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823U - 运动器材 - Google Patents

运动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823U
CN210813823U CN201921518832.7U CN201921518832U CN210813823U CN 210813823 U CN210813823 U CN 210813823U CN 201921518832 U CN201921518832 U CN 201921518832U CN 210813823 U CN210813823 U CN 210813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piece
connecting rod
pivot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88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林特·麦尔斯
张世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oshan Health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oshan Health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oshan Health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oshan Health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88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骑马运动的运动器材,包含有一架体、一支撑件、一摆动件及一导引机构,所述支撑件的前端枢设于架体前端,后端具有一支撑部用于支撑一使用者,所述摆动件枢设于架体前端,所述摆动件的顶端具有一扶手部,底端具有一踩踏部,所述支撑件与摆动件彼此相连动,所述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用于导引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沿一弧形轨迹在一第一端点与一第二端点之间运动,当使用者施力使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架体摆动时,会连动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架体摆动,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相对所述架体抬升。

Description

运动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供使用者进行模拟骑马动作的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运动风气日益普及,人们在忙碌之余也渐渐愿意拨空出来进行各项运动,但碍于都市运动空间有限,加上户外运动往往受限于天气状况,使得室内健身运动逐渐兴起。一般常见的室内运动器材如跑步机、健身车、椭圆机、划船机等运动器材种类繁多,各运动器材具有不同的训练功能,有用于针对上肢训练的运动器材,也有用于针对下肢训练的运动器材,或具有阻力系统的多功能运动器材,提供使用者进行不同肌群的训练或提升心肺功能,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
其中一种模拟骑马动作的运动器材,具有一架体、一扶手杆件及一支撑杆件,前述扶手杆件及支撑杆件枢设于架体上且彼此相互连动,一座椅部设置在前述支撑杆件后端,使用者可通过拉动前述扶手杆件来抬升位于支撑杆件后端的座椅部,进行模拟骑马或类似划船的全身性运动。例如美国专利第5,421,795号专利所揭示的一种模拟骑马的运动器材具有一基座、一操作杆及一座杆,前述操作杆的底端可滑动地接合在前述基座,前述操作杆的顶端设有一握把,前述座杆的中间部分与前述扶手杆相枢接,前述座杆的顶部设有一座椅部,座杆前端设有一踩踏部,座杆的底部则与前述基座枢接,当使用者双手握住握把将前述操作杆往后拉时,操作杆的底端会相对基座往前滑移同时带动前述座杆顶端的座椅部往上抬升,使用者通过前述反复的拉抬可达到模拟骑马的全身性运动。
然而,上述模拟骑马动作的运动器材必须完全通过使用者的施力才得以进行前述运动,比较难以长时间地进行上述往复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所述运动器材可导引使用者更顺畅地进行模拟骑马动作的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架体,设置于一平面上;一支撑件,具有一位于前端的第一枢接部及一位于后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接部以一第一支点枢接在所述架体的前端,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能以所述第一支点为轴心相对所述架体沿一弧形轨迹运动;一摆动件,具有一位于顶端的扶手部、一位于底端的踩踏部及一位于所述扶手部与踩踏部之间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以一第二支点枢接在所述架体的前端,使所述摆动件的扶手部及踩踏部能以所述第二支点为中心相对所述架体摆动;一连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摆动件之间,用于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摆动件产生连动;一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导引机构具有一连杆及一绕转单元,所述连杆具有一顶端与所述支撑件枢接及一底端与所述绕转单元枢接,所述绕转单元依一第一轴线枢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于导引所述连杆的底端沿一环绕所述第一轴线的圆形轨迹运动,当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时,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会受所述连杆的导引沿所述弧形轨迹在一第一端点与一第二端点之间运动;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用于支撑一使用者,当使用者施力使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第二支点的摆动时,所述摆动件会连动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点摆动,同时所述连杆的底端会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相对所述架体在所述弧形轨迹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有一飞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飞轮与所述导引机构相连接,所述绕转单元的绕转运动会带动所述飞轮转动,使所述飞轮产生一惯性力协助使用者进行所述往复运动,所述惯性力用于导引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沿所述弧形轨迹在所述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所述飞轮连接一阻力控制单元,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飞轮转动的阻力,进而调整使用者进行所述往复运动的运动阻力。
所述绕转单元具有一曲柄及一曲柄轴,所述曲柄轴依所述第一轴线枢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曲柄固接于所述曲柄轴的一端,所述曲柄的外端与所述连杆的底端枢接,用于导引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
所述导引机构进一步具有一皮带轮及一传动皮带,所述皮带轮与所述曲柄轴同轴固接,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所述飞轮与所述皮带轮,当所述曲柄依所述第一轴线绕转时,所述皮带轮会连动所述飞轮转动。
所述导引机构进一步具有至少一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皮带轮,用于增加所述皮带轮旋转的惯性,进而导引所述曲柄的绕转运动。
所述导引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弹力装置,所述弹力装置具有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前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皮带轮上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位置,所述弹力装置能在所述皮带轮旋转时提供一弹力,导引所述皮带轮旋转至一特定位置。
所述第二支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支点的位置,使所述摆动件的第二枢接部高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接部。
所述连动件,具有一第一端枢接枢接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接部与支撑部之间及一第二端枢接在所述摆动件的第二枢接部与踩踏部之间,用于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摆动件产生连动。
所述绕转单元具有一第一曲柄及一第二曲柄,所述第一及第二曲柄依所述第一轴线枢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曲柄的外端与所述连杆的底端枢接,用于导引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所述连动件的一端枢接在所述第二曲柄的外端,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摆动件的底端,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之间的夹角固定在一特定角度,当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第二支点的摆动时,所述连动件会带动所述第二曲柄绕转,同时所述第一曲柄会带动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而所述连杆的顶端会抵顶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点摆动,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沿着所述弧形轨迹在所述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运动器材的侧视图;
图3是图1运动器材的侧视图,用于说明前述运动器材的动作方式;
图4、图5是图1运动器材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运动器材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及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运动器材100包含一架体10、一枢设于架体10前端的支撑件20、一枢设于架体10前端的摆动件30及一设置在架体10与支撑件20之间的导引机构40。支撑件20与摆动件30彼此相互连动,当摆动件30相对架体10摆动时,会同时连动支撑件20相对架体10上下摆动,而导引机构40则用于导引支撑件20相对架体10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架体10主要是由一可稳固支撑于地面上的底座11及一固设在底座11前端往上延伸的立架12所组成,底座11具有一前后延伸的延伸段13、一前支撑脚14及一后支撑脚15,底座11的延伸段13概呈一拱形,前支撑脚14及后支撑脚15分别连接在延伸段13的前端及后端,如图2所示,延伸段13下方形成一容置空间,立架12自延伸段13靠近前支撑脚14的一端往上延伸。支撑件20具有位于前端的第一枢接部21及一位于后端的支撑部22,第一枢接部21以一第一支点23枢设于架体10的前端,使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能以第一支点23为轴心相对架体10上下摆动,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21枢设于立架12靠近底座11的一端,如图2所示,支撑件20具有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杆24及一座椅25,座椅25设置于支撑杆24的后端形成支撑部22,供使用者乘坐,座椅25能以第一支点23为轴心相对架体10上下摆动;摆动件30具有一位于顶端的扶手部31、一位于底端的踩踏部32及一位于扶手部31与踩踏部32之间的第二枢接部33,第二枢接部33以一第二支点34枢设于立架12的顶端或立架上的一预定高度,使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与踩踏部32能以第二支点34为中心相对架体10前后摆动,第二支点34的位置高于第一支点23的位置,使摆动件30的第二枢接部33高于支撑件20的第一枢接部21。其中,摆动件30通常为一刚性架体,而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及踩踏部32分别位于第二支点34的上下二侧,故当扶手部31相对第二支点34往后摆动时,踩踏部32会相对第二支点34往前,而当扶手部31相对第二支点34往前时,踩踏部32会相对第二支点34往后,如此反向运动。
如图3所示,支撑件20的第一枢接部21,也就是支撑杆24的前端以第一支点23枢设于架体10的前端,支撑杆24自架体10的前端往后端延伸,支撑杆24可以第一支点23为轴心枢摆,使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也就是设置于支撑杆24后端的座椅25能以第一支点23为轴心相对架体10沿一弧形轨迹P1上下摆动;而摆动件30的第二枢接部33以第二支点34枢设于架体10前端一预定高度,使摆动件30能以第二支点34为轴心相对架体10前后偏摆。又如图1所示,摆动件30具有一上下延伸的摆动架35、一握把组36及左、右二踏板37,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摆动架35具有左、右二摆臂及至少一横杆连接前述二摆臂,摆动架35的左、右二摆臂依第二支点34枢接于架体10前端的立架12上,握把组36设置在摆动架35的顶端形成扶手部31,左、右二踏板37设置在摆动架35的底端形成踩踏部32,也就是说,握把组36与左、右二踏板37分别设置在第二支点34的上下二侧,使握把组36与左、右二踏板37可相对第二支点34反向摆动。本发明摆动架35的外观形态在此并未做任何限制,只要为一上下延伸的型态即可。
如图1及图2所示,运动器材100进一步具有一连动件50设置在支撑件20与摆动件30之间,用于使支撑件20与摆动件30彼此相互连动,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连动件50的一端枢接于支撑件20的支撑杆24的前半部靠近第一枢接部21的位置,连动件50的另一端则枢接于摆动件30的下半部,也就是枢接于第二支点34下方靠近踩踏部32的位置,由此,当摆动件30的踩踏部32受力往前摆动时,连动件50会同时连动支撑件20相对第一支点21往上枢摆,连动件50的外观形态在此并未做任何限制,只要为一可用于枢接支撑件20与摆动件30的构件即可,如任意杆件或连接座等。再请参阅图3所示,通过连动件50的连接,当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以第二支点34为轴心朝支撑件20的方向往后摆动,也就是当摆动件30以第二支点34为轴心逆时针摆动时(如图3的右侧视图所示),摆动件30的踩踏部32会相对往前摆动,同时带动支撑件20以第一支点23为轴心朝摆动件30的方向往上枢摆,也就是说支撑件20会受摆动件30的连动相对第一支点23顺时针摆动;相反地,当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相对第二支点34往前摆动而踩踏部32相对第二支点34往后摆动时,支撑件20会相对第一支点23往下摆动,由此,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与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供使用者进行往复运动。
图4、图5为使用者使用运动器材100进行运动的示意图,当使用者要操作运动器材100进行运动时,首先使用者需先跨坐在支撑件20的座椅25上,然后双脚踩踏在摆动件30的左、右二踏板37上,而双手握住摆动件30的握把组36,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双手拉住握把组36并施力拉动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使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往撑件20的支撑部22(即座椅25)移动,也就是将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朝使用者身体拉动,同时双脚踩踏左、右二踏板37并施力推动摆动件30的踩踏部32往前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也就是座椅25,会受摆动件30的连动往上抬升,同时将使用者的臀部往上抬升,如图5所示;而当使用者停止施力拉动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朝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移动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会受到使用者本身重量的影响朝架体10的底座11移动,使座椅25下降至初始位置,同时,摆动件30会受连动件50的牵引,使摆动件30的踩踏部32往后摆动,而摆动件30的扶手部31往前摆动,也就是朝远离座椅25的方向回复到初始位置。上述动作如同进行模拟骑马的运动或手脚同步的划船运动,使用者可以提供往复进行上述动作,达到全身性的运动效果,同时强化身体的协调性。
请参阅图1至图3,支撑件20相对第一支点21的摆动会受导引机构40所导引,导引机构40设置在架体10的底座11上,导引机构40具有一连杆41、一曲柄42及一曲柄轴43,曲柄轴43依一第一轴线X1枢设于底座11的延伸段13上,曲柄42的内端固接于曲柄轴43的一端,使曲柄42可以第一轴线X1为轴心绕转,连杆41具有一顶端44及一底端45,连杆41的顶端44枢接于支撑件20的支撑杆24上,连杆41的底端45与曲柄42的外端枢接,如图2、图3所示,连杆41的顶端44大致枢设于座椅25的下方,曲柄42与曲柄轴43可视为一绕转单元,用于导引连杆41的底端45沿一环绕第一轴线X1的圆形轨迹P2绕转,也就是说当曲柄42相对架体10以第一轴线X1为圆心绕转时,曲柄42的外端会沿圆形轨迹P2绕转,同时导引连杆41的底端沿圆形轨迹P2进行绕转运动,当连杆41的底端45沿圆形轨迹P2绕转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会受连杆41的导引沿弧形轨迹P1在一第一端点E1与一第二端点E2之间往复运动。如图3所示,当连杆41的底端45位于一相对低点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会相对架体10位于一最低位置或者称为一初始位置,此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会受连杆41的支撑而位于弧形轨迹P1的第一端点E1;而当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受摆动件30的牵引往上抬升时,曲柄42的外端会受连杆41连动,使连杆41的底端45自前述相对低点沿圆形轨迹P2往上绕转,同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会沿弧形轨迹P1往第二端点E2抬升,当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抬升至弧形轨迹P1的第二端点E2时,连杆41的底端45会大致位于一相对高点,此时,连杆41与曲柄42概呈180度设置,使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抬升至一最高位置,也就是弧形轨迹P1的第二端点E2,如图3的假想线所示;由此,通过导引机构40的设置,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可相对架体10在弧形轨迹P1的第一端点E1和第二端点E2之间反复抬升,也就是说,当曲柄42的外端沿圆形轨迹P2绕转时,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会受连杆41导引在弧形轨迹P1的第一端点E1和第二端点E2之间运动。
再请参阅图1至图3,运动器材100进一步具有一飞轮60设置在架体10的底座11上,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飞轮60设置在底座11的延伸段13下方的容置空间靠近底座11后端的位置,飞轮60可与导引机构40相互连动,其中,导引机构40具有一皮带轮46及一传动皮带47,皮带轮47与曲柄轴43同轴固接,传动皮带47连接飞轮60与皮带轮46,使得曲柄42的绕转运动会带动飞轮60转动;当飞轮60转动时可产生一惯性力协助使用者进行往复运动,也就是说飞轮60产生的惯性力可用于导引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沿弧形轨迹P1在一第一端点E1与一第二端点E2之间的往复运动。飞轮60通常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例如,用于健身设备的飞轮可为铸铁、钢、铝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所制成,也可以为碳纤维、塑料、陶瓷或其他非金属材料所制成。当曲柄42受到外力驱动而旋转时,飞轮60通常会以更快的转速原地自转,以提供适当的旋转负载及转动惯量,使曲柄42的旋转运动较为稳定平顺,另一方面,飞轮60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可协助曲柄42维持既定的旋转运动,举例来说,当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抬升至第一弧形轨迹P1的最高点(即第二端点E2)时,曲柄42会受飞轮60惯性力的带动而持续绕转,使连杆41的底端45受曲柄42的带动沿圆形轨迹P2持续绕转,而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可在抵达第一弧形轨迹P1的第二端点E2后持续朝第一端点E1移动;当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下降至第一弧形轨迹P1的最低点(即第二端点E1)时,连杆41的底端45会大致位于一相对低点,但因曲柄42持续受到飞轮60惯性力牵引的影响,使得连杆41的底端45会沿圆形轨迹P2持续顺向位移,由此,当使用者使用运动器材100进行运动时,通过飞轮60的设置可使运动过程更为平顺,也可避免绕转单元绕转过程中死点的产生,造成绕转不顺。
当使用者操作本运动器材100进行如图4、图5所示的运动时,使用者需要施予一定力量才足以将摆动件30往使用者身体的方向拉动,同时带动支撑件20往上抬升,也就是说本运动器材100主要是利用使用者本身的重量作为主要的运动阻力,通过运动器材100的连动机构,使用者可反复拉动摆动件30来连动并抬升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进而抬升使用者的臀部来达到全身性的运动效果,飞轮60所提供的惯性力可用于导引导引机构40的绕转运动,以提升前述运动整体的顺畅度,值得一提的是,飞轮60所提供的惯性力的力量只是用于辅助,单凭飞轮60所产生的惯性力不足以抬升支撑件20的支撑部22,也就是说使用者主要还是需要通过自身施力来进行前述反复拉抬的运动。另一方面,飞轮60也可视为一阻力装置,用于提供使用者进行前述运动的另一阻力来源,飞轮60可进一步连接一阻力控制单元70,如图1所示,使用者可通过阻力控制单元70控制飞轮60转动的阻力,进而调整使用者进行前述往复运动的运动阻力,改变运动的难易度。
如图3所示,连杆41、曲柄42及支撑件20的支撑杆24可视为一连杆机构,当支撑杆24相对第一支点23枢摆时,曲柄42会相对第一轴线X1旋转,然而在前述连杆机构运动的过程中,当连杆41与曲柄42成一直线时,前述连杆所传达的推力或拉力,仅能传达于曲柄42的轴心,而无使曲柄42绕其轴心旋转之力,此时即会造成曲柄42死点(dead point)的产生而无法绕转。为了消除上述死点,除了可通过飞轮60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来克服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导引机构40另具有至少一配重块48设置在皮带轮46远离其轴心(即第一轴线X1)的位置上,进而增加皮带轮46旋转的惯性,也可用于克服曲柄42旋转过程中死点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曲柄42相对第一轴线X1绕转至死点(上死点或下死点)时,飞轮60及皮带轮46(包含配重块48)所产生的惯性会协助曲柄42绕转避免于上述死点位置卡住,由此,使用者在操作运动器材100进行前述反复运动时可以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2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基本构成类似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100,即,主要包含一架体210、一支撑件220、一摆动件230、一导引机构240及一飞轮260,支撑件220与摆动件230分别枢设于架体210前端,另具有一连动件250连接支撑件220与摆动件230,使支撑件220与摆动件230彼此相互连动,导引机构240设置在架体210与支撑件220之间,用于导引支撑件220相对架体210的摆动运动,导引机构240同样具有一连杆241及一曲柄242,曲柄242枢设于架体210并可相对架体210绕转,连杆241的一端枢接于支撑件220后端的支撑部222,另一端则枢接曲柄242外端,形成一连杆机构,导引机构240另具有一皮带轮246及一传动皮带247,皮带轮247与曲柄242同轴设置,传动皮带247用于连接飞轮260与皮带轮246,使曲柄242的绕转运动会带动飞轮260转动。本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200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100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外观型态及结构配置上的差异: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架体210具有一位于架体210前端的立架212、一延伸段213、一前支撑脚214及一后支撑脚215,立架212自前支撑脚214上方往上延伸,延伸段213自后支撑脚215上方往上并往前延伸至立架212,使延伸段213下方形成一容置空间;飞轮260设置在架体210的延伸段213下方的容置空间且靠近立架212的位置,也就是说不同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飞轮260设置在架体210前端的位置,而支撑件220具有一支撑杆224及一枢接座226,枢接座226连接在支撑杆224的前端下方并往前延伸枢接于延伸段213前端,使支撑件220可相对架体210枢摆,连接件250的一端枢接摆动件230,另一端则枢接于支撑件220的枢接座226,使支撑件22与摆动件230彼此相互连动。支撑件220的外观形态在此并未做任何限制,只要为一前后延伸的型态即可。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300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基本构成同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200,差异仅在于导引机构340进一步具有一弹力装置349,弹力装置349的一端固定在架体310上,如图8所示,固定在架体310前端的立架312上,而另一端则连接在皮带轮346远离轴心的一位置上,皮带轮346与曲柄342同轴设置于架体310的延伸段313上,当曲柄342相对架体310绕转时,皮带轮346会同步转动并连动飞轮360旋转,同时,皮带轮346也会将飞轮360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传递至曲柄342,进而辅助曲柄342的绕转运动,同先前所述,运动器材300的支撑件320及导引机构340的连杆341与曲柄342构成一连杆机构,除了通过飞轮360的惯性及设置于皮带轮346上的配重块来克服曲柄342绕转死点的问题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弹力装置349更可直接对皮带轮346施力将曲柄342带离死点,在本较佳实施中,弹力装置349为一弹力绳,前述弹力绳的一端绑固于架体前端,另一端则连接至皮带轮346外侧,前述弹力绳可在皮带轮346旋转时提供一弹力,导引皮带轮346转动至一特定位置,避开曲柄342的死点位置。
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400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其基本构成同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100,差异仅在于导引机构440具有一第一曲柄442、第二曲柄442’、第一连杆441及第二连杆441’,第一曲柄442及第二曲柄442’依一轴线分别枢设于架体410的左右二侧,第一连杆441具有一底端枢接于第一曲柄442的外端,使其可随第一曲柄442沿一圆形轨迹绕转,及一顶端枢接于支撑件420的支撑部422,以导引支撑件420的支撑部422相对架体410的摆动运动;第二连杆441’具有一端枢接于摆动件430底端及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曲柄442’的外端,第二连杆441’可视为一用于连动支撑件420及摆动件430的连动件,但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支撑件420与摆动件430并非通过第二连杆441’直接连接而彼此相互连动,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摆动件430是通过第二曲柄442’、第一曲柄442与第一连杆441的连接与支撑件420产生连动,第一曲柄442与第二曲柄442’之间的夹角固定在一特定角度,当摆动件430相对架体410前后摆动时,第二连杆441’会带动第二曲柄442’绕转,同时第一曲柄442会带动连杆441的底端沿前述圆形轨迹绕转,而连杆441的顶端会抵顶支撑件420,使支撑件420的支撑部422沿相对架体410的一弧形轨迹在一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此外,运动器材400同样具有一飞轮460连接导引机构440,飞轮460可提供一惯性力辅助前述往复运动的进行,也可作为一阻力装置供使用者改变不同的运动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器材可供使用者反复进行模拟骑马或手脚同步的划船运动,通过飞轮惯性的辅助,使整个运动过程更为流畅,也可供使用者长时间的进行前述反复运动,进而提升心肺功能,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同时强化身体的协调性。
以上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由此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做的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构成其他可实施的型态且具有相同效果的,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畴内。

Claims (10)

1.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架体,设置于一平面上;
一支撑件,具有一位于前端的第一枢接部及一位于后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接部以一第一支点枢接在所述架体的前端,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能以所述第一支点为轴心相对所述架体沿一弧形轨迹运动;
一摆动件,具有一位于顶端的扶手部、一位于底端的踩踏部及一位于所述扶手部与踩踏部之间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以一第二支点枢接在所述架体的前端,使所述摆动件的扶手部及踩踏部能以所述第二支点为中心相对所述架体摆动;
一连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摆动件之间,用于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摆动件产生连动;
一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导引机构具有一连杆及一绕转单元,所述连杆具有一顶端与所述支撑件枢接及一底端与所述绕转单元枢接,所述绕转单元依一第一轴线枢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于导引所述连杆的底端沿一环绕所述第一轴线的圆形轨迹运动,当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时,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会受所述连杆的导引沿所述弧形轨迹在一第一端点与一第二端点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用于支撑一使用者,当使用者施力使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第二支点的摆动时,所述摆动件会连动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点摆动,同时所述连杆的底端会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相对所述架体在所述弧形轨迹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还有一飞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飞轮与所述导引机构相连接,所述绕转单元的绕转运动会带动所述飞轮转动,使所述飞轮产生一惯性力协助使用者进行所述往复运动,所述惯性力用于导引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沿所述弧形轨迹在所述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连接一阻力控制单元,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飞轮转动的阻力,进而调整使用者进行所述往复运动的运动阻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转单元具有一曲柄及一曲柄轴,所述曲柄轴依所述第一轴线枢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曲柄固接于所述曲柄轴的一端,所述曲柄的外端与所述连杆的底端枢接,用于导引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进一步具有一皮带轮及一传动皮带,所述皮带轮与所述曲柄轴同轴固接,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所述飞轮与所述皮带轮,当所述曲柄依所述第一轴线绕转时,所述皮带轮会连动所述飞轮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进一步具有至少一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皮带轮,用于增加所述皮带轮旋转的惯性,进而导引所述曲柄的绕转运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弹力装置,所述弹力装置具有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前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皮带轮上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位置,所述弹力装置能在所述皮带轮旋转时提供一弹力,导引所述皮带轮旋转至一特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支点的位置,使所述摆动件的第二枢接部高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具有一第一端枢接枢接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接部与支撑部之间及一第二端枢接在所述摆动件的第二枢接部与踩踏部之间,用于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摆动件产生连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转单元具有一第一曲柄及一第二曲柄,所述第一及第二曲柄依所述第一轴线枢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曲柄的外端与所述连杆的底端枢接,用于导引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所述连动件的一端枢接在所述第二曲柄的外端,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摆动件的底端,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之间的夹角固定在一特定角度,当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第二支点的摆动时,所述连动件会带动所述第二曲柄绕转,同时所述第一曲柄会带动所述连杆的底端沿所述圆形轨迹绕转,而所述连杆的顶端会抵顶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点摆动,使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沿着所述弧形轨迹在所述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往复运动。
CN201921518832.7U 2019-09-12 2019-09-12 运动器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832.7U CN210813823U (zh) 2019-09-12 2019-09-12 运动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832.7U CN210813823U (zh) 2019-09-12 2019-09-12 运动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823U true CN210813823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883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823U (zh) 2019-09-12 2019-09-12 运动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6811B (zh) 具多種運動型態的複合式運動機
US5836855A (en) Recumbent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CN201415026Y (zh) 一种仿骑马的脚踏健身车
US7591762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7601102B2 (en) Gymnastic machine
US6017295A (en) Recumbent mobile exercise apparatus
US7427256B2 (en) Oscillated fitness bicycle structure
JP3199084U (ja) 運動用器具
US10328302B2 (en) Rock climbing machine
US10716965B2 (en) Exercise machine
US10828529B1 (en) Exercise machine
JP4688174B2 (ja) 振り子ストライディング・エクササイズ装置(pendulumstridingexerciseapparatus)
CN210813823U (zh) 运动器材
US20210220697A1 (en) Realistic sloping simulation device for fitness equipment
CN210057272U (zh) 运动设备
TW201318669A (zh) 坐式橢圓機
TWM608371U (zh) 健身器材的往復式傳動構造
TWI626073B (zh) Sports Equipment
TWI336629B (zh)
TWM591424U (zh) 可調整步幅的登山機
JP3202231U (ja) 運動用器具
TWM576063U (zh) 運動設備
TWI638672B (zh) Sports Equipment
TWI672167B (zh) 可供進行腿部運動的運動器材
JP3114683U (ja) 歩幅調整可能な楕円運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