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227U -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227U
CN210813227U CN201920798990.6U CN201920798990U CN210813227U CN 210813227 U CN210813227 U CN 210813227U CN 201920798990 U CN201920798990 U CN 201920798990U CN 210813227 U CN210813227 U CN 210813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ube
respiratory
cavit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89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利梅
李新
努尔阿米娜·铁力瓦尔迪
穆清爽
古丽米热·依力哈木
尼格拉·伊力哈木
李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7989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2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可以灵活为湿润海绵补水来简化湿润海绵的补水流程,因此可以使得吸入氧气的湿度较为恒定,因而增强了辅助呼吸设备的加湿持续性,同时降低了湿润海绵的状态对辅助呼吸设备的影响;包括面罩、加湿装置、连接件、气管、人工呼吸管、单向进气阀、湿润海绵和药物融合装置,加湿装置连接有人工呼吸管和氧气管,人工呼吸管和氧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还包括控制器、调节活塞、动力杆、限位器、限位杆、限位板、限位弹簧、储水瓶、输入管和连接软管,加湿装置设置有壳体,控制器的底端与壳体的顶端连接,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限位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

Description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些为重的病人通常要带上氧气罩吸氧,尤其是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很多时候这些患者的呼吸困难,在抢救的时候要摘下氧气罩进行人工呼吸,这种操作在紧急抢救的过程中非常的麻烦,往往会因为这短时的延误而耽误抢救的时机,还有就是制氧机制造出的氧气比较干燥,患者吸附后很不舒服,且会导致平躺患者的口咽部位分泌物很快干结,从而造成气管阻塞的危险,给抢救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甚至给患者带来了生命危险;并且患者需要直接服药进行治疗无法将药物直接作用与肺部。为此专利号为CN206700487U的专利文献提出一种呼吸内科辅助呼吸设备,该设备是一种可以将治疗药物与呼吸气体融合在一起,对肺部疾病进行快速高效治疗,同时可以为呼吸气体加湿,减少患者痛苦的装置,其在呼吸内科治疗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呼吸内科辅助呼吸设备包括面罩、加湿装置、连接件、气管、人工呼吸管、湿润海绵和药物融合装置,加湿装置连接有人工呼吸管和氧气管,人工呼吸管和氧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人工呼吸管设置在加湿装置与面罩相对的端面上,氧气管设置在加湿装置的侧面上,与人工呼吸管垂直,且氧气管向面罩的下方延伸,加湿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的湿润海绵,面罩上设有连接件,加湿装置的侧面上安装有药物融合装置;现有的呼吸内科辅助呼吸设备使用时,首先保证湿润海绵的湿度,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药物融合装置内加入指定量的药物,然后将面罩套在病人的呼吸部位,然后通过人工呼吸管可以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者通过制氧机为患者进行供氧,此时氧气则携带药物进入至患者的肺部,同时氧气进入至患者体内之前需要穿过湿润海绵,此时氧气则被加湿,因此避免了患者口咽部位分泌物干结;现有的呼吸内科辅助呼吸设备使用中发现,湿润海绵内的水量是一定的,随着氧气不断的通过湿润海绵进入至患者体内,湿润海绵的含水量在逐渐降低,因此使得氧气的湿度则越来越低,因而使得辅助呼吸设备的加湿持续性较差,同时为湿润海绵补水的流程过于繁琐,且会影响到辅助呼吸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灵活为湿润海绵补水来简化湿润海绵的补水流程,因此可以使得吸入氧气的湿度较为恒定,因而增强了辅助呼吸设备的加湿持续性,同时降低了湿润海绵的状态对辅助呼吸设备的影响,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包括面罩、加湿装置、连接件、气管、人工呼吸管、单向进气阀、湿润海绵和药物融合装置,加湿装置连接有人工呼吸管和氧气管,人工呼吸管和氧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人工呼吸管设置在加湿装置与面罩相对的端面上,氧气管设置在加湿装置的侧面上,与人工呼吸管垂直,且氧气管向面罩的下方延伸,加湿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的湿润海绵,面罩上设有连接件,加湿装置的侧面上安装有药物融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调节活塞、动力杆、限位器、限位杆、限位板、限位弹簧、储水瓶、输入管和连接软管,所述加湿装置设置有壳体,所述控制器的底端与壳体的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所述调节活塞与控制腔密封滑动卡装,所述控制腔的右端连通设置有伸缩滑孔,所述动力杆的左端自控制器的右侧滑动穿过伸缩滑孔并且伸入至控制腔内,所述动力杆的左端与调节活塞的右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的顶端左侧与控制腔连通设置有流入孔,所述限位器的底端与控制器的顶端右侧连接,所述限位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底端与伸缩滑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动力杆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自限位腔内滑动穿过限位孔然后继续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弧面,每组限位槽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对应的第二弧面滑动紧贴,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限位板的底端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腔内,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腔的顶端和限位板的顶端紧贴,所述输入管的底端与控制箱的顶端左侧连接,所述控制腔与输入管连通设置有三组进入孔,所述三组进入孔在输入管的底部自左向右均匀排布,所述储水瓶与面罩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储水瓶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补水管,补水管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流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流出管,所述连接软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流出管的输出端和输入管的输入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紧固环、转动杆、支持块、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环与储水瓶的中部固定套装,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紧固环的左部区域底端连接,所述支持块的左端与面罩的右端顶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穿透孔,所述支持块的前端贯穿设置有伸出孔,所述紧固螺栓的前端自转动杆的后侧依次穿过穿透孔和伸出孔并且伸出至支持块的前侧,所述紧固螺母与紧固螺栓的前部区域螺装,所述紧固螺母的后端与支持块的前端紧贴。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显示条,所述动力杆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显示条与卡槽固定卡装,所述显示条的前端设置有档位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的左端与动力杆的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前端贯穿设置有六边型安装孔,所述六边型安装孔与紧固螺母固定卡装。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所述调节旋钮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多组防滑棱。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操控把手,所述操控把手的左端与紧固环的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所述支持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齿环,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区域前端设置有第二齿环,所述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再将面罩套在患者呼吸部位之后,这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拽动动力杆,使得动力杆带动调节活塞在控制器的内部滑动,同时动力杆通过限位槽将限位杆推起来使得限位杆不再对动力杆限位,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拉动动力杆使得调节活塞在控制箱内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此时控制箱通过设定数量的进入孔与输入管连通,因此控制箱此时便通过输入管上侧的连接软管与储水瓶连通,然后储水瓶内的水则依次通过连通软管、输入管以及指定数量的进入孔流入至控制箱的控制腔内,并且控制腔则通过流入孔将水输送至加湿装置内,这时便实现了为湿润海绵的自动补水过程,而且通过控制控制箱的进入孔与输入管的连通数量可以灵活的控制储水瓶为加湿装置内的湿润海绵的补水速度,医护人员选择完毕连通进入孔的数量之后,基本可以实现湿润海绵内含水量的动态平衡,同时限位器内的限位弹簧则通过限位板推动限位杆销入至当前位置的限位槽内,此时限位杆通过卡装在限位槽内为动力杆限位,从而通过灵活为湿润海绵补水简化了湿润海绵的补水流程,因此可以使得吸入氧气的湿度较为恒定,因而增强了辅助呼吸设备的加湿持续性,同时降低了湿润海绵的状态对辅助呼吸设备的影响,增强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活塞和控制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块和转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杆和第二齿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面罩;2、连接件;3、气管;4、人工呼吸管; 5、单向进气阀;6、湿润海绵;7、药物融合装置;8、控制器;9、调节活塞;10、动力杆;11、限位器;12、限位杆;13、限位板;14、限位弹簧;15、储水瓶;16、输入管;17、连接软管;18、壳体;19、控制腔;20、多组限位槽;21、限位腔;22、补水管;23、流出管; 24、紧固环;25、转动杆;26、支持块;27、紧固螺栓;28、紧固螺母;29、显示条;30、拉手;31、调节旋钮;32、多组防滑棱;33、操控把手;34、第一齿环;35、第二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包括面罩1、加湿装置、连接件2、气管3、人工呼吸管4、湿润海绵6 和药物融合装置7,加湿装置连接有人工呼吸管4和氧气管3,人工呼吸管4和氧气管3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人工呼吸管4设置在加湿装置与面罩1相对的端面上,氧气管3设置在加湿装置的侧面上,与人工呼吸管4垂直,且氧气管3向面罩1的下方延伸,加湿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的湿润海绵6,面罩1上设有连接件2,加湿装置的侧面上安装有药物融合装置7;还包括控制器8、调节活塞9、动力杆10、限位器11、限位杆12、限位板13、限位弹簧14、储水瓶 15、输入管16和连接软管17,加湿装置设置有壳体18,控制器8的底端与壳体18的顶端连接,控制器8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19,调节活塞9与控制腔19密封滑动卡装,控制腔19的右端连通设置有伸缩滑孔,动力杆10的左端自控制器8的右侧滑动穿过伸缩滑孔并且伸入至控制腔19内,动力杆10的左端与调节活塞9的右端连接,壳体 18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加湿腔的顶端左侧与控制腔19连通设置有流入孔,限位器11的底端与控制器8的顶端右侧连接,限位器1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21,限位腔21的底端与伸缩滑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限位孔,动力杆10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槽20,限位杆12 的底端自限位腔21内滑动穿过限位孔然后继续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限位杆1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弧面,每组限位槽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对应的第二弧面滑动紧贴,限位杆12的顶端与限位板13的底端连接,限位板13位于限位腔21内,限位弹簧1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腔21的顶端和限位板13的顶端紧贴,输入管16的底端与控制箱的顶端左侧连接,控制腔19与输入管16连通设置有三组进入孔,三组进入孔在输入管16的底部自左向右均匀排布,储水瓶15与面罩1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储水瓶15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补水管22,补水管22上设置有密封盖,流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流出管23,连接软管1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流出管23的输出端和输入管16的输入端连通;首先再将面罩套在患者呼吸部位之后,这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拽动动力杆,使得动力杆带动调节活塞在控制器的内部滑动,同时动力杆通过限位槽将限位杆推起来使得限位杆不再对动力杆限位,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拉动动力杆使得调节活塞在控制箱内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此时控制箱通过设定数量的进入孔与输入管连通,因此控制箱此时便通过输入管上侧的连接软管与储水瓶连通,然后储水瓶内的水则依次通过连通软管、输入管以及指定数量的进入孔流入至控制箱的控制腔内,并且控制腔则通过流入孔将水输送至加湿装置内,这时便实现了为湿润海绵的自动补水过程,而且通过控制控制箱的进入孔与输入管的连通数量可以灵活的控制储水瓶为加湿装置内的湿润海绵的补水速度,医护人员选择完毕连通进入孔的数量之后,基本可以实现湿润海绵内含水量的动态平衡,同时限位器内的限位弹簧则通过限位板推动限位杆销入至当前位置的限位槽内,此时限位杆通过卡装在限位槽内为动力杆限位,从而通过灵活为湿润海绵补水简化了湿润海绵的补水流程,因此可以使得吸入氧气的湿度较为恒定,因而增强了辅助呼吸设备的加湿持续性,同时降低了湿润海绵的状态对辅助呼吸设备的影响,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连接组件包括紧固环 24、转动杆25、支持块26、紧固螺栓27和紧固螺母28,紧固环24 与储水瓶15的中部固定套装,转动杆25的顶端与紧固环24的左部区域底端连接,支持块26的左端与面罩1的右端顶部连接,转动杆 25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穿透孔,支持块26的前端贯穿设置有伸出孔,紧固螺栓27的前端自转动杆25的后侧依次穿过穿透孔和伸出孔并且伸出至支持块26的前侧,紧固螺母28与紧固螺栓27的前部区域螺装,紧固螺母28的后端与支持块26的前端紧贴;通过将紧固螺母在紧固螺栓上旋松,可以通过转动转动杆来改变紧固环上的储水瓶的摆放位置,因此无论患者躺着还是坐着均可以保持储水瓶保持竖直的状态,为储水瓶正常为湿润海绵补水提供了保障,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显示条29,动力杆10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显示条29与卡槽固定卡装,显示条29 的前端设置有档位标识;通过显示条上的档位标识可以使得医护人员更加直观的判断此时控制箱与输入管连通的进入孔的数量,即使得储水箱为湿润海绵的补水速度的调节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拉手30,拉手 30的左端与动力杆10的右端连接;通过拉手使得动力杆的操控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调节旋钮31,调节旋钮31的前端贯穿设置有六边型安装孔,六边型安装孔与紧固螺母28固定卡装;通过调节旋钮使得紧固螺母的转动更加的省力,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调节旋钮31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多组防滑棱32;通过调节旋钮的多组防滑棱增大了调节旋钮圆周侧壁的粗糙度,降低了调节旋钮转动的时候,手与调节旋钮发生滑动的概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还包括操控把手33,操控把手33的左端与紧固环24的右端连接;通过操控把手使得储水瓶的位置调节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支持块26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齿环34,转动杆25的底部区域前端设置有第二齿环35,第一齿环34与第二齿环35啮合;通过第一齿环和第二齿环啮合,有效的降低饿了转动杆在支持块上自行转动的概率,从而增强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保证湿润海绵的湿度,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药物融合装置内加入指定量的药物,然后将面罩套在病人的呼吸部位,这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拽动动力杆,使得动力杆带动调节活塞在控制器的内部滑动,同时动力杆通过限位槽将限位杆推起来使得限位杆不再对动力杆限位,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拉动动力杆使得调节活塞在控制箱内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此时控制箱通过设定数量的进入孔与输入管连通,因此控制箱此时便通过输入管上侧的连接软管与储水瓶连通,然后储水瓶内的水则依次通过连通软管、输入管以及指定数量的进入孔流入至,控制箱的控制腔内,并且控制腔则通过流入孔将水输送至加湿装置内,这时便实现了为湿润海绵的自动补水过程,然后通过人工呼吸管可以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者通过制氧机为患者进行供氧,此时氧气则携带药物进入至患者的肺部,同时氧气进入至患者体内之前需要穿过湿润海绵,此时氧气则被加湿,因此避免了患者口咽部位分泌物干结,而且通过控制控制箱的进入孔与输入管的连通数量可以灵活的控制储水瓶为加湿装置内的湿润海绵的补水速度,医护人员选择完毕连通进入孔的数量之后,基本可以实现湿润海绵内含水量的动态平衡,同时限位器内的限位弹簧则通过限位板推动限位杆销入至当前位置的限位槽内,此时限位杆通过卡装在限位槽内为动力杆限位,通过将紧固螺母在紧固螺栓上旋松,可以通过转动转动杆来改变紧固环上的储水瓶的摆放位置,因此无论患者躺着还是坐着均可以保持储水瓶保持竖直的状态,为储水瓶正常为湿润海绵补水提供了保障。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包括面罩(1)、加湿装置、连接件(2)、气管(3)、人工呼吸管(4)、湿润海绵(6)和药物融合装置(7),加湿装置连接有人工呼吸管(4)和氧气管(3),人工呼吸管(4)和氧气管(3)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人工呼吸管(4)设置在加湿装置与面罩(1)相对的端面上,氧气管(3)设置在加湿装置的侧面上,与人工呼吸管(4)垂直,且氧气管(3)向面罩(1)的下方延伸,加湿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的湿润海绵(6),面罩(1)上设有连接件(2),加湿装置的侧面上安装有药物融合装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8)、调节活塞(9)、动力杆(10)、限位器(11)、限位杆(12)、限位板(13)、限位弹簧(14)、储水瓶(15)、输入管(16)和连接软管(17),所述加湿装置设置有壳体(18),所述控制器(8)的底端与壳体(18)的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8)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腔(19),所述调节活塞(9)与控制腔(19)密封滑动卡装,所述控制腔(19)的右端连通设置有伸缩滑孔,所述动力杆(10)的左端自控制器(8)的右侧滑动穿过伸缩滑孔并且伸入至控制腔(19)内,所述动力杆(10)的左端与调节活塞(9)的右端连接,所述壳体(18)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的顶端左侧与控制腔(19)连通设置有流入孔,所述限位器(11)的底端与控制器(8)的顶端右侧连接,所述限位器(1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21),所述限位腔(21)的底端与伸缩滑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动力杆(10)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槽(20),所述限位杆(12)的底端自限位腔(21)内滑动穿过限位孔然后继续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杆(1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弧面,每组限位槽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对应的第二弧面滑动紧贴,所述限位杆(12)的顶端与限位板(13)的底端连接,所述限位板(13)位于限位腔(21)内,所述限位弹簧(1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腔(21)的顶端和限位板(13)的顶端紧贴,所述输入管(16)的底端与控制箱的顶端左侧连接,所述控制腔(19)与输入管(16)连通设置有三组进入孔,所述三组进入孔在输入管(16)的底部自左向右均匀排布,所述储水瓶(15)与面罩(1)的右端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储水瓶(15)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补水管(22),补水管(22)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流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流出管(23),所述连接软管(1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流出管(23)的输出端和输入管(16)的输入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紧固环(24)、转动杆(25)、支持块(26)、紧固螺栓(27)和紧固螺母(28),所述紧固环(24)与储水瓶(15)的中部固定套装,所述转动杆(25)的顶端与紧固环(24)的左部区域底端连接,所述支持块(26)的左端与面罩(1)的右端顶部连接,所述转动杆(25)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穿透孔,所述支持块(26)的前端贯穿设置有伸出孔,所述紧固螺栓(27)的前端自转动杆(25)的后侧依次穿过穿透孔和伸出孔并且伸出至支持块(26)的前侧,所述紧固螺母(28)与紧固螺栓(27)的前部区域螺装,所述紧固螺母(28)的后端与支持块(26)的前端紧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条(29),所述动力杆(10)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显示条(29)与卡槽固定卡装,所述显示条(29)的前端设置有档位标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30),所述拉手(30)的左端与动力杆(10)的右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旋钮(31),所述调节旋钮(31)的前端贯穿设置有六边型安装孔,所述六边型安装孔与紧固螺母(28)固定卡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31)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多组防滑棱(3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控把手(33),所述操控把手(33)的左端与紧固环(24)的右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块(26)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齿环(34),所述转动杆(25)的底部区域前端设置有第二齿环(35),所述第一齿环(34)与第二齿环(35)啮合。
CN201920798990.6U 2019-05-25 2019-05-25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8990.6U CN210813227U (zh) 2019-05-25 2019-05-25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8990.6U CN210813227U (zh) 2019-05-25 2019-05-25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227U true CN210813227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899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227U (zh) 2019-05-25 2019-05-25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8020A (zh) * 2022-11-18 2023-03-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8020A (zh) * 2022-11-18 2023-03-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
CN115738020B (zh) * 2022-11-18 2023-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216413A (en) Portable artificial respirator
US3097642A (en) Face mask
CN108030989B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高效人工呼吸装置
US5280780A (en) Oxygen delivery and conserving device
CN210813227U (zh)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CN105147489B (zh) 多功能麻醉床
CN106178214A (zh) 一种婴儿用呼吸罩
CN211561450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器
CN219148860U (zh) 一种抢救用呼吸装置
CN107596526A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呼吸护理装置
CN112121275A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
CN209137650U (zh) 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
CN110681027A (zh) 一种可防止麻醉气体逸出的封闭式麻醉面罩
CN214158216U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辅助吸氧装置
CN109431776A (zh) 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
CN204798542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CN21132764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209827897U (zh) 一种呼吸机气管的加热管套及呼吸机
CN208405671U (zh) 一种医用吸氧面罩
CN215841011U (zh) 一种大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105498057A (zh) 呼吸器
CN207055708U (zh) 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
CN110917454A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辅助吸氧装置
CN213285120U (zh) 雾化面罩
CN2251658Y (zh) 家庭吸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