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3517U - 一种双面吸塑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吸塑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3517U
CN210823517U CN201920159110.0U CN201920159110U CN210823517U CN 210823517 U CN210823517 U CN 210823517U CN 201920159110 U CN201920159110 U CN 201920159110U CN 210823517 U CN210823517 U CN 21082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isolation plate
isolation
cov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91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Zaihao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Zaihao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Zaihao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Zaihao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91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3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吸塑盒,包括顶盖、盒体和底盖,盒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盒体的底部安装有底盖,顶盖与底盖两侧的表面皆设置有公扣件,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环,盒体两侧的表面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内部安装有手绳,盒体表面上部与下部皆设置有母扣件,盒体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隔离板,第二立柱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离板,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盖、盒体、底盖、连接件、手绳、公扣件和母扣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只能一面使用无法倒着使用,并容量有限和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不便于消费者提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吸塑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吸塑盒。
背景技术
吸塑盒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泡壳,狭义上讲,只是一类泡壳,用片材吸塑成型为塑料盒状,盖与容器相连,在物品包装中经常会用到吸塑盒,使用吸塑盒能做到促进销售,包装具有识别、美化产品的作用,可以吸引购买、指导消费,作为形式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塑盒包装还具有提升档次的效果,好的外包装更能体现出包装物的一个物品价值,而且还能提高产品档次,获得更高价值,由于用吸塑盒包装的产品便于储存保管,方便运输,减少损坏等,可以提高市场销售量,也能相对增加盈利,在竞争大的行业当中,更能够体现出物品的价值,增强同行的竞争力,物品的外包装是重要因素之一,物品本身的质量也要保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面吸塑盒来解决以下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存所述以下不足:
1、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只能一面使用无法倒着使用,并且容量有限;
2、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不便于消费者提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吸塑盒,解决了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只能一面使用无法倒着使用,并且容量有限和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不便于消费者提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吸塑盒,包括顶盖、盒体和底盖,所述盒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盒体的底部安装有底盖,所述顶盖与底盖两侧的表面皆设置有公扣件,且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环,所述盒体两侧的表面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内部安装有手绳,所述盒体表面上部与下部皆设置有母扣件,所述盒体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且第一立柱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隔离板,第二立柱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离板,所述盒体与底盖的内侧皆设置有内壳,且内壳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皆开设有凹槽,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环。
优选的,所述公扣件与母扣件的数目皆为四个,所述连接件的数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手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连接,所述手绳位于盒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的数目皆为四个,且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皆位于内壳之内,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分别位于顶盖与底盖内部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为弧形,所述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且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内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公扣件分别与顶盖与底盖为整体,所述母扣件与盒体为整体,且公扣件与母扣件相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盒体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贯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吸塑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盖、盒体、底盖、公扣件和母扣件,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正反皆可使用与容量大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只能一面使用无法倒着使用,并且容量有限的问题,使用时顶盖与盒体之间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顶盖与盒体之间可以任意的安装与分离,盒体与底盖之间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底盖与盒体之间可以任意的安装与分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底盖皆可颠倒方向朝上实使用,并且在使用时盒体内部的顶端与底端皆设置单独的容量空间,并且这些容量空间被隔离板有效的隔开,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产品同时也能将这些产品有效分类隔开。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和手绳,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用手拎提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不便于消费者提拿的问题,使用时手绳的两端与两个连接件连接,当本实用新型顶盖朝上时,手绳处于正常提拎状态,当本实用新型的底盖朝上时,此时只需将手绳翻转,使得手绳的顶面朝向底盖即可正常提拎使用,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再外套方便袋,使得提拿起来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正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顶盖;2、盒体;3、底盖;4、连接件;5、手绳;6、公扣件;7、母扣件;8、第一凸起环;9、外壳;10、内壳;11、凹槽;12、第一立柱;13、第一隔离板;14、第一通孔;15、第二凸起环;16、第二立柱;17、第二隔离板;18、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述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双面吸塑盒,包括顶盖1、盒体2和底盖3,盒体2内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4,盒体2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8,且第一通孔14与第二通孔18贯通,盒体2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盒体2的底部安装有底盖3,顶盖1与底盖3两侧的表面皆设置有公扣件6,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公扣件6向上掰,使得公扣件6脱离母扣件7,此时再将顶盖1从盒体2的顶部向上拿起,使得第一凸起环8与凹槽11分离,随后将产品按不同类别与第一隔离板13的分隔放入到内壳10中,随后再将顶盖1取出,将第一凸起环8对准凹槽11再向下安放,再将公扣件6向下按压使其与母扣件7卡接,公扣件6分别与顶盖1与底盖3为整体,母扣件7与盒体2为整体,且公扣件6与母扣件7相配合使用,且顶盖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环8,盒体2两侧的表面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数目为两个,且连接件4的内部安装有手绳5,手绳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4连接,手绳5位于盒体2的表面,盒体2表面上部与下部皆设置有母扣件7,公扣件6与母扣件7的数目皆为四个,盒体2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12与第二立柱16,且第一立柱1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隔离板13,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的数目皆为四个,且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皆位于内壳10之内,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分别位于顶盖2与底盖3内部的顶端,第二立柱1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离板17,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为弧形,第一隔离板13和第二隔离板17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6连接,且第一隔离板13和第二隔离板17的另一端分别与内壳10连接,盒体2与底盖3的内侧皆设置有内壳10,且内壳10的外部设置有外壳9,内壳10与外壳9之间皆开设有凹槽11,盒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环15,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翻转颠倒位置,使得底盖3朝上,顶盖1朝下,随后将公扣件6向上掰,使得公扣件6脱离母扣件7,此时将底盖3从盒体2的顶部向上拿起,使得底盖3底部的凹槽11与盒体2顶部的第二凸起环15脱离,然后再将产品按不同类别与第二隔离板17的分隔放入到内壳10中,随后再将底盖3取出,将底盖3底部的凹槽11对准盒体2顶部的第二凸起环15,使得两者相互契合,然后再将公扣件6向下按压使其与母扣件7卡接,最后根据使用的朝向来翻转手绳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公扣件6向上掰,使得公扣件6脱离母扣件7,此时再将顶盖1从盒体2的顶部向上拿起,使得第一凸起环8与凹槽11分离,随后将产品按不同类别与第一隔离板13的分隔放入到内壳10中,随后再将顶盖1取出,将第一凸起环8对准凹槽11再向下安放,再将公扣件6向下按压使其与母扣件7卡接,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翻转颠倒位置,使得底盖3朝上,顶盖1朝下,随后将公扣件6向上掰,使得公扣件6脱离母扣件7,此时将底盖3从盒体2的顶部向上拿起,使得底盖3底部的凹槽11与盒体2顶部的第二凸起环15脱离,然后再将产品按不同类别与第二隔离板17的分隔放入到内壳10中,随后再将底盖3取出,将底盖3底部的凹槽11对准盒体2顶部的第二凸起环15,使得两者相互契合,然后再将公扣件6向下按压使其与母扣件7卡接,最后根据使用的朝向来翻转手绳5,以此来提拿本实用新型。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盖1、盒体2、底盖3、连接件4、手绳5、公扣件6和母扣件7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只能一面使用无法倒着使用,并且容量有限和现有的吸塑盒在使用时不便于消费者提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所述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双面吸塑盒,包括顶盖(1)、盒体(2)和底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所述盒体(2)的底部安装有底盖(3),所述顶盖(1)与底盖(3)两侧的表面皆设置有公扣件(6),且顶盖(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环(8),所述盒体(2)两侧的表面设置有连接件(4),且连接件(4)的内部安装有手绳(5),所述盒体(2)表面上部与下部皆设置有母扣件(7),所述盒体(2)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12)与第二立柱(16),且第一立柱(1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隔离板(13),第二立柱(1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离板(17),所述盒体(2)与底盖(3)的内侧皆设置有内壳(10),且内壳(10)的外部设置有外壳(9),所述内壳(10)与外壳(9)之间皆开设有凹槽(11),所述盒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件(6)与母扣件(7)的数目皆为四个,所述连接件(4)的数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绳(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4)连接,所述手绳(5)位于盒体(2)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的数目皆为四个,且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皆位于内壳(10)之内,所述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分别位于顶盖(1)与底盖(3)内部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13)与第二隔离板(17)为弧形,所述第一隔离板(13)和第二隔离板(17)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6)连接,且第一隔离板(13)和第二隔离板(17)的另一端分别与内壳(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件(6)分别与顶盖(1)与底盖(3)为整体,所述母扣件(7)与盒体(2)为整体,且公扣件(6)与母扣件(7)相配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内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盒体(2)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8),且第一通孔(14)与第二通孔(18)贯通。
CN201920159110.0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双面吸塑盒 Active CN21082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9110.0U CN210823517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双面吸塑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9110.0U CN210823517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双面吸塑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3517U true CN210823517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9110.0U Active CN210823517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双面吸塑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3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3517U (zh) 一种双面吸塑盒
CN201260518Y (zh) 一种组合柜
CN212474313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折叠功能的纸壳包装箱
CN217779216U (zh) 一种模块化纸质包装盒
CN214608819U (zh) 一种具有防拆卸功能的便携式彩盒
CN210793952U (zh) 一种贴有易撕贴的纸箱结构
CN207497193U (zh) 一种音柱设备包装盒
CN210259264U (zh) 一种防层叠粘连的鸡蛋盒
CN216187090U (zh) 一种立体场景包装条盒
CN216333457U (zh) 一种快拆式可替换包装盒
CN210942686U (zh) 一种用于包装设计的包装盒结构
CN217576046U (zh) 一种便携式手提折叠包装盒
CN211253581U (zh) 一种循环使用包装盒
CN212980965U (zh) 一种球形包装盒
CN214525052U (zh) 一种便携式多层包装盒
CN218908155U (zh) 一种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N207670853U (zh) 一种烟草专用塑料包装箱
CN214824907U (zh) 一种用于耳机头带的存放盒
CN218288897U (zh) 用于包装盒的吸塑内托
CN216834719U (zh) 一种粮食销售包装纸盒
CN218662828U (zh) 一种六边体型包装盒
CN213832447U (zh) 一种四只装的产品包装
CN213974914U (zh) 一种可拆卸式通用塑料包装盒
CN210556123U (zh) 食品包装盒
CN213832687U (zh) 一种具有压纹的耳机吸塑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