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756U - 一种握力刺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握力刺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756U
CN210813756U CN201921523145.4U CN201921523145U CN210813756U CN 210813756 U CN210813756 U CN 210813756U CN 201921523145 U CN201921523145 U CN 201921523145U CN 210813756 U CN210813756 U CN 210813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finger
ball
elasticity
soft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31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家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ng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ng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ng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ng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31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握力刺球,包括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绕着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周的中轴线固定连接有一布带圈,所述布带圈上固定连接有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的固定带和5个用于固定手指的粘扣带,所述固定带和粘扣带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手掌和手指的分布规律,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一体成型的凸起小刺。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老年人、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锻炼手掌、手指肌力,改善血液的循环,辅助病人进行手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Description

一种握力刺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握力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握力刺球。
背景技术
现有老年人、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的身体神经相对比较衰弱,四肢反应迟钝,目前多采用按摩康复为主,作用于被按摩部位的肌肉康复,属于被动康复,而这种康复对病人的人脑反应意识/神经中枢的帮助太小,对意识反应康复时间过长,显然病人需要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才会对病情有所帮助。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辅助病人实现康复训练的器材少之又少,使得患者的康复训练时常陷入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握力刺球,能够适用于老年人、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锻炼手掌、手指肌力,改善血液的循环,辅助病人进行手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握力刺球,包括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绕着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周的中轴线固定连接有一布带圈,所述布带圈上固定连接有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的固定带和5个用于固定手指的粘扣带,所述固定带和粘扣带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手掌和手指的分布规律,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一体成型的凸起小刺。
优选地,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和凸起小刺均为TPR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的直径为6~10厘米。
优选地,所述布带圈的宽度为0.8厘米。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宽度为1.2厘米,所述固定带的连接处一边设有魔术贴圆毛子面,另一边设有魔术贴刺毛母面,通过魔术贴圆毛子面和魔术贴刺毛母面将固定带连接起来。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握力刺球配合使用的手指拉力绳,所述手指拉力绳包括一体成型的指环和拉力绳。
优选地,所述手指拉力绳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用于指腕关节训练、上肢肌力训练、防止指关节挛缩,并有效促进手部血流循环;此外,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通过手抓压球体后,利用球体自身反弹力复位,抓压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上设计的凸起小刺可以刺激手掌神经,通过刺激神经线进而刺激大脑,使大脑得到不断的活跃刺激,加快意识复苏,同时锻炼了整个手肌肉、骨骼、关节,恢复肌能;此外,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带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于手掌心,由于固定带是通过魔术贴连接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手掌大小的人群,适用性更强,通过粘扣带可以将使用者的手指也和软体弹性手握球体进行连接,这样更加能够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心,便于使用者在握力训练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不会掉落或移位进而影响正常的握力训练,粘扣带的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手指尺寸,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手指尺寸去调节粘扣带固定手指的松紧程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刺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握力刺球,包括软体弹性手握球体1,绕着软体弹性手握球体1外周的中轴线固定连接有一布带圈2,布带圈2上固定连接有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的固定带3和5个用于固定手指的粘扣带4,固定带3和粘扣带4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手掌和手指的分布规律,软体弹性手握球体1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一体成型的凸起小刺11。
本实施例中,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通过手抓压球体后,利用球体自身反弹力复位,抓压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上设计的凸起小刺可以刺激手掌神经,通过刺激神经线进而刺激大脑,使大脑得到不断的活跃刺激,加快意识复苏,同时锻炼了整个手肌肉、骨骼、关节,恢复肌能。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带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于手掌心,由于固定带是通过魔术贴连接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手掌大小的人群,适用性更强,通过粘扣带可以将使用者的手指也和软体弹性手握球体进行连接,这样更加能够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心,便于使用者在握力训练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不会掉落或移位进而影响正常的握力训练,粘扣带的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手指尺寸,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手指尺寸去调节粘扣带固定手指的松紧程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可选的,软体弹性手握球体1和凸起小刺11均为TPR材料制作而成。TPR材料的弹性大,耐磨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复原性、使用寿命长而且价格适中。
可选的,软体弹性手握球体1的直径为6~10厘米。上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握力刺球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特殊人群的手掌大小。
可选的,布带圈2的宽度为0.8厘米。
可选的,固定带3的宽度为1.2厘米,固定带3的连接处一边设有魔术贴圆毛子面51,另一边设有魔术贴刺毛母面52,通过魔术贴圆毛子面51和魔术贴刺毛母面52将固定带连接起来。由于使用者一般为康复中的病人,手部灵活性较差,常用的握力球在使用时可能从使用者手中掉落,故使用固定带将握力球固定在手上,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固定带的宽度适中,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的手造成勒紧感,舒适程度得到提升。本实施例的固定带为分开的两段,分别对称固定在布带圈上,通过魔术贴将两段固定带连接起来使得固定带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手掌大小,适用性更强。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握力刺球还包括与握力刺球配合使用的手指拉力绳,手指拉力绳包括一体成型的指环和拉力绳。手指拉力绳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通过上述结构,当握力刺球配合手指拉力绳一起使用时,通过固定带将握力刺球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背上,使用者的手指穿进指环中,拉力绳和粘扣带绑在一起,这样当使用者攥紧手指的时候由于拉力绳的拉力就会对手指肌力进行锻炼,这样本实施例的握力刺球除了可以锻炼握力之外还可以针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肌力锻炼,使用方式多变,作用丰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用于指腕关节训练、上肢肌力训练、防止指关节挛缩,并有效促进手部血流循环;此外,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通过手抓压球体后,利用球体自身反弹力复位,抓压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上设计的凸起小刺可以刺激手掌神经,通过刺激神经线进而刺激大脑,使大脑得到不断的活跃刺激,加快意识复苏,同时锻炼了整个手肌肉、骨骼、关节,恢复肌能;此外,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带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于手掌心,由于固定带是通过魔术贴连接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手掌大小的人群,适用性更强,通过粘扣带可以将使用者的手指也和软体弹性手握球体进行连接,这样更加能够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心,便于使用者在握力训练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不会掉落或移位进而影响正常的握力训练,粘扣带的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手指尺寸,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手指尺寸去调节粘扣带固定手指的松紧程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此外,手指拉力绳与握力刺球配合使用时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背上,将指环套在手指上,将拉力绳与粘扣带绑在一起,使用者做手指弯曲的动作就可以对手指肌力进行锻炼,有效延伸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效果。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包括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绕着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周的中轴线固定连接有一布带圈,所述布带圈上固定连接有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的固定带和5个用于固定手指的粘扣带,所述固定带和粘扣带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手掌和手指的分布规律,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一体成型的凸起小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和凸起小刺均为TPR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的直径为6~1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圈的宽度为0.8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的宽度为1.2厘米,所述固定带的连接处一边设有魔术贴圆毛子面,另一边设有魔术贴刺毛母面,通过魔术贴圆毛子面和魔术贴刺毛母面将固定带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握力刺球配合使用的手指拉力绳,所述手指拉力绳包括一体成型的指环和拉力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握力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拉力绳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CN201921523145.4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握力刺球 Active CN210813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3145.4U CN21081375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握力刺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3145.4U CN21081375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握力刺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756U true CN21081375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3145.4U Active CN21081375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握力刺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36738U (zh) 一种手指康复锻炼器
CN209316452U (zh) 一种骨科使用的手指康复训练器
US10857415B2 (en) Multifunctional therapeutic workout enhancement brace
US20190343205A1 (en) Self-Adjustment Belt with Bumps
US9254406B2 (en) Exercise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04501499U (zh) 指套式握力球
CN210813756U (zh) 一种握力刺球
US20090239723A1 (en) Foot Harness to Aid Athletic Stretching Exercises
JP3145458U (ja) ストレッチ用バンド
JP3094822U (ja) チューブを用いた健康用具
CN211273339U (zh) 一种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CN207203325U (zh) 一种四肢肌肉复健装置
JPH10146375A (ja) ウオーキングとジョギングや筋力トレーニングのときに5ツの健康玉リングを身体につけ全身の筋肉を刺激し健康ツボを刺激しながら、疲れを取り除き、疲れをあとに残さず全身の筋肉を鍛える5ツの健康玉リングの使用方法とその装置と製造方法
CN208212366U (zh) 一种呼吸操锻炼辅助拉伸器
CN202802660U (zh) 一种多功能握力球
CN105662831B (zh) 一种经络拍打养生鞭
CN205796407U (zh) 一种多功能持物带
CN204972828U (zh) 一种健身带
CN213823302U (zh) 一种套式弹力带
CN214597063U (zh) 一种小型康复用手指训练装置
CN219272088U (zh)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械
CN206604112U (zh) 一种健美训练辅助充血训练带
CN220918062U (zh) 一种上肢肌力训练器
CN217697828U (zh) 一种分指握力球
CN220513369U (zh) 一种改进型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62 2201, 2nd floor, building 1, no.6, Nanjiang 2nd Road, Zhujiang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inghuix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62 2201, 2nd floor, building 1, no.6, Nanjiang 2nd Road, Zhujiang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inghuix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