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7662U -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7662U
CN210827662U CN201920257637.7U CN201920257637U CN210827662U CN 210827662 U CN210827662 U CN 210827662U CN 201920257637 U CN201920257637 U CN 201920257637U CN 210827662 U CN210827662 U CN 210827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water pump
reservo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76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晖
王建军
吴婕
龙闹
代欣召
雷狄
张晶
方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02576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7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7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7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8Off-grid powered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12Solar-powered wastewater sewage treatment, e.g. spray evapo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沿建筑屋檐设置的集水沟渠、第一蓄水池、第一过滤池、第二蓄水池、第二过滤池、泵站及设于泵站上的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水沟渠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第二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第二水泵、第二过滤池、第三水泵;第三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泵站。本实用新型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可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长期问题,目前我国水循环利用远远未被重视,目前我国对家庭洗浴、洗衣等可以二次利用的生活用水以及建筑雨水多为采用排水管接引至下水道或者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从而造成自来水资源、雨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使我国本就严重紧缺的水资源面临枯竭状态,节约用水是当务之急。
尤其在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中,水往往没有完全利用尽就被流走,例如:自来水管下的洗脸水、洗澡水、洗衣水等,而另一边却又用大量能饮用的自来水进行便池冲洗、拖布清洗等等,这种单一用水方式造成了两个巨大浪费:一方面增加了自来水的用水量,加剧了水的紧张;另一方面加大了污水排放量,增加了水的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将雨水、生活废水分流处理,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提高节水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沿建筑屋檐设置的集水沟渠、第一蓄水池、第一过滤池、第二蓄水池、第二过滤池、泵站以及设于泵站上的太阳能光伏系统,所述集水沟渠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二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二水泵、第二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泵站;
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以及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逆变器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接入第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沟渠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沟渠为两条,两条所述集水沟渠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沟渠倾斜的角度为5°~10°。
进一步地,建筑屋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泵站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沿建筑屋顶设置的喷淋管道以及设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道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池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初沉室、过滤室、净化室、第一沉淀室,所述第一初沉室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沉淀室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初沉室内设有卵石滤层;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有生化毡、生化棉、生化藤棉、蓝藤棉、毛刷其中一种或多种填充物;所述净化室内设有细菌屋或陶瓷环;所述第一沉淀室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纤维棉层、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池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初沉室、生物处理室、消毒室、第二沉淀室,所述第二初沉室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沉淀室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计所述集水沟渠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二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二水泵、第二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泵站;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以及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逆变器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接入第三水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将雨水、洁净度较高的废水、洁净度较低的废水进行分开回收处理,从而可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有效提高节水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同时还使用太阳能进行供电,更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蓄水池,2、第二蓄水池,3、泵站,4、太阳能光伏系统,41、太阳能板,42、蓄电池,5、第一水泵,6、第一过滤池, 61、第一初沉室,62、过滤室,63、净化室,64、第一沉淀室,7、第三水泵,8、第二水泵,9、第二过滤池,91、第二初沉室,92、生物处理室,93、消毒室,94、第二沉淀室,10、集水沟渠,11、雾化喷头,12、循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沿建筑屋檐设置的集水沟渠10、第一蓄水池1、第一过滤池6、第二蓄水池2、第二过滤池9、泵站3以及设于泵站3上的太阳能光伏系统4,所述集水沟渠10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5、第一过滤池6、第三水泵7;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5、第一过滤池6、第三水泵7;所述第二蓄水池2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2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二水泵 8、第二过滤池9、第三水泵7;所述第三水泵7的出水端连接泵站3;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4包括太阳能板41以及与太阳能板41电连接的蓄电池42,所述蓄电池42的逆变器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接入第三水泵7;
通过设计所述集水沟渠10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5、第一过滤池6、第三水泵7;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5、第一过滤池6、第三水泵7;所述第二蓄水池2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2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二水泵8、第二过滤池9、第三水泵7;所述第三水泵7的出水端连接泵站3;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4包括太阳能板41以及与太阳能板41电连接的蓄电池42,所述蓄电池42的逆变器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接入第三水泵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将雨水、洁净度较高的废水、洁净度较低的废水进行分开回收处理,从而可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有效提高节水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同时还使用太阳能进行供电,更为节能环保。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集水沟渠10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通过在所述集水沟渠10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网,从而将落叶、雨水中较大的沙粒等杂质过滤,防止其堵塞排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集水沟渠10为两条,两条所述集水沟渠10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沟渠10倾斜的角度为5°~10°。通过设计两条所述集水沟渠10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沟渠10倾斜的角度为5°~ 10°;从而更便于雨水从所述集水沟渠10中排入排水管道,提高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建筑屋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泵站3之间通过循环水管12连通。通过在建筑屋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从而在夏天天气炎热时,可开启阀门对屋顶进行喷淋降温处理,使房间更为舒适。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沿建筑屋顶设置的喷淋管道以及设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个雾化喷头11,所述喷淋管道与所述循环水管12 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还设有若干个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喷头11开启或关闭的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池6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初沉室61、过滤室62、净化室63、第一沉淀室64,所述第一初沉室6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5,所述第一沉淀室 6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7。
优选地,所述第一初沉室61内设有卵石滤层;所述过滤室62内填充有生化毡、生化棉、生化藤棉、蓝藤棉、毛刷其中一种或多种填充物;所述净化室63内设有细菌屋或陶瓷环;所述第一沉淀室64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纤维棉层、活性炭层。所述第一初沉室61、过滤室62、净化室63、第一沉淀室64均在其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相互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池9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初沉室91、生物处理室92、消毒室93、第二沉淀室 94,所述第二初沉室9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8,所述第二沉淀室9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7。所述第二初沉室91内设有卵石滤层;所述生物处理室92用于将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所述生物处理室92采用的生物处理方式主要通过“厌氧+ 好氧”组合实现,厌氧工艺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将其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从而降低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好氧工艺进一步降解污水,污水经沉淀后变澄清。所述消毒室93用于将生物处理过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所述第二沉淀室94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纤维棉层、活性炭层。所述第二初沉室91、生物处理室92、消毒室93、第二沉淀室94均在其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相互连通。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设计所述集水沟渠10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5、第一过滤池6、第三水泵7;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5、第一过滤池6、第三水泵7;所述第二蓄水池2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2 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二水泵8、第二过滤池9、第三水泵7;所述第三水泵7的出水端连接泵站3;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4 包括太阳能板41以及与太阳能板41电连接的蓄电池42,所述蓄电池42的逆变器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接入第三水泵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将雨水、洁净度较高的废水、洁净度较低的废水进行分开回收处理,从而可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有效提高节水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同时还使用太阳能进行供电,更为节能环保。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建筑屋檐设置的集水沟渠、第一蓄水池、第一过滤池、第二蓄水池、第二过滤池、泵站以及设于泵站上的太阳能光伏系统,所述集水沟渠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各家各户除冲厕水以外的生活废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水泵、第一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二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冲厕水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第二水泵、第二过滤池、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泵站;
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以及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逆变器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接入第三水泵;
所述集水沟渠为两条,两条所述集水沟渠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沟渠倾斜的角度为5°~10°;建筑屋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泵站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通;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沿建筑屋顶设置的喷淋管道以及设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道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渠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池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初沉室、过滤室、净化室、第一沉淀室,所述第一初沉室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沉淀室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沉室内设有卵石滤层;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有生化毡、生化棉、生化藤棉、蓝藤棉、毛刷其中一种或多种填充物;所述净化室内设有细菌屋或陶瓷环;所述第一沉淀室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纤维棉层、活性炭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池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初沉室、生物处理室、消毒室、第二沉淀室,所述第二初沉室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沉淀室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
CN201920257637.7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10827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7637.7U CN210827662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7637.7U CN210827662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7662U true CN21082766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7637.7U Active CN210827662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76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907A (zh) * 2020-11-10 2021-02-05 江西银龙水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双供双排循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907A (zh) * 2020-11-10 2021-02-05 江西银龙水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双供双排循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6350Y (zh) 一种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0827662U (zh) 一种传统建筑雨水及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2293192U (zh) 一种高效住宅楼宇再生水循环系统
CN2918551Y (zh) 节水装置
CN201826361U (zh) 一种冲厕所的储水装置
CN111285551A (zh) 一种高效住宅楼宇再生水循环系统及其应用
CN204590174U (zh) 一种楼房用节水系统
CN110541586A (zh) 一种无水冲零排放生物厕所
CN214738401U (zh) 非常规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1554066U (zh) 分隔式楼顶水箱
CN201843179U (zh) 家用废水回用装置
CN202416472U (zh) 建筑物生活废水处理与二次利用节能系统
CN206377852U (zh) 洗浴废水二次利用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732849Y (zh) 家用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CN101892692B (zh) 家用废水回用装置
CN201317959Y (zh) 洗涤污水回用系统
CN207507130U (zh) 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
CN201172848Y (zh) 家庭废水微压回收处理装置
CN205444295U (zh) 住宅楼外置式废水利用系统
CN2787739Y (zh) 家庭循环水处理节水装置
CN212575713U (zh) 一种高层楼房家庭污水收集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CN217128375U (zh) 一种生态循环楼宇建筑系统
CN213204279U (zh) 一种以小区为单位的节水系统
CN214142036U (zh) 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202055297U (zh) 一种楼宇生活用水重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