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1775U -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 Google Patents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1775U
CN210811775U CN201921241972.4U CN201921241972U CN210811775U CN 210811775 U CN210811775 U CN 210811775U CN 201921241972 U CN201921241972 U CN 201921241972U CN 210811775 U CN210811775 U CN 210811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sthesis
ankle
replacement implant
implant according
fix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19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峰
陈晋伟
刘崇兵
王建雄
林志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2419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1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1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1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置换植入器,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包括置换假体组件,置换假体组件具有用于在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一螺钉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用于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二螺钉的第二固定孔。踝关节置换植入器能够在手术前根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自由选择植入器的入路方式,使用范围广,成本低,且能够增加手术成功率。

Description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背景技术
当前踝关节融合术和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疾病,如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主流术式,然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较差,因此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成为较受欢迎的治疗手段,应用逐渐增多。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踝关节皆为全踝关节置换,即对胫骨远端和距骨近端关节面全部进行置换。
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踝关节置换手术存在如下缺点:
现有的踝关节置换植入件适用范围小,增加手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能够在手术前根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自由选择植入器的入路方式,使用范围广,成本低,且能够增加手术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包括:
置换假体组件,所述置换假体组件具有用于在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一螺钉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用于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二螺钉的第二固定孔。
可选的:
所述置换假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胫骨假体、衬垫以及距骨假体,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所述胫骨假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距骨假体上。
可选的:
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可选的:
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可选的:
所述胫骨假体具有两个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配合弧面和第一连接面,所述两个侧面均位于所述第一配合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且均与所述第一配合弧面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弧面上以及一个所述侧面上;所述衬垫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
可选的:
所述距骨假体具有相对的第二配合弧面以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配合弧面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面上,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二配合弧面的一端相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端更靠近所述距骨假体的中部;所述衬垫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可选的:
所述踝关节置换植入器还包括可伸缩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胫骨假体连接。
可选的:
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柱段以及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与所述第二柱段螺接,以调节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所述第一柱段与所述胫骨假体连接。
可选的:
所述第一柱段与所述胫骨假体螺接。
可选的:
所述踝关节置换植入器还包括防旋螺钉,所述防旋螺钉贯穿所述第二柱段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柱段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包括置换假体组件,置换假体组件具有用于在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一螺钉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用于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二螺钉的第二固定孔。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手术过程中,假使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前,发现病人已经具有采用前方手术入路的内固定病史,存在手术疤痕,如果按照前方手术入路,可能会造成伤口不愈合,假体外露,假体感染甚至截肢。此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置换假体组件,具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手术入路方式,在前方手术入路受阻时,还可以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成功率,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用范围广,手术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侧方手术入路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前方手术入路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胫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距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假体防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前方手术入路的应用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侧方手术入路的一应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的侧方手术入路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图标:001-踝关节置换植入器;100-置换假体组件;110-胫骨假体;111-第一侧面;112-第一配合弧面;113-第一连接面;114-第一卡槽;115-螺接孔;116-第一固定孔;120-衬垫;121-中间连接面;122-中间配合弧面;123-第一卡接凸起;124-第二卡槽;130-距骨假体;131-第二配合弧面;132-第二连接面;133-第三卡槽;134-凸部;135-第二固定孔;136-第二卡接凸起;140-假体防旋件;141-第一卡接部;142-第二卡接部;200-第一螺钉;300-第二螺钉;400-连接柱;410-第一柱段;420-第二柱段;500-防旋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8-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适用于植入病人的踝关节处替换损坏的踝关节的部位,使患者能够正常行走。该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能够根据病人的病情现场选取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病人的痛苦,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包括置换假体组件100,置换假体组件100具有用于在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一螺钉200的第一固定孔116,以及用于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二螺钉300的第二固定孔135。
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在手术过程中,假使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前,发现病人已经具有采用前方手术入路的内固定病史,存在手术疤痕,如果继续按照前方手术入路,可能会造成伤口不愈合,假体外露,假体感染甚至截肢。此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置换假体组件100,具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手术入路方式,在前方手术入路受阻时,还可以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成功率,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
显然,假使在进行手术前,发现病人已经具有采用侧方手术入路的内固定病史,存在手术疤痕,如果继续按照侧方手术入路,可能会造成伤口不愈合,假体外露,假体感染甚至截肢,存在较大的风险,此时,可以选择前方手术入路。换句话说,现有的踝关节植入器手术入路单一,即要么设计为前方手术入路式植入器,或者设计为侧方手术入路式植入器,假使在手术过程中发现采用前方手术入路具有较大风险时,需要更换为侧方手术入路的植入器,降低手术效率,增加成本。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用范围广,手术成功率高。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中,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还包括第一螺钉200、第二螺钉300以及可伸缩的连接柱400。可伸缩的连接柱400与置换假体组件100连接,用于增强置换假体组件100与人体的结合牢固性。第一螺钉200用于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穿过第一固定孔116并螺接于人体内,第二螺钉300用于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穿过第二固定孔135并螺接于人体内,用于实现置换假体组件100与人体的结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置换假体组件100包括胫骨假体110、衬垫120、距骨假体130以及可选择使用的假体防旋件140。胫骨假体110、衬垫120以及距骨假体130依次连接,胫骨假体110和衬垫120活动连接,衬垫120和距骨假体130活动连接,能够模拟人体踝关节的正常运动。当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可以将假体防旋件140从侧方植入到距骨假体130上并与人体紧密连接,增强距骨假体130的连接牢固性。
请参阅图4,胫骨假体110具有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图中未示出)以及相对的第一配合弧面112和第一连接面113,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均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与第一连接面113之间,且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均与第一配合弧面112以及第一连接面113连接,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沿第一配合弧面112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第一配合弧面112沿垂直于胫骨假体110长度方向的截面轮廓大致为半圆弧。第一连接面113为矩形面,第一连接面113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14,第一卡槽114可以是燕尾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14还可以是T形槽等。第一卡槽114为通槽,第一卡槽114的长度方向沿胫骨假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衬垫120与第一连接面113连接。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均为半圆形。胫骨假体110上还设置有螺接孔115,螺接孔115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的方向贯穿第一配合弧面112和第一安装面,螺接孔115大致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的中部位置。
第一固定孔116设置于胫骨假体110上,第一固定孔116的一端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第一固定孔116的另一端可以位于第一侧面111上或者第二侧面上,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固定孔116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和第一侧面111上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固定孔116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第一固定孔116可以是圆柱形孔或者方柱形孔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6为圆柱形孔。由于第一固定孔116的一端位于第一侧面111上,第一固定孔116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上,也即第一固定孔116的中轴线为斜线,第一固定孔116位于第一侧面111上的形状轮廓为椭圆形,第一固定孔116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的形状轮廓为椭圆形。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由于第一固定孔116为倾斜设置,便于第一螺钉200穿过第一固定孔116并且植入人体内。第一固定孔11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孔116沿胫骨假体1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对称排布。每个第一固定孔116位于第一配合弧面112的端口相对于位于第一侧面111上的端口沿胫骨假体110的宽度方向更加靠近外侧,在安装第一螺钉200时,避免第一螺钉200与连接于胫骨上的连接柱400产生干涉。
请参阅图5,衬垫120包括相对的中间连接面121以及中间配合弧面122,中间连接面121大致呈矩形,中间连接面12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14配合的第一卡接凸起123,第一卡接凸起123可以是与第一卡槽114配合的燕尾形凸起。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凸起123还可以是与第一卡槽114配合的T形凸起。中间配合弧面122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轮廓为圆弧。中间配合弧面12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124,第二卡槽124为通槽,第二卡槽124的长度沿中间配合弧面122的周向延伸。
可选的,衬垫120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6,距骨假体1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弧面131以及第二连接面132。第二配合弧面131沿垂直于距骨假体1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轮廓为圆弧形,第二配合弧面131上设置有供假体防旋件140卡接配合的第三卡槽133,第三卡槽133为通槽且第三卡槽133的长度沿距骨假体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卡槽133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轮廓为优弧,能够与假体防旋件140进行卡接。第三卡槽13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槽1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卡槽133平行间隔设置。第二连接面132为弧形面,第二连接面132的弧度与第一连接面113的弧度相等,第二连接面13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凸起136,第二卡接凸起136的长度沿第二连接面132的周向延伸,第二卡接凸起136位于第二连接面132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衬垫120与距骨假体130通过第二卡槽124与第二卡接凸起136沿第二连接面132的周向滑动配合。距骨假体130沿其周向的一侧设置有凸部134,第二固定孔135设置于凸部134上。第二固定孔135可以是圆柱形孔或者方柱形孔。凸部134具有与第二连接面132对应的第一面以及与第二配合弧面131对应的第二面,第二固定孔135位于第一面上的位置相较于第二固定孔135位于第二面上的位置沿距骨假体130的周向更加靠近距骨假体130的外侧,手术过程中,从斜上方将第二螺钉300插入到第二固定孔135中,插入操作更加方便,不易与人体部位产生干涉,便于距骨假体130的固定。
请参阅图7,假体防旋件140包括相连的第一卡接部141和第二卡接部142,第一卡接部141和第二卡接部142的横断面形状均为优弧,第一卡接部141与第三卡槽133卡接配合。第二卡接部142与人体卡接配合。
请参阅图1-图3,连接柱400为伸缩结构,也即连接柱400的长度可调,适应范围广。连接柱400包括相连的第一柱段410以及第二柱段420,第一柱段410与第二柱段420沿第一柱段410或者第二柱段420的长度方向滑动配合。第一柱段410与胫骨假体110上的螺接孔115螺接,第二柱段420可以相对于第一柱段410滑动,以调整连接柱400的整体长度。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柱段410与胫骨假体110可以采用焊接、粘接或者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柱段410为套筒,第二柱段420为圆柱形杆,第二柱段420螺接在第一柱段410内。在手术前,调整连接柱400的长度至最小长度,能够缩小植入器整体的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植入完成后,再调整连接柱400的长度至合适长度即可。
可选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还包括防旋螺钉500。第二柱段420上设置有防旋孔,手术过程中,将防旋螺钉500穿设在防旋孔中,提高植入器与人体的结合牢固性。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将置换器从人体侧方植入,并将第一螺钉200固定在第一固定孔116中,且将假体防旋件140插入在距骨假体130上的第三卡槽133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连接柱400的长度,增强牢固性。此外,侧方手术入路时,可以选择利用连接柱400进行植入器的髓内固定,而不采用第一螺钉200,采用连接柱400固定时,可以按需调整连接柱400的长度,固定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好。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将置换器从人体前方植入,并将第二螺钉300固定在第二固定孔135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连接柱400的长度,增强牢固性。此外,前方手术入路时,可以选择利用假体防旋件140进行植入器的固定,而不采用第二螺钉300,植入器固定方式选择性广,手术更加灵活。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其能够在手术前根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自由选择植入器的入路方式,使用范围广,成本低,且能够增加手术成功率。换句话说,踝关节置换植入器001同时具有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第一种侧方手术入路,通过距骨假体侧方定位销以及胫骨假体零切迹螺钉或胫骨髓内固定柱髓内固定柱远端有抗旋结构)进行配合使用实现侧方固定;第二种前方手术入路,通过距骨假体前零切迹螺栓以及胫骨假体髓内固定柱(髓内固定柱远端有抗旋结构)进行配合使用实现前方入路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包括置换假体组件,所述置换假体组件具有用于在采用侧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一螺钉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用于在采用前方手术入路时穿设第二螺钉的第二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换假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胫骨假体、衬垫以及距骨假体,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所述胫骨假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距骨假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胫骨假体具有两个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配合弧面和第一连接面,所述两个侧面均位于所述第一配合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且均与所述第一配合弧面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弧面上以及一个所述侧面上;所述衬垫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骨假体具有相对的第二配合弧面以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配合弧面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面上,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二配合弧面的一端相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端更靠近所述距骨假体的中部;所述衬垫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踝关节置换植入器还包括可伸缩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胫骨假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柱段以及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与所述第二柱段螺接,以调节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所述第一柱段与所述胫骨假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柱段与所述胫骨假体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踝关节置换植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踝关节置换植入器还包括防旋螺钉,所述防旋螺钉贯穿所述第二柱段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柱段转动。
CN201921241972.4U 2019-07-30 2019-07-30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Active CN210811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1972.4U CN210811775U (zh) 2019-07-30 2019-07-30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1972.4U CN210811775U (zh) 2019-07-30 2019-07-30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1775U true CN210811775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1972.4U Active CN210811775U (zh) 2019-07-30 2019-07-30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17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4023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CN113768671A (zh) * 2021-11-11 2021-12-10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踝关节假体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4023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CN113768671A (zh) * 2021-11-11 2021-12-10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踝关节假体组件
CN113768671B (zh) * 2021-11-11 2022-04-19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踝关节假体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45255C (en) Targeting assembly for a compression nail system
US11779381B2 (en) Bone fixation system, assembly, implants, devices, alignment guid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80091197A1 (en) Plate for fixing the bones of a joint, in particular a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CA2049950C (en) Joint prosthesis
EP2635239B1 (en) Prosthetic device with multi-axis dual bearing assembly
CN210811775U (zh)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JPH09549A (ja) 楕円ドーム形の膝蓋骨プロテーゼ
EP2906129A1 (en) Bone shorten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180221034A1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Connec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Distractor, to a Bone
CN110731837A (zh) 一种韧带保留型胫骨肿瘤组配式半膝关节假体
US20220339005A1 (en) Joint replacement alignment guid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assembly
NZ548773A (en) Intramedullary nail
KR20210109584A (ko) 단과 대퇴골 보철물, 경골 패드 및 단과 치환 보철물
CN209884292U (zh) 髓内钉
CN109464213A (zh) 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
CN109009576B (zh) 单髁式膝关节假体
CN107693167B (zh) 胫骨衬垫假体及胫骨假体和人工膝关节
CN109157309A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113633441A (zh) 一种保留下尺桡关节功能的全反式腕关节假体
CN209316155U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110584764A (zh) 胫骨固定装置
CN110314023A (zh) 踝关节置换植入器
CN111202574A (zh) 一种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
CN215688798U (zh) 保留下尺桡关节功能的全反式腕关节假体
CN110840633A (zh) 手指关节植入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200135 Room 202, building 4, No. 590, Ruiqing Road, east zone of Zhangjiang High tech industr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a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 Shanbian Hongdong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