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2895U -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2895U
CN210822895U CN201921675572.4U CN201921675572U CN210822895U CN 210822895 U CN210822895 U CN 210822895U CN 201921675572 U CN201921675572 U CN 201921675572U CN 210822895 U CN210822895 U CN 210822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belt
driven roller
envelop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55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培坤
王又沐
陈金瑞
谢玉华
方文熙
高智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55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2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2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2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Harvested Produce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物料在抛入容纳腔后,由于输送带的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内不断被胶带带动旋转滚动,压实,使容纳腔鼓起,将物料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物料圆捆,相比传统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松弛的输送带形成的容纳腔代替传统的多压辊围成的容纳腔,从而避免了细小的物料从各压辊之间的间隙掉落,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

Description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91055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残膜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实辊单体围成的集膜内腔,通过各压实辊单体同向自转使集膜内腔中收集的残膜向同一方向不断滚动,像滚雪球般不断滚动并压实,上述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各压实辊单体之间存在间隙,残膜在收集时,容易从压实辊单体之间的间隙掉出,当集膜内腔内收集大量残膜后,在滚动压实过程中,由于各压实辊单体之间存在间隙,残膜在收集时,容易从压实辊单体之间的间隙掉出,即传统的物料收集装置无法适应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质量小的物料,特别不适用于小片状的残地膜或是棉花的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解决传统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在压实打包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质量小的物料时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包括:辊体、输送带和端板,所述输送带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所述输送带包括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
所述上段输送带松弛下垂,所述输送带的侧方设有端板,所述上段输送带与端板围成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实打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土壤中分离出的物料抛入所述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的容纳腔;
步骤2:输送带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内滚动,形成物料圆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物料在抛入容纳腔后,由于输送带的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内被输送带带动而不断滚动,压缩,使容纳腔鼓起,将物料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物料圆捆,相比传统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松弛的输送带形成的容纳腔代替传统的多压辊围成的容纳腔,从而避免了细小的物料从各压辊之间的间隙掉落,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质量小的物料压实打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在压实打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在卸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辊体;11、主动辊;12、第一从动辊;13、第二从动辊;14、第三从动辊;15、压辊;2、输送带;21、上段输送带;22、下段输送带;23、侧段输送带;3、端板;4、容纳腔;5、连接板;6、驱动装置;7、斜板;8、包膜装置;81、膜筒;82、展膜轮;83、辅助展膜轮;9、切膜刀;10、托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两侧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包括:辊体1、输送带2和端板3,所述输送带2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1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所述输送带2包括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21;
所述上段输送带21松弛下垂形成凹字空腔,所述输送带2形成凹字空腔的两侧方设有可以随输送带2转动的端板3,所述上段输送带21与端板3围成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4。
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在收集状态下,通过挑膜和刷膜机构将地里的残留地膜挑起并通过刷膜轮齿钉在空中超越交接刷除使土壤或杂质后实现分离,并将物料抛入上述容纳腔4内,通过输送带2的包裹带动下转动,使物料再容纳腔4内滚动,像滚雪球一样逐步形成物料捆;当物料形成圆柱体的物料捆直直径与密实度达到要求后,输送带2反向转动;输送带2反向转动的同时将包装膜引入容纳腔4,使包装膜位于物料圆捆与容纳腔4的内表面之间,直至包装膜完全包覆物料圆捆的外围表面包裹两层以上后。由卸料液压油缸推动连接板5带动固定在连接板5上的第一从动棍与第二从动棍绕着第二从动棍翻转进行卸料,在卸料状态下,通过辊体1的移动使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使物料圆捆沿卸料方向滚出容纳腔4,完成物料圆捆的收集压实包膜打包。
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可应用于残膜、棉花等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圆捆物料压实包膜打包。
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1,输送带2绕设在辊体1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21松弛凹陷以及端板3围成了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4,物料在抛入容纳腔4后,由于输送带2的包裹带动下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4内像滚雪球一样逐步不断滚动,压缩,使容纳腔4鼓起,将物料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物料圆捆,相比传统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松弛的输送带2形成的容纳腔4代替传统的多压辊15围成的容纳腔4,从而避免了细小的物料从各压辊15之间的间隙掉落,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所述辊体1包括一个主动辊11和3个以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11连接于上段输送带21输送方向末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主动辊11设置在上段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末端,使得主动辊11带动输送带2转动时,使上段输送带21松弛,向下凹陷。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所述辊体1还包括压辊15,所述压辊15设置在主动辊11的胶带外侧,所述输送带2还包括下段输送带22和侧段输送带23,所述侧段输送带23位于下段输送带22和上段输送带21之间,所述压辊15紧贴侧段输送带23以调节主动辊与输送带23的摩擦力。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主动辊11下方设置压辊15,通过压辊15紧贴侧段输送带23以调节侧段输送带23与主动辊11的摩擦力,使得仅上段输送带21松弛,其他段的输送带2在压辊15和主动辊11的作用下被拉紧。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所述从动辊包括第一从动辊12、第二从动辊13和第三从动辊14,所述第一从动辊12连接于上段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始端,所述第二从动辊13连接于下段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末端,所述第三从动辊14连接于下段输送带22,所述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可绕第二从动辊13同步转动,使容纳腔4向远离主动辊11的方向展开。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计可同步绕第二从动辊13转动的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当物料在容纳腔4内填充滚动,形成直径与密实度达标的物料圆捆之后,需要卸料时,通过控制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同步绕第二从动辊13转动,使容纳腔4向转动方向即卸料方向展开,物料圆捆则先被第三从动轮顶起,并沿输送带2滚出容纳腔4。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还包括连接板5和驱动装置6,所述连接板5位于端板3和输送带2之间,所述第一从动辊12、第三从动辊14的轴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上,所述连接板5转动连接于第二从动辊13的轴端支板上并可以绕其转动,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连接板5绕第二从动辊13的轴端转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连接板5,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的轴端均固定于连接板5,而第二从送辊的轴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5,使得三个从动辊的相对位置固定,只需要一个驱动装置6,例如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连接板5沿第二从动辊13的轴转动,即可实现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的同步转动,从而控制容纳腔4展开以卸料。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还包括斜板7,所述斜板7位于第二从动辊13的容纳腔4展开的外侧上,所述斜板7向远离第二从动辊13的方向倾斜。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二从动辊13的容纳腔4展开一侧上设置斜板7,使得物料圆捆在卸料过程中,斜板7能够支撑输送带2,避免卸料过程中圆捆被卡在输送带2下垂的凹槽中而影响正常卸料。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还包括包膜机构,所述包膜机构包括膜筒81和展膜轮82,所述膜筒81绕附有包装膜,所述展膜轮82用于将包装膜导向容纳腔4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物料在容纳腔4中滚动,压实,形成圆柱体的物料圆捆后,通过控制输送带2反向转动,同时通过展膜轮82将膜筒81上绕卷的包装膜引入至容纳腔4内,使包装膜在容纳腔4和物料圆捆之间延伸,直至包装膜完全包裹物料圆捆的外表面数层,再控制容纳腔4展开,以卸料。物料圆捆在卸料之前先包裹包装膜,避免物料圆捆在卸下后散开,不利于后续的的搬运、运输和储存。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所述包膜机构还包括辅助展膜轮83,所述辅助展膜轮83抵靠于展膜轮82的上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辅助展膜轮83,使辅助展膜轮83抵靠在展膜轮82上,通过辅助展膜轮83和展膜轮82夹紧包装膜,确保包装膜连续平稳又平整地引入容纳腔4内。上述辅助展膜轮83可通过连杆连接于机架,使辅助展膜轮83在重力作用下抵靠于展膜轮82。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还包括切膜刀9,所述切膜刀9设置在容纳腔4与展膜轮82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容纳腔4和展膜轮82之间设置切膜刀9,当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时,由于物料圆捆向卸料方向滚动,利用滚动地冲力使切膜刀9的刀齿接触展膜轮82于物料圆捆之间地包装膜,并顺势切断,从而使包裹有包装膜的物料圆捆顺利滚出容纳腔4。
进一步的,上述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所述下段输送带22的下方设有托带板10。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下段输送带22的下方设有托带板10,避免输送带2下垂影响上部凹腔的形成。
实施例1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1、输送带2和端板3,所述输送带2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1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所述输送带2包括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21;在压实打包物料状态下,通过挑膜和刷膜机构将地里的残留地膜挑起并刷除土壤或杂质后,抛入上述容纳腔4内,通过输送带2转动,使物料再容纳腔4内滚动,形成物料圆捆;当物料形成直径与密度达标的圆柱体的物料圆捆后,输送带2反向转动;输送带2反向转动的同时将包装膜引入容纳腔4,使包装膜位于物料圆捆与容纳腔4的内表面之间,直至包装膜完全包覆物料圆捆的外表面。然后进行卸料,在卸料状态下,通过辊体1的移动使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使物料圆捆沿卸料方向滚出容纳腔4,完成物料圆捆的集中压实包膜打包。
所述上段输送带21松弛下垂,所述输送带2的侧方设有端板3,所述上段输送带21与端板3围成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4。所述辊体1包括一个主动辊11和3个以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11连接于上段输送带21输送方向末端。通过将主动辊11设置在上段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末端,使得主动辊11带动输送带2转动时,使上段输送带21松弛,向下凹陷。所述辊体1还包括压辊15,所述压辊15设置在主动辊11的下方,所述输送带2还包括下段输送带22和侧段输送带23,所述侧段输送带23位于下段输送带22和上段输送带21之间,所述压辊15紧贴侧段输送带23以调节主动辊与输送带23的摩擦力。通过在主动辊11下方设置压辊15,通过压辊15紧贴侧段输送带23以调节侧段输送带23的松紧,使得仅上段输送带21松弛,其他段的输送带2在压辊15和主动辊11的作用下被拉紧。
所述从动辊包括第一从动辊12、第二从动辊13和第三从动辊14,所述第一从动辊12连接于上段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始端,所述第二从动辊13连接于下段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末端,所述第三从动辊14连接于下段输送带22,所述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可绕第二从动辊13同步转动,使容纳腔4向远离主动辊11的方向展开。通过设计可同步绕第二从动辊13转动的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当物料在容纳腔4内滚动,形成物料圆捆之后,需要卸料时,通过控制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同步绕第二从动辊13转动,使容纳腔4向转动方向即卸料方向展开,物料圆捆则先被第三从动轮推出并被斜板7顶起,并沿输送带2滚出容纳腔4。还包括连接板5和驱动装置6,所述连接板5位于端板3和输送带2之间,所述第一从动辊12、第三从动辊14的轴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上,所述连接板5转动连接于第二从动辊13的轴端上,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连接板5绕第二从动辊13的轴端转动。通过设置连接板5,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的轴端均固定于连接板5,而第二从送辊的轴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5,使得三个从动辊的相对位置固定,只需要一个驱动装置6,例如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连接板5沿第二从动辊13的轴转动,即可实现第一从动辊12和第三从动辊14的同步转动,从而控制容纳腔4展开以卸料。
还包括斜板7,所述斜板7位于第二从动辊13的容纳腔4展开的外侧上,所述斜板7向远离第二从动辊13的方向倾斜。通过在第二从动辊13的容纳腔4展开一侧上设置斜板7,使得物料圆捆在卸料过程中,斜板7能够支撑输送带2,避免卸料过程中输送带2下垂而使包好膜的圆捆卡在凹槽影响正常卸料。
还包括包膜机构,所述包膜机构包括膜筒81和展膜轮82,所述膜筒81绕附有包装膜,所述展膜轮82用于将包装膜导向容纳腔4内。当物料在容纳腔4中滚动,压实,形成圆柱体的物料圆捆后,通过控制输送带2反向转动,同时通过展膜轮82将膜筒81上绕卷的包装膜引入至容纳腔4内,使包装膜在容纳腔4和物料圆捆之间延伸,直至包装膜完全包裹物料圆捆的外表面,再控制容纳腔4展开,以卸料。物料圆捆在卸料之前先包裹包装膜,避免卸料过程中的挤压造成物料圆捆散开,不利于后续的搬运与储存。所述包膜机构还包括辅助展膜轮83,所述辅助展膜轮83抵靠于展膜轮82的上部。通过设置辅助展膜轮83,使辅助展膜轮83抵靠在展膜轮82上,通过辅助展膜轮83和展膜轮82加紧包装膜,确保包装膜平整地引入容纳腔4内。上述辅助展膜轮83可通过连杆连接于机架,使辅助展膜轮83在重力作用下抵靠于展膜轮82。还包括切膜刀9,所述切膜刀9设置在容纳腔4与展膜轮82之间。通过在容纳腔4和展膜轮82之间设置切膜刀9,当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时,由于已经包膜的物料圆捆向卸料方向滚动,利用滚动地冲力使切膜刀9接触展膜轮82于物料圆捆之间地包装膜,并顺势切断,从而使包裹有包装膜的物料圆捆顺利滚出容纳腔4。
所述下段输送带22的下方设有托带板10。通过在下段输送带22的下方设有托带板10,避免输送带2转动时,下段输送带22下垂而影响容纳腔4压实打包物料以及卸料。
实施例2
一种使用实施例1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压实打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土壤中分离出的物料抛入所述的物料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的容纳腔4;
步骤2:输送带2转动使物料在容纳腔4内滚动,形成物料圆捆。
步骤3:当物料形成直径与密度达标的圆柱体的物料圆捆后,输送带2反向转动;
开始转动的同时将包装膜引入容纳腔4,使包装膜位于物料圆捆与容纳腔4的内表面之间,直至包装膜完全包覆物料圆捆的外表面。
步骤4:使容纳腔4向卸料方向展开,所述物料圆捆沿卸料方向滚出容纳腔4。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可设置在公开号为CN 109819763 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残膜回收机构的后方,制成集拔除秸秆,挑起残膜,刷除杂质,并压实打包残膜的一体化联合作业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残膜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通过设计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输送带绕设在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利用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松弛凹陷以及端板围成了用于容纳残膜的容纳腔,残膜在抛入容纳腔后,由于输送带的转动,使残膜在容纳腔内不断旋转、滚动,压缩,使容纳腔鼓起,将残膜压缩成一个圆柱体的残膜圆捆,相比传统的残膜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结构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松弛的输送带形成的容纳腔代替传统的多压辊围成的容纳腔,从而避免了细小的残膜从各压辊之间的间隙掉落,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技术,更适用于流量小、厚度薄、面积小、体积小、质量小的残膜、棉花园捆压实包膜打包。通过设计可同步绕第二从动辊转动的第一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当被打包的物料在容纳腔内滚动,形成残膜圆捆之后,需要卸料时,通过控制第一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同步绕第二从动辊转动,使容纳腔向转动方向即卸料方向展开,物料圆捆则先被第三从动轮带出并由退包斜板顶起,并沿输送带滚出容纳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压实打包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输送带和端板,所述输送带绕设于4个以上相互平行的辊体上形成闭合的凹字形,所述输送带包括凹字形上部的上段输送带;
所述上段输送带松弛下垂,所述输送带的侧方设有端板,所述上段输送带与端板围成用于容纳被打包物料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包括一个主动辊和3个以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连接于上段输送带输送方向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还包括压辊,所述压辊设置在主动辊的下方,所述输送带还包括下段输送带和侧段输送带,所述侧段输送带位于下段输送带和上段输送带之间,所述压辊紧贴侧段输送带以调节主动辊与输送带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包括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连接于上段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始端,所述第二从动辊连接于下段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末端,所述第三从动辊连接于下段输送带,所述第一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可绕第二从动辊同步转动,使容纳腔向远离主动辊的方向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和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位于端板和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一从动辊、第三从动辊的轴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于第二从动辊的轴端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接板绕第二从动辊的轴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板,所述斜板位于第二从动辊的容纳腔展开的外侧上,所述斜板向远离第二从动辊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膜机构,所述包膜机构包括膜筒和展膜轮,所述膜筒绕附有包装膜,所述展膜轮用于将包装膜导向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机构还包括辅助展膜轮,所述辅助展膜轮抵靠于展膜轮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膜刀,所述切膜刀设置在容纳腔与展膜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还包括下段输送带,所述下段输送带的下方设有托带板。
CN201921675572.4U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Active CN210822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5572.4U CN210822895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5572.4U CN210822895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2895U true CN210822895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5572.4U Active CN210822895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2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3717U (zh) 一种打捆装置
US532577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ling cut fibers and product
US5531061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bales of hay and an improved wrapping apparatus
US20200275611A1 (en) Ba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U2023379C1 (ru) Пресс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рулонных тюков
US6467237B2 (en) Large round baler
US5553446A (en) Apparatus for baling bulk fibrous material
RU2394737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устойчивого мешка для брикетов прессованного сыпуч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4365270B (zh) 用于圆形模块构造装置的包装装置
US5433058A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bales of hay
US9656775B2 (en) Strap-less baling method and baler
JPH10506275A (ja) 円筒形物体用圧縮および梱包複合機
US5088271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eserving forage in bags
CN207321985U (zh) 打捆包膜一体机
JPH02258197A (ja) わら材圧縮成形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9374945B2 (en) Combined method for compacting material into a bale and wrapping the bale and a combined baler and bale wrapping apparatus
CN110800475A (zh) 一种缠膜装置及全自动液压打捆包膜机
CN210822895U (zh) 一种圆捆压实包膜打包装置
GB2128542A (en) Baler for forming cylindrical bales
CN112027202B (zh) 一种打捆作业机总成
CN111152960A (zh) 新型圆捆打包机
CN211766497U (zh) 新型圆捆打包机
EP0330660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eserving forage in bags
CN212354540U (zh) 一种打捆作业机总成
GB2169847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ba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