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1302U -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1302U
CN210811302U CN201921458572.9U CN201921458572U CN210811302U CN 210811302 U CN210811302 U CN 210811302U CN 201921458572 U CN201921458572 U CN 201921458572U CN 210811302 U CN210811302 U CN 210811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mach
bag
esophagus
gas injec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85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佰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4585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1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1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1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卫生应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本实用新型胃囊和食道囊均设置于胃管的中部;胃囊注气管的一端连通胃囊,食道囊注气管的一端连通食道囊,食道囊相对的两面和胃囊相对的两面均为设置有凹槽的凹面结构;胃囊注气管的另一端和食道囊注气管的另一端均为设置有通气阀的注气端,食道囊注气管及其连通的食道囊内真空设置,胃囊注气管及其连通的胃囊内真空设置;胃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螺纹状连接头,螺纹状连接头靠近食道囊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免使用前注气检测,自带锁止装置,可不用移除负压引流器直接注药,食道囊及胃囊体积明显减小而又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卫生应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用品不断更新,一次性三腔二囊管已广泛性应用在临床医疗中,一次性三腔二囊管是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紧急救治应用最广泛的止血工具,止血效果明显,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当前临床使用的三腔二囊管种类繁多,品质、构造参差不齐。三腔二囊管必须具备下述一些功能:如压迫止血功能、引流功能、连接测压功能。然而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目前使用的一次性三腔二囊管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之处,亟需通过改良创新,可以使其品质和性能得到提升,更利于临床操作,从而更有效的救治急性消化道出血,挽救生命,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现如今普遍使用的三腔二囊管结构通常包含食道囊、胃囊、食管注气管、胃囊注气管、胃肠减压管。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部分产品没有对食管囊、胃囊注气端进行开关、锁止结构设计,三腔二囊注气时操作费时、繁琐且容易漏气,常用止血钳夹闭,散乱且金属锐器不安全;
2、现有技术使用前需要测试是否漏气,即将食管囊、胃囊置于水中检测是否漏气,操作繁琐,且延误抢救时机;
3、现有技术的食管囊和胃囊褶皱、膨出,下管阻力大,增加消化道出血病人下三腔二囊管难度,降低成功率;
4、现有技术的管身较软,插管时使用的力量不容易到达远端,且操作过程中患者头部血流供应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很好地配合,或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导致插人困难,成功率较低;
5、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如需要胃管注药,常需要取下胃肠减压连接管,通过胃管注药,易造成引流液外溢,不安全也不卫生,容易引起污染;
6、现有技术无套装配套,紧急情况下,临时组合,容易配置物品不准确、到位,延误治疗时机。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分别已有一定数量的有关于安装“弹性注气阀”作为止锁装置的研究报道,但国内外均未见可不用对三腔二囊管使用前漏气测试、自带锁止、可不用移除负压引流器直接注药、食道囊及胃囊体积明显减小而又不影响其使用效果的改进型一次性三腔二囊管套装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包括胃管、食道囊、胃囊、胃囊注气管和食道囊注气管,胃管的末端为设置有多个连通孔的胃液吸口端;所述胃囊和食道囊均设置于胃管的中部,且胃囊位于靠近胃液吸口端一侧;所述胃囊注气管的一端连通胃囊,食道囊注气管的一端连通食道囊,食道囊所对应的胃管上和胃囊所对应的胃管上均设置有凹面结构;所述胃囊注气管的另一端和食道囊注气管的另一端均为设置有通气阀的注气端,通气阀进气口一侧的注气端为封口结构,且食道囊注气管及其连通的食道囊内真空设置,胃囊注气管及其连通的胃囊内真空设置,即在使用前食道囊和胃囊均为真空状态;所述胃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螺纹状连接头,螺纹状连接头靠近食道囊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控制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食道囊与对应的通气阀之间的食道囊注气管、食道囊与三通控制器之间的胃管和食道囊与对应的通气阀之间的胃囊注气管外设置有将其包裹为一条管道包裹层。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包裹层上标记有刻度,刻度的读数从食道囊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食道囊和胃囊均由聚亚胺酯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通气阀为医用旋塞二通阀,三通控制器为医用三通控制器。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胃管内设置有沙氏导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根据负压吸引力学和压迫止血原理而研制,三腔二囊管的胃管是利用负压吸引的物理原理,由于负压作用使胃内液体从胃液吸口端引流至体外的负压吸引器内,胃囊和食道囊起初应为抽吸干净食道囊、胃囊内气体,食管囊、胃囊管体外端为封口的盲端状态,保证两个管腔处于真空状态,有利于食道囊和胃囊的贴壁,减少所占体积,在胃囊注气管和食道囊注气管外端均有医用旋塞二通阀锁止装置,于充气后锁止,防止漏气;食道囊所对应的胃管上和胃囊所对应的胃管上均设置有凹面结构,在食道囊、胃囊内处于真空状态下,可以实现食道囊、胃囊紧贴且与凹面结构,以便在非充气状态下减少食道囊和胃囊所占体积,不突出于管道轮廓外或略突出于管道轮廓外,减少下管阻力,使其向下胃管一样顺畅和快捷;胃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螺纹状连接头,便于连接胃肠加压管的胶皮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免使用前注气检测,自带锁止装置,可不用移除负压引流器直接注药,留取标本(取胃液化验),食道囊及胃囊体积明显减小而又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胃管;2-食道囊;3-胃囊;4-胃囊注气管;5-食道囊注气管;6-通气阀;7-螺纹状连接头;8-三通控制器;9-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包括胃管1、食道囊2、胃囊3、胃囊注气管4和食道囊注气管5,胃管1的末端为设置有多个连通孔9的胃液吸口端;所述胃囊3和食道囊2均设置于胃管1的中部,且胃囊3位于靠近胃液吸口端一侧;所述胃囊注气管4的一端连通胃囊3,食道囊注气管5的一端连通食道囊2,食道囊2所对应的胃管1上和胃囊3所对应的胃管1上均设置有凹面结构,即食道囊2所包饶的胃管1上设置有凹面结构,胃囊3所包饶的胃管1上也设置有凹面结构;所述胃囊注气管4的另一端和食道囊注气管5的另一端均为设置有通气阀6的注气端,通气阀6进气口一侧的注气端为封口结构,即胃囊注气管4的注气端和食道囊注气管5的注气端均为封口结构,且食道囊注气管5及其连通的食道囊2内真空设置,胃囊注气管4及其连通的胃囊3内真空设置;所述胃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螺纹状连接头7,螺纹状连接头7靠近食道囊2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控制器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区分使用,可以将食道囊注气管5设置为白色、胃囊注气管4设置为黑色、胃管1设置为红色,食管囊和胃囊上下段粘连方式与无锡市华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8号三腔二囊管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胃囊3和食道囊2均为注满字体时的状态,实际使用前其内部为真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根据负压吸引力学和压迫止血原理而研制,三腔二囊管的胃管是利用负压吸引的物理原理,由于负压作用使胃内液体从胃液吸口端引流至体外的负压吸引器内,胃囊3和食道囊2起初应为抽吸干净食道囊、胃囊内气体,食管囊、胃囊管体外端为封口的盲端状态,保证两个管腔处于真空状态,有利于食道囊和胃囊的贴壁,减少所占体积,在胃囊注气管4和食道囊注气管5外端均有医用旋塞二通阀锁止装置,于充气后锁止,防止漏气;食道囊所对应的胃管上和胃囊所对应的胃管上均设置有凹面结构,在食道囊、胃囊内处于真空状态下,可以实现食道囊、胃囊紧贴且与凹面结构,以便在非充气状态下减少食道囊和胃囊所占体积,不突出于管道轮廓外或略突出于管道轮廓外,减少下管阻力,使其向下胃管一样顺畅和快捷;胃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螺纹状连接头7,便于连接胃肠加压管的胶皮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免使用前注气检测、自带锁止装置、可不用移除负压引流器直接注药、留取标本(取胃液化验),食道囊及胃囊体积明显减小而又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将上述设计的三腔二囊管置于密封套装中,包含新型多功能能三腔二囊管一支、7号和7号半手套各一副、100mL注射器一支(不含注射针头)、胃肠减压器一个、100mL石蜡油一瓶、换药碗1个、纱布2块、医用棉布胶布(滚轴状、长60cm、宽2cm)。
使用方法:该三腔二囊管套装处于密封袋中,使用时打开密封袋,确认食道囊、胃囊处于真空状态及各连接处完好。用石蜡油润滑三腔二囊管表面,从一侧鼻孔插入至喉咽部(16~20cm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如果病人不能配合,则待病人有恶心、呕吐动作时,顺势缓慢插入;如果是神志不清的病人,操作者使患者下巴靠近胸前,缓慢插入,边插边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插至50~60cm处,确定三腔二囊管在胃内,剪除胃囊管体外端(白色),向胃囊内注入气体200-260ml,关闭旋塞二通阀,再向外牵引三腔二囊管,连接血压表,测定压力使压力维持在50-80mmHg之间。用医用棉布胶布于鼻腔根部缠绕,两条胶布呈交叉状缠绕固定鼻翼两侧,以达到气囊压迫的目的。三腔二囊管露出鼻唇部分用黑色油笔画线做标志,以便观察,如不能有效止血,剪除食道囊管体外端(黑色),食管囊内注气80~100ml。调节旋塞二通阀,连接血压表,测定压力使压力维持在80-100mmHg之间。胃肠减压管体外端(红色)连接负压吸引器,调节医用T型三通控制器,联通胃肠减压器。需要拔除时,用100ml注射器抽净食道囊、胃囊压力,关闭旋塞二通阀,并口服石蜡油30ml后,撤出三腔二囊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食道囊2与对应的通气阀6之间的食道囊注气管5、食道囊2与三通控制器8之间的胃管1和食道囊2与对应的通气阀6之间的胃囊注气管4外设置有将其包裹为一条管道包裹层。管道包裹层可以使得整体更像是一根管道,方便插入人体内部,稳定性也更好。优选的,管道包裹层由硅胶制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包裹层上标记有刻度,刻度的读数从食道囊2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也可以说是从胃管的末端向注气端一侧的方向。如图1所示,其刻度应标注到65cm以上,以满足长度需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食道囊2和胃囊3均由聚亚胺酯材料制成。聚亚胺酯材料制成的食道囊2和胃囊3体积更小、弹性更好以及硬度更佳。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通气阀6为医用旋塞二通阀,三通控制器8为医用三通控制器,医用三通控制器应相应配置密封帽。医用标准的阀门更加健康和卫生,和服医用的使用标准。具体的,为便于胃肠减压管引流液体及给药治疗,胃管外端连接医用T型三通控制器,便于注药、抽取标本检验,简化注药操作程序、减少了污染。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胃管1内设置有沙氏导丝,设置方式就像弹簧一个盘状的固定于胃管1内即可,增强三腔二囊管的硬度,还可以在三腔二囊管的外表面预涂硅油,保证下管顺利。沙氏导丝的长度略长于胃肠长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包括胃管(1)、食道囊(2)、胃囊(3)、胃囊注气管(4)和食道囊注气管(5),胃管(1)的末端为设置有多个连通孔(9)的胃液吸口端;所述胃囊(3)和食道囊(2)均设置于胃管(1)的中部,且胃囊(3)位于靠近胃液吸口端一侧;所述胃囊注气管(4)的一端连通胃囊(3),食道囊注气管(5)的一端连通食道囊(2),其特征在于:食道囊(2)所对应的胃管(1)上和胃囊(3)所对应的胃管(1)上均设置有凹面结构;所述胃囊注气管(4)的另一端和食道囊注气管(5)的另一端均为设置有通气阀(6)的注气端,通气阀(6)进气口一侧的注气端为封口结构,且食道囊注气管(5)及其连通的食道囊(2)内真空设置,胃囊注气管(4)及其连通的胃囊(3)内真空设置;所述胃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螺纹状连接头(7),螺纹状连接头(7)靠近食道囊(2)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控制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囊(2)与对应的通气阀(6)之间的食道囊注气管(5)、食道囊(2)与三通控制器(8)之间的胃管(1)和食道囊(2)与对应的通气阀(6)之间的胃囊注气管(4)外设置有将其包裹为一条管道包裹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上标记有刻度,刻度的读数从食道囊(2)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囊(2)和胃囊(3)均由聚亚胺酯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6)为医用旋塞二通阀,三通控制器(8)为医用三通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1)内设置有沙氏导丝。
CN201921458572.9U 2019-09-03 2019-09-03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Active CN210811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572.9U CN210811302U (zh) 2019-09-03 2019-09-03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572.9U CN210811302U (zh) 2019-09-03 2019-09-03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1302U true CN21081130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0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8572.9U Active CN210811302U (zh) 2019-09-03 2019-09-03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1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16691A1 (zh) 医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TWM593840U (zh) 排氣防濺減壓引流袋
CN103519830B (zh) 一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的采血装置
CN213667084U (zh)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CN210811302U (zh) 改进型一次性多功能三腔二囊管
CN106730077B (zh) 一种治疗气胸的装置
CN206434630U (zh) 一种肝胆外科引流装置
CN209751702U (zh) 一种防止胃返流的胃管
CN210644104U (zh) 一种鼻腔止血装置
CN209967190U (zh) 一种腹腔穿刺引液用的恒压排液管
CN208927208U (zh) 一种新型心胸外科护理用气胸急救器
CN113081138A (zh) 一种经鼻腔止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20656108U (zh) 一种定量定压改良式动脉加压袋
CN206454100U (zh) 带观察气囊的导尿管
CN209808446U (zh) 带有单向防返流漏气活瓣的四腔二囊管
CN111134759A (zh) 一种一次性三腔二囊管及制作使用方法
CN21641728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胸腹腔穿刺装置
CN205494638U (zh) 可冲洗式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
CN213220401U (zh) 一种腹腔引流管
CN216394886U (zh) 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
CN217611320U (zh) 一种用于宫腔粘连的装置
CN211723315U (zh) 一种一次性三腔二囊管
CN214859639U (zh) 一种用于肠造瘘口的专用引流管
CN205612511U (zh) 一种腔镜甲状腺气囊式止血引流装置
CN218793253U (zh) 一种防脱落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