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3799U - 尾护套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尾护套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3799U
CN210803799U CN201922221179.4U CN201922221179U CN210803799U CN 210803799 U CN210803799 U CN 210803799U CN 201922221179 U CN201922221179 U CN 201922221179U CN 210803799 U CN210803799 U CN 210803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eath
shell
wall thickness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11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Zcon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Zcon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Zconn Corp filed Critical EZconn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2211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3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3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3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护套及其装置,可装设在一壳套上,此壳套的外表分别具有一凹度、一外凸缘以及一凹面,其中心设置一内阶级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上游设置一导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下游设置一扩孔,该扩孔的尾部由该壳套表面延伸凸出一缩孔,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其中心设置一锥孔贯穿该锥体,该凹部再以紧配合可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该锥体是以可压缩性与体积变形的型态紧配合则设置于该扩孔中,使该尾护套设置在该壳套上,而该锥体是以可压缩性与体积变形的型态紧配合设置于该扩孔,使该锥孔能固定一光纤,同时确保该光纤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

Description

尾护套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护套,特别是指一种理想具有独特性可压缩变形、弹性变形的尾护套。
背景技术
尾纤(pigtail)又叫做尾线,一端有连接头,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实际使用过程中,常用熔纤机将光纤和光纤或光纤和尾纤连接变成一个整体。现有的尾纤预制工序包括:(1)剥纤工序:将光纤一端部外层剥除一段得到裸纤;(2)点胶工序:将已点胶的插芯头安装至插芯架(如图7与图8所示),将插芯架水平移至预定位置,使得插芯头对应套入裸纤中;(3)加热固化工序:使用加热器对已安装光纤的插芯头部加热使得胶水固化;(4)安装散件工序:在固化后光纤的插芯头处套接散件。如图8与图9所示,该插芯头其点胶过少或点胶过多会使光纤内折射率的分布不稳定。现有光纤细软易于弯曲,难以实现精确对接的操作,现有工序使用人工手动操作,其生产效率低下,出错率较高。
现有单模光纤尾纤的同轴封装结构系如中国公告第CN102798948A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包括单模光纤以及同轴;所述单模光纤从同轴的尾锥孔处插入所说的同轴,所述同轴和单模光纤之间的腔体内充满353ND胶水,所说的同轴的尾锥孔开口处填充有353NDT胶水。本发明在同轴体内填充353ND胶水的基础上,在插入的尾锥孔开口处补充353NDT胶水,避免了因353ND胶水在固化过程中释放过多的应力导致石英玻璃裂开的问题;而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填充353ND胶水之间的腔体无法保护部分弯曲的单模光纤。而且353ND胶水保护光纤的长度不可控制。
现有一种防止断纤的尾纤系如中国公告第CN202533625U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在于它包括光纤(1)、704硅胶层(2)、353ND胶层(3)和玻璃管(4);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光纤(1)根部涂覆704硅胶层(2),涂有704硅胶层(2)的光纤(1)穿入灌注有353ND胶层(3)的玻璃管(4)。本实用新型方法能有效避免尾纤(Pigtail)上光纤弯曲受损和断纤,降低尾纤(Pigtail)产品的报废率;而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胶水的固化或应用过程由于存在热膨胀和收缩的关系,这会导致光纤(1)损坏或断裂。
如图10所示,该光纤由胶水的固化后,该光纤细软易于弯曲的特性依旧存在,容易产生第二直径的弯曲半径,进而使光纤的裸纤耦合时的光功率容易泄露、或容易耦合损失。
现有以胶水固化光纤而衍生众多专利,如公告第CN2515689Y、CN2532496Y、CN102798935A、CN105717578A、CN108549130A、CN108594374A、CN108646351A、CN108680992A、CN108761646A、CN110007408A、CN201060286Y、CN201955521U、CN202771029U、CN202771034U、CN203786360U、CN204964812U、CN206818915U、CN208110126U、EP0484167A1、JP2001027718A、JP2001188151A、JP2002156530A、JP2002169063A、JP2002296448A、JP2003161865A、JP2003315615A、JP2004020754A、JP2004054198A、US2002097976A1、US2019278033A1号专利案所提到光纤损坏、折断、无法弯曲、浪费贵重的胶水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一并解决这些问题,相当实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压缩变形、弹性变形等特性的尾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制作简单、安装容易、附着牢固的尾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尾护套能套入光纤或光纤的裸露部分并保护光纤的邻接部分,使光纤通过摩擦力固定在尾护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可弯曲的尾护套,且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包裹一光纤的一段长度,该第二直径封闭该光纤从而彻底地保护了光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护套,用于装设在一壳套上,壳套的外表分别具有一凹度、一外凸缘以及一凹面,壳套中心设置一内阶级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上游设置一导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下游设置一扩孔,该扩孔的尾部由该壳套表面延伸凸出一缩孔,其特征在于:
该尾护套的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该锥孔于该锥体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的孔洞,而该锥孔于该斜圆柱体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第一直径大于该第二直径,该凹部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该锥体则设置于该扩孔中,使该尾护套设置在该壳套上。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内置入该光纤,该锥孔上面的该凹部以紧配合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体积变形形成一止滑面,以将该光纤埋在该锥孔之中。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具有高压缩变形能力,该高压缩变形能力使该尾护套的该锥体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时,使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周围的该锥体同步连带该凹部形成拉伸变形而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具有一低压缩变形能力,该低压缩变形能力让该尾护套的该斜圆柱体使用弹性体塑胶保护该光纤,确保该光纤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尾护套的该斜圆柱体能够同时接受单方向或多方向的冲击负载。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锥孔的该内表面与该锥体的一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至5度之间。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斜圆柱体具有一长度及一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与该最大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2.2至2.6之间。
所述的尾护套,其中:该斜圆柱体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最大管壁厚度与该最小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1.8至2.1之间。
一种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套,其一第一端可供一光纤设置,而一第二端具有一扩孔,该扩孔的尾部由该壳套表面延伸凸出一缩孔;以及
一尾护套,其设置在该第二端上,该尾护套的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该锥孔于该锥体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的孔洞,而该锥孔于该斜圆柱体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凹部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该锥体则设置于该扩孔中,使该尾护套设置在该壳套上。
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中: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内置入该光纤,该锥孔上面的该凹部以紧配合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体积变形形成一止滑面,以将该光纤埋在该锥孔之中。
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中: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具有一高压缩变形能力,该高压缩变形能力使该尾护套其该锥体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时,使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周围的该锥体同步连带该凹部形成拉伸变形而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
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中: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具有一低压缩变形能力,该低压缩变形能力让该尾护套的该斜圆柱体使用弹性体塑胶保护该光纤,确保该光纤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
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中:该锥孔的该内表面与该锥体的该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至5度之间。
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中:该斜圆柱体具有一长度及一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与该最大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2.2至2.6之间。
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中:该斜圆柱体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最大管壁厚度与该最小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1.8至2.1之间。
一种尾护套,其特征在于:其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该锥孔于该锥体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的孔洞,而该锥孔于该斜圆柱体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斜圆柱体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斜圆柱体的长度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与该最大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2.2至2.6之间,该锥孔的该内表面与该锥体的该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至5度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尾护套具有如下的特点:使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的孔洞的周围的该锥体同步连带该凹部形成拉伸变形(stretching deformation)而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的设计来解决在设备或者模块内部缠绕该光纤的问题,以及该尾护套拆卸简单,发生不良时,可以容易拆除检查问题点,减少该尾护套设计的元件在设备或者模块中所使用的次数与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护套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该尾护套的组合前视图;
图3为该尾护套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该尾护套以该锥体准备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的示意图;
图5为该尾护套以该锥体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的示意图;
图6为该尾护套以该锥体设置于该壳套的该扩孔中的示意图;
图7为该尾护套保护该光纤以特定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的示意图;
图8为现有将点胶过少的一插芯头安装至一插芯架的示意图;
图9为现有将点胶过多的一插芯头安装至一插芯架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现有该光纤由胶水的固化后,该光纤容易产生第二直径的弯曲半径,进而使光纤的裸纤耦合时的光功率容易泄露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套;11-凹度;12-外凸缘;13-凹面;14-内阶级孔;15-导孔;16-扩孔;17-缩孔;2-尾护套;21-锥体;22-凹部;23-斜圆柱体;24-锥孔;24a-内表面;25-第一直径;26-第二直径;3-光纤;4-胶水;L1-长度;D1-最大管壁厚度;D2-最小管壁厚度;A1-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及其装置,包括尾护套2,可用于装设在一壳套1,该壳套1由一金属(metal)制成,其外表分别具有一凹度11(concavity)、一外凸缘12(outward flange)以及一凹面13(concave side),该壳套1中心设置一内阶级孔14(internal step hole),该内阶级孔14的一上游设置一导孔15(pilot hole),该内阶级孔14的一下游设置一扩孔16(expanding),该扩孔16的由该壳套1表面延伸(afterbodyextension)凸出一缩孔17(shrinkage cavity)。
该尾护套2由一弹性体塑胶(elastomer plastics)或橡胶所制成,其外表由一锥体21(cone)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22(dent),并从该凹部22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23(oblique cylinder),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24(taper socket)贯穿该尾护套2的本体,该锥孔24的一内表面24a与锥体21的一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A1,该夹角A1例如介于2度至5度之间、5度至10度之间及15度至30度之间,该锥孔24于该锥体21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25的孔洞,而该锥孔24于该斜圆柱体23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26的孔洞,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的直径大于该第二直径26的孔洞,其中例如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最大直径与该第二直径26的孔洞最大直径之间的比值(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最大直径/该第二直径26的孔洞最大直径)介于的1.2倍至1.5倍之间、例如是介于1.4倍至1.8倍之间或例如是介于1.7倍至2倍之间,且该斜圆柱体23具有一长度L1、一最大管壁厚度D1及一最小管壁厚度D2,该长度L1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D1,该长度L1与该最大管壁厚度D1之间的比值(L1/D1)例如是介于2至2.3之间、例如是介于2.2至2.6之间或例如是介于2.5至2.8之间,该长度L1与该最小管壁厚度D2之间的比值(L1/D2)例如是介于4至4.6之间、例如是介于4.4至5.2之间或例如是介于5至5.6之间,而该最大管壁厚度D1与该最小管壁厚度D2之间的比值(D1/D2)例如是介于1.7至1.8之间、例如是介于1.8至2.1之间或例如是介于2至2.3之间,该凹部22再以紧配合设置于该壳套1的该缩孔17当中,而该锥体21是以可压缩性(compactability)与体积变形(volume deformation)的型态紧配合设置于该扩孔16(如图6所示)中,使该锥孔24能固定一光纤3(optical fiber),同时确保该光纤3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其中为了使光纤3装设至该锥孔24内时不受损伤,该锥孔24的该内表面24a为平滑表面。另外,该锥孔24的该内表面24a除了包括平滑表面之外,为了增加该锥孔24与光纤3的固定性,也可将该斜圆柱体23的内部孔洞部分表面改成粗糙表面,使该锥孔24与光纤3的固定性增加,例如光纤3表面与该斜圆柱体23的内部孔洞接触的5%至20%表面改成粗糙表面、例如是10%至30%表面改成粗糙表面或例如是25%至60%表面改成粗糙表面。当然,这些表面可为其他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而在该尾护套2的该锥孔24内置入该光纤3(optical fiber),再于该锥孔24上面的该凹部22以紧配合设置于该壳套1的该缩孔17当中,而体积变形形成一止滑面(non-skidfinish),俾以将该光纤3埋在该锥孔24之中,其中的该光纤3系于一纤芯(core)外包覆一涂覆层(cladding)。而可在该光纤3的两端装设光发射、接收模块及光被动元件等,以凭借该光纤3传送光信号,而可免除电信号传送的缺失。
如图4所示,该尾护套2其中心设置的该锥孔24于该锥体21的该底面形成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而该锥孔24于该斜圆柱体23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26的孔洞,该尾护套2的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具有一高压缩变形(high compressive deformation)能力,如图5所示,该高压缩变形能力使该尾护套2其该锥体21埋入该壳套1内部的该缩孔17时,使该第一直径25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25周围的该锥体21同步连带该凹部22形成拉伸变形(stretching deformation)而埋入该壳套1内部的该缩孔17,既可改变体积保护该缩孔17与该光纤3并于滑顺的置入该壳套1内部的该扩孔16后,利用该高压缩变形能力回复该锥体21的原本形状,同时使该锥体21又能限位卡固在该扩孔16之中;
更进一步说明,如图7所示,该尾护套2的该锥孔24于该斜圆柱体23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26的孔洞,该第二直径26的孔洞24具有一低压缩变形(low compressivedeformation)能力,该低压缩变形能力让该尾护套2的该斜圆柱体23使用弹性体塑胶保护该光纤3,确保该光纤3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该尾护套2的该斜圆柱体23可同时接受单方向或多方向的冲击负载(impact load)、交变负载(alternating load)、可变负载(variable load)、横向负载(transverse load)、弯曲负载(bending load)、推力负载(thrust load)的保护该光纤3以特定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尾护套2具有如下的特点:使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25的孔洞的周围的该锥体21同步连带该凹部22形成拉伸变形(stretching deformation)而埋入该壳套1内部的该缩孔17的设计来解决在设备或者模块内部缠绕该光纤3的问题,以及该尾护套2拆卸简单,发生不良时,可以容易拆除检查问题点,减少该尾护套2设计的元件在设备或者模块中所使用的次数与时间。
又,本实用新型的该尾护套2,其外表由一锥体21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22,并从该凹部22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23,该尾护套2中心设置一锥孔24贯穿该锥体21,该锥孔24于该锥体21的该底面具有一第一直径25的孔洞,而该锥孔24于该斜圆柱体23的该面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斜圆柱体23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D1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长度L1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D1,该斜圆柱体23的该长度L1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D1,该长度L1与该最大管壁厚度D1之间的比值(L1/D1)介于2.2至2.6之间,该锥孔24的一内表面24a与该锥体21的一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A1,该夹角A1介于2度至5度之间。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尾护套,用于装设在一壳套上,壳套的外表分别具有一凹度、一外凸缘以及一凹面,壳套中心设置一内阶级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上游设置一导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下游设置一扩孔,该扩孔的尾部由该壳套表面延伸凸出一缩孔,其特征在于:
该尾护套的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该锥孔于该锥体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的孔洞,而该锥孔于该斜圆柱体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第一直径大于该第二直径,该凹部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该锥体则设置于该扩孔中,使该尾护套设置在该壳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内置入该光纤,该锥孔上面的该凹部以紧配合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体积变形形成一止滑面,以将该光纤埋在该锥孔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具有高压缩变形能力,该高压缩变形能力使该尾护套的该锥体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时,使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周围的该锥体同步连带该凹部形成拉伸变形而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具有一低压缩变形能力,该低压缩变形能力让该尾护套的该斜圆柱体使用弹性体塑胶保护该光纤,确保该光纤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该斜圆柱体能够同时接受单方向或多方向的冲击负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锥孔的该内表面与该锥体的一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至5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斜圆柱体具有一长度及一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与该最大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2.2至2.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护套,其特征在于:该斜圆柱体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最大管壁厚度与该最小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1.8至2.1之间。
9.一种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套,其一第一端可供一光纤设置,而一第二端具有一扩孔,该扩孔的尾部由该壳套表面延伸凸出一缩孔;以及
一尾护套,其设置在该第二端上,该尾护套的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该锥孔于该锥体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的孔洞,而该锥孔于该斜圆柱体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凹部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该锥体则设置于该扩孔中,使该尾护套设置在该壳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内置入该光纤,该锥孔上面的该凹部以紧配合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体积变形形成一止滑面,以将该光纤埋在该锥孔之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该锥孔具有一高压缩变形能力,该高压缩变形能力使该尾护套其该锥体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时,使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因而弯曲空间或弹性变形而造成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周围的该锥体同步连带该凹部形成拉伸变形而埋入该壳套内部的该缩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径的孔洞具有一低压缩变形能力,该低压缩变形能力让该尾护套的该斜圆柱体使用弹性体塑胶保护该光纤,确保该光纤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锥孔的该内表面与该锥体的该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至5度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斜圆柱体具有一长度及一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与该最大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2.2至2.6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护套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斜圆柱体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最大管壁厚度与该最小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1.8至2.1之间。
16.一种尾护套,其特征在于:其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该尾护套中心设置一锥孔,该锥孔于该锥体的该底面形成具有一第一直径的孔洞,而该锥孔于该斜圆柱体的对应面形成具有一第二直径的孔洞,该斜圆柱体具有一最大管壁厚度及一最小管壁厚度,该斜圆柱体的长度大于该最大管壁厚度,该长度与该最大管壁厚度之间的比值介于2.2至2.6之间,该锥孔的该内表面与该锥体的该轴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至5度之间。
CN201922221179.4U 2019-12-12 2019-12-12 尾护套及其装置 Active CN210803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1179.4U CN210803799U (zh) 2019-12-12 2019-12-12 尾护套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1179.4U CN210803799U (zh) 2019-12-12 2019-12-12 尾护套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3799U true CN210803799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1179.4U Active CN210803799U (zh) 2019-12-12 2019-12-12 尾护套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3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6035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756370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ferrule with an optical fiber
EP2340452B1 (en) Retention bodies for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ies
US7703990B1 (en) Furcation bodies and fiber optic assemblies using the same
US481200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optical fibers
US20100086266A1 (en) Splice of Fiber Optic Cables
CN201017071Y (zh) 柔性金属套管光纤跳线
US8317410B2 (en) Attachment of a connector to a fiber optic cable
CN101311758B (zh) 光纤、光纤的连接结构以及光连接器
CN102707391B (zh) 可监控的现场安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52893B (zh) 光纤电缆的扇出接头
JPH09159867A (ja) 光コネク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254990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plug using the optical connector
CN210803799U (zh) 尾护套及其装置
CN114522856B (zh) 一种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EP3599492B1 (en) Epoxy-free plastic optical fiber splic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CN215181039U (zh) 一种两芯防水型光纤光缆组件
US11906795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rimp tube sub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CN113589459A (zh) 一种5.0mm圆缆光纤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TWM593557U (zh) 尾護套裝置
WO2011053461A1 (en) Method for fastening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to a fiber optic cable
CN105717598A (zh) 一种引入光缆
CN215494268U (zh) 一种压接式预制成端光缆连接器
CN217689555U (zh) 一种光纤传感器
CN115061243B (zh) 一种光纤与光纤连接器的装配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