缺口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底板还包括与第二缺口连通的第二槽道,所述第二槽道还与底板的端边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包括卡槽,所述第二导连接线通过卡槽穿过第二槽道卡在第二缺口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层包裹覆盖支撑主体的手持部,所述第一绝缘层一体注塑成型至导电层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点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点触摸装置在电容式触摸设备进行多点触摸,使人体不需要直接接触导电体,同时使导电体被包裹,不与外部接触,如人体或电容式触摸设备,提高多点触摸装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解决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流程提高多点触摸装置使用效果,增加更多可操作可能性,满足用户的需求;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可使多点触摸装置的外观更多样化,不局限于外观设计,更适合儿童审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点触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点触摸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点触摸装置的优先实施例。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100,覆盖在支撑主体100的手持部110的第一绝缘层210,设置在支撑主体100的接触面的多个导电点320;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210与支撑主体100之间设置有导电层310,所述导电点320均与导电层310连接。
具体地,用户手持支撑主体100的手持部110时,根据人体的电流感应和平行板电容原理,人体与第一绝缘层210内的导电层310之间形成一个耦合电容;以及导电层310与各导电点320连接,以使人体与导电点320之间形成一个耦合电容;以及又根据电容式触摸设备的电容原理,导电点320与电容式触摸设备之间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即通过多点触摸装置与电容式触摸设备之间实现多点触摸技术。同时,由于电容式触摸设备,特别是电容式触摸屏,接有高频信号,导电点320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电容式触摸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导电点320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已进行相关操作。以及,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可使多点触摸装置的外观更多样化,不局限于外观设计,更适合儿童审美。
其中,支撑主体100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手持部110,以及设置在底部且作为接触面的底板120,以及设置在手持部110和底板120之间的连接部130,用户手持手持部110后并将底板120放置在电容式触摸设备上,实现多点触摸。优选地,支撑主体100采用轻巧材料,如塑料等,当然不限于所述材料。
以及,导电层310覆盖在支撑主体100的手持部110,第一绝缘层210覆盖导电层310,优选将整个支撑主体100外表面(除了底板120)包裹,提高多点触摸装置的美观。优选地,第一绝缘层210采用塑型性较高的塑料材质或硅胶材质,可进一步提高外观的美观,同时手持时提高手感以及便于手持,当然不限于所述材料,还可以是木料等。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210一体注塑成型至导电层310上。
以及,导电层310和导电点320优选为导电硅胶,不仅可塑性强,安装方便,其导电性能强,当然不限于所述材料,如采用导电金属等材质。优选地,导电层310和导电点320通过导电线330连接。优选地,并参考图2,导电点320设置在上,可设置在底板120内侧,也可以贯穿底板120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底板120外侧,以通过导电点320的不同位置对多点触摸装置进行编号,以区分不同型号的多点触摸装置。优选地,所述导电点320为三个,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如三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覆盖在支撑主体100的接触面的第二绝缘层220,所述导电点320被第二绝缘层220包裹。首先,支撑主体100的接触面作为与电容式触摸设备直接接触的端面,为了防止安装至接触面的导电点320直接与外界接触,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安全或易损坏电容式触摸设备,通过第二绝缘层220实现导电点320与电容式触摸设备隔绝,同时与第一绝缘层210配合,将设置在支撑主体100上的导电点320和导电层310进行与外界的隔绝。优选地,第二绝缘层220优选选择较薄的绝缘纸或绝缘膜(由于导电点320与电容式触摸设备的耦合电容较小,第二绝缘层约薄感应能力越强),如粘黏绝缘纸,或者如粘黏绝缘塑料件,当然还需本身强度大,在与电容式触摸设备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滑动、旋转等操作,不会损坏第二绝缘层220。以及,第二绝缘层220的外侧面(接触面)还需平整及光滑,提高与电容式触摸设备的滑动性能,提高灵敏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导电体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导电体400,所述导电体400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根第一导连接线410和多根第二导连接线420,所述第一导连接线410与导电层310连接,所述第二导连接线420的端部430设置在接触面处以作为导电点320。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400的材质为导电硅胶。
进一步地,第一导连接线410的端部440与导电层310抵触连接。第一导连接线410的端部440为一块状结构,便于固定在支撑主体100上。以及,第二导连接线420的端部430也块状结构,且中间具有卡槽431,所述第二导连接线420的端部430通过卡槽431卡入底板120的通孔中,实现固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连接线410与各第二导连接线420之间设有以连接台450,不仅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以及便于实现第一导连接线410的固定,具体可参考下文。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多点触摸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支撑主体100的手持部110包括设置在端面处的第一缺口1012,所述第一导连接线410的端部440固定在第一缺口1012处,并与外部的导电层310抵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100包括相互并合安装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有固定容纳第一导连接线410的第一槽道1011,所述第一缺口1012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且与第一槽道1011连通。
具体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通过卡合结构、扣合结构或其他安装结构实现连接,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优选为左右两个外壳,所述导电体400设置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所构成的壳体内。安装时,第一导连接线410先卡入第一槽道1011中,第一导连接线410的端部440设置在第一缺口1012中,所述连接台450设置在第一槽道1011另一端的出口处,实现限位以确保第一导连接线410的固定安装。同时,第二导连接线420的端部430卡入底板120的对应通孔中,再将底板120卡入第一壳体101的滑道1013上(第二壳体102也具有滑道),后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合并后,形成支撑主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5,所述支撑主体100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板120,所述底板1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121,所述第二导连接线420的端部430固定在对应的第二缺口121处。优选地,具有三个第二缺口121。
优选地,所述底板120还包括与第二缺口121连通的第二槽道122,所述第二槽道122还与底板120的端边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连接线420的端部430包括卡槽431,所述第二导连接线420通过卡槽431穿过第二槽道122卡在第二缺口121中。
进一步地,底板120的边缘还设有凸台123,是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对应位置的缺口配合,进行更进一步地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点触摸装置的控制流程的优选方案。
一种基于多点触摸装置的控制流程,包括步骤:
步骤S10、通过触摸设备获取多点触摸装置的导电点320位置信息;
步骤S20、将导电点320位置信息与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并识别出所述多点触摸装置的编号,并执行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其中,每一所述控制指令均与对应编号的多点触摸装置的动作姿态相匹配;
步骤S30、在多点触摸装置进行一动作姿态操作时,调用与动作姿态匹配的控制指令。
具体地,通过将所述多点触摸装置放置在电容式触摸设备上,如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多点触摸装置的导电点320与电容式触摸设备产生耦合电容,电容式触摸设备获取多点触摸装置的导电点320位置信息;更进一步获取导电点320的中心的位置信息,并且根据各导电点320的距离及角度,形成对应一套数据信息。电容式触摸设备根据导电点320的位置信息,与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进行匹配,获取所述多点触摸装置的型号,即所对应的编号,后续电容式触摸设备的控制指令(即向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均是与所述多点触摸装置相匹配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控制指令均与对应编号的多点触摸装置的动作姿态相匹配。所述动作姿态包括移动、旋转和点击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通过多点触摸装置的移动操作,获取对应的移动执行指令,例如在用户界面中模拟橡皮擦的效果擦除用户界面中的已有元素或模拟油漆刷的效果在用户界面中图上颜色;通过多点触摸装置的旋转操作,获取对应的旋转执行指令,例如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环形菜单通过旋转操作选择菜单中的选项;通过多点触摸装置的点击操作,获取对应的点击执行指令,包括点击的次数(例如单击、双击、延迟双击、快速点击等)和点击的方向甚至角度(例如点击朝外、朝内、朝左、朝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选择指令、确定指令、方向指令和撤销指令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选择指令,在输入选项指令过程中,通过移动、旋转选择需要的内容;如确定指令,在输入确定指令过程中,通过移动、旋转或点击确定需要的内容;如方向指令,在输入方向指令过程中,通过旋转、点击及多点触摸装置的角度控制指令的方向;如撤销指令,在输入选择、确定和方向指令过程中,通过移动出一定范围或移动到特定区域,取消输入所述选择、确定和方向内容,实现撤销选择。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手持部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多个导电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点均与导电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导电点被第二绝缘层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根第一导连接线和多根第二导连接线,所述第一导连接线与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设置在接触面处以作为导电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材质为导电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手持部包括设置在端面处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缺口处,并与外部的导电层抵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相互并合安装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容纳第一导连接线的第一槽道,所述第一缺口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与第一槽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对应的第二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与第二缺口连通的第二槽道,所述第二槽道还与底板的端边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包括卡槽,所述第二导连接线通过卡槽穿过第二槽道卡在第二缺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裹覆盖支撑主体的手持部,所述第一绝缘层一体注塑成型至导电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点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CN201921524692.4U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Active CN210836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4692.4U CN210836031U (zh)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4692.4U CN210836031U (zh)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6031U true CN21083603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8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4692.4U Active CN210836031U (zh) 2019-09-15 2019-09-15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60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7415A (zh) * 2019-09-15 2019-12-20 深圳市猛犸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7415A (zh) * 2019-09-15 2019-12-20 深圳市猛犸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1638B (zh)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983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27818B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05293606A (ja) タッチ入力検知方法及びタッチ入力検知装置
KR101040035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을 위한 소프트 터치펜
KR102057981B1 (ko) 상호 작용을 위해 회전 가능하게 장착된 베젤을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전자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JP2014530432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用指スタイラス
KR20190010388A (ko) 펜 장치 및 펜 장치가 출력한 전자기 신호에 의한 패널 상호 작용
CN106095282A (zh) 按键装置的触控操作方法、按键装置及终端
CN210836031U (zh)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
JP2021033543A (ja) 入力装置
CN108200494B (zh) 耳机触摸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01031116A (zh) 移动电话的触敏结构
CN110597415A (zh) 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558699B (zh) 一种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3859845U (zh) 控制装置
CN208316701U (zh) 可发声的触摸式旋钮及系统
CN103927052B (zh) 一种边框式多点触控系统及方法
CN105867681A (zh) 一种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触控方法
CN109739299A (zh) 一种触控输入方法和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掌上型装置
CN113190130B (zh) 一种触控式主动笔
JP2015072540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スティックを含む入力装置、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動作方法
CN103823574A (zh) 一种基于多点触控屏的电视游戏机遥控手柄的实现方法
TWM510492U (zh) 觸控面板
KR20180056384A (ko) 복수의 정전 마찰(esf) 전극을 갖는 핸드헬드 인터페이스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